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芯片|兆易创新调研纪要2022-05-26兆易创新

  • 作者:诺亚
  • 2022-06-22 03:43:10
  • 分享:

芯片 | 兆易创新调研纪要 2022-05-26


兆易创新
Q1 兆易创新想成为什么样的公司,3~5年战略规划
想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公司并且已经在做,那这个多元化是来自于是1.产品的多元化。应用市场并不仅仅是指消费类或者手机行业,手机其实占比算是比较小的。工业汽车、家电通这些行业里面其实整个占比都是比较均匀的。2.客户群体的多元包括一线大厂以及大众 3.国内海外占比均匀。战略方面最终打造一个全球型多元化平台的公司,全球top10的IC设计公司营收规模门槛约30亿美元并非遥不可及
Q2 产品布局思路,产品之间的相关性,未来可能布局哪些目前智能化的逻辑息的获取做个传感,然后息获取传感过后有号链部分,息的处理计算-控制-数据清洗剔除,存储或者需要传输连接在控制设备(传感控制计算连接存储五大要素)。息获取,号链-号处理-号管理-号存储-号控制(MCU) CHIP类
未来数据中心的相关的存储跟现在业务有所关联的会去做但不是重点
Q3 供应链的策略以保障产能
1.坚持多元化,与多家FOUNDRY合作,特殊工艺与多个公司深度合作,量大的产品则分散给多家公司
2.与晶圆厂共同进行长期规划
Q4 NOR行业空间展望,行业需求在哪里,A客户的耳机扰动情况
行业空间还是持续成长,原因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也在提升,产品大容量部分,汽车(MCU、MPU)的需求在增长,每一个 MPU 都要配NOR。目前公司做到了全球的前三名,目前汽车和工业的部分增长很快,A公司部分不方便透露,只能说海外业务稳步增长
Q5 NOR供需情况,价格情况
目前还是比较短缺(大容量、高阶、高品质),低端的部分就比较没那么紧张,价格保持稳定状态
Q6 NOR的应用、工艺有没有新进展
新增在汽车部分,产品保持55纳米的持续提升,65纳米的部分由于客户的产品需要有延续性,所以不会突然的变化,目前公司同时在开发4x纳米的工艺产品
Q7 NAND的情况
目前公司主要做SLC NAND在公司占比还是比较小,但是目前市场需求紧张,会持续成长但是占比还是比较小,主要是产能低,晶圆厂的产能去做逻辑产品性价比更高所以NAND的产能比较少。目前公司的海外客户对于这一块需求持续增长,公司也在持续提升工艺节点,目前在开发24纳米这块,对于整个NAND的需求在汽车方面还是持续增长
Q8 MCU 10年开始布局 当初布局原因
公司定位多元化,并不单单只是存储公司,而MCU的属性与公司产品具有协同性,属于配套能够很好的解决灵活性的问题。MCU的2个特点1.生态的建立是需要积累的 2.对MCU的要求高稳定性、可靠性需要长时间积累
Q9 未来MCU发展战略定位,竞争格局的情况
MCU分成低端(消费类,价格敏感,一次性)、中高端(工业、汽车)(目前公司重点布局)(占比30多希望可以达到50),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工业部分)
未来主要着重中高端,竞争格局可能是国外几家巨头,国内可能就是兆易创新
Q10 MCU下游占比情况,整个市场规模多少
工业汽车超过35%,今年希望超过50%,海外占比1X%(主要是工业类),海外市场大概是国内市场(50亿美金)3倍左右
Q11 MCU业绩成长是需求多一点还是价格拉动以及未来MCU的状况
从市占的角度来说还是量的增加,价格增长有一定因素但是对于利润影响不大(成本也提升),未来的增长来自于产品结构的更换以及量的持续提升,价格会保持在比较稳定的程度
Q12 MCU竞争力情况
与国际大厂相比,在既有的产品能力上是旗鼓相当,主要差距在产品的品类,相比优势在于公司较新以及中国公司的公司属性对于产品迭代能力响应快
Q13 未来MCU往专用市场的可能
前提条件专用市场够大就能够投入,公司能力没有问题
Q14 目前车规产品的进展,未来对于汽车MCU的打法
汽车存储、汽车MCU都是公司的重点,目前40纳米的纯车规已经送样。目前汽车是一个比较好的窗口期,原因在于汽车不需要用到最尖端的技术,机会是来自于说汽车的这个本身电子架构的改变和电动化的改变,未来还是比较倾向通用型的MCU(相对来说)
Q15 汽车客户,汽车MCU未来占比公司MCU多少
一线的厂商都有合作,MCU未来占比最高目标是工业,汽车可能是10~20%左右,目前公司主要在座舱、车身的部分,未来会逐步往底盘动力部分
Q16 DRAM现况
自研产品DDR4持续出货,量在爬升,多媒体部分主要应用,今年会推出17纳米DDR3,同步开发17纳米的DDR4预计明年推出,主要策略用17纳米去做利基产品
传统应用在38NM 公司希望是在17NM
Q17 对于放量节奏怎么看
线性成长的速度前期的积累可能还相对算是慢一点,然后到一定程度就会快一点。比如说今年17纳米小批量送样,这个时期的第一颗它可能会相对慢一点,但17纳米的第二颗就会变得很快了
DRAM成本主要来自晶圆和后期封装测试,目前公司在建设封装测试,争取了封装测试成本大概可能占到百分之二十几的这个比例
产能的部分不用担心,跟供应商这有框架协议兆易创新是是可以用到20%的产能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2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88.54
  • 江恩阻力:91.33
  • 时间窗口:2024-06-27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9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