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汽车“杀价”潮下,谁会成为掉队车企?

  • 作者:励志一生
  • 2023-03-14 17:21:42
  • 分享:

文 | 杨万里

东风汽车的降价引发蝴蝶效应,国内车企纷纷跟进,市场 “厮杀”激烈。这一轮车企降价,主要与新国标、新能源汽车等因素有关,车企急于去库存。对传统车企来说,短期去库存是有必要的,从长远看,往新能源方向转型更是迫在眉睫。

2020年以来,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强势崛起,带火了新能源风口。如今,新能源的浪潮持续数年,有的车企All in新能车、有的车企却行动缓慢。

本文选取部分百亿市值以上汽车上市公司,综合过去三年数据显示比亚迪转型效果最明显;上汽集团新能车销量突破百万,但依赖于低端产品支撑;北汽蓝谷出身不俗,销量明显掉队;其它车企长城、长安、广汽、东风汽车的新能车占比均低于21%;抱华为“大腿”的赛力斯新能车占比提升明显,仍处于亏损且被质疑代工。

A股汽车兄弟团,谁有&34;掉队&34;风险?答案是转型慢、销量不佳的车企。

A股百亿市值车企新能源化现状

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念火热,A股百亿市值车企逐渐成为关注对象。

当年,北汽蓝谷披露的产销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量为25914辆,同比下降82.79%。看似全部在卖新能车,销量数据却很差。

与北汽蓝谷不同,2020年时的比亚迪,其新能车销量占全年销量比重不到一半,仅为44.42%。不过,该公司当年新能车的销量已经突破18万辆。

上汽集团比较有意思,2020年公司新能车销量约为32万辆,拿下国内新能车市场销量冠军,但新能车占总销量比重低于6%。

2020年,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的新能车销量均低于10万辆,占公司总销量比重低于10%。

进入2021年后,上汽集团依然保持销量优势,当年新能车卖了73.3万辆,位居国内第一,占总销量比重达到13.41%。比亚迪的新能车销量不到61万辆,占总销量比重已经提升至81%以上。

2021年,长城汽车、长安、广汽集团的新能车销量突破10万辆,占总销量比重低于11%。此外,北汽蓝谷的新能车销量小幅上升。

到了2022年,车企们加速布局新能源产品。去年,比亚迪新能车销量突破180万辆,且占公司总销量比重达99.72%。

2022年,上汽集团的新能车销量也突破100万辆,占公司总销量比重提升至20.23%。

同年,广汽集团的销量突破30万辆,占公司总销量比重超过12%;长安汽车的销量突破27万辆,占比超过11%。长城汽车、赛力斯的新能车销量超过13万辆,占比分别超过12%和50%。

综合看,过去三年,比亚迪的销量数据一直在增长,且占公司销量比重提升明显。上汽集团的销量虽然也不错,占比依然没有大幅提升。赛力斯是在与华为合作后才实现新能车销量增长,后续有待观察。而像长城汽车、东风汽车、北汽蓝谷,新能车销量与同行相比并不突出。

百亿市值车企有哪些“烦恼”?

长城汽车作为A股第二大市值汽车股,被券商分析认为“新能源转型节奏慢”。

2022年,长城汽车累计销售新能车131834辆,占全年总销量1067523辆的比重为12.35%。2023年1月-2月,长城汽车累计销售新能车14653辆,占前两月总销量的比重约为11.3%。

有券商分析称,长城汽车2022年新能源转型节奏慢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新能源产品关于定位、定价、竞争力存在一定问题;二是传统燃油车渠道网络拖累新能源车型销量;三是受疫情影响部分零部件短缺制约公司产能释放及新车发布。

当下,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占比不到二成,未来的潜在压力增大。当然,长城汽车也很重视新能车,外界预计该公司2023年拟推出超10款新能源产品,并在品牌战略方面持续进行全面重塑。

上汽集团作为A股第三大市值汽车股,在国内自主品牌崛起过程中,市值已经被比亚迪和长城汽车超越。

在新能源化比赛中,上汽集团在低端领域取得明显成就,但利润不高。

据了解,上汽通用五菱主打微小型电动车市场,代表性产品为五菱宏光MINI EV,已经成为爆款。

2022年,五菱宏光MINI EV全年累计销量为55.4万辆,贡献了上汽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的销量。

五菱宏光MINI EV一骑绝尘,似乎又不太赚钱。据券商机构预估,它的毛利率在2%-3%之间,这块产品对上汽集团的利润贡献低于5%。

与之相反,在中高端新能车领域,上汽集团的优势不算突出。

2020年,上汽集团实施了两个大“动作”当年5月份,上汽集团推出新独立运营品牌“飞凡汽车”;当年11月末,上汽集团联合阿里、张江高科又推出了高端智能纯电汽车品牌“智己汽车”。

从销量数据看,2022年全年,飞凡R7的年度销量为3151辆,智己汽车的年度销量为4811辆,两款产品合计起来不到1万辆,销量不及比亚迪、特斯拉等巨头的零头,甚至落后于造车新势力。

早在2015年,上汽集团就融了大笔资金投入新能源领域。2015年11月份,上汽集团宣布重大消息,定增150亿元,其中有72亿资金用于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

多年过去了,上汽集团的新能源化成绩主要靠低端产品支撑,中高端产品的竞争力有待提升。

北汽蓝谷则是一个有故事的企业,2018年9月份,该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

北汽蓝谷旗下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9年,是国内第一家独立运营、第一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2016-2018年,北汽蓝谷曾一度是国内的新能源车销量冠军。但从2020年开始,北汽新能源的销量越来越差。对于失守市场的原因,有分析称,此前北汽蓝谷是通过B端市场打开了销量,后来发力C端后,并未复制成功。

值得一提,北汽蓝谷推出的极狐品牌,多年来营销费倒是花了不少,但销量却迟迟难以提振。

相比于传统车企巨头,赛力斯则上演了一出“乌鸡变凤凰”的剧情,主要是傍上了华为这颗大树。

作为国内较早布局新能源电动车的车企之一,赛力斯早期新能车的销量十分低迷,2020年赛力斯SF5全年仅卖出732辆。

陷入困境之际,赛力斯选择与华为合作,并在2021年4月份开创了手机店买汽车的先河。后来,华为和赛力斯推出了AITO问界系列汽车品牌,包括问界M5、问界M7、问界M5纯电版三款新能源汽车产品,覆盖增程和纯电两大技术路线。

在新能源销量数据攀升过程中,外界曾纷纷质疑赛力斯是华为的“代工厂”,虽然傍上华为,但赛力斯还在亏损中,2020年至2022年三年亏损70亿。

前不久,华为高管余承东对外表示,“华为紧密合作的车企会在一两年内率先走向盈利,并且会成为中国盈利最好的车企之一”、“车厂挣大钱,华为挣小钱”。赛力斯何时扭亏为盈,就看接下来几年的表现。

上述几家车企只是行业内部分典型代表,各自存在自己的“烦恼”。从蓝海市场到红海市场,新能源的竞赛愈发激烈,逐渐形成“二超多强”局面。

目前新能源的格局“两超多强”的格局比亚迪和特斯拉是两大巨头,多强则是老牌车企品牌如长安、长城、吉利等、还有华为小米在内的互联网及科技巨头、以及一堆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哪吒、零跑)。

传统车企的优势是渠道、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互联网及科技巨头则选择合作造车或者单独造车,他们的现金流充沛,且具备科技属性;造车新势力虽然处于亏损阶段,但在营销、用户粘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过去一段时间,多个造车企业大佬纷纷放狠话,豪言自己要成为全球前几的品牌。在即将到来的淘汰赛中,率先成功转型新能源的车企主动性更强。

一方面,车企们要在产品性价比、营销、口碑等方面作出正确决策;另一方面,车企要主动抓住电动车往智能化方向演变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及控制成本。

你们认为哪些车企会走出来?哪些车企又会掉队?欢迎在下方留言!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6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83.15
  • 江恩阻力:93.54
  • 时间窗口:2024-06-15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3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