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拟募资金额高达30亿元,谁在“催熟”澳斯康?

  • 作者:郁闷的鱼
  • 2022-10-12 21:15:23
  • 分享:

何以募资30亿?

作者|胜马财经 许可

编辑|欧阳文

胜马财经获悉,日前,一家抓住新冠疫苗红利的企业——澳斯康生物(南通)股份有限公司向科创板提交了上市申请。

澳斯康主营细胞培养基业务,公司2021年营收、净利润、国内市场份额均超过同行企业奥浦迈,然而奥浦迈捷足先登,成为A股市场“细胞培养基第一股”。

胜马财经注意到,二者除了企业资本进程布局的差异化外,澳斯康的业绩成色也值得商榷,康希诺以股东+客户双重角色身份将澳斯康营收送上新台阶,但澳斯康却也在此期间发生大额存货报废,而且今年澳斯康预计将由盈转亏,业绩发生“变脸”的可能性较高,值得警惕。不过澳斯康显然心满满,公司此次IPO拟募资金额高达30亿元,是奥浦迈的6倍。

为什么澳斯康不是第一股?

澳斯康拟科创板上市,一个必然会被对标的对象是奥浦迈,两者同样主营细胞培养基业务,在2021年国内细胞培养基市场份额中分列第一和第二。

这或许给了澳斯康底气。澳斯康此次拟募资30亿元,而此前奥浦迈仅募资5亿元。

不过胜马财经发现,澳斯康的业绩成色却远逊于奥浦迈,这或许也是奥浦迈虽然是国产品牌“老二”,但却率先在今年9月上市,获得“细胞培养基第一股”称号的原因所在?

数据显示,2019-2021年,奥浦迈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852.11万元、1.25亿元、2.1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226.54万元、1168.46万元、6039.37万元。

澳斯康近三年营收接近奥浦迈两倍,公司2019年-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713.61万元、2.1亿元、4.51亿元。但若,仅比较两家企业人均效能(不细究员工结构构成),澳斯康却相形见绌。

2019年末-2021年末,澳斯康员工人数分别为300人、411人和710人,人均营收为29万元、51万元和63.5万元;奥浦迈人数为126人、157人和208人,人均营收46.44万元、79.6万元和102.4万元。

奥浦迈的人均效能超出澳斯康六成左右。

与此同时,澳斯康的盈利能力也不如奥浦迈,在奥浦迈已经连续两年盈利的同时,澳斯康刚刚才在去年实现盈利,2019年-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7977.8万元、-3907.62万元、6269.4万元,而且预计今年将再次陷入亏损境地。

澳斯康表示,受新冠疫苗相关业务需求下降、新冠疫情反复以及猪类疫苗需求下降等因素的影响,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较2021年将有所下滑,公司收入存在波动风险。同时,因折旧摊销费用、人员成本及股份支付费用较2021年存在较大幅度的提升,2022年公司经营业绩存在由盈转亏的风险。

而奥浦迈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1.43%,处于稳定盈利状态。

股东“催熟”?

胜马财经注意到,澳斯康近两年的快速发展和排名上的进步,离不开在公司扮演股东&客户双重角色身份的康希诺。

众所周知,康希诺凭借新冠疫情期间的新冠疫苗突围,很快实现了扭亏为盈,如今看来其也带动了“周边产品”的盈利,在澳斯康业务爆发的2020年和2021年背后就有康希诺的身影。

据悉,康希诺创始人与澳斯康创始人SHUN LUO博士互相熟识,康希诺了解澳斯康具有培养基业务,且具备较强的生物制药/品生产工艺开发能力。2020年4月,双方签订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相关灌流工艺及病毒生产工艺开发技术服务合同,澳斯康成为康希诺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唯一培养基供应商,4个月后康希诺就入股了澳斯康,康希诺受让48.1749万元注册资本,持有澳斯康有限1.43%股权。

随着康希诺的研发进度推进及双方合作加深,澳斯康陆续与康希诺签订了CDMO及CMO合同,并于2020年确认CDMO收入5482.23万元,2021年确认CMO收入7936.03万元。

康希诺为澳斯康的销售带来多少助益?2020年和2021年,澳斯康来自康希诺的销售收入分别为7386.6万元和2.88亿元,占公司当年营业收入的35%和64%,若剔除来自康希诺的收入,澳斯康2021年全年营收不及奥浦迈。

剔除掉康希诺业务光环后,澳斯康相关业务增速也回到行业正常水平。

2019年-2021年,剔除康希诺业务后,澳斯康培养基业务收入分别为5916.21万元、8080.63万元和11667.09万元,2019年-2021年培养基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40.43%。

报告期内,剔除康希诺业务后,澳斯康CDMO业务收入分别为2783.60万元、5422.24万元和4659.29万元,整体呈增长趋势。

澳斯康表示,2021年,为保证国内及国际新冠疫苗供应,公司将CDMO业务产能优先投入康希诺业务,对其余项目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剔除康希诺业务后2021年CDMO业务收入相对2020年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月,康希诺终止了与澳斯康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原液委托生产合同。2022年1-6月,澳斯康与康希诺无CDMO业务往来,未形成营业收入,康希诺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销量下降,其对澳斯康相关培养基产品的需求量减少,澳斯康对康希诺的培养基销售相应减少。

这些情况,导致虽然澳斯康也承接新的CDMO业务完成新客户的拓展,但失去了康希诺CDMO业务支撑的澳斯康数据并不好看,公司此前高出奥浦迈近一倍的营业收入差距正迅速减少。

数据显示,澳斯康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而奥浦迈今年上半年营收为1.47亿元。

值得警惕的大额存货报废

然后合作过程中,澳斯康却出现较大金额存货报废。

例如,2021年合作期间,与康希诺相关的培养基业务报废金额为699.28万元,其中592.24万元因康希诺协商退换货,107.03万元因培养基产品自检指标异常未放行销售,进行报废处理;与康希诺有关的CDMO业务上,澳斯康受托生产期间因生产过程中部分批次生产失败,造成领用物料损失,金额为2183.34万元,因生产失败导致的合同履约成本损失金额为4079.27万元,均计入公司管理费用。

上述合作期间累计近3000万元的报废存货,以及因生产失败产生的4000多万元成本损失,不免令人对澳斯康的业务专业能力、生产能力等产生怀疑。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这种损失,澳斯康于2020年确认来自康希诺的CDMO收入5482.23万元,2021年确认CMO收入7936.03万元,合计确认CDMO和CMO销售收入1.3亿元左右,但澳斯康却因为部分批次生产失败导致产生6000多万管理费用。

胜马财经注意到,澳斯康目前CDMO业务也只是属于初期阶段,不过此次其募投金额不小,根据招股书显示,澳斯康打算将募集资金中的14.5亿元用于“上海澳斯康生物制药CDMO平台项目”。

胜马财经了解到,目前Biotech、原料药等企业蜂拥而入CDMO行业,大量产能正在投入过程中,且这些扩张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大分子领域,无疑预示了未来行业竞争激烈和产能过剩的隐忧。

在这种情况下,待澳斯康产能投产并顺利爬坡后,能分到多少订单犹未可知,而以澳斯康在接手康希诺的CDMO订单中因生产失败产生的报废损失,以及管理费用,澳斯康未来CDMO业务能否一帆风顺尚待观察。

END

关注我们,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9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45.46
  • 江恩阻力:51.14
  • 时间窗口:2024-06-01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