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未来的白月光(2)~合成生物

  • 作者:sga25d
  • 2024-05-08 20:32:24
  • 分享:

生物经济将有望成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数字革命后,未来的第四次产业革命。

这话不是瞎说的,而是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在中关村论坛上说的。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相比光刻机和芯片,生物医药和生命科学才是我们国家更大的短板,其中最为关键的支撑就是合成生物技术。

很多人也还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合成生物,简单来说合成生物就是“上帝之手”,以后万物皆可合成,过去很多产品制造都是以石油为根基,以后都可以通过合成生物来实现。

它是一种包含生物学、工程学、化学和息技术等相互交叉融合的新兴领域,可以广泛应用在医疗医药、农业食品、环保、能源和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目前我们身边比较成熟的合成生物应用产品包括L-丙氨酸等化工产品、人造肉、护肤品原料角鲨烷,以及部分药物中间体等。


理论上,一旦合成生物技术成熟之后,各行各业的产品皆可合成,尤其是生物医药领域,将是产业中最先受益的方向,甚至更高阶的还可以通过合成生物技术把藻类改造成类似石油、煤炭一样的能源,让地球的资源永不不枯竭。

乙醇就是目前生产规模最大、应用程度最高的可再生生物液体燃料之一。

还有“人造蛋白”等食品原料的制造方式也能减轻养殖带来的环境压力,在碳中和的背景下,这正好迎合了市场需求。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在顶层设计和技术发展的助力下,合成生物学产业未来一片光明。


据Reportlinker统计,2021年合成生物学产业全球规模已超100亿美元,预计2026年可达336亿美元。

机构预测未来全球经济活动中60%的物质都可以用生物技术进行生产, 产业包括用在医疗医药、农业食品、环保、能源和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我们可以看到,在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之后,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提出,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充分显示了出国家对于合成生物技术的重视和期待。

因为生物经济不仅是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未来衡量各国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和新能源、人工智能一样,也是未来科技的战略高地。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无疑又是一个像10年前新能源汽车那样的机遇,那些深度布局和参与生物合成领域的公司,未来将有望迎来业绩和股价的十倍增长。

如果你已经错过了半导体、新能源、光模块的红利,那么未来就千万不要再错过合成生物的产业趋势了。

未来,合成生物的景气度不会亚于人工智能,当然,现在基本还处在概念炒作阶段,目前相对成熟的应用还局限于医药、化工等小部分行业,短时间内不会有重大突破。

但是合成生物这个产业链还是比较清晰的,比如产业链上游主要聚焦于智能技术的研发,为整个行业提供关键的底层技术(基因测序、基因合成、基因编辑等),属于工具型企业。


产业链中游则是致力于设计和改造生物系统的平台型公司,为各类创新应用搭建桥梁。主业涉及对生物系统和生物体进行设计、开发和改造等,此类公司专注于菌株设计和改造,为下游产品型公司提供合成生物的研发外包服务等。

这段时间大涨的龙头川宁生物就是做生物合成平台的,已经在上海成立子公司锐康生物,打造合成生物学和酶催化技术平台。

还有华熙生物、凯赛生物也是做平台的。

而到了产业链下游,就是做具体产品的应用型企业,此类公司专注于目标产品的合成及关键技术突破,需要具备从研发到生产的全产业链能力,并直接向客户交付终端产品。

因此,下游是整个合成生物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产品选择至关重要,主要覆盖医药、农业、美妆、食品、化工、能源等领域。未来合成生物学的触角将延伸至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现在还比较远,毕竟技术还没有到位。


但中长期来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合成生物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推动科技和产业的创新,未来那些掌握了合成生物核心技术的企业,将会迎来业绩和股价的双腾飞。

首先,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科技产业的爆发,最先受益的方向就是上游,比如锂电池对于新能源车、算力对于人工智能,其中更是诞生了股价大涨20倍的宁德和大涨10倍的鸿博等。

而合成生物最核心的上游环节就是生物酶,它不仅可以实现高效转化,降低生物生产的成本和环境影响,是合成生物产业的关键催化剂,同时参与合成生物代谢的各个环节。

不管是蔚蓝生物的酶制剂,还是川宁生物的酶催化技术平台,核心都是围绕酶来展开研究的。

溢多利公司是我国生物酶制剂行业首家上市企业,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生物酶制剂制造企业,拥有合成生物领域不可或缺的上游核心材料。

溢多利在生物酶制剂领域具有显著的行业地位,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并持续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为公司实施海外市场开拓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另外,上游工具型公司还有华大智造(基因测序)、金斯瑞(基因合成)等,都是比较纯正的核心标的。



其次,合成生物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生物制造、新材料、医疗健康等多个方向,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和技术领域各有专长。如凯赛生物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有重要地位(长链二元酸),华恒生物在小品种氨基酸产品的生物制造方面有深厚的积累(丙氨酸),而梅花生物则在氨基酸产品领域具有全链条合成生物学的能力等等。

这些都值得中长期关注,还有,如华熙生物,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原料供应商,其在全球透明质酸原料市场市占率高达40%以上,显示了其在全球透明质酸市场的领导地位,在技术、科研、产量和销量上都具有领先的优势。

华熙生物不仅凭借其在微生物发酵、交联科技平台上实现的四大技术突破,在透明质酸行业中占据领导地位,还与中科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展开了紧密合作。

华熙生物与中科院的合作可能涉及到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因为合成生物学是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部件、设备和系统,以及重新设计已存在的自然生物系统的一种科学技术,这与华熙生物在生物活性物质和医疗终端产品等方向的研发活动相契合。

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咱们的中科院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并且中科院去年还在医学抗癌生物合成中取得重大突破。

可以预见,一旦产业全面爆发,能够和中科院合作紧密的公司,将有望率先获得业绩和股价的暴增。

除了华熙生物,鲁抗医药也和中科院青能所签订了新型合成生物技术合作协议,与中科院青能所合作开发了新型合成生物技术材料产品FT606。

浙江震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等国内著名研究机构合作,已经完成了应用国际先进的合成生物技术生产左旋多巴、组氨酸、酪氨酸等产品的中试研究工作。震元生物正在建设相关产品的生产线,并预计在2024年年底进行试生产,2025年投入正式生产。

还有昊帆生物,作为国内唯一拥有全系列多肽合成试剂产品的企业,也值得关注。多肽合成通常涉及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结合,是生物医学最为核心的催化剂。昊帆生物在缩合试剂的市场份额约为9.54%,在保护试剂与手性消旋抑制试剂份额约为15-30%。此外,东莞证券的研报也对昊帆生物给出了深度报告,确认其在国内多肽合成试剂领域的领导地位。

还有近期的市场龙头川宁生物,公司在相关赛道早有布局,从事的就是生物发酵技术的研究,公司首个合成生物学项目红没药醇已进入销售阶段。只是短期追高需谨慎。

还有蔚蓝生物,公司已于2019年成立了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并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开展了多项工作。

此外,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有布局或开展工作的上市公司还有金城医药、利安隆、莱茵生物、华神科技等……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4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53
  • 江恩阻力:59.63
  • 时间窗口:2024-06-04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