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浅谈德赛西威-研报部分摘抄分享给大家

  • 作者:秋月无声
  • 2022-01-24 18:59:37
  • 分享:

                浅谈德赛西威--读研报摘抄了点分享给大家  篇幅有点长 废话有点多

  据中汽协会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1.5万辆,同比增长一倍(占汽车销售总量的比重为7.7%,比上年增长了3.7%),其中新能源车的以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的表现尤为突出。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高于上年8个百分点。如下图所示近三年新能源车的销量可以看出2021年新能源的发展势头也是十分可观了。

 目前汽车行业的“三化”即“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中的“电动化”随着特斯拉的带领新能源在全世界的发展是一片欣欣向荣,尤其是过去的2021年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受到“缺芯”的情况下,仍然完成了产销增长了1.6倍的成绩,其中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分别完成51.8万和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19.1%,其中新能源车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6%。目前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随着汽车电动化的引领下,汽车智能化的也迎来了风口。之前很多的的手机产业链的公司也纷纷入局,部分研究机构认为未来智能汽车将复刻智能消费电子产业链的发展,随着汽车核心竞争领域迁移至核心硬件软件和操作系统等领域,产业链上的相关公司也将迎来爆发性的成长。

2022年全球智能化汽车渗透率将超过10%,参考之前智能手机的发展,当渗透率达到10%-50%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不管是政策的鼓励,还是资本的支持,目前全球的智能电动化我国发展的最为快速,渗透率一直遥遥领先。传统的内燃机产业链存在一定的闭环,认证壁垒较高,进入电动智能化阶段后,传统供应链的平衡被打破,新的需求与新的技术对供应链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合资车企的销量逐步走弱,本土供应链顺势走强。

汽车智能化涉及到各类软硬件的集成与解决方案的提供,导致产业边际不断拓展且逐渐模糊化。对Tier1 的要求除之前强大的集成能力外更需要有一定的定制化能力。在域控制器上就体现在除了提供基本的硬件外还要以硬件为基础为主机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内容以及更多交互式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强化软件实力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与主机厂深度合作由Tier1逐步Tier0.5化。 

在体现智能化方面,智能座舱最能给消费者以直观的感受并给予消费者更舒适的驾乘体验。作为国内的智能座舱龙头企业,德赛西威在Tier1前装市场以10.61%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根据德赛西威报表披露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主要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车联网业务三个部分。

一、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业务是公司的基本盘业务,2021H1营收占比81.75%。智能座舱的主要构成包括车载息娱乐系统、仪表盘、抬头显(HUD)、流媒体后视镜、语音交互系统等HMI交互产品,具体功能基于座舱域控制器实现,受目前架构的限制,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领域还未能完全打通。


德赛西威的长期核心产品息娱乐系统和新兴业务显示模组及系统、液晶仪表均获得良好发展。2020年报显示其中车载息娱乐系统领域具备比较强的竞争力(2021年中国内市场份额为14.9%)。

2020年显示模组及系统(已覆盖国内大部分主流OEM客户)液晶仪表(已批量配套比亚迪、广汽乘用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汽车等众多车厂)销售额同比增长100%,充足的订单储备推进其持续快速发展。

在传感器方面,德赛西威已经实现了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的量产;超声波雷达通过投资奥迪威(7.02%,国内超声波雷达具有领先地位)争取在业务、技术端取得协同突破。

2020 年 9 月,奇瑞发布全新旗舰型 SUV 瑞虎8-PLUS,该款车型采用了德赛西威基于6核瑞萨 RCAR 芯片的座舱域控制器,采用双系统的软件架构。其中 QNX Hypervisor2.0 虚拟机保障仪表功能安全,而 Android 9.0 系统可让用户享受丰富的 息娱乐功能。奇瑞新款旗舰车型捷途 X90 同样搭载德赛的座舱域控制器。目前德赛西威的 SA8155P 座舱平台还处于研发阶段,没有正式搭车量产。2020年,公司的多屏智能座舱产品已在广汽乘用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理想汽车、天际汽车等多家国内领先车企的车型上规模化配套量产,并持续获得一汽红旗、广汽乘用车、长安汽车等核心客户的新项目订单,融合座舱产 品及座舱域控制器正步入规模化销售快速提升的新阶段。2021 年上半年拿到了一汽丰田、长城、吉利、奇瑞等智能座舱类产品的订单,其中长城获取了10寸、12寸大屏化的产品订单,涉及坦克和未来的炮、沙龙等车型;吉利目前座舱产品覆盖的车型也比较丰富,包括仪表和12寸屏产品,未来也会在远景、星越、豪越、帝豪等车型中量产。

2017 年提出智能驾 驶驾驶舱概念,至今已推出第四代,该系统具备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引擎、多传感器处理和丰富网络连接能力,可支持领先的多屏联动、音效处理和 AR 等技术。2022 年 1 月 4 日, 德赛西威与高通技术公司宣布,双方将基于第 4 代骁龙®座舱平台,共同打造德赛西威第四代 G7PH 智能座舱系统,该系统具备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引擎、多传感器处理和丰富网络连接能力,可支持领先的多屏联动、音效处理和 AR 等技术,为用户带来丰富的沉浸式交互体验。 随着公司产品的不断升级,产品类目的丰富化,科研的不断进取,目前德赛西威在国内智能座舱领域处于龙头地位,在产品线的多样性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二、智能驾驶

芯片作为域控制器的核心“大脑”,为域控制器产品 的差异化提供了最大空间,主机厂选择域控制器的本质就是选芯片。目前英伟达的 Orin 芯片是技术最为成熟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芯片,在L2+以上的自动驾驶领域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占据了自动驾驶芯片领域 30%以上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 L3 级自动驾驶。目前国内的主机厂要进行 L3 与 L4级别的自动驾驶的开发基本只能选择英伟达的芯片。近期奥迪车型、特斯拉前期车型、小鹏、威马,以及大量的主流新能源乘用车都是基于英伟达的Xavier 或者 Orin芯片,算力级别主要是 30TOPs,2022 年推出的蔚来 ET7、小鹏 G9 等高端车型可能高达 500-1000Tops。

2018 年德赛西威宣布跟英伟达合作,拿到国内 Xavier的芯片代理,成为英伟达在全球 5 家代理商之一(其他 4 家为博世、大陆、采埃孚、 维宁尔)。企业拿到英伟达芯片之后首先要做周围的电子元器件的搭建、DDR选型、通讯调试、ROM和RAM 的选型调通等,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其次要了解 QNX 和 Linux 底层系统和芯片架构的不同,需要工程人员和技术人员和英伟达进行多次的对接,学习英伟达的工具链,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硬件的生产要求也比较高,硬件的外壳要做到 IP67的标准,因为高算力芯片的域控制器功耗容易超 100W,升温很快需要用到水冷降温。 

英伟达的工具链可以在不同代自动驾驶芯片之间复用,德赛基于前期和英伟达的深度合作占据了18个月到两年的先发优势。

自动驾驶算法领域,公司全方位布局 L1 泊车至 L4 智能辅助驾驶算法,低速领域,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统计数据,德赛在环视和泊车领域的国内市场份额已经高达20%左右; 

高阶自动驾驶算法领域,采取对外投资+合作的方式,如投资 momenta、纽劢科技、 日本 Ficha 等,谋求更大突破。

在智能驾驶领域,公司已建立高性价比和高性能两套域控制器解决方案。

IPU01主要是做环视和泊车的控制器,目前出货量已达百万级;IPU02为 01 的升级版,融合了高低速的一些功能,价格 2000 元左右;IPU03基于英伟达 Xavier 芯片的 IPU03 已在小鹏 P7 上量产,价格 10000 元左右;IPU04基于英伟达 Orin-X 的 IPU 04 是目前量产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中的最高算力水平,已获得理想、蔚来、威马、智己、上汽 R 品牌等 10 家企业定点。IPU01/02 为高性价比方案,在有限的成本范围提供一定功能的ADAS 应用,帮助车企快速实现功能搭载;IPU03/04 是高性能方案,迎合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需求。IPU02 和 IPU04 是公司未来主推的两个版本。结合我们 “厂家选域控制器首先看芯片,其次看量产能力”的观点,德赛西威将充分受益英伟达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的领头羊地位,同时通过量产能力不断扩大客户群体,将充分享受 未来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爆发性增长。

结合以上业务,德赛西威已成功地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传感器和算法领域形成了极具前瞻性的卡位优势。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领域深度绑定英伟达,引领行业发展;传感器领域,在摄像头、超声波以及毫米波雷达三大主流规模化前装量产领域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布局;算法领域通过自研+投资合作的形式打造高低速融合的产品交付。通过上述全栈布局,最终形成“域控制器+传感器+软件算法+5G-V2X”的商业闭环,通过集成提供高性价比的全套的解决方案。

截止2021年上半年的数据,仅智能驾驶这部分的营业收入达到了5.7亿元同比增长182%,未来随着 L2+车型渗透率的提升,L3 级以上车型逐步量产,公司自动驾驶方案将迎来需求高峰,随着智能化的发展相应的硬件也将迎来价格的上涨。2022年作为L2到L3过渡的一个元年 公司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必将迎来量价齐升的过程。

三、网联服务

车载网联服务业务作为公司三大产品线之一,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公司已推出 了整车级OTA、网络安全、蓝鲸OS3.0终端软件等网联服务产品,并已经陆续实现商品化,突破长安福特、 江淮大众、赢彻科技等白点客户,助力一汽-大众捷达品牌首次车联网OTA升级,和华为合作带有Hicar功能的主机也在多个 OEM项目中应用。网联服务业务座舱安全管家获得主流日系车厂 定点,蓝鲸OS4.0、智能进入软件套件等产品获得前装量产订单。截止2021年上半年公司在网联服务上营业收入1.7亿,同比增长了121%,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增加,汽车智能化的不断深入,汽车网联服务市场也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总结

德赛西威最早做做收音机的生产配套起家,拥有德系血统,积累了丰富的自主生产制造和自主研发经验,秉承追求品质与务实的精神,打开了拓展市场的步伐。2010年内资抓住机会完成了反收购,从而将前身改名为现在的德赛西威。2010 年自主发展以来,德赛西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车载红外触摸显示屏、ADAS 驾驶辅助系统等产品;同时也由国际本土化向本土国际化转变,具有“国际范”先天基因的德赛西威积极走出国门,不单是产品“走出去”,制造、生产、人才等也更加国际化,已在新加波、德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波兰等地开设分公司或联合生产基地。客户层面也逐步开拓了更多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客户,甚至成为众多世界知名品牌的全球供应商。经过 30 余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契合智能汽车发展方向。

2018 年以来整个汽车行业并不太景气,公司业 绩进入平台期。自 2020 年开始,公司智能座舱业务重回增长轨道,智能驾驶业务逐 步开花结果,自动驾驶域芯片 IPU 03 顺利量产落地,成功搭载小鹏 P7,多款车联 网产品也顺利落地,2020 年营收同比增长 27.4%,归母净利增长 77.3%。公司 2021 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实现 8-8.5 亿元,同比增长 54.40%-64.05%。公司建立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网联服务前瞻卡位优势,在智能汽车大趋势下迎来新一轮业绩腾飞。

公司在国内智能座舱领域处于龙头地位,核心产品息娱乐系统的市占率近14.9%,其中液晶显示屏和毫米波雷达等公司都已自主开发量产,激光雷达公司也通过投资在进一步突破中。在智能驾驶这块公司拿下了英伟达Xavie 的芯片代理,根据英伟达在2021年 10 月云栖大会上公布的息,目前采用英 伟达 Orin 系列方案的车企客户包括奔驰、沃尔沃、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上汽智己以及 R 汽车,德赛西威拿到了其中大部分的域控制器定点订单。随着2022年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不断升级,作为汽车智能化硬件头部的德赛西威智能座舱产品将迎来产品的升级的需求和单价的进一步上涨来提升公司大部分营收的平稳增长;而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服务将受益于前期的技术积累、智能化渗透率的增加、英伟达在芯片上优势的持续发力,两块业务的营收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3-5年来看公司的发展还是会比较不错滴,但是具体有哪些短板容我我周末再想想。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3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87.09
  • 江恩阻力:97.98
  • 时间窗口:2024-07-06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34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