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房企财报15论

  • 作者:翱哥哥
  • 2019-05-20 15:42:55
  • 分享:

【老潘说】房企未来到底是谁的天下?未来什么要素在左右房地产的进化?是团队、是企业家(战略)、是资本?

1,别今天房企销售额上涨惊人,但未来最大的房企一定是金融控股企业;比如未来中国最大的开发商不是碧桂园恒大万科,而可能是平安集团。

2,今天大多房企每年给金融机构3%到15%,房企净利润率本身才5%到15%多,显然金融机构赚得与开发商的赚得利润大差不差。

即使大型房企,大多都是在给中国乃至全球金融机构打工!

也因此,很多大型房企都成立了金融集团,事实上,全球500强很多企业都构建了自己的金融集团,比如福特金融等。

3,未来房地产能够做大做强,除了经营上的内功一流外,一定是玩金融,驾驭金融工具、金融思维一流的房企。

4,金融虽然厉害,但未来“钱跟能力走”,跟有内容生产力、强运营力的企业走。

未来有能力的企业“不缺钱”,因为未来有能力意味着能够让钱生更多的钱,更持久的生钱。尤其未来中国改革开发商40年后,短缺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风口,更多不是因为行情,而是基于能力驱动,模式驱动、团队驱动。未来,钱跟能力跑。

5,政策、资本、土地、团队的要素在房地产上半场、下半场的权重度在逐步演变,房企战略和经营要素,因时而变,这很正常!

6,未来房地产还有10到15年的10万亿市场的高位运行期。房企规模为王的阶段还没有结束,但也许就在未来3、5年房企分化和集中格局尘埃落定,这也意味着被媒体诟病的“高周转”还会继续,但作为强运营的关键体现,高周转背后还是基于“资金”的高压和代价太高,高周转就成为必修,所以因为高杠杆所以高周转、因为高周转所以高去化、高回款,某种程度上,“高杠杆、高周转、高去化、高回款”是四胞胎。

今天继续推荐宋延庆一篇关于房企财报和行业趋势的15个犀利观。

作者:宋延庆

来源:房地产产品线

01,未来最大房企一定是金融控股企业

几年前曾预测且至今仍坚定地认为,未来房企NO.1一定是金融控股型企业,而不是开发销售型企业。比如发达国家有凯德、三井住友不动产等。

在国内,虽然安邦离场了,但平安自2014年后在参股拿地、合作开发的同时,先后参股了碧桂园、朗诗、融创、金地、旭辉、绿地、华润、保利、九龙仓、协、华夏幸福等,并是多家企业的第二大股东。

照此势头,成为行业“隐性第一”一儿都不意外。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02,房地产本身就相当于“金融业”

房地产具有天然的资本属性。

其一、因为房地产可增值,可抵押,可入股。

其二,房地产业与金融保险业的血缘关系最近,这从行业分类标准中也可以出,房地产业紧随金融保险业之后,行业代码是J。联合国的分类标准中,房地产业与金融、保险业划归一类,都属于第8类。

其三,房地产市场也是资本市场的构成部分。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债权、期货、房地产市场等。个人坚定地认为,即使股市暴跌,只要房市不倒,中国就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正因此,中美贸易战正酣时,我国并未救股市,而是通过多种措施悄悄地保房市。

03,牛乙方说并非开发商说了算,为啥?

因为有资本,在乙方面前,开发商就比较强势。

我们是做了20年的咨询,对这深有体会。

有一次遇到万科的一个产品模块经理,年龄不大,三十岁出头的样子。与很多万科的人和曾经在万科工作过的人一样,也是比较高傲。表现是,万科是行业前三,个人感觉自己的专业水平也是行业前三。

虽然万科内部多次批评过这种现象,但很多中基层人员还是不谦虚,还是透着那种劲儿。

其实很多甲方,特别是甲方中高层人员都知道,找到好乙方挺难的,好乙方也是比较强势的,所以双方应相互尊重、紧密配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通常,乙方自不自,不是听乙方说做过多少标杆企业,只需首付款比例就行了,而甲方诚不诚,只需尾款付得及时不及时就行了。

甲乙方,或资本方与供方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用资金换产品或服务。很多情况下,因为技术不对称,还真不能资本方完全说了算。以足球为例。如果企业及老板过多地干涉主教练的工作,球队成绩肯定好不了。

04:开发商纷纷成立“资本集团“,为何?

传统型房企与金融机构打交道多年,与我们与房企打交道多年一样,对资本的力量也深有体会,对于每年给金融机构支付的利息相当于0.2-0.5倍年利润更有割肉之痛,所以近年来很多房企都启动了资本战略,并纷纷成立资本集团

其中“碧万恒”三家中,恒大有金融集团,且规模大,发展快,因此也最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老大。

在业内,重视资本对产业的赋能,且产融结合做得特别好的当属保利。如今,保利的不动产金融翼下有保、保利资本、太平保利等,其中2010年6月联合中证券成立的保基金已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不动产基金管理机构。

另外,金地、旭辉、中梁、越秀、合生创展等企业也都有金融资本业务布局。

05、未来不是地产+金融,而是金融×地产

地产与金融资本的关系大致可划分三个阶段:

1.0时代是简单的债权债务关系;

2.0时代,金融机构通过“股+债”方式深度参与地产,地产企业也组建资本平台;

3.0时代,是“金融×地产”。

将来,房企之间的竞争一定是“资本+内容”的竞争,其中“内容”主要就指产品。之所以“+内容”,是因为产品永远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产品力永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06、开发商与资本方的不同2种诉求

作为项目资本方的房企和配资融资机构都遵循两,一是首先要力求安全,二是要尽可能实现收益最大化。当然因为立场不同,两者在这两上的追求强度不同。

通常金融资本机构更强调安全度,作为操盘方的开发商更希望资金监管松一些,自主空间大一些。其实不同房企之间合作开发,乃至员工跟投,在诉求及关注上也类似。

诉求相似,所以能走到一起;关注不同,所以才有冲突。

07,股东IRR>项目IRR>毛利率>净利率

在项目层面,如果能真正参透投资开发的核心要义就应该明白,项目毛利润及毛利润率比净利润及净利润率更重要。还有比利润率更重要的吗?有,是IRR,这个指标也是衡量项目盈利水平的最主要指标。

IRR又分为全投资口径的内部收益率(即项目IRR)和股东自有资金收益率(股东IRR)。全投资包括股东自有资金、融资等。因为没有项目不用融资,所以项目IRR对股东来说意义不大——与利润率一样,主要是给利益相关方(包括员工)的——“你,老板操这么多心,赚得不多”。

赚得多不多,关键要股东自有资金的IRR。

前面说了,没有项目不用融资或不加杠杆,而一加杠杆,股东IRR就会跳增,且加的越大,跳的越高。

在股东角度和项目层面上完全可以说,股东IRR的重要性远大于利润率;就重要度而言,如果重要度用“>”表示,那么股东IRR>>项目IRR>>毛利润率>>净利润率。

至于ROE,是公司层面上的,是给小股东的,至多是股权激励的一个考量指标。

08、项目层面,毛利率比净利率更重要

在项目层面上,为什么说毛利润率比净利润率更重要?

有人认为净利润率10%的话,房价跌10%就没利润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房价下跌10%后,税也是跟着下降的,税后净利润率可能几个。

毛利润率越高,说明降价空间越大,反之越小。所以在很多企业,至少我们给一些企业设计的项目选择漏斗是这样的:毛利润率低于15%的一概筛除,不得提报投决会。

09、高杠杆、高周转、高去化是“三胞胎”

高杠杆的前提是高周转,高周转的前提是要做到产品适销、快销。

试想,如果房子不好卖或卖得慢,就不可能高周转;

如果杠杆高,却又做不到高周转,资金链迟早会出问题。

这么说吧,大凡反对高杠杆、高周转的,都是做不到高杠杆、高周转的。

10,没利润的现金流是空跑

特别强调两:其一,高周转指的是资金(包括自有资金)的高周转,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高速度,更不是施工速度;其二,要实现高周转,有两个途径,一是推行管理标准化,二是推行产品标准化。

其中前者是“内裤”(不能没有,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后者是内功。

正因为高周转是资金的高周转,所以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早年我们曾发过一篇流传甚广的章《为什么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说的就是周转率比利润率更重要。但这几年我们发现,有些人把现金流的重要性给过度放大了。对企业来说,有现金流但没利润的现金流没什么意义,是空跑。

11、销售是现金流之母

销售是保证现金流的最主要方式。

没有销售,就没有结转收入,也就没有结转利润;

没有销售,仅靠以债养债,绝不可能保持现金流持久安全,所以销售是业绩之母。

但问题是,现今的销售额数据太假了,纯属糊弄金融机构、社会公众和业内同行。从现金流角度,销售回款属于现金流入,才是最重要的,但只有万科等少数企业发布。

大家知道,销售回款比签合同的时间要滞后一段时间。流量销售额也好,权益销售额也罢,如果回款额不多,现金流也是紧张的。所以你,哪些几百亿编造销售额数据的,现在现金流都很紧张。这正应了一句俗话:糊弄别人,就是糊弄自己。

12、现金量及现金短债比,不能出现金流多安全

有一一定要知道,财报中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这两个数据只是数字,结转的多就多,结转的少就少,与现时经营状况及现金流状况没多大关系,而且利润也不是归属股东的数字,股东分红多少要股东分红。关系大的是现金量。

还要知道,期末现金也不是总部账上就趴着那么多现金,其实是几十、几百家项目公司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加和。而且这几年很多上市房企跟着标杆企业也学会了该付的不付,期末前更不付,所以现金量及现金短债比,并不能完全出现金流有多安全。

13、房企是否安全的“6+3”判断标尺

至于负债率,无论是资产负债率,还是净负债率,拿负债率高低而判断一个企业安全不安全的,基本上都是外行,与只市盈率就炒股的人一样。

其实拿到一个项目,无论利润有多高,在财务报表上都是亏的,因为没有结转收入,有的都是库存、负债、费用支出等不好的指标数据。

至于负债额,一定要有息负债、短债比、资金成本等。预收款也是负债,但其实越多越好,说明锁定未来业绩多。一家房企,我们通常将“6+3”指标作为企业推行高周转模式的底线。

其中,“6”指向负债风险控制指标,包括净借贷比率、EBITDA/利息费用、现金资产比、短期负债比、经营性现金流及经营性现金流/总负债。“3”指的是要平衡好增长率、负债率和利润率的三者关系。

14、辩证存货、库存

房地产企业的存货也比较复杂。

按照存货的含义,地买得越多或土储越多,存货就越多;

销售越多,存货也越多,因此不能说存货高的企业就不好,就像不能说库存高的城市就不适合进入一样。是不是新进入一个城市,要综合考虑企业的战略,以及市场、项目财务指标。

真是不明白,直到现在竟然还有专家说库存高的城市不能进。这种认识简直是肤浅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中国的房市就是个政策市。库存高的城市,一旦限购政政策一放松,房子可能都不够卖的。反之,如果限购政策加码,库存低的城市可能一夜入冬。总之所谓库存及去化周期,都是现时数据,之于未来,在政策市下,几乎没啥意义。而且在政策市下,库存高的城市往往会放松(限购),库存低的城市往往会加码,而且调控周期往往是两年左右。

这意味着,如果只库存及去化周期,很有可能错过市场机会。

再回来说存货。企业的存货,主要存货周转率、不同存货占比及同环比、待售及长短库存等。比如万科就严控长库,哪怕是赔钱也要想办法去掉。

15、存续比是衡量土储多少的一个重要指标

土储是存货的一部分。存续比是衡量土储多少的一个重要指标。

前段时间到一个房企土地储备、土地货值榜单。其实仅土地储备多少没多大意义。试想,一家土储1亿平米、年消化量5000万平米的企业,与土储1000万平米、年消化量400万平米的企业相比,哪家增长潜力更大?显然是后者,所以真懂的是比较土地存续比。

至于土地货值榜单,榜单数据是土储对应的项目销售额,这更是犯了概念性错误。

且不少预测所有地块开发出的产品的售价非常非常难,主要是财务上,“货值”要按成本核算,而不是按销售额。另外,土地升值是要缴纳土增税的,而且增值越多,征收比例越高。还有,土储也要不同等级城市、不同用途土储的占比。如果土储主要在风险高的城市,那么土储越多,风险越大。

END

 专注地产50强之变

地产总裁内参

努力为地产总裁提供“有嚼头”的内容!

A,趋势篇:中小房企还有未来吗?

1,林中预测中国楼市:2019年稳,2020年转,2021年启

2,2000亿,是房企2018年进入第一阵营的新门槛

3,写给千亿房企的一封:没有成功,只有成长

4,林中:6000亿前,房企增长不会碰到天花板

5,未来只有2类房企:千亿之上和千亿之下 |潘永堂

6,当下房地产是战略为王,不是产品服务为王

7,不与趋势为敌,未来中国商业社会30个趋势

8,大型房企进入2000亿,3000亿新赛道

9,苏鑫:房地产正迎来服务业的“盛世”

10,陈劲松:重新认识大城市和大都市圈

11,美国曼哈顿豪宅考察交流13个心得|潘永堂

12,中国房地产进入&34;内容为王&34;的时代 |潘永堂

13,万科1个月就卖600多亿,让其他房企咋想?|潘永堂

14,国内龙头房企至少还有一倍成长空间

15,陈劲松:未来3、5年房地产会发生什么?

16,冯仑:未来房地产的“8类”大公司

17,陈劲松:2018年是房地产的小小年

18,2019年房企”高管离职”将更多 |潘永堂

19,任泽平 : 中国经济或2019年年中触底!

20,林中:未来房地产的6个变化和5个不变

B,标杆篇:30强房企们,他们在干嘛?

1,金地  从600亿到1000亿,金地仅仅用了1年

2,融侨  凶猛闽企中,谁是另类“克制者”?

3,万科   万科的下一步棋

4,万科  张纪:5年后万科或许不是一家房地产公司

5,融创  孙宏斌:5年后十强房企平均要4000亿规模

6,恒大  7大哲学,支撑恒大10年从17亿到3734亿蜕变
7,旭辉  旭辉林中:6年50亿到600亿的战略复盘

8,正荣  新正荣的下一步棋

9,融创  融创迟迅:如何把1个区域公司做到&34;行业30强&34;?

10,中海  中海地产,如何打造地产&34;利润之王&34;?

11,福晟  黑马福晟:冲千亿的生长逻辑

12,招商蛇口  招商蛇口:干了1件比冲千亿更重要的事

13,祥生【总裁专访】从325亿到千亿,祥生只想用2年

14,仁恒置地:仁恒:有一种房子叫&34;住了后都说好&34;

15,金地:7大借鉴:房企冲刺千亿的&34;金地样本&34;

16,龙光  龙光地产=成本高手+盈利标杆+轨道地产专业户

17,融创:不惧调控,孙宏斌的6张底牌 |潘永堂

18,保利:10年涨25倍的保利地产:不像央企的央企!

19,阳光城:阳光城“双斌”的手术刀

20,SOHO: 潘石屹:玩了2年SOHO3Q,积累了10条经验

21,禹洲地产:林龙安:冲千亿路上的收并购隐形高手

22,旭辉  破千亿后,旭辉2018年的8个&34;变革&34;

23,孙宏斌:找到房地产七寸的那个人

24,孙宏斌的并购:你学不会 | 潘永堂

25,中国金茂:中国金茂:半年241亿,跳出地产做地产

26,中南置地:剑指千亿,中南如何2年从42强到18强?

27,新城商业突围:2020年开业100座,年销1200亿?

28,佳兆业:8个问题“追问”佳兆业物业上市

29,孙宏斌:玩规模估计还有5年时间

30,破千亿后,正荣“百亿区域”大提速

31,融创&34;过冬术&34;

C,专业篇:房企如何打造“专业战斗鸡”?

1,营销力:上海万科:用先进&34;大数据&34;手段研究市场?

2,产品力:这家600亿的房企发布了一套产品白皮书

3,产品力:第四代住房革命,建筑业或迎100万亿风口

4,营销力:3万人爆场,三四线楼盘如何未卖先火?

5,营销力:【狼者融创】7大维度解读“融创版营销”

6,豪宅产品   顶豪下一站:奢侈品

7,组织管控 任正非:砍掉高层手脚、中层屁股、基层脑袋

8,利润力 都是豪宅老司机,为何利润、规模差别那么大?

9,并购力   融创“并购王”是如何炼成的?

10  产品力    如何打造一个均价50万\平米的顶豪?

11,投资力   拿地如此重要,BOSS要敢给投资总&34;加薪&34;

12,产品力  杭州万科:住宅&34;22条军规&34;背后的5大策略

13,营销力   精准营销元年:写给全国地产营销总的一封

14,社群力  奥伦达部落:“社群运营之父”炼成记

15,资本力  碧桂园CFO吴建斌:把融资成本降到5%

16,产品力:在深圳,这套豪宅窗外风景&34;值半个亿&34;

17,产品力 产品是良心,万科史上最详尽产品细节图谱!

18,产品力 这家2100亿房企,发布了&34;产品服务新主张&34;

19,豪宅力:美国曼哈顿豪宅考察交流13个心得|潘永堂

20,产品力:苦行僧碧桂园:3000亿级房企的产品力

21,并购力:孙宏斌的并购:你学不会 | 潘永堂

22,社区服务力:冬天来了,融创的&34;秘密武器&34;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0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9.51
  • 江恩阻力:10.14
  • 时间窗口:2024-06-20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6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