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ST加加6个银行账户仍被冻结 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或难东山再起

  • 作者:hustwanwei
  • 2021-02-24 17:05:29
  • 分享:

消费日报网财经讯  2月23日,ST加加(002650.SZ)发布关于部分银行账户解除冻结及诉讼进展的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2月22日,该公司仍被冻结的银行账户6个,被冻结的资金余额合计1.57亿元,占公司最近一个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 6.71%。

曾头顶“中国酱油第一股”的ST加加, 和A股众多上市公司一样,是标准的家族企业。2012年,杨振将ST加加推到资本聚光灯下成功登陆A股市场,同时把仅23岁的儿子杨子江扶到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助理的席位上,妻子肖赛平担任董事。

从上市至今,杨振家族共计持有公司42.3%的股份。可以说,无论是股东席位还是管理层,ST加加都被杨振家族全面控制。上市之后,ST加加不仅没有在主营业务上有起色,反而深陷违规担保泥淖。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大股东和实控人导致的违规担保,不仅说明公司的内控制度形同虚设,而且在治理结构上的透明度也非常差,可能导致企业实际经营隐患被刻意遮掩,不仅让企业经营处于困境,还会让外部投资者受到蒙蔽、从而误判。

对此,消费日报财经频道记者数次致电ST加加并发送采访函,询问该公司的内控制度是如何规避以及处理上述违规操作等问题。截至发稿,ST加加尚未回应。

ST加加“戴帽”始末

2020年6月15日,ST加加实行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加加食品”变更为“ ST加加”,日涨跌幅限制为“5%”。事件源于4日前,公司公告称在自中发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盘中餐粮油食品(长沙)有限公司存在违规担保约4.66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9.94%。

违规担保这件事还要追溯到三年前。2017年6月20日,优选资本与ST加加控股股东卓越投资共同设立深圳景鑫投资中心。同日,ST加加签署相关连带责任保证书,向优选资本承诺对其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优选资本实现全部债权的费用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保证担保。2017年7月份,三湘银行向长沙可可槟榔屋、卓越投资和湖南派仔食品分别发放了7000万元、8000万元和5000万元的贷款,该等贷款由加加食品的全资子公司盘中餐粮油食品(长沙)有限公司提供了担保。当前,上述贷款还有1.88亿元尚未偿还。

卓越投资为ST加加的第一大股东,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ST加加的持股数量为2.16亿元,占流通股比例为18.79%。其次为杨振、扬子江、肖赛平,分别持股持股18.79%、10.22%、7.16%、6.13%。企显示,卓越投资的控股股东也正是上述三位,而1.2亿贷款流向的长沙可可槟榔屋、湖南派仔食品均为卓越投资旗下子公司。

(图片来源同花顺)

但是,ST加加表示,对此上述事项一无所知。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上述担保系实际控制人的违规担保,公司未发现与上述担保有关的用印审批流程及用印记录,亦未发现留存的相关法律件。

 

杨振家族掌权

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ST加加第一次出现违规担保的情况,根据公告披露,2017年11月份至2018年2月份,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杨振以公司名义违规提供担保的金额累积达1.53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7.43%。此外,还存在违规开具商业票据6.94亿元;违规占用公司资金,向自然人刘胜渝、湖南派仔食品有限公司提供合计5400万元借款,用于解决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资金周转问题。

此外,2018年ST加加在年报披露之前,先行披露了具有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审计师称公司内控存在重大缺陷。根据审计报告,公司存在未履行正常的审批程序,以公司名义违法对外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对外提供担保,2017年违法开具商业承兑汇票5.5亿,截至到2018年4月26日,商票余额扩大到6.9亿,公司已经承兑3.3亿,尚未承兑3.6亿。同时,还有违规给关联方担保,2017年,违法担保金额8800万,2018年4月26日,违法对外担保金额扩大到1.53亿,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7.43%。

反复出现的违规行为反映出ST加加在治理机制上的缺陷,杨振家族作为控股股东凌驾于上市公司,更是让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杨振一家三口,到2020年三季报始终依次持有公司10.22%、7.16%、6.13%的股份,加上杨振担任法人代表的湖南卓越投资持有的18.79%,杨振家族共计持有公司42.3%的股份。可以说,无论是股东席位还是管理层,ST加加都被杨振家族全面控制。截至2019年11月,杨振家族所持公司股票均被司法轮候全部冻结。

失控的酱油

ST加加或难东山再起

ST加加自2012年上市以来,业绩表现平平。2012年至2019年该公司营收从仅增长3.83亿元,净利润还出现下滑,从2012年的1.76亿元跌至2019年的1.62亿元。反观同期的海天味业,可谓一骑绝尘。仅以2012年至2017年的数据为例,海天味业均保持着年均11%的复合增长率,ST加加仅有2%。

按理来说,ST加加上市之后借助资本市场东风,业绩应该步入快车道才是,到底是什么扼住了ST加加的“咽喉”呢?ST加加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当年创业是定位高端品牌的,全部卖高端酱油。后来我没管销售,将市场交给了销售团队和经销商,下面的销售团队和经销商搞低端产品,把品牌搞砸了。从一个企业的未来来,品牌低端化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酱油低端化的同时,ST 加加试图多方钻营,加码植物油、醋、鸡精等。主业失焦,ST加加便开始掉队了,2014年落后于千禾味业、海天味业,从此一路下滑。

如今,ST加加又重拾酱油,打算聚焦主业了。2020年11月24日,ST加加实控人杨振在公司主办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主题研讨会上称,要聚焦调味品行业这条黄金赛道,将加加减盐生抽打造为中国酱油行业的头部品牌产品,创造酱油消费的新潮流。据凯度消费者数据显示,在高端酱油市场上,海天味业的份额最大,为18.8%;身后依次跟着欣和六月鲜(15%)、李锦记(13.7%)、鲁花(13.5%)、厨邦(7.2%)、千禾味业(7.1%),加加食品不在排列之中,被归为了“其他”类别。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ST加加东山再起的机会不大。因为它全国化运营的框架还没搭建起来,现在只是一个区域品牌。随着产品的创新升级迭代,ST加加没有太大的技术壁垒做支撑,从长久来来的话,ST加加缺乏了体系保障。

对于调味品这种刚性消费品,渠道和市场是关键。谁在渠道称王,谁就能占据市场。海天味业的全国化布局已然成熟,ST加加以二、三线城市和县、乡(镇)市场为重目标市场,难以与海天味业比肩。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4.07
  • 江恩阻力:15.83
  • 时间窗口:2024-07-01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6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