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中一签巨亏1.2万,股民纷纷弃购,新股申购该注意哪些问题?

  • 作者:西飞868
  • 2022-04-13 09:17:54
  • 分享:

作者 | 财星

“内卷”现象,目前较为普遍,流行于各个行业,大A市场也未能幸免,今年以来亏钱效应已经蔓延到新股了。

4月12日,唯捷创芯(688153.SH)上市首日大跌36.04%,创下年内上市新股破发最大跌幅,也是科创板开市以来破发下跌的新纪录,中签股民中一签亏超1.2万。

                                      唯捷创芯4月12日分时走势图


招股资料显示,N唯捷-U主营业务为射频前端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此外,还包括部分射频开关芯片、Wi-Fi射频前端模组及接收端模组产品。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以及无线宽带路由器等通设备。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小米、OPPO、vivo等主流手机品牌厂商以及华勤通讯、龙旗科技、闻泰科技等业内知名的移动终端设备ODM厂商。

Wind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以来A股市场一共发行了95只新股,其中有26家破发,3月份以来有46只新股发行,其中16只破发,破发家数超过三分之一。多只新股由于上市后持续下跌,其股价相较于发行价格已经跌幅巨大,目前股价累计跌幅超过30%的新股比比皆是,例如翱捷科(688220.SH)上市发行价格为164.54元,截至4月12日收盘价为64.30元,下跌超过100元,下跌幅度超过60%,假如中签的投资者一直持有到现在,亏损可想而知。

近日更出现有投资者因为中签亏损,投诉开户券商的事件,为近一段时间打新圈热议的话题。事情是这样的,某位投资者因科创板新股普源精电(688337.SH)后想弃购,但由于资金被券商提前冻结,新股上市后破发导致该投资者出现亏损。投资者以此作为依据要求开户券商赔偿期损失,事件本身的对与错我们不做讨论,但这侧面反应了,近期新股屡屡破发属实伤及不少投资者。

新股近期大面积破发,同样已经严重影响了投资者打新的热情,4月12日晚间,科创板新股经纬恒润发行结果出炉。统计数据显示,该股网上弃购金额近4亿元,创下新股用申购制度实施以来第三高;弃购比例为10.8698%,为新股用申购制度实施以来的最高。

科创板与创业板更是成为新股成破发重灾区

当前A股市场环境本身不景气,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海外通胀形式严峻,欧美等国纷纷选择加息,抑制了资本流动性,让本来需要更多资本带动的科技企业,面临成长乏力的困扰,另外,在股市整体疲弱的背景下,高估值的股票更容易被抛弃,所以今年以科技股为首的高成长、高估值企业调整幅度最大。以挂牌首日即破发的26只新股为例,其中,科创板16只,创业板7只。那么,在整体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投资者打新股需要主以哪些问题?为此,财星总结一些问题以及方法,供投资者参考。

1、发行市盈率行业比较法,对于发行市盈率远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水平的新股尽量规避。例如,近期上市的大族数控(301200.SZ)发行市盈率为108.4倍,但其行业整体平均市盈率仅仅为38.88倍,思林杰()发行市盈率为75.6倍,同样也远远高于智能制造行业34.78倍的市盈率水平。以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以如此高的市盈率发行,其股价破发是显然是再正常不过了。

2、亏损企业发行的新股尽可能规避,数据显示,近段时间科创板16只首日破发的新股中,亏损上市的新股就占据5只。亏损企业今后在业绩与成长性方面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亏损上市的新股,如果不能改变亏损的状况,其今后退市的可能更大,也意味着投资亏损上市股票的风险更大。例如上市后不到9个月就被实施退市风险的st西域(300859.SZ),对于这样的新股,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规避风险的最好方法是不参与申购。

3、自身不熟悉的领域新股同样需要慎重,在新股破发的常态化下,今后参与申购新股,对投资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者应尽量选择自己长期参与研究的领域,不熟悉的行业尽量规避。

4、新股申购尽可能考虑周全,例如近期大盘情况,行业热度,以及近期次新股的股价表现等等。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3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36.63
  • 江恩阻力:41.21
  • 时间窗口:2024-06-30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