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闲聊MLCC产销及价格波动(续)

  • 作者:陈永刚UN
  • 2024-05-25 09:54:53
  • 分享:

本期我们还是接着上期的内容继续聊,上期我们主要聊了8家电子元器件企业,分别为风华、鸿远、火炬、振华、宏达、顺络、麦捷及三环,其中宏达、顺络和麦捷不涉及MLCC业务,这期就把国内的其他开始进入MLCC的企业狗尾续貂一下。

9. 宇阳科技

狗尾续貂第9家是宇阳科技,2001年成立,几乎与顺络同一时间,2007年于港股上市,但是规模与顺络完全不是一个级别。2004年,宇阳MLCC业务收入1.15亿,2023年达到4.88亿,19年复合增速为7.9%,其中2017年收入达到历史巅峰15.58亿,比其他MLCC企业提前一年达到历史高峰,要么是宇阳那段时间恰好踩在了产能扩充的点上,要么就是日本退出的中低端市场那部分产品正好与宇阳生产的MLCC型号匹配。具体情况请详细阅读2016~2019这段时间的年报。

10. 维通

狗尾续貂第10家企业是维通,2004年成立,2010年底上市,目前已经形成材料-零件-模组为一体的平台型企业。而关于高端MLCC业务部分,由于前期已经有陶瓷材料以及电阻等元器件的生产经验,利用现有的材料平台和设备平台,加上市场车规品需求的大势,维通顺理成章会进行高端MLCC产品的研发。2023年财报关于高端MLCC的一段阐述可表明该企业的方向公司开发出来的高端 MLCC 产品,其电气性能、可靠性等指标已经达到了日韩同行的同类型 MLCC 产品的技术水平;公司电阻产品系列齐全,车规电阻已取得了突破。今年开始,维在湖南益阳投资200亿,计划年产1.44万亿只MLCC。

此外,其实维这家企业的架构与三环非常像,材料-设备-产品一体化平台,2023年维通营收为75.5亿,净收为5.2亿(净利率为6.9%),现金流为18.2亿,市值为173亿;而对应三环2023年营收为57.3亿,净收为12.2亿(净利率为21.3%),现金流为17.2亿,市值为539亿,三环营收低,但是净收和市值是维的2个数量级。一眼辨胖瘦,三环做的都是高附加值的产品,并且三环年报至2015年之后不再详细说明MLCC的产销量情况,保密性是其他所有MLCC企业无法比拟的,意味着它更像是针对高端MLCC企业的狙击手。

11. 昀冢科技

狗尾续貂第11家企业是昀冢科技,成立于2013年底,在2021年4月上市,是苏州的一家从事光学领域精密零部件相关的企业,于2021年投资11.24亿在池州建厂,预计年产720亿只MLCC,今年底已可实现量产,2024年年报中估计有所展现MLCC业务相关数据。

2023年报P15,公司 MLCC 产品于 2023 年第四季度正式量产,并从组织建设、产品设计、制程开发、品质检测和性能认证等多个方面进行深耕细作。2024 年,将继续加大材料研发和产品开发力度,向小尺寸、高容值方向投入研发精力,力争尽早达到国内 MLCC 行业技术领先行列。其次,因应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立 IATF 16949 汽车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并按照汽车电子协会 AEC-Q200 的标准开发量产车规 MLCC 产品。MLCC 产品业务是公司中长期战略发展的重点领域,公司将着眼未来,对标国际标准,打造高端产品类型,深入研究高精端产品工艺和技术,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赢得客户和更广阔的的市场份额。

12. 达利凯普

狗尾续貂第12家企业是达利凯普,成立于2011年,2023年底上市,主攻射频微波瓷介电容器,其他产品较少。2018~2023年,公司近5年收入复合增速为24.6%,完全是由销量推动,而价格存在明显的波动性,2023年价格降至谷底。

13. 利和兴

狗尾续貂第13家企业是利和兴,成立于2006年,2021年上市,这是一家以自动化及智能化设备起家的公司,在2021年底公司自筹2.5亿收购江门的一家电子小企业而踏入MLCC行业,经过两年时间,公司产能从年产16亿只增加到48亿只,价格同步提升,但是极有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威胁,这部分业务占比仅13%,毛利率为-38%,估计还没赚到钱。

前13家相关的MLCC企业已经聊完,我们来总结下这些企业的产销量以及价格情况。在梳理的过程中,很明显,哪一家优先布局高端MLCC,以及产能上没有瓶颈,那么这家企业就极有可能在MLCC这条国产替代的赛道上占据优势,其中维通本来不做MLCC的,一投入就是200亿,年产量达到1.44万亿只,说明材料-设备-产品一体化的企业的优势了,从而可正面看出三环的强势了。

我们从三个环节进行总结-产销率,电子元件收入(尤其是MLCC部分),单价。

产销率从这13家企业中,产销率最好的是风华,顺络和达利;再看历史数据,平均产销率排名前列的主要为鸿远,振华和三环,其中前两家为军工MLCC企业,在下游需求量极大的情况下产销率出现极其离谱的情况。

2011~2023年,风华高科的平均产销率为97.7%,几乎年年都保持稳定状态,说明风华的客户端比较稳定,订单-投产秩序井然;2016~2023年,鸿远的产销率波动极大,2021年产销率竟然达到了198%(主攻可靠性MLCC),平均为105%;2014~2023年,火炬电子与鸿远保持一致,军工MLCC呈现相似的规律,由于火炬电子产品涉及面广,产销率波动幅度小一点儿,2022年产销率也达到了133%,平均为95%;2011~2023年,振华科技的平均产销率为101.6%;2014~2023年,宏达电子平均产销率为90.6%;2008~2023年,麦捷电子平均产销率为98.7%;2004~2023年,顺络电子平均产销率为97.7%;2011~2022年,三环平均产销率为99.9%,其中三环MLCC部分的产销率在2014年达到了145%的水平,其余年份未公布,但可想而知其订单量应该都是满产满销状态;其余如达利凯普以及利和兴等这些小MLCC厂商,产销率严重不足,容易被大厂商碾压。在订单-销量的能力上,军工企业排名第一,尤其是高可靠性的鸿远,民品MLCC后起之秀的三环。

电子元件收入MLCC等电子元件收入这块排名前三的主要有风华、三环和振华,总收入仍然是这三家头部企业,其中风华覆盖的MLCC产品最广,三环涉及的高端MLCC产品最多,振华为军工企业,背景最雄厚。要说能够加速推动高端MLCC破局的只能由这些头部企业引领,其中盈利能力最强的当属三环了,年营收与风华相差不大,年净利润是风华的10倍以上。

电子元件单价单价属军工企业最高,此处涉及的几家军工企业分别是鸿远、火炬、振华和达利,其中宏达和达利最高,宏达是电感业务,达利主要做射频微波MLCC;而常规MLCC中单价排名分别是振华、鸿远和火炬。民品MLCC单价排名分别为利和兴、三环和风华,说明MLCC产品出货量越大,在价格上估计有优惠,其次可能覆盖的MLCC品类多,低端MLCC产品会拖累整体的价格。故,后面投产MLCC的企业可能主要集中在高端MLCC的生产上,在价格上优势比较明显,但前提是要获得客户订单,能否接住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综上,国内MLCC企业投产量一定会过剩,其中能够保持韧性的是突破材料-工艺-设备瓶颈的MLCC企业,即三环优势最大,对应的是准备投产的维通,另外一些小厂,如从设备端切入MLCC产品的利和兴,可能在产品改善上以及设备利用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好了,朋友们,下期我们继续聊MLCC企业,只是范围拓展到国外,作为寡头的村田,以及打配合战的太诱,TDK和京瓷是如何一起搅动市场,而第二梯队的三星、国巨和华新科又是如何采取应对措施,请听下回分解。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0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9.85
  • 江恩阻力:11.08
  • 时间窗口:2024-06-19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