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并购产业联盟 | 温氏资本-胡恭苹用资本力量驱动温氏发展

  • 作者:难得知心
  • 2020-01-03 09:37:29
  • 分享:

创业板千亿市值的【温氏股份(300498)、股吧】一家具有百年根基,且在创业板是千亿市值的企业,由几个农民创办,从七户八股开始创业,一直秉承"齐创共享"的企业化,一路走来,已发展成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业、配套相关业务的跨地区现代农牧企业集团。

12月20日,由“并购产业联盟”联合“资鲸网”主办的“2019中国投资并购峰会”有幸邀请到了“温氏资本”的董事总经理/温氏产业投资负责人胡恭苹先生作为演讲嘉宾出席峰会。峰会上,胡恭苹先生以《如何构建温氏产业链生态圈建设》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分享。以下是分享内容整理

1、为什么要实施资本驱动战略?

温氏在2015年实现整体上市,从1983年发展到今天,靠的是模式驱动、化驱动、技术驱动。“化、模式、技术”这三块对温氏的内生增长是非常经典的主题,在温氏整个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是温氏整个团队智慧的结晶。

2015年,温氏成为了一家公众公司,要面对投资者、面对股东、面对社会、面对供应商、面对政府,上市之后的温氏一直在思考如何与资本市场衔接。化驱动核心是温氏从1983年创立的时候,团队成员从七户八股不同圈关系,没有任何家族的关系,团队核心就是“精诚合作,齐创共享”。按照今天说法就是利益分配机制做得好,通俗的讲就是“财散人聚”,解决大家共同努力之后有了利润,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是温氏整个发展过程中以及在未来用资本驱动与其他企业寻求合作的时候一直贯穿的理念。

模式驱动简单的来说就是一直在模式做迭代,现在叫公司加农场或公司加养殖小区加农场,双方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公司能做什么,农民能做什么,农户能做什么,农场能做什么,各自优势是不一样的,只有优势互补,协同高效才能把企业规模做大、做持久。通过这样的模式,温氏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养殖企业。

温氏养的都是活物,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有责任心,要给农户赋能;通常农场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技术支撑,温氏又面临这么多农场和农户,如何去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创新的问题、技术的问题,只有技术提升之后,才能把养殖的效率提升。比如温氏在养殖这一块,首先要养活,在安全方面如何做,能让相应的品种提高存活率。而这就是技术驱动里面要做品种选育,另外自己要把繁育做得更好。农户也是一样,在养的过程中,如何让动物不仅能够吃得少,还长得快、长得健康,这里面包含了技术的力量。

也因此,温氏从1992年开始与华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开展合作,温氏专门为专家教授建造专家楼,自己的员工管理团队住得还不如他们好。温氏在早期发展过程就很注重息化管理,重金投入购买计算机设备,开始建设并完善息化管理系统,如何把越来越多供应商、农户管好、让管理更加透明高效。胡恭苹自地说道“在国内农牧养殖行业里面,温氏在ERP息化应该说是相对到位的,而且温氏有持续投入”。温氏在技术驱动方面,包括育种、疫苗研发、饲料转化率、配方、饲料添加剂都在不断迭代、持续投入研发。

2015年,温氏上市之后提出利用过去的积累资本和市场对接,实现快速发展。未来应该怎么做?如何解决企业发展不断壮大过程中利益分配的问题?温氏从2015年11月份发展到现在的市值将近2000亿,温氏实业和公司价值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每年都会有持续的分红。不仅如此,温氏股份从2015年到现在四年的时间,没有从资本市场融过一分钱,反而给投资者带来累计150亿分红。2018年,农户大概有5万户,给农户带来的收益超过80亿,从这一也能到,温氏的资本力量和化分享力量。

通过用评级,温氏股份的评级等级非常高,国内3A、国际BBB+,有这样的用评级,为温氏融资提供了很大的优势。温氏资产负债率也非常小,目前只有30%左右,所以资本的力量在温氏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温氏通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今天近600亿的营收规模,未来希望借力资本驱动战略,寻求更多的合作,通过这个合作参股模式,把企业比作成航空母舰,让企业更快更好发展,实现突破性增长,这也是资本驱动的好处。如果不通过这种方式,温氏也有产业链的优势能够发展,但是速度会慢一些。

2、如何构建温氏产业链生态圈?

首先,温氏对资本驱动战略进行了大量研究,如苹果的生态圈、国内小米的生态圈、国内农牧业做得好的企业生态圈等。同时更多研究自己,从成长开始的时候,温氏是带有生态圈的基因,因为那个时候,温氏给农户的苗、料、药以及采购,已经形成了温氏产业链生态圈的闭环。

温氏的生态圈分三块核心扩张圈、战略布局圈和延伸拓展圈。

现在温氏的主产业鸡和猪的养殖是在核心扩张圈,未来三到五年工作重也是在核心扩张圈和战略布局圈。

核心扩张圈有多少行业?从类别来说叫肉、蛋、奶,肉是猪肉、牛肉、羊肉、水产还有禽肉,禽肉又有白鸡、黄鸡、鸭肉、家禽等等,养殖至少有12个行业,还涉及到上游育种,温氏在核心扩张圈总共有差不多20个行业。

在战略布局圈有九大板块,宠物、动物保健、饲料、农业科技、农业金融、环保等,还有下游板块。

未来在延伸拓展圈,温氏也是希望未来3-5年通过基金投资,既有主业的自有资金,与外部资金合作设立基金,基本形成从农场到餐桌或者田间到餐桌的业态。温氏过去按照自己的内生式发展,未来通过核心扩张圈、战略布局企业不断加入,形成了一个联合战略,更好的服务集团主业。

温氏怎么样去找标的呢?实际上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以及过去做了一些并购的案例,这30多年发展是被动式的做一些收购;而现在是主动出,温氏找的是符合温氏“齐创共享”化理念、利益分配机制一致的企业。

温氏在过去发展当中也历经过大风大浪,一开始养黄鸡,后来遇到禽流感,给温氏企业带来很大困难;后来又发展了养猪,从产业角度来讲,既有黄鸡又有生猪养殖,这里面就有风险对冲机制。行业低迷的时候、产品过剩的时候,其他畜牧能够平抑集团的风险。这么多年下来,如果黄鸡行情不好,猪行情都是好的;如果猪行情不好,黄鸡行情都好。现在是黄鸡也好,猪也不错。未来温氏还会在产业组合这一块再打组合拳。

温氏通过这些年的发展,要发挥产业的优势、资金实力优势,和上下企业形成紧密合作,通过资本输出、通过管理输出、通过技术的赋能,发挥合作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的潜力。很多企业接触下来发现,并不是他们做得不好,而是在某方面实力不够,如果跨过这个槛就能再上一个台阶,温氏可以在息化、技术、管理等方面做管理输出,降低企业整体的养殖成本、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这里面也有一个发现,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实际上第一代创业者基本到了退休年龄,有些企业也在交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农牧行业有些企业本来非常好,但第二代不愿意去接。温氏想一方面发挥资本力量,另一方面尽社会责任,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在主业上能够继续发展,帮助温氏扩大企业规模,让温氏抗风险能力更强。

温氏在战略布局圈和延伸扩展圈希望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业务,现在的核心扩张圈有上游和下游,比如屠宰这一块,温氏去年生猪产量2200万头,也想借助资本力量往下游屠宰扩张,这也是资本驱动在产业生态圈一块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拓展业务,反而弥补了温氏区域战略布局,比如温氏和浙江某企业、河南某企业的合作,这两个地方过去都是零布局,温氏通过资本力量、资本纽带,使双方企业走在一起。

3、未来的战略方向

温氏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第一,我们会通过资本力量形成航空母舰的形态呈现给大家,过去无论是核心扩张圈还是延伸扩展圈,温氏有参股企业、有供应商,未来这样的企业加入温氏战队的会越来越多,这样能够帮助温氏实现“千亿企业,百年温氏”愿景。通过这样的发展,核心就是会形成联合战队模式,有核心舰队、有护卫舰,保证温氏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能够增强抵抗,提高竞争力。

第二,温氏通过未来5-10年的发展,至少在抗风险能力上会得到很大提高,百年温氏也是集团的一个宗旨。产业互补对冲风险,就像上述的黄鸡和生猪概念,未来还会有牛羊肉、水产,以及其他产业。另外是实业和资本的对冲,温氏在过去八年非主业的财务性投资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果未来温氏碰到困难的时候,资本可能会变成主业发展的支柱。

第三,温氏是传统产业和高科技结合,指的是农牧方面的高科技,比如智慧养殖、动物保健、环保等方面,如何让动物吃得更少、吸收更好、长得更快。

第四,通过资本驱动的战略,构建温氏产业生态圈,温氏和其他企业合作的同时,也会在适当的时候考虑集团层面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要持续优化规范管理、市值稳定,这个稳定并不等于市值不增长,大家都到温氏每年都通过分红方式保持市值稳定。通过战略投资者合作,和温氏一起把企业做得更加稳健,成长性更好,从而达到双方真正的战略协同。

并购产业联盟

并购产业联盟,旨在通过系列的主题活动、沙龙、峰会等,汇聚投资并购圈专家、大咖、行业精英及上市公司董监高,链接资金方与资产端,为行业人士打造高效的行业息、项目及资源共享平台。

并购产业联盟会定期举办系列专题月度线下沙龙、年度投资并购峰会等,依托自身十多年的行业耕耘和资源积累,为联盟会员创造机遇与价值。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5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8.12
  • 江恩阻力:20.39
  • 时间窗口:2024-06-30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6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