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 作者:信念100
  • 2018-05-17 20:26:23
  • 分享:

文 / 策略帮


十倍大牛股的“风水宝地”

近些年来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不断走高,并在2018年一季度创历史新高,而投资贡献率十年来处于持续下滑趋势。另外国家统计局指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的局面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不会改变。以消费提振GDP将会是未来的趋势,从中可以看出消费价值的突出,结合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消费的防御性进一步加深了该领域的投资价值,策略帮认为消费很有可能是未来国内经济放缓最具备投资的领域,这种机会并非短暂的,而是长远的,未来的十年或许这一领域会是聚集十倍大牛股的“风水宝地”。

 

从近期服装、医药、化妆品、食品饮料加工等行业板块蠢蠢欲动上看,其都有着大众消费的共性,另外其消费业绩增速回升明显。在业绩的提振以及国内经济持续放缓的预期下,消费的蠢蠢欲动,意味着其在经济放缓下能够保持盈利增长的能力,正在受到市场对其预期估值上升的共振。策略帮认为,面对双击下的消费,股价走牛并不遥远。

 

前期策略帮通过各种因素已经强调了当前市场的整体风险,其中就包括宏观经济的下行,或者目前整体市场随时存在着下杀的可能性,但策略帮预计消费并不会因此走弱,或者整体市场会如我们所预期下杀,消费行业板块会受其拖累,但如果按长远的价值上看,短期拖累并不改消费的投资价值,入场时机关键在于自身所偏向的短中长操作手法。

 

策略帮投资建议:注意关注具备业绩提振,拥有品牌扩张能力,以及低估值大众消费个股。


【公司一角(每日截取图文数据分享量化初池的公司,不构成推荐理由)】

600977中国电影 高壁垒电影龙头

公司2010年由原中影集团主体业务改制,中影集团及国际电视、央广传媒、长影集团、江苏广电、歌华有线、电广传媒、中国联通共同发起设立。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影发行、电影放映、电影制片制作、影视服务四大分部。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电影制片制作、发行、放映全产业链覆盖的上市公司。中影与华夏是国内仅有的两家拥有进口电影发行牌照的公司,为进口片垄断发行商之一。其中2017年发行业务贡献60.73%营收和63.41%毛利。

院线公司主业包含影院放映及相关的卖品、映前贴片广告业务(幸福蓝海包含影视剧制片业务),中国电影则是制片、发行、设备服务全产业链覆盖,在放映业务之外,具备行业超额收益空间:(1)进口影片发行为高壁垒、高收益、低风险的现金奶牛业务;(2)制片制作业务风险较高,但具备业绩弹性,前期亏损拖累盈利,后续存在反转空间;(3)影视设备服务行业成长性强,为未来业绩助推器。

图一:

 

电影市场V形反转,暑期档强片云集

2018Q1票房同比增40%,电影市场V形反转趋势突出。2018年Q1票房202.2亿元,为全球电影史上单国家电影市场票房最高纪录,同比增长39.8%;观影人次5.6亿,同比增36.4%,延续了2017年Q2以来的反转趋势。

预计未来3-5年中长期票房年增速15%-20%。(1)观影人次仍具有提升空间:2017年国内人均观影人次达到1.2次,持续增长,但相对于北美(人均4.0次)、法国(3.2次)、 韩国(4.0次)等电影工业发达地区,仍具备较大增长空间。在银幕终端持续高速增长背景下,中外人均银幕终端数差距逐步缩小,当前中国城市影院每1.57万人享有1块银幕,略低于北美每8000人1块银幕已经较为接近,未来新银幕持续培育关注观影习惯。(2)票价具有提升空间: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国内电影人均票价仅高于印度。考虑到当前较为成熟的北美市场平均票价仍有3%-5%的增长,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及高端影院观影体验增加,国内市场人均票价增速将更高。

国产片。相比2017暑期档《战狼2》的一枝独秀,2018暑期国产片呈现百花齐放之势,演员、导演、IP为历年最强阵容。片单包括张艺谋《影》、姜文“民国三部曲”终章《邪不压正》、徐克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等知名导演新作,《巨齿鲨》等中美合拍大片,宁浩、徐峥合作的《中国药神》、开心麻花出品的《西虹市首富》等喜剧类型片,《流浪地球》、《昨日青空》等IP改编的科幻、动画类作品也有望成为黑马。

图二:

进口片。2017年进口片增速超30%,连续两年增速超国产片。高质量进口片一方面提升观影热情,另一方面拓宽国内电影制作及观众的眼界,推动电影产业健康发展。2017年国内电影总票房(含电商服务费)557.7亿元,其中进口片票房达258.1亿元。同比增长35.5%, 高于国产片12.9%的票房增速,进口片票房占比由2015年38%的低点回升至46%。

图三:

制片、发行、放映、影视服务四大包括均受益电影市场回暖。中影是市场中稀缺的全面参与电影产业链的上市公司。2017年公司主导或参投出品的影片共15部,累计实现票房127.79亿元(占全国票房22.87%),主导或参发影片票房269.8亿元(国产和进口影片分别占比全国票房43.86%和62.54%)。

巨幕及数字化转型带动器材销售高增长

器材需求高涨,影视服务板块收入快速增长。公司在影视服务板块的业务主要包括影视器材销售业务及影视咨询服务业务,其中影视设备业务收入占比90%以上。影视器材业务包括“中国巨幕”放映系统,以及数字电影放映机、环音系统、数字电影服务器及氙灯等设备耗材的销售。其他影视服务业务主要包括演艺经纪、票房监察、影视教育培训等影视信息、咨询等服务。影视服务分部2016年实现营收7.97亿,同比增54%,实现毛利2.03亿,同比增52%;2017上半年实现营收6.03亿,毛利1.57亿,均持续高增长。

影院行业硬件升级高峰期已到。视听效果及观影体验是影院核心竞争力,不断更新的摄影及动画技术对影院设备提出更高要求。当前采用巨幕、IMAX等大尺寸制式的影厅票价是传统影厅的2-3倍,吸客能力明显超出传统影厅。2010年全国巨幕影厅仅10余家,当前仅IMAX影厅已突破300家。2016-2017年院线行业龙头纷纷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影院建设和设备更新,预计2018-19年仍为影院硬件投资升级高峰期。

自研“中国巨幕”系统物美价廉。公司于2011年与电影科研机构合作研发了中国巨幕系统,打破了外国公司在高技术格式电影领域的垄断,目前已有234家“中国巨幕”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覆盖全国113个城市。中国巨幕分辨率及对比度略低于IMAX 银幕,但投资价格低廉,相比IMAX单银幕超过130万美元,杜比系统单银幕近200万美元的投资,中影巨幕单体投资在300万元以内(包括巨幕系统、放映机、音响系统等),且不需要单独制式(IMAX需要要影片转化为专用制式),操作更为简便。

“中影巨幕”推广超预期,年增长近百影院。中影巨幕自2012年开始投入商业运营,2015年银幕数突破100家,2016年末达192家,2017达288家,覆盖全国超过100个城市,全年增速50%。在中影旗下影投及院线之外,中影巨幕还与恒大院线、博纳影业、峨眉电影集团、百老汇院线、华夏太古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扩张速度超出IMAX等竞争对手。

激光放映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子公司中影巴可和中影光峰在激光放映技术的研发属国内领先水平。根据公告,2016年末公司ALPD激光放映设备已投放市场3000套,并投入全球市场。2017上半年销售DP2K-10SLP、DP2K-8SLP新型激光放映机近2000套,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预计到2017年年末公司 ALPD激光放映机销量超7000套,占国内银幕数14%。

 

 

 / 策略帮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53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0.74
  • 江恩阻力:12.08
  • 时间窗口:2024-06-29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9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