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投什么赚什么的合肥火了!押注高新产业,15年从县城变新一线

  • 作者:Luke_Skywalker
  • 2020-06-17 16:12:43
  • 分享:

   | 华商韬略 牧海

  合肥,中国最敢赌的城市!

  科大讯飞、京东方、长鑫/兆易创新,这些企业竟然都是合肥市政府投的,而且还赚到了钱。

  近日,一条微博将素来低调的安徽省会合肥彻底带火了。

  6月9日,私募大佬但斌在微博转发了一条段子

  中国最牛逼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实是合肥市政府!

  2007年,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赌面板,投了京东方,最后赚了100多亿;

  2011年又拿出100多亿赌半导体,投了长鑫/兆易创新,赢了,上市估计浮赢超过1000亿;

  2019年,又拿出100亿赌新能源,投蔚来,结果大众汽车新能源板块落地合肥。

  微博一经发出网友便议论纷纷,表示合肥政府有高人。

  甚至连创投界也开始研究合肥政府“投什么赚什么”的神操作。

  在众多创投机构人士来,虽然地方政府的产业投资策略、步骤、思路及成效评估,与创投机构存在较大差异,但“集中力量办大事”,注重填补中国产业空白的“合肥模式”值得创投机构借鉴和学习。

  而且,优质科技企业需要时间,需要承担一定时间的亏损,政府投资更有耐心面对这个发展局面。

  【破釜沉舟,全力扶植京东方】

  2005年是一个转折,合肥定下了“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试图以“大招商”的方式改变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随后的2008年,合肥市政府下了第一注——引入京东方。

  以为引来了救星,但殊不知,此时的京东方同样深陷困境之中。

  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国外液晶龙头人人自危、纷纷降价,京东方的资金压力空前巨大;此外,京东方的4、5代线都不太理想,不管是市场营销还是企业运营都不尽人意。

  对于普通城市而言,通常的发展之路无非是承接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既能带动GDP又能创造税收。这样的安全牌背后通常有两因一、缺乏发展高新技术的机遇,二、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在全球产业链当中,中国尚处于第二梯队,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卖给中国的技术,或者是外资直接跑来建厂,造出的生产线一般都落后最新技术一两代。更不用说,既非沿海又处于第二梯队中二线城市的合肥。

  然而,一味亦步亦趋、循规蹈矩,合肥永远只能站在全球制造业的末端。但事实证明,合肥的孤注一掷却换来了可观回报。

  虽然京东方此前的4、5代线都不太理想,但此次在合肥生产出的6代线成了翻盘。“合肥是我们的福地,也是我们合作商的福地,”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合肥区域总经理张羽表示。

  自此之后,京东方上演了一处史诗般的华丽崛起。在“合肥模式”的催化下,京东方不仅跻身国际顶尖水平,同时也带领国内平板显示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作为伯乐的合肥市政府自然也尝到了好处。

  一是名声,6代线的投产终结了国内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二是实惠,京东方在合肥不仅投资生产线,还参与了智能制造工厂和数字医院等项目,至2017年末时,其投资总额就超过了1000亿元。

  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京东方的出现让合肥市一系列高科技生态找到了合适土壤。

  【押注高新空白产业——半导体】

  从最高峰的1000多,降到200出头,终结外国厂商把内存做成期货的历史,这也要感谢合肥市政府。

  然而这个市场,曾经却不由中国企业说了算。

  三星凭借45%的市场占有率一马当先,海力士29%紧随其后,再之后是21%的镁光。其中,美韩占据了95%的DRAM市场,台湾的南亚和华邦则瓜分余下份额,中国的基础是零。

  但没有人想到,率先打破僵局的竟然是合肥。合肥市出资75%,兆易出资25%,成立了合资公司合肥长鑫,专攻DRAM芯片的研发和生产。

  眼平地起高楼,5月14日,合肥长鑫推出的DRAM芯片产品让中国企业实现了该领域从0到1的突破。

  2019年,长鑫从加拿大知识产权商Wi-LAN Inc.手中拿到全套专利授权,同一年9月,合肥长鑫宣布8Gb颗粒的国产DDR4内存量产成功。

  随着长鑫代工的内存条在京东一上架库存就被抢购一空、“中国芯”在合肥实现全产业链的“谋篇布局”也翻过了关键一章,更是留下了数以十万计的“蓝领”就业岗位。

  【托起科大讯飞,成就千亿中国声谷】

  说起科大讯飞,就不得不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能成为今天中国最敢赌的城市,离不开这个城市的人才底蕴,而这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无关系。

  某种意义上讲,这所大学也是合肥市风险投资的第一个重要作品。

  1969年,中科大本计划从北京迁往河南,却被拒绝了,改去江西,又被拒绝了。此时,安徽省抛来橄榄枝,明确表示“安徽人民即使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国的科学苗子保住”

  1999年,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18位学生创立了科大讯飞,开启了中国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的探索之路。

  在合肥市政府介入之前,科大讯飞曾有过一段极其艰苦的创业生涯,曾有媒体形容那段低谷期的讯飞是“民工式创业”。

  后来,合肥市政府把合肥最有钱的几家国有企业负责人带到刘庆峰的实验室去参观。随后三家公司每家出资1020万元,各占17%的股份,正式成立了科大讯飞。这一决定,不仅留住了人才,积聚了国家级科研资源,还给合肥创造一个近千亿产业集群——中国声谷。

  中国声谷作为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依托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等雄厚的科教资源和科大讯飞等领先的人工智能与智能语音核心技术与应用,经过6年发展,已经实现产值800亿元,入驻企业总数超800家,预计2020年将实现千亿产值。

  作为中国声谷的龙头企业之一,科大讯飞位列2018年安徽省民营百强企业中,纳税总额排名第6位,纳税总额9.3亿,是“纳税前十”唯一上榜的科技企业。2019年科大讯飞营收突破百亿元。

  2020年1月,“中国声谷”项目列入安徽省政府“2020年10个方面重工作”部署。近日,安徽省领导班子调研科大讯飞,表示要加码中国声谷建设,抢抓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制高。

  【发力新能源,华丽逆袭】

  除了对京东方和半导体的押注,在新能源领域,合肥也在稳步推进。

  5月29日,大众宣布以约11亿欧元入股国轩高科,获得后者26.47%的股权并成为第一大股东;同时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股份至75%。

  目前,大众在合肥江淮大众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建设,预计在2023年,一些新车型就将面向市场。

  合肥经历也给其他地方做了一个示范,投资不能跟热,培育成长性、地方产业带动性高科技企业,更需要长期坚持投入、补贴与扶持。

  在2020年公布的新一线城市榜单中,合肥首次入围。不仅如此,其GDP总量也以9409亿元排名到了全国第21位。相比之下,20年前的这个数字还只是325亿元。一个省会,比临沂、肇庆等低线城市还不如。

  如今,经历20年的闷头发展,继深圳之后,合肥也完成了最华丽的城市逆袭。

  一一END一一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7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91.8
  • 江恩阻力:94.7
  • 时间窗口:2024-07-02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9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