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安必平IPO应收账款多,研发投入低,第一大客户是老股东

  • 作者:大鱼号
  • 2020-01-04 00:01:11
  • 分享:


作者 | 花朵财经

花朵财经ID | F-Finance

||

2019年12月27日,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必平”)递交招股说明书,拟登陆科创板。

公司这次准备募集资金3.73亿元,主要用于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营销服务网络升级建设项目等。

这些项目都指向安必平的主营业务,也是安必平赖以生存的三条主要赛道以细胞学诊断试剂和仪器(LBP系列)、免疫组化诊断试剂和仪器(IHC系列)以及分子诊断试剂和仪器(PCR系列、FISH系列)为主的涉及体外诊断的一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数据来源安必平招股书

总之,安必平布局的细胞学诊断、分子诊断以及免疫诊断,已经较为完整的覆盖了由细胞形态到蛋白表达以及基于检测等不同诊断层次的临床需求。

截止至招股书披露日,安必平已经拥有的注册/备案产品达到485个,并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产品市场已经辐射全国近1800家医疗机构。

1

“倒腾股权”、“借壳”,只为一件事

据花朵财经了解,拟于2019年底申报登陆科创板的安必平是国内资本市场“老油条”。安必平在15年前刚成立的时候,就打定主意要登陆创业板,甚至是主板。

2005年,安必平早先由蔡向挺、周蕾和康顺医学等在广州出资成立。而后,安必平就被国内分子诊断试剂行业巨头——【达安基因(002030)、股吧】(002030.SZ)瞄上。达安基于出于拓展公司在诊断试剂产业的产品线,同时提高在HPV检测试剂细分领域的竞争力,于2011年出资774.06万元购入安必平39.90%的股份。

2012 -2014年,达安基因发布公告,为了逐步完善安必平的股权结构,最大限度的解决同业竞争等问题,最终推动其在A股的上市计划,先后向众多战略投资者转让其所持有的34.92%股权,其中向广州市凯多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凯多投资”)以及蔡向挺转让26.59%股权。

▲数据来源企

据企披露,凯多投资成立于2011年,其执行事务合伙人以及实际控制人就是安必平的法人兼董事长蔡向挺。

为了登陆资本市场,安必平进行多次股权交易。最终,在2015年2月,安必平第一次向深交所递交了创业板招股说明书。

然而安必平的上市之路似乎并没那么顺利,2016年11月,证监会发布公告,安必平由于超过三个月未更新财务数据而自动退出IPO申报。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数据库

据同花顺披露的相关数据,安必平在2012年-2014年的营业总收入分别是1.07亿元、1.43亿元以及1.9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是0.27亿元、0.38亿元以及0.43亿元。作为一个拟IPO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报告期内都是稳健增长。

安必平为什么迟迟不肯更新数据呢?难道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花朵财经发现,在未及时披露财务数据而终止IPO之旅的背后,并不是简单的财务问题。而是安必平有了更多的选择——借壳上市。相对于当时在创业板高水位的“堰塞湖”中进行绵绵无绝期的等待,借壳上市似乎是解决上市问题的捷径。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报

2016年12月23日, 1998年上市的金宇车城(000803.SZ)发布公告拟13.2亿元收购安必平100%股权。

金宇车城又是谁?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数据库

据同花顺数据库披露,金宇车城主营业务涉猎广泛,涵盖丝绸贸易、汽车贸易、房地产开发等等,但就是没一样做得好做的强的,财务大变脸更是年年有。这样的公司若不是想“导壳卖壳炒壳”,哪里来的资金来收购安必平呢?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数据库

安必平2016年底借壳上市的结果如何?不了了之。

据了解,监管机构仅对金宇车城的收购行为进行了一次问询,而后此事便再无音讯。

三年以后,到2019年岁末,沉默多时的安必平携四大体外诊断产品系列首次闯关科创板,成色如何?

2

业绩增速不稳,老东家多年助力营收

据安必平招股书披露,公司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1亿元、2.60亿元、3.06亿元以及1.55亿元。营收的增长率上存在明显的波动,2016年-2018年分别为18.89%、8.00%以及17.59。报告期内,安必平的净利润分别为0.46亿元、0.48亿元、0.61亿元以及0.31亿元。相较于营业收入,公司的净利润增长幅度较大,2018年及2017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7.16%以及5.01%。

但,从公司2019年半年报的数据情况来,较高的净利润增长率似乎在2019年难以为继,截止至安必平招股书披露日,其2019年的盈利数据仅为2018年的一半多一。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数据库

同时,伴随着安必平营收的增长,其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也呈现出小幅度的增长,2017 -2018年的增长率分别为4.12%以及7.45%,其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一直较为平稳,维持在60%左右。

唯独在2019年上半年财务数据中,安必平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接近2018年全年数额,达到1.6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高达115.13%,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同一时间段内也大幅下降至1以下。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数据库

此外,据安必平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主要客户的采购总额合计不足其营业额的10%。不得不说,安必平的下游客户实在过于分散,随着自己盘子越做越大,应收账款确实不太好收。

▲数据来源安必平招股书

在众多主要客户中,花朵财经注意到安必平的老东家达安基因一直位列前五大客户的首位。据安必平早期招股书披露,早在2011年,达安基因就已是安必平的重要客户

2011年,达安基因位列安必平第二大客户,向其采购528.85万元产品;

2012年,达安基因位列安必平第三大客户,向其采购430.64万元产品;

2014年前9个月,达安基因位列安必平第三大客户,向其采购341.54万元产品;

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达安基因连续成为安必平第一大客户,累计采购额为3161.75万元。

多次出售股权,优化持股结构,大量采购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老东家达安基因为了安必平能够顺利上市,真是操碎了心。

3

行业竞争愈趋激烈,专注理财疏于研发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披露,截止2017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共有体外诊断企业1000余家,2017年国内企业体外诊断业务销售收入过亿的企业只有40余家。

同时较于占有国内市场较为集中的国际知名体外诊断企业,国内企业大部分只在中低端市场占有一定份额,且较为分散。市场份额超过1%的只有13家,集中度远低于国外企业。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据花朵财经了解,体外诊断行业相较于药品而言,研发周期短,技术更替迭代的速度上较快。

同时,我国体外诊断行业面临着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同质化较为严重,对上下游议价能力一般的现实情况。伴随着该领域布局企业的不断增多,以及国家“带量采购”和“两票制”等“控费”措施的推行,想必该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那么,读到这里,相朋友们应该有一个问题体外诊断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壁垒是什么?

花朵财经认为是产品的迭代能力和产业链的广泛布局。

一方面企业需要大力投入到新技术和新指标的研发当中,紧跟技术潮流努力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在产品创新上取得突破和进展;

另一方面由于体外诊断行业的细分领域众多、单一赛道的天花板也不是很高,因此要想弱化对下游议价能力不足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产品的多元化布局是必不可少的。

转过头来,一直苦心经营欲上市的安必平做到了吗?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数据库

据其招股书披露,公司报告期内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13亿元、0.15亿元、0.15亿元以及0.08亿元,只比同期所发生销售费用的十分之一多一。

研发费用率更是常年保持在5%左右,远远不及其可比公司的同期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安必平招股书

想要在体外诊断这一赛道跑得更远,飞得更高,仅靠老东家的各方助力远是不够的。

一年6000多万的理财产品拿出来做研究不行吗?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06.66
  • 江恩阻力:119.99
  • 时间窗口:2024-06-23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5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