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泰格医药——尽管增长一年比一年低,但竞争优势仍在

  • 作者:beifeng111
  • 2024-04-02 11:10:31
  • 分享:

2024年3月28日,泰格医药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84亿元,同比增长4.21%;实现归母净利润20.25亿元,同比增长0.9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77亿元,同比下降4.05%。

其中2023年9月到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4亿元,同比增长3.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79亿元,同比下降19.74%。

一、泰格2023年年报解读

2023年泰格净利润20.25亿,略高于2022年。不过2023年扣非净利润14.77亿,相比2022年略微下降,各项业绩指标都呈现增长乏力的状态。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速放缓主要因为新冠疫苗相关收入同比减少以及下游客户需求减少等。

2023年Q4净利润同比和环比都降低,其实还是我们前面说的毛利下降,并非投资业务暴雷了。

公司电话交流会上表示是由于方达实验室认证花费等,新冠项目扣费,以及个别临床项目调整产生较大费用,都属于一次性支出,不会影响后续业绩,剔除这些影响主营业务还是很有韧性的。

分业务看,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为41.68亿元,同比增长1.04%;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为31.21亿元,同比增长8.51%。

投资方面,2023年全年投资收益6.91亿(包公允价值变动3.53亿+投资收益3.38亿=6.91亿),比2022年略微提升。

从图上可以直观感受到创新药大环境的阵阵寒意,单季度看,2023年Q4投资类收益创新低,之前一次是22年Q3微亏400万,而23年Q4亏损1.47亿元。

四季度的投资收益盈利较好,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亏损,导致投资总收益亏损1.47亿元。

在业务拓展端,公司2023年净新增合同金额为78.50亿元,同比下降18.8%,新签订单下降的主要原因为(1)2023年第四季度部分客户取消订单及发生金额为负的合同变更;(2)新增订单中的过手费同比大幅下降,这个需要等2024一季报再跟踪下看。

最后,虽然在年报中泰格并未对2024年的收入做出预期,但从四个维度表达了乐观态度,不仅提到2024年第一季度的融资情况已超2023年第四季度,还列举了海外CRO龙头的心,包括IQVIA、Medpace、Charles River、LabCorp和ICON。

二、2023年CXO行业主要公司业绩

医药CXO行业企业陆续披露2023年年报。当前包括康龙化成、药明康德、昭衍新药、凯莱英、泰格医药等多家药企都已经发布年报。

药明康德2023年营收403.41亿元,同比增长2.51%;净利润96.07亿元,同比增长9%。

康龙化成2023年营收115.38亿元,同比增长12.39%;净利润16.01亿元,同比增长16.48%。

昭衍新药2023年营收23.76亿元,同比增长4.78%,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下降63.04%。

凯莱英2023年营收78.25亿元,同比下降23.70%;净利润22.69亿元,同比下降31.28%。

泰格医药2023年营收73.84亿元,同比增长4.21%;净利润20.25亿元,同比增长0.91%。

从已发布的年报可以看出,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在2023年交了比较满意的答卷。

2023年内,药明康德累计新增1255个分子。截至2023年末,D&M分子管线总数达到3201个,作为支撑CDMO业务(指合同研发与生产业务)韧性的动力来源,TIDES 业务(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继续放量。2023年内,药明康德的TIDES 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34.1亿元,同比强劲增长64.4%。

康龙化成在2023年持续通过纵横两个方向着力提升服务平台的协同效应。

纵向上,康龙化成通过加强同一学科在新药研发不同阶段的协同效应,实现无缝对接。

横向上,康龙化成通过加强不同学科在新药研发同一阶段的协同合作,提升学科专业水准,丰富服务内容,推动学科间的相互转化。

从泰格医药发布的年报统计,公司2021年-2023年营收同比分别增长63.32%、35.21%、4.21%,似乎增长一年比一年低。

那么泰格相比药明和康龙是不是逊色不少呢?

非也。

三、泰格的竞争优势

临床CRO是新药研发中耗时最长、花费最高的环节,通常占据新药研发过程中 1/2 以上的费用和 2/3 的时间。

泰格医药的业务是包揽全流程临床CRO,涵盖临床I期到Ⅳ期,具体包括患者招募与管理、临床监察、中心实验室、药物警戒、SMO、数据管理和分析统计等服务。

临床CRO目标只有一个,提高制药企业新药上市的效率

在《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的文章中,我们讲过,我国在药物发现和临床前研究这一块,也就是蓝圈圈起来的这一块,可以说是做到了世界顶尖。

但临床服务这一块,就是图中我们用红框框起来的这一块,我国就太差劲了。

这一块需要的能力是组织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比起外企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道理很简单,欧美都发达几十年了,拥有创新药的意识也很久了,而我国正儿八经做创新药就是近几年的事。

实验室里干的活,拼成本,这一块药明和康龙都做得不错。

临床的活,就得拼服务了,目前临床这一块做出水平来的,国内只有泰格医药,其余都是外企。

目前,药明、康龙也都在往临床这个方向努力,不过离泰格的差距没有几年的是追不上的。

泰格未来发展的两个主要逻辑

第一,公司所处的赛道是CRO中的临床CRO,对于中国市场来说,临床CRO有两个主要逻辑

1)根据国际经验,临床CRO的市场规模在CRO中最大,目前中国CRO行业,临床CRO市场规模占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随着中国CRO行业逐步由初期向中期过渡,初期积累的大量临床前项目将逐步转入临床,这将给下一阶段临床CRO企业带来更高的行业景气度。

第二,泰格医药作为国内临床CRO的龙头企业,将更好地享受行业以及行业细分赛道(临床CRO)的红利。

四、泰格的隐藏实力

泰格是当下国内继药明、康龙之后的第三个端到端一体化CXO,短期或许看不太出来这种一体化平台的优势,但越到后期,这种优势会越发明显。

除了端到端一体化平台走在全球CXO前列外,泰格还有一项实力是其他CXO拍马也赶不上的,那便是——投资。

CXO除了直接参与投资赚取投资收益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通过投资锁定被投企业未来的CXO订单,如此既能挣投资这份钱,还能挣一笔卖铲子的钱,甚至还能通过投前端企业对前沿技术保持敏感,让自己在业内保持技术领先。

泰格医药在行业内还有个外号,叫“投资小能手”,号称医药界的腾讯。

不得不说泰格医药的医药研发水平没有多高,但是投资能力,确实不弱。

这十几年的投资,从未亏损过。

即便某些子公司业绩未达标,商誉计提金额也比较小。

所以很多“地方资金”,都交给泰格管理,旗下管理的基金规模,奔着千亿去了。

比如前两年,中国的风险投资排行榜,泰格排名第十,与腾讯、小米这样的投资大佬,共享Top10,可见其投资能力和实力之强。

泰格自己就是给创新药/械企业提供服务的,行业内企业什么样门清,所以,投资以来,没有哪一年出现过亏损,即便是这两年的生物医药大熊市。

大熊市都能挣钱,足以看出这部分收益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甚至可以视作正常主营收益的一部分

五、估值与总结

全球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分工与协作的体系。

其中,CXO的主要承担的任务包括三部分,即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分担药企风险,它们无一不是有利于药物开发的。

尽管行业存在波动,但可以预计的是,CXO行业将从高增长进入稳增长阶段,投资者开始聚焦新业务对业绩的贡献。

目前(2024年3月30日)泰格医药A股(300347)市值463.69亿。按年报20.25亿的净利润计算,PE为22.9。

考虑泰格在临床服务上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小能手的隐藏实力,22倍的泰格医药在合理估值区附近,可以逐步考虑布局了。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6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8.17
  • 江恩阻力:20.44
  • 时间窗口:2024-07-08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