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家具行业之智能电动床行业前景

  • 作者:珞珈山之雾
  • 2022-04-18 08:15:56
  • 分享:


智能电动床智能家居领域的高潜品类,智能电动床具备智能调节/监测/反馈等功能

健康睡眠领域的领军产品——智能电动床的需求或随居民健康意识及消费认知的培养 而持续扩张。

智能电动床产品相较传统床拥有智能驱动以多区域调控床板曲线、简易交 互、实时身体机能监测等功能,具体体现在如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床板角度适配用户各需求场景、缓解用户打鼾症状等。

且与智能家居产品演进路径相似,未来也将进一步基于多维传感器和统一平台实现跨产品、跨场景的物理互联、数据互通。

除技术进步创造 的先决条件外,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健康管理类消费意愿为产品功能扩容注入需求端动力。

目前市场上 90%的“智能床”都只是电动床1,即仅拥有电动调节功能,而不具备数据 采集、算法分析及基于此实现调节并最终提供整套睡眠解决方案的能力。

简言之,狭义 的智能电动床为是在电动床基础上由数据深度赋能的产物,本文的探讨范围为广义范围的“智能电动床”,即与传统床有显著区分、至少具备智能调节功能的床类产品。

智能电动床经多年发展,其功能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现代意义上居家场景中的智能电动床可追溯至上世纪七十年代;

到 21 世纪在实现电动化角度调整方面已拥有较充分的技 术储备,如可以分段抬起床头和床脚;

2010s 大数据赋能下智能化的电动床逐步兴起, 其可监测用户的身体数据助力健康管理,并就其他可选功能(如配置床底灯、USB 接口、 音响,实现按摩功能等)不断补位;

目前智能电动床正朝持续优化用户体验的方向演进, 如基于实时数据分析通过温度、角度等方面的调整助力提升睡眠质量等。

“可调节床架(电机及支架)+床垫”模式的智能电动床为主流。智能电动床角度调控 的功能主要由所配备的电机电控、基于驱动原理实现。

实践中可经由两条技术路径, 其中较常见的为“可调节床架(电机及支架)+床垫”组合模式(即智能床架模式)。

如 麒盛科技、梦百合、匠心家居等智能电动床头部出口企业及芝华仕、顾家家居等智能电 动床新兴内销企业的主流产品;

另一路径则是“可调节床垫(即床垫+内嵌电机及支架) 模式(即智能床垫模式),是以床垫为功能性载体,以敏华控股并购且代销的乐德飞翼品 牌旗下智能床垫产品为主。

线性驱动器与机构件搭配,实现智能调节功能

智能电动床直接材料约占成本的 87%。就目前主流的仅具备角度调控功能的智能电动床而言根据麒盛科技数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别占营业成本的 87%、 7%和 6%。

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其中核心材料为电器部件。而若进一步考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品智能化所需的传感器、芯片等结构部件,材料成本占比或将进一步提升。

智能电动床核心部件为电器部件,可占智能电动床成本的 28%。产品原材料中,电器部 件钢材成本占比较高,分别约占营业成本的 28%和 8%,其他主要原材料还包括包装 材料和木板(分别占比 7%和 6%)。

智能电动床的电器部件包括线性驱动器(电机)、控制盒、遥控器及其他相关配件,其中线性驱动器是指通过控制系统将电动机的圆周运动 转换为推杆的直线运动的机械装置,优质产品具备低噪音、强动力、高安全等特点,直 接决定智能调节功能的实现效果及智能电动床的使用体验。

电器部件既有自制也有外购麒盛科技等企业外采线性驱动头部品牌商产品(如德 国 Okin)等,在外部供应商中,海外品牌如德国 Okin、丹麦 Linak 等技术实力较强,。

据智能电动床品牌在各自线上旗舰店的介绍,索菲莉尔、慕思、顾家家居、芝华仕等均 宣传使用 Okin 产品;

同时,近年国内线性驱动器厂商如捷昌驱动、凯迪股份、豪江智能等也逐步成长并着力提供较高性价比产品,梦百合、顾家家居等品牌也与其形成供货 合作关系。

匠心家居等则通过自制供应,匠心旗下子公司美能特机电负责电机及电 控装置的生产销售,在支持内部生产领用的同时,对外销售的持续贡献收入也体现产品 的技术积淀及市场的认可度;

敏华控股通过收购钰龙智能进一步垂直整合,在功能沙发 领域已培育自有铁架和电机。

铁架(金属机构件)则配合线性驱动实现调节功能。相较传统床体,智能电动床在床架 中包含铁架,以随线性驱动控制实现多部位的角度调节。铁架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占 智能电动床总成本的 8%。

电子元器件赋能,推进智能睡眠体系建设

电子元器件助力实现数据的收集及智能决策,将大幅提升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在配备高 性能线性驱动器保障智能电动床平稳运行的基础上,电子元器件(主要为多种传感器, 如温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亮度传感器等)的引入可以使得电动床产品实现智能化。

即通过传感器获取用户及周边环境多维数据,并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技术对其进行深度分析以指导驱动体系进行更智能的角度调整及更广义的终端反馈(如 提供睡眠质量报告、感应夜灯、声波按摩等)。

在单品智能的基础上,将产品数 据接入平台云端实现跨品类的数据互通和物理互联,达到系统智能化的最终效果。

更高维度智能化的实现将进一步丰富智能电动床领域的企业类型,融入价值空间更广阔 的智能家居生态体系,一般情况下此过程依赖外部智能硬件设备商、互联网平台商、相关技术服务支持商等环节的全面赋能。

部分智能家居厂商已具备一定的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能力,升维产品功能、拓宽应用领域。

如麒盛科技已在其产品基础上安设自主研发的“非接触式生理体征传感器”能够长期稳定地记录睡眠数据及精准监测多项生理体征;

同时公司已搭建后端管理平台,在康 养场景中得以系统化智能监测反馈用户健康数据,推动智能健康管理模式加速落地。

海外渗透率持续提升,制造端份额集中

目前智能电动床需求集中在海外,以美国为代表的智能电动床市场快速发展。美国消费 群体对智能电动床的认知较成熟,加快从原先医用场景到以年轻群体代表的卧室场景的 过渡。

据麒盛科技公告援引 ISPA 数据,美国智能电动床的销售额(仅考虑通过床垫企 业间接销售的量)由 2011 年的 2.04 亿美元增长到 2017 年的 6.16 亿美元,CAGR 达 20%。

近年(包括通过床垫企业间接销售和向零售商直接销售的量)销量和销售额均仍 呈现较高的复合增速,2017-2020 年 4 年 CAGR 分别为 19%和 16%,2020 年销量为 313 万件、销售额达 12.02 亿美元。

美国智能电动床渗透率逐年提升,2020 年出货均价有所反弹。尽管美国智能电动床销 售增速有所波动,但其渗透率持续上行。

据麒盛科技公告援引 ISPA 数据,2020 年美国 智能电动床渗透率2达 14.08%。同时,行业出货均价在 2016-2019 年下降,而在 2020 年有所回升(均价为 384 美元/件)。

与床垫的渠道类似,美国智能电动床销售端的主要企业包括知名床垫品牌商(泰普尔丝 涟、舒达席梦思等)、零售商(梅西百货、爱室丽等)及智能电动床品牌商(幻知曲、礼恩派等)。

其中床垫品牌商以及零售商多采用 OEM/ODM 的模式生产,而电商渠道中, 平台或保留智能电动床制造商品牌或亦采用 OEM/ODM 模式。

据 Caring Home 和头部品牌官网数据,美国智能电动床产品主流终端售价范围约 800- 3300 美元。

据麒盛科技出厂价(出厂均价约 250-900 美元)和舒达/泰普尔终端零售价 范围(主流产品价格为 750-3500 美元),测算从出厂到零售的加价倍数约 3~4 倍。

礼恩派和幻知曲因兼顾制造和自主品牌零售环节而拥有更多产品款式。美国智能电动床的品牌商与制造商分离,其中制造端主要为礼恩派和麒盛科技,其占美 国出货端份额合计超 60%。

其中礼恩派是美国著名制造商,旗下业务覆盖床品/家具/地 板/纺织品及工业类特殊产品,2016 年智能电动床收入仅占 5%。

不过据其官网已是智 能电动床生产规模最大的美国厂商。按其收入增速及 2018 年销售均价范围推算,礼恩 派 2018 年制造端市占率为 30%+;

麒盛科技为我国企业,主营智能电动床(占比约 90%), 且以出口美国为主,2018 年在美国出货端市占率约 33%,到 2020 年提升至 35%。美 国制造端整体集中度较高。

近年向零售商直销智能电动床的占比有所提升,而传统主流的通过床垫厂商销售模式毛 利率较低。

智能电动床制造商在美国主要有两种销售模式,分别是传统主流的通过床垫 厂商间接销售(OEM/ODM)模式,以及近年占比逐步提升的向零售商直接销售模式, 另外部分制造商(如麒盛科技)也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

据麒盛科技公告援引 ISPA 数据,2017 年美国通过床垫企业间接销售智能电动床共 98.6 万件,占比由 2016 年的 56%降至 46%,但销售额仍占整体的 72%。

意味着较高的终端售价,概因床垫品牌商 集中度较高、品牌力较强而拥有更大的向下议价空间。

同时据麒盛科技数据,制造商通 过床垫厂商间接销售的毛利率低于向零售商直销的毛利率(2016-2020 年平均分别为 38% 和 44%)。

多企业切入,国内蓝海可期

国内智能电动床市场尚处需求培育阶段,低渗透率基数下高成长可期。据麒盛科技公众 号估测,目前我国智能电动床的渗透率仅约 2‰,年销量约 9 万件,较美国的 313 万件 差距较大。

基于不同渗透率和销售均价对我国智能电动床市场规模进行弹性测算,结果 显示在销售均价为 8000 元/件的假设下,当渗透率提升至 1%/3%/5%/10%时,估测相 应的市场规模达 36/108/180/360 亿元(假设床的总销量不变)。

横向对标其他智能家居产品,其快速增长与渗透或可对智能电动床的发展有所指引。近 年随着居民智能家居类消费认知和需求的逐步培养部分智能家居品类成长形势亮眼。

如与智能电动床技术形态与实现效果类似的功能沙发,渗透率逐年攀升;再如智能窗帘, 与智能电动床类似地,在实现遥控的基础上,亦进一步通过(光学)传感器等部件及融 入智能家居生态实现更高意义上的智能控制,近年维持着高增速和持续渗透。

通过部分 智能家居品类间的横向对比,考虑到国内企业陆续进场、产品性能持续强化、价格趋于 平民化、营销活动逐步收效等多维条件的成熟将激发产品需求在一定时机下的释放。

尤 其是智能电动床对用户睡眠质量的切实促进有望实现正向反馈和持续拓圈,预计国内空 间广阔。目前我国主要的智能电动床公司多为外销导向,且已有较深厚的渠道和客户基础。

蓬勃 发展的海外智能电动床市场培育了我国一批具备较强制造实力的出口企业,其中目前已 实现一定智能电动床业务规模的公司包括麒盛科技、梦百合和匠心家居。

其整体外销收 入占比均较高,近年均在 80%以上,且已与国际头部品牌客户(如泰普尔丝涟、舒达席梦思、爱室丽等)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

这些外销企业有竞争力的制造水平及 规模化的产业布局为未来智能电动床内销的崛起夯实了技术和产品侧基础。

麒盛科技、梦百合和匠心家居的传统主营虽有所不同,但在其共性的智能&健康家居领 域的立身定位下,都已在智能电动床领域有所建树。

麒盛科技公司总部位于浙江嘉兴,自 2005 年成立以来主营智能电动床,该业务 在 2020 年收入达 19.6 亿元,占总营收的 87%(其余收入来自床垫,以及枕头、 靠背等配件)。

2018-2020 年三年 CAGR 为 20%。公司致力于健康睡眠智能技术 与大数据应用,已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电动床制造商之一。

梦百合公司总部位于江苏南通,自 2003 年成立以来主营记忆棉床垫,2017 年 起,公司由传统主营的床垫业务拓展至智能家居板块。

其中智能电动床业务增速尤 为迅猛,2018-2020 年三年 CAGR 达 69%,于 2020 年达到 6.6 亿元规模,占总 营收比重为 10%。

匠心家居2002 年公司成立于江苏常州,2014 年开始研究智能家居及其核心零部 件,目前主营业务为智能电动沙发、智能电动床以及智能家具配件的研发、制造及 销售。

其中智能电动沙发业务为主要增长驱动,智能电动床业务在 2020 年实现收 入 2.7 亿元,2018-2020 年三年 CAGR 为 3%,占总营收比重为 20%。

国内智能电动床赛道内企业不断增加,或持续提升国内市场环境下的产品成熟度。麒盛 科技于 2016 年收购智能电动床品牌索菲莉尔加码国内业务。

2020 年内销零售业务创收 1.2 亿元(占比 5%),2018-2020 年 3 年 CAGR 为 14%;梦百合 2020 年内销收入 8.1 亿元(占比 13%),2018-2020 年 3 年 CAGR 为 24%。

此外,国内软体龙头亦相继切 入智能电动床赛道,如顾家家居、敏华控股、喜临门、慕思股份等纷纷布局智能电动床 产品,目前以基础款可调节床为主。

未来软体龙头有望凭借套系化销售、渠道力以及品 牌效应等方面推力在智能电动床领域获得较好发展。目前智能电动床产品的营销强度拥有较广阔的提升空间。

整体而言,不论是智能电动床 制造商还是传统软体品牌商,目前在国内智能电动床产品上的营销推广力度均较小,许 多品牌商仅上线相关产品而未借助现有成熟营销体系进行宣传推广

其中智能电动床制 造龙头麒盛科技在近年强化营销布局,尤其是近期为北京冬奥会独家供应智能电动床, 并在冬奥会主媒体中心配置了近 20 台“睡眠休息舱”。

相关产品被国外运动员拍摄视频 上传至网络而广受赞誉,成功出圈。伴随持续的营销推广以及产品对消费者心智 的占领,国内电动床市场有望迎来快速扩容阶段。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6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9.78
  • 江恩阻力:11
  • 时间窗口:2024-07-09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