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中融托发生了什么?

  • 作者:牛气冲天
  • 2021-10-27 01:17:35
  • 分享:

今年以来,一家位列全国十大托公司之一和中国托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的托公司 —— 中融国际托旗下产品的密集踩雷,着实令人后怕。


有息显示最新的这起产品延期兑付 ,就发生在这个国庆长假前夕。9月20日本该是中融托-骥业123号集合资金托计划的利息核算日,而这一天,投资人并未等到中融托的派息。


但对这一结果,中融托大概早有预料。早在此时点之前,该托计划的融资方 —— 苏宁系已经爆出大雷,深陷危机难以自拔。

中融托意识到危险后,赶在8月提前向项目融资方南京苏宁仙林置业有限公司 ( 苏宁置业集团旗下子公司)发出提前到期通知书,宣布该托计划对苏宁仙林的投资资金全部到期,要求苏宁仙林于宣布到期日偿还全部投资本金及利息。

“骥业123号”兑付延期,只是中融托最新的一只踩雷产品而已。在此前轰动一时的华夏幸福、泰禾集团暴雷事件中,都有中融托的身影。 

今年6月,中融-享融287号集合资金托计划因为踩雷华夏幸福的永续债(河南新郑市产业新城PPP 开发建设项目 ),未能如期兑付 。而在这次踩雷前的今年年初,中融托还有 “中融-骥达11号”和“中融-融昱100号”2只产品踩雷华夏幸福。

其中,“中融-融昱100号 ”本金规模为9.82亿元,用途为向华夏幸福产业新城(西安长安)发展有限公司增资款, 到期托计划本息为9.82亿元;“中融-骥达11号 ”剩余本金规模为13.446亿元,用途为向河北大厂鼎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放托贷款,到期部分托计划本息为1.279亿元。

而上述“中融-享融287号”在华夏幸福投资的全部永续债规模又有多大呢?根据华夏幸福公告去年5月,中融托向华夏幸福进行了第一笔永续债权投资,金额为不超过11亿元,这个金额正好和上面的“中融-享融287号”产品的总规模相对应。

此后的2020年6月、7月、12月,中融托又分别各申请了15亿元永续债投资, 光这4笔永续债,合计规模就高达56亿元。

也就是说,享融287号还只是开始,后续将陆续有产品到期。据投资人反映,今年三季度有大量产品集中到期。

除了华夏幸福,近年来中融托产品的密集踩雷和兑付延期数量之多,令人吃惊。

2021年2月,中融-融颐6号股票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托计划也发生违约,金额超过3亿元;

2020年1月 ,中融享融188号青海省投项目发生延期,截至2021年1月13日,投资人仅仅收到了15%左右的本金;

2020年10月20日,中融托推出的“中融-融雅35号集合资金托计划”出现违约;

同样还是在2020年,中融托接连踩雷北大方正、华普、泰禾集团等多家上市公司,还在二级市场的投资频频失利,被困在多家ST公司中。据不完全统计,中融托是*ST兆新、尤夫股份、ST昌鱼等多家ST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之一。

2019年,中融托发行中融融雅68号集合托计划,规模20亿,期限2年,向北大方正集团发放托贷款。此后,中融托发布公告称北大方正集团无法按时偿还利息;

2019年末,中融托旗下的“中融-助金80号集合资金托计划”、“中融-融雅35号集合托计划”“中融-享融188号集合资金托计划”等产品被再曝违约,产品规模高达数十亿元。

这其中,最蹊跷的踩雷当属中融融雅68号集合托计划。

2016-2018年,该托产品的融资方北大方正在其财报中披露公司利润总额分别为-33.82亿元、-28.44亿元和-30.95亿元,作为一家连年亏损的公司,中融托却依然离奇地选择为其发放大笔托贷款。

当时,中融融雅68号最后一期成立于2019年10月。此后不到两个月,北大方正就发生债务违约 。事后有人质疑 作为该笔托贷款的抵押物,被抵押土地的真实情况和宣传情况严重不符,风控形同虚设,土地估值虚高,是否有诱导销售行为?

同时还有质疑称融资方正集团还不了钱,但方正集团旗下子公司中国高科却在继续认购中融托的产品。如此奇葩之事,其中有何玄机?

如此离奇之事,有媒体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说,中融托发生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外 “ 常规托公司的提成比例是千二千三左右,中融托却能一反常态给出双倍,去到千五千六,这接的到底是什么项目?此外,他们内部管理也很乱,对销售人员的专业能力并没有很高要求,有资源就行。 ”

产品的频繁踩雷,引发了投资人的不满。2021年初, 有投资人向中融托大股东经纬纺机董秘尖锐发问网络上有报中融托旗下有多支托产品出现违约,到期未兑付,是否属实?维权都维到中融大门口了,请如实回答。

公开资料显示,中融托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哈尔滨托投资公司,2007年10月正式更名为中融国际托投资有限公司。

2002年6月,解直锟的中植集团介入中融托重组,经过多轮股权转让后,2009年8月,中植集团的持股比例高达67.69%。在2010年前,中植集团一直主导着中融托的发展。

2009年12月,经纬纺机以12亿交易价收购中融托36%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中植集团则退居第二大股东。这一股权结构也一直延续至今,目前,央企背景的经纬纺机(000666)持股37.47%,中植集团持股32.99%。

伴随产品密集踩雷的是,自2017年起,中融托的业绩也开始江河日下。2016年-2020年,中融托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ROE)出现逐年下滑。(见下图)

2020年中融托业绩数据显示,去年中融托营业总收入54.88亿元,同比增长2.41%,而同期净利润只有13.73亿元,同比减少21.76%。

作为中融托背后的重要股东,中植系的资本运作更是颇为神秘。

有人总结说中植系的经典操作手法已经“成型”通过中融托筹措资金、参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获得股权或现金,进而与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合作,然后通过股权质押,从中融托继续获得资金,进行资产并购。

还有人总结说这些年在托、财富的助推下,中植系旗下的PE公司以定增的方式参与上市公司融资,再注入“中植系”关联资产,做高市值后再质押或减持套现,形成完美的“市值管理”模式。

然而,从中植系的表现看,上述手法更多只是中植系的一厢情愿, 在实践中并不成功。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中植系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已达有8家,参股的公司不计其数,号称万亿资产。冤大头都是中植系,只是身份由“债主”变成了“股东”。

更有评论直言称与中植系有债权和股权关系的上市公司,很多出现了现金流断裂或经营困难,需要中植系擦屁股。中植系的A股版图,表面光鲜,其实已“千疮百孔”。

在中植系控制的8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4家被“ST” 或 “*ST”。8家上市公司合计市值不过220亿元,2019年末净资产只有不到70亿,但当年净亏损却高达19.8亿元。而《财新》的报道更是指出中植系的证券资产已面临近千亿的浮亏。 ( 见图)

在中植系参股比例超过5%的上市公司中(一共统计了16家),有7家已经被“*ST”,2019年合计亏掉了159亿元。在持仓标的中,不乏 “*ST康得” 和 “*ST金洲”等造假明星及亏损大户。 (见图)

在上一轮牛市中,“中植系”凭借旗下四大财富公司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的超强募资能力,募集大量资金,押注于数十家民营上市公司身上,投资体量十分庞大。

这四大财富公司以强悍的募资能力著称,是中植系进行资本操作的资金来源。有消息说,这四家财富公司合计管理资产超过7000亿,相当于1.5个包商银行。

去年的一则消息,再次将解直锟的四大财富公司推上风口浪尖。当时有消息说“北京证监局联合江苏证监局将对中植系四大财富公司进行现场检查”,一时间,市场上“关于中植系拉响警报?”、“ 解直锟出山亦难挽回局面”等传言四起 。

公开息显示2019年,中融托曾一次性收到5张罚单,合计被监管部门210万元罚款。被处罚的理由包括因开展房地产托业务不审慎,因托项目尽职调查不到位,因托项目资金来源不合规,因保合作项目尽职调查不到位,因投资者适当性审查不到位等。

而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最近开出的一张罚单显示中融托再次中招。

罚单显示由于违反规定办理资本项目资金收付,未按照规定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统计报表等资料,中融托被责令改正、警告,罚款4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4.04万元,并由当事人对违规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分。

一家老牌的托公司和它的神秘股东中植系,何以江河日下,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1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03
  • 江恩阻力:1.16
  • 时间窗口:2024-07-11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28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