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再不上车就晚了,传统药企分拆创新业务上市,越来越急迫

  • 作者:VanishVei
  • 2022-12-22 20:04:08
  • 分享:

再过几天,川宁生物即将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交易。这是近期又一例传统药企分拆上市的成功案例。

12月19日,绿叶制药公告,控股子公司、创新生物药企博安生物进入招股阶段,将于港交所上市;12月9日,四环医药旗下的创新药企轩竹生物递交招股书并被上交所受理。

一时之间,受到资本冷遇的创新药行业仿佛又恢复了活力。

自2019年证监会明确允许国内上市公司分拆到科创板IPO后,药企分拆上市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身医药行业普遍需要有较高的资金投入和较长的回报周期,再加上这几年集采和创新药赛道内卷的压力叠加下,各大药企也不得不寻找新的“求生路”。辽宁成大、石药集团、长春高新再到“药明系”、“复星系”等,都已成功助力子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分拆上市在形式上让人感觉“有靠山”,但在业务上,并没有跳出创新药企的老问题。像轩竹生物、博安生物,目前都严重依赖资本“输血”、尚处于亏损状态、产品管线面临激烈竞争。

01 续命or发展

缺钱,缺钱,还是缺钱,这不仅是许多创新药企的头等难题,更是背后母公司的“急迫”。

成立于2013年的博安生物,是一家专注于肿瘤、代谢、自身免疫等生物类似药企业,2019年绿叶制药以14.47亿元收购了其98%的股权,上市前绿叶制药持有博安生物72.32%的股权。

绿叶制药虽然在公告中言明,收购是因为博安生物在创新药研发方面有出色的成绩,能够扩展公司的产品线,与现有核心治疗领域形成互补。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收购股权是绿叶回笼投资、计划推动博安生物单独上市的第一步。

博安生物并不是零产品的纯新公司。博安的首款产品是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2021年5月获批,委托阿斯利康进行销售。

但是贝伐珠单抗这个品种竞争非常激烈,目前国内获批的有10款以上。博安生物要想证明自己,必须拿出更多品种来。可绿叶已经等不及了。2021年7月,绿叶制药公告称要分拆博安生物将其独立上市。绿叶制药表示“分拆将使其直通资本市场,为其现有业务及未来扩张提供资金,加快扩张速度。”

博安生物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58亿元、2.2亿元。另外,还有三款处于三期临床试验的候选药物,以及七种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其他候选药物。这些在研药物都需要公司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研发和临床试验。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两年半时间博安生物累计亏损6.18亿元。

川宁生物的融资诉求则是另一类。2010年,由科伦药业出资成立的川宁生物,其主营业务主要包括硫氰酸红霉素、青霉素以及头孢三大类,是典型的原料药生产企业,比较依赖资本投入。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账面上有短期借款余额8.4亿元。上市融资后,川宁生物的资本结构将得到改善。

02 资本遇冷,赚钱更难?

另一类拆分的创新药企,则基本属于“烧不动了”。

轩竹生物就处于没有产品上市、持续烧钱的阶段。轩竹生物背后的控股股东四环医药,是国内心脑血管用药领域的传统龙头,2001年创办。过去20年里,四环医药布局了医美、胰岛素、糖尿病等领域,2008年控股轩竹生物,进入创新药赛道。

虽说十年磨一剑,但创办于2002年的轩竹生物,20年时间还未孵化出一款商业化产品,目前离商业化上市最近的产品KBP-3571安纳拉唑钠肠溶片,其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的受理,还未获批上市。这款1类新药的首个适应症是用于成人十二指肠溃疡。2014年就启动临床试验,至今已有8年时间。

当下流行的肿瘤药物等,轩竹生物的研发进度并不算快,看得出都是近几年里新上马的项目。这使得2018年轩竹生物独立运营之后,一直依赖股权融资维持巨大的研发投入。

公开息显示,2020年其获国投招商等资金A轮9.63亿元战略投资;2021年初,并购整合大分子生物药公司北京康明百奥,同年又获得阳光人寿、中银资本等一众资本机构超6亿元的融资。

和许多创新药企一样,目前轩竹生物仍处于亏损状态。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公司累计亏损达11.41亿元。

虽然资本市场向药企敞开了大门,但上市的门槛却在不断提高。根据普华永道统计,2021年全年共有105家医药公司申报科创板上市,其中71家注册生效,16家终止注册,4家中止注册。

不仅如此,市场的情绪还相当冷淡。根据平安证券8月研报,2022年上市的科创板创新医药企业均于上市当天出现破发,行业处于低迷状态,即使在投资热度回暖的情况下,仍有超过60%的公司处于低于发行价的状态。

资本市场遇冷则极大的考验着药企的“现金流”。根据平安证券研报,科创板和港股共有45家未盈利创新药企业,其三年平均净亏损和研发投入分别为9.93亿元和6.20亿元,而目前2021年底账面现金约17.96亿元。因此储备现金预计还能够支撑企业约3年的研发投入,2024年之前部分企业可能就将面临现金不足而无法维持经营的情况。

面对行业的大浪淘沙,亟需资本市场延长生命及研发周期的的轩竹生物们,或许真的是,再不上车就晚了。

撰稿 | 曾嘉艺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贾赛轩

插图|视觉中国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2.72
  • 江恩阻力:13.88
  • 时间窗口:2024-07-02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