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风光人物|云南首富李晓明,与红塔、台塑不得不说的往事

  • 作者:凌风远航
  • 2022-06-12 19:07:14
  • 分享:


近两年,身价700亿的云南首富、恩捷股份(002812)李晓明家族颇受诟病一家6口人5口是美国国籍;又在资本市场上大比例套现70亿,被人评价为标准的“裸商”。事实上,恩捷股份是一家很牛的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锂电池隔膜企业,恩捷与宁德、松下、三星、比亚迪等均有合作,去年更是以2235亿元总市值,位列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第75位。回溯李晓明的创富史,除了自身的聪慧过人以外,也离不开造化眷顾红塔集团、台塑集团两家毫不相干的企业都曾为他助力。 

 

边城兄弟,共赴美国名校

台塑集团,关照提携有加


其实,赶碳号经过考证发现,李晓明并不是在发家之后才加入美国国籍的,因此,富豪“跑路”一说没有事实根据。但美国的确是李晓明、李晓华兄弟好运气开始的地方。

事情源于1989年。已经在昆明塑料研究所工作了五年、时任副所长的李晓明,得到一个去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马萨诸塞大学,俗称麻省大学)深造读研的机会。这种好事情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位边城青年来说,足以为夸。更何况,李晓明当时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竞争力既不是应届生,也不年轻,已经31岁了。


机会垂青于他,或许与其在昆明塑料研究所的工作有关。据披露,这家机构的研究方向是塑料薄膜,和卷烟包装膜技术有关。不过,赶碳号并没有在工商系统查询到这家机构曾经注册过或者注销过的息。与其名称接近的,只有一家“昆明塑料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所”,且成立于此后的1992年,也已在2017年注销。
更为神奇的是,李晓明去美国没有多久,比他小4岁的弟弟——李晓华,也来到麻省大学。而且,他和李晓明一样,读的是高分子材料专业。麻省大学的旗舰分校阿默斯特,其高分子专业在全美排名第一。
神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赶碳号经过调查发现,李晓明、李晓华兄弟在学成以后,双双进入了同一家美国公司工作。恩捷披露的公开资料显示,1992年至1995年,李晓明在美国Inteplast Corporation担任技术部经理。李晓华则于1993年至1996年,任职于美国World-Pak Corporation。
虽然从公开息上看不到两家公司有什么联系,但World-Pak的一条宣传片显示,World-Pak是Inteplast Group的子公司。

World-Pak宣传片


Inteplast Corporation是一家成立于1991年的年轻公司,主营业务正是标签用的薄膜,自然也包括香烟包装薄膜。其法人代表是杨定一,台塑集团创始人、著名爱国华侨王永庆的女婿。


医学博士出身的杨定一是个传奇人物,在台塑举足轻重,深受王永庆任,曾长期担任王永庆的私人养身顾问,并担任长庚生技董事长和长庚大学董事长。杨的妻子王瑞华是王永庆的四女儿。早年,王瑞华担任美国台塑总裁,杨定一负责台塑投资的Inteplast塑胶公司。

在台塑业务版图中,Inteplast相当于其下游的加工厂。


实力雄厚的台塑集团,在当年缘何对李晓明、李晓华这对来自云南昆明的兄弟关照提携,目前无从考证。李氏两兄弟赴美留学,是否得到过台塑的资助,也只能是一种猜测。


经营之神王永庆 

学成回国 背靠红塔集团锚定财富


进入台塑旗下公司工作兼学习薄膜技术的同时,李氏兄弟开始创业。

1993年1月,李晓明、李晓华兄弟二人在美国加州成立兰特公司(Lanser-Tech Corporation)。资料显示,美国兰特当时未发行股份,实际控制人为李晓明和李晓华。


3年后,两人分别于1995年和1996年,相继回到中国创业。当时,李晓明、李晓华的身份已是外商。


1996年3月,两兄弟以美国兰特公司的名义,与云南省玉溪市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国有企业,以下简称“玉溪新产业”)共同成立了红塔塑胶。

值得注意的是,和昆明塑料研究所一样,“玉溪新产业”目前同样查无可考。在当时,敢用“红塔”这两个字作为公司的名字,除了红塔集团自己以外,还想不出会有第二家企业吧。


红塔塑胶注册资本为14,098万元,美国兰特和玉溪新产业双方分别持股25%、75%。按照当时规定合资双方须在领取营业执照后6个月内,即在1996年9月6日之前,缴足注册资本。实际上,玉溪新产业在期限内缴纳了一部分;美国兰特则是在1996年12月、玉溪新产业完成全部实缴纳之后,才完成实缴纳。


美国兰特总共实缴纳了3500万人民币。这笔资金,恩捷股份的前身云南创新在招股书中进行了说明,其来源为美国兰特公司“自有经营积累”。在26年前,这笔钱对李氏兄弟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现在看来唯一的解释是,两兄弟当时一边在台塑工作,一边在做自己的生意,不到4年就赚了这么多。具体是什么生意,他们并没有说。


红塔塑胶的注册地在玉溪。李晓明兄弟也出生于云南玉溪。

玉溪,早年因烟草而闻名,这里同样是中国烟王——褚时健的老家,红塔集团的所在地。而现在,这里成了恩捷股份的总部所在地,诞生了云南的新首富。


红塔集团创始人、褚橙创始人褚时健


红塔集团曾经有多牛呢?媒体记载,红塔集团仅在1997年就纳税200亿,位列全国第二,支撑起整个云南的半壁江山。

在中国工商界,褚时健和褚橙精神始终是一座高山,一个象征。出狱后,75岁的老人在一位新加坡华侨资助下,哀牢山上种橙,成为当代中国企业家们的励志故事。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


晚生了30年,时代已大不同。李氏兄弟的命运显然比褚时健要好太多。

红塔塑胶的主营业务是一种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薄膜,主要用于卷烟外包装。背靠红塔集团大树,按说红塔塑胶就是想不赚钱都难。但公司披露的资料显示,在2000年以后,红塔塑胶经营不善出现了亏损。国有股东玉溪新产业从2000年至2004年开始陆续退股。

2004年1月,红塔塑胶已经是100%由美国兰特持股的公司了。


不过,公司还披露过,2005年和2006年,(一直亏损的)红塔塑胶还计划到新加坡上市,但考虑到新加坡市场估值低,于是决定转投A股。


玉溪新产业和美国兰特的合作显然稀里糊涂。在参与设立红塔塑胶的第二年,即1997年,美国兰特就已经在美国注销了。即便如此,李晓明兄弟仍旧利用美国兰特的名义,多次和玉溪新产业在做股权的买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4年3月。

决定在A股上市后,李晓明家族开始通境外的纽斯顿公司收购创新彩印、参与创新彩印的增资,准备以创新彩印为主体上市;且把自己家族持有的其他关联资产注入到创新彩印。


但整个上市计划一拖就是10年,直到2016年,恩捷股份的前身——创新股份才在A股上市。耽误了这10年,可能与上述已不存在的美国兰特之间的交易的合规性有关。直到此事过了追溯时效,公司才在A股上市。


多年来,李晓明兄弟一直是烟标、烟膜大王。直到今天,包括“玉溪”“红塔山”“云烟”“红河”等诸多知名卷烟品牌,仍是恩捷股份的重要客户。

公司官网

跨界电池隔膜 中美朋友圈同参与


以红塔塑胶为主业的烟膜生意,帮助李晓明、李晓华兄弟实现了原始积累。2000年,李晓明(以岳父、岳母名义)、李晓华两兄弟和高翔等几个自然人在上海成立了恩捷。这次,他们的产业版图从烟标扩展到了锂电池。

虽然锂电池隔离膜和BOPP薄膜都是薄膜,但是两者之间的技术天壤之别。这次跨界,的确展示了李晓明兄弟超凡的战略前瞻能力。


身处行业头部的公众公司,股东多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但恩捷股份是个特例,一直是以自然人股东为主。其自然人股东从背景看来自五湖四海,行业也不同,股权转让频繁,代持关系复杂。

举个例子,高翔作为恩捷的发起人股东,曾经是另外一家上市公司上海绿新(现为顺灏股份002565)的财务总监。上海绿新主营业务也是烟标,也是创新股份IPO时发起人股东之一。


再举个例子,新加坡人Tan Kim Chwee,他是除了李晓明家族成员外最大的自然人股东。Tan Kim Chwee控制的两家公司都和香烟包装有关。除持有上海恩捷股权外,Tan Kim Chwee还持有WF SINCO100%股权,以及深圳恒润达光电网印科技77%股权。WF SINCO在2020年以6700万间接收购了青岛英诺70%股权,及江苏金格润35%股权。成立于2007年的青岛英诺主营业务就是制造和销售聚丙烯双向拉伸薄膜(BOPP薄膜)。


自然人Tan Kim Chwee和高翔等,显然都是李家兄弟在烟膜烟标圈的旧识,而程跃(Alex Cheng)则是李晓明、李晓华在美国的校友和前同事。

程跃目前是恩捷股份的董事、总经理。资料显示,他也毕业于麻省大学。而且,1993年9月至2011年9月,程跃也在李晓明、李晓华工作过的美国公司——Inteplast Corporation,担任技术经理。

在李晓明、李晓华创办恩捷后的第二年,程跃辞掉了美国的工作,加盟恩捷,并成为公司最主要的技术人才。



公司官网

在技术迭代迅速的锂电池领域,技术和人才是关键。

技术出身的李晓明、李晓华兄弟俩对此自然非常重视。在恩捷注入上市公司创新股份以前,提前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恩捷的各部门主管、技术骨干都有股权或期权,资金来源是李晓华的借款。并购完成后,恩捷股份的股价表现喜人,这些员工收益颇丰。

 

一手套现, 一手融资,股市成提款机


自家烟标公司并购自家锂电池隔膜业务以后,恩捷加大了在隔膜领域的投入,在2018年收购江西瑞通,2020年收购苏州捷力和纽米科技,迅速成为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龙头。目前,恩捷股份的电池隔膜业务已远超起家的烟膜烟标业务。


2021年,国内隔膜产量7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2.5%,其中湿法隔膜产量60.6亿平方米,占比76.7%,同比增长132%。去年,恩捷股份的电池隔膜出货量超30亿平方米,市场份额遥遥领先。去年,恩捷还在匈牙利建了厂,不久前更是宣布将在美国俄亥俄州建厂。


很多行业的普遍规律是,如果产业链上存在寡头、核心企业时,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利润空间会被大大压缩。但这个规律对于恩捷并不适用。即使在宁德时代面前,恩捷股份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利润率和定价权。2021年,上海恩捷营业收入为64.3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24.52亿元。这足以说明了这家公司的竞争力之强。


去年,恩捷股份市值高达2235亿,在新能源板块仅次于宁德时代,李晓明家族以725亿元身家,蝉联胡润百富榜云南首富。


李晓明家族的企业经营能力,以及在中国锂电池行业的地位,都有目共睹。真正令一些投资者不安的倒是,李晓明家族把A股当成了提款机,持续不停套现。粗略统计,李晓明家族已经累计套现70多亿。


大笔套现的同时,恩捷也在频繁融资。恩捷股份首发后,又有两次定增、一次可转债,累计募集资金124亿元。现在,公司又拟募集不超过128亿元,用于一批电池隔膜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于是,市场上才有了云南首富国内捞金,跑路美国的质疑。

 

图片来自WIND:恩捷股份融资记录


尾声


生于云南,取经于美国,造富于中国;始于烟草行业,扶摇于新能源东风。一手台塑集团,一手红塔烟王,李晓明家族好运加持,终于修成云南首富。


“生于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话也不尽然。

同为玉溪人,一直低调的李氏兄弟,他们的成功路径,看上去总感觉与其同乡褚时健、与褚橙精神,相去甚远。

(End)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4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31.65
  • 江恩阻力:35.61
  • 时间窗口:2024-07-13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5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