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推荐2023年的第一本书有关芯片

  • 作者:努力加油
  • 2023-01-03 08:02:57
  • 分享:

“不要被打趴下,人生总是要不断地努力。”——张汝京

利用元旦假期,把这本书给完结了。

读完才发现,余盛老师的书,之前阅读过两本,一本是金龙鱼帝国;一本是讲鲁花花生油的。

读完有啥感受?

半导体,这个行业,生存条件太恶劣,而说是现代商业的古罗马斗兽场一点不为过。

被迫退出的行业,如果战场的名将,或经历滑铁卢,败走麦城;或英雄迟暮,尚能饭否?

IBM、摩托罗拉、西门子、飞利浦、索尼、东芝、NEC等等大名鼎鼎的公司,都因为各种原因,后来退出了这个行业。

这个行业是典型双密集型行业——高人力资本密集、高资金资本密集,其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牛人。

这点上,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书中提及,从台积电离职,后来去三星的梁孟松。

技术上的牛人,或可以创新性的发现一种理论,或可以发现突破现有限制的工艺/方法。

另外两个例子,就是intel后来的两任CEO,欧瑞德和其接任者,都不是技术/工程出身,后来在技术选择/判断上,都出现问题,特别是错失苹果订单,相当于资敌;正面的例子,按摩店(AMD)后来挖来技术牛人美籍华人苏妈,24岁就拿到博士学位,又作为郭士纳的助手,目睹了郭士纳如何让大象跳舞,也是为按摩店选择了技术方向,让按摩店竞争力大增。公司股价从她接手CEO时候的3usd(前复权),最高一路到160,上涨50x,是回报率最高的科技公司之一。(2022年公司股价下跌57%,又可见这个行业凶险,之前公司从2015年到2021年,只有2017年下跌10%不到)

这个行业因为摩尔定律的存在,因此在研发上非常内卷,考虑到任何领域,从研究、论证、量产等中间隔着刀山火海、万水千山,一旦路线错了,可能万劫不复,因为转弯成本太高了。

因此,谁试错低,谁试错少,就具有很大的优势。

牛人,或有过经验的牛人,比如前文提及的梁孟松,只需要对一些研究项目说NO,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就可以给公司获得非常宝贵的时间。

因为,这个行业新产品可能也就是领先2-3年。

试错能力,对于初创公司和技术驱动的公司,都非常重要,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会有刻骨铭心的体会。在我看过一本采访几十位定价风投的书中,风投都对创业人员快速试错能力非常看重,哪怕最后这个投资失败了,创业者和风投,都要么从失败中得到教训,要么知道这条道路不通,赶紧找另外一个条路。

这非常类似,我们在食物和时间一定的条件下,面临多条路有人选择一条路,刚走了500迷就发现不通,可以马上掉头;但是,也有人走了50公里才发现不通,体力、食物、时间等已经不足以支撑回到远点了,只能就地圆寂了。

这个行业的残酷性还体现在赢家通吃上,别说前十,可能第三名都随时在下一代技术上被淘汰;哪怕是多年的领头羊,也可能在多年以后江河日下,比如现在的intel。

这个行业,在新一代技术上, 需要的投资越来越多,几十亿美金,可能已经不足以支撑建造一座工厂,而是需要上百亿美金,甚至200亿美金。这个金额,显然会吓退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董事会,这也是为啥多数公司宣布不再对下一代半导体投资,比如5纳米以下的工厂。

这个行业,又非常类似长流程的炼钢或玻璃行业, 甚至比这两个行业还残酷,不说全年无休,其对设备稳定性、连续性生产时间一点都不亚于这两个行业。而连续不停机生产的行业,必然导致产品价格剧烈波动。

因为这个行业在新一代技术产品投入市场的时候,旧世代的产品产能并没有完全退出市场,依然在源源不断的向市场供货。

旧的不去,新的源源不断,导致供应能力不断累计。

更加恶劣的是,因为摩尔定律的存在,囤货在这个行业可能就是傻逼的代名词。

对,有人可能想到了农产品,比如腾菜地的大头菜,或已经泛黄的香蕉,这个时候产品价格是非常低的。

一旦需求下降,半导体产品加班腰斩,甚至是暴跌80-90%以上,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考虑到前面说行业需要巨额的投资,因此,一旦产品遭遇下行周期,技术不怎么先进(想象一下,128G的内存价格,跟32g差不多的时候,谁还要32g呢?)的玩家,或者资产负债表不怎么健康的公司,或大股东实力不够强的公司,很容易在行业下行周期就是完蛋了,要么被迫卖身(前文提及的不少知名公司,多次卖出细分业务就是这个原因),要么破产清算;要么紧缩开支,然后丧失下一代技术的门票,混迹在落后世代拼杀的唯一结局就是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

这个行业淘汰率非常高,很多玩家,走着走着就悄无声息的没了。

所以说,巴菲特虽然作为外部财务顾问曾经让一家学校投资intel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是,他和BRK一直到最近才买入一点台积电。

飞利浦,曾经是asml和台积电的大股东,甚至创始股东之一,结果在他们上市后不久,就开始陆续减持,最后在起飞前清仓。

被誉为经营之神的王永庆,被中国台湾当局压着入股台积电,也是在台积电上市后不久,迫不及待的清仓了。

如果说,王永庆属于老狗学不会新把戏;但是,飞利浦可是这个行业的老玩家之一咯。

半导体这个行业,要突(chao)破(xi)很难,除了所谓的设备被国外垄断之外,就是专利授权,商业诉讼。

想走捷径,是不行的,国内福建某工厂就是如此,台合作方后来就是被以技术窃密为由,最后工厂停滞了;中芯国际更是多次被台积电在美国起诉,甚至CEO都更换过人。

国外的公司之间,官司也是不少。

因此专利多,相互诉讼,然后通过诉讼相互授权是常见的模式,以打促和。也有一些是直接购买授权,多数是固定金额+销售金额提成的方式。

这不像制造业,比如家电或汽车,逆向工程就可以做出来。有些牛逼的设备,甚至不允许使用方独自拆卸,设备会报警。

书中还多次提及,美国政府一直再对国外半导体行业进行限制,特别是日本,以及前苏联,还有大陆。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并不是从川普上台才开始,而是早在我们改革开放以前就有这个联盟了。

书中也提及了日本半导体行业的衰落。早先在《失去的制造业》一书中,日本作者有提及,作者很大篇幅引用了日本人的观点。

原因有非常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半导体产品或消费者变化。早起半导体主要在工业/军用设备,民用的主要有汽车、电话(包括程控机)、商用计算机(含服务器)、收音机、随身听、电视、家电等等产品上。这类产品的特点是使用年限特别长,少则5年,长则十几年(比如汽车/电话)等,因此,对产品的寿命、质量要求很高,伴随的就是设计标准和出场标准很高。

而后来,随着家用电脑的普及,家用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成为半导体的最大群体之一,而这些产品,并不要求很长的使用寿命。通常5年左右,后来的智能手机甚至更短。倒不是5年以后产品坏了,而是因为周边配套技术的发展,5年前的产品,使用体验已经很差了,因此,消费者不会等到产品坏了才会更换,而是为了更好的消费体验,在产品寿命到期前就更换了(类似现在没有把衣服穿个洞,甚至打10次补丁,才会买新衣服一个道理;有心仪的衣服,就随手买了)。

因此,这个时候,再固守高的质量标准/设计标准/良品率,就是精益生产里面说的over-quaility/design,这是最大的浪费,会导致所有成本都大大提高,而在民用领域,没有低价格,是很难获得市场份额的。

而半导体行业,原材料的占比其实是很低的,不像汽车或家电,都是铁疙瘩,如果80-90%的良品率,汽车/家电公司肯定倒闭了。但是,在半导体行业却未必,特别是新世代产品。

就这样,日本半导体在追求卓越的路子是越走越远,越陷越深,再回头,三星(三星也有很多拿不上台面的挖人手段,不谈了)的车前灯看不见,往前一看,三星的尾灯在远方的路上,一闪一闪亮晶晶。

书中也有很多有为半导体卓越贡献的人,比如已经过世的江上舟先生(恢复大飞机开发也是其奔走呼吁),被放弃台湾户籍的张汝京先生,现在中芯国际担任高管的梁孟松等等。

一句话就是,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0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45.37
  • 江恩阻力:50.41
  • 时间窗口:2024-07-15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9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