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巴菲特在书中说了些什么?

  • 作者:燕在我心
  • 2020-11-29 23:33:16
  • 分享:

一、老爷子包了前言和附录1

众所周知,巴菲特老爷子是格雷厄姆老先生的得意弟子,也是其弟子中最为成功的那一个。他对于推广格老的理念与思想可以说是不遗余力,无论是在每年的一封致股东的中还是在宛如嘉年华的股东大会上,都会以浅显幽默的语言来年复一年不厌其烦地推广与阐述格老关于投资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在《智慧投资人》(第四版)这本书中,巴菲特老爷子包了书的前言与附录1。前言是《第四版的前言》,附录1是老先生的一篇演讲稿,题目是《格雷厄姆-多德村的超级投资者》。

在前言中,巴菲特老爷子重讲了三1、投资成功需要的是一个理性的可提供决策的智力框架、和不让情绪侵蚀这一框架的能力;2、书中明确而清晰地指出了合适的框架和你必须遵循的情绪戒条;3、留意书中第八章(市场先生)和第二十章(安全边际)给出的无价建议

而在附录1中,巴菲特直接化身为一个超级喷神,对相有效市场理论并且不在大学课堂讲授价值投资基本概念与方法的教授们,这群自以为是的理论家一顿开喷,并指出我确市场中存在许多无效的情况。这些格雷厄姆-多德村的投资者们成功地利用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距。当股票的价格受到华尔街“羊群效应”的影响,而且边缘的价格是由最情绪化的人、最贪婪的人或最沮丧的人来设定时,就很难辩称市场总是理性定价的了。事实上,市场价格常常是荒谬的。

二、我的体会

在翻译这些字时,我也慢慢体会到了价值投资的关键与核心,种类与方法,也意识到虽然都是按照价值与价格的差异来选择证券,但是标的证券的不同与种类的多少往往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1、什么是投资?

投资是建立在事实与数字的分析基础上的。

2、多大的折扣才可以成为安全边际?

以四毛的价格买值一元的东西,就构成足够的安全边际。

3、方法与标的选择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么回事?

投资的核心虽然都是在寻求价值与价格的差异,但对标的证券的选择不同需要有不同的方法来配合,我以书中的投资人来介绍与说明

(1)方法1 沃尔特.施洛斯

选择的标的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坚公司,但是买入价格基本上都按照“烟蒂股”的标准买入,买入的种类要多,以多元化、分散投资的理念来做,以沃尔特.施洛斯为例,其持有的股票超过100多个。

雪球上的管我财,其投资方法与沃尔特.施洛斯的方法非常相似。

(2)方法2 理.芒格

选择的标的强调非实物资产,比如企业家精神、品牌、消费者商誉、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力等,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理.芒格对比亚迪王传福的推崇,对COSTO的SKU品类与成本控制的推崇,所采用的方法是格栅思维等,其持有的品种非常有限,提出过人生中的10个机会的概念。

(3)方法3 红杉基金比尔.鲁恩

虽然我们没有找到比尔.鲁恩的具体品种选择,但巴菲特老爷子在演讲稿中提到比尔.鲁恩是大公司打交道,而且在介绍比尔.鲁恩的材料提到他从选择最佳好股这一观念出发,然后让投资组合围绕着这些选择进行,强调好企业,具有灵活定价权的企业,具有现金流的企业,以适当的价格购买企业。所以我个人认为他的策略和目前高毅邱国鹭先生的策略比较相同。

从这三个人来,就价值投资而言,也有不同的策略与方法,我们要根据策略的不同,在标的物的选择也要有所差异。比如如果你是沃尔特.施洛斯策略的实施者,那么你就要按照量化的具有安全边际的投资标准从那些知名的企业至少也是在细分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挑选出合适的买入对象,而且买入对象一定要多,一定要分散投资、多元化,如果能做到沃尔特.施洛斯那样持股差不多100只的话,那么长期来应该可以取得和他一样的投资收益。

我在前面几年一直没弄清楚这三种方法的差异,以至于对那些烟屁股的股票采取了理.芒格式的投资方法,可以想象得出,这一投资遇到的困难与诸多不容易。

读书不求甚解,真是害死人啊。

三、老爷子的字

第四版的前言

沃伦.巴菲特

早在1950年,我就读了这本书的第一版,那时我19岁。当时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投资方面最好的书,我现在依然认为它是。

在人的一生中,投资成功并不需要高人一等的智商、不同寻常的商业见解或者内部消息,需要的是一个理性的可提供决策的智力框架、和不让情绪侵蚀这一框架的能力。这本书明确而清晰地指出了合适的框架和你必须遵循的情绪戒条。

如果你遵循了格雷厄姆所提倡的行为准则和商业准则,并且你也特别留意到了本书第八章和第二十章所给出的无价建议,那么你将从你的投资中得到一个绝不会糟糕的结果(事实上,成绩超乎你想象)。而你能否取得显著的成绩,将取决于你在投资上所投入的精力和智慧,以及在你投资生涯期间股票市场蠢事的流行程度。市场行为越愚蠢,生意人般的投资者机会就越大。遵循格雷厄姆,你将从市场蠢事中获利,而不是参与其中。

对于我来说,本.格雷厄姆远不是一个作者或者一个老师那么简单,其重要性超过除我父亲之外的任何一个人,他影响着我的一生。在格雷厄姆1976年离世后不久,我就在《财务分析周刊》上写下了如下关于他的简短追忆。当你读这本书时,我相你也能对我在悼词中所提及的这些品行感受一二


本杰明.格雷厄姆

1894-1976

几年前,本杰明.格雷厄姆,那时差不多80岁了,向一个朋友表达过,他希望每天都能做“一些愚蠢的事、一些有创造力的事、一些高尚的事”的想法。

这一初异想天开的目标所包含的内容,其实反映了格雷厄姆擅长于以一种避免任何色彩的说教以及自我强调的形式来包装自己的思想。虽然他的思想强大而有力,但它们的陈述却永远地温和而谦逊。

以创造力的标准来,本杂志的读者不需要任何详尽的细节来衡量他所取得成就。一个学科的奠基人发现他的成就并没有因为后来者而在短期内变得黯然失色,这是相当罕见的。而在证券分析行业中,格雷厄姆那些将结构与逻辑带给这一无序而混乱领域的巨著出版后的四十多年里,在亚军的位置上依然难以想到合适的候选人。这个行业里,很多准则在出版后的几周或者几个月内就会起来相当愚蠢,而格雷厄姆的准则们却依然可靠,而且在金融风暴摧毁那些更浅薄的知识框架后,这些准则会变得更具价值并得到更好地理解。他那些极具完整性的建议给他的追随者们带来了无穷尽的报酬,无论是天赋略差的人,还是那些因追随似光鲜或时尚的建议而变得迷惑不已的天才从业人员。

在他的专业领域中,关于格雷厄姆优势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他获得如此的成就,并不需要任何的思维聚焦,即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集中于一。他的这些成就,只是一位智者思考的副产品而且是附带的,并且这位智者思考的范围几乎超乎定义。当然我从没遇到过一个具有与他相似眼界的有识之士。人们几乎总会记得,他对新知识那无休止的迷恋,他那将新知识改写成另一种形式以应用于似毫无关联问题的天赋和他那将自己的思想暴露于任何领域的爱好。

而他的第三个特就是慷慨,在这一上他胜过其他所有人。我把格雷厄姆当作我的老师、我的老板更是我的朋友。在每一个关系里,就好像对待他的所有学生、员工与朋友一样,他在思想、时间、精力方面是完全开放、毫无保留的慷慨。如果你需要一个清晰的思维,没有比格雷厄姆更好的地方了。如果你需要的是建议或鼓励的话,那么格雷厄姆就在那里。

沃尔特.李普曼曾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说,在我来,格雷厄姆就是那位前人。

转载于《财务分析周刊》1976年10/11月号

附录1《格雷厄姆-多德村的超级投资者》篇幅有些长,明天再放上来。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3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228.44
  • 江恩阻力:253.83
  • 时间窗口:2024-06-10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道法自然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46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