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药明领衔,复星、百济、君实挺进,英科三大手套商飞舞,谁是A股医药国际市场收入TOP20?

  • 作者:Rollout19
  • 2022-05-30 18:47:10
  • 分享:

国际化是药企做大做强逃不开的话题。

上两篇文章我们盘了439家A股生物医药公司的十宗“最”,以及增减员情况,这篇文章我们盘一盘那些有海外收入的公司,以及他们各自的国际化程度。

相关阅读

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评价指标,最直接的是选取国际市场的收入以及国际市场收入与总收入的比例,两者相结合来考察。为了全面评价,在分析中我们还会补充海外子公司的销售总额、企业发生经营活动的国家数量、海外子公司数量、海外员工总数、企业高层的海外经验等指标,来剖析这些公司的国际化成果。

谁家国际化是走在最前面?谁家在海外赚的最多?快来看看有你家吗。

2021年,439家A股生物医药公司,除182家未公布相关数据,有54家公司国际市场营收占比超过了50%,其中一半公司国际市场的收入超过了12.53亿元。

国际市场营收TOP20的公司有7家是医疗器械公司,6家化学制药,3家为生物制品公司。其中国际化程度走在最前的是CXO企业,有4家,做化药和生物药的公司累计6家。

这20家公司有4家的国际市场收入已经超过百亿元。最多的是药明康德,国际市场收入超过了170亿元,占总营收比约75%。

01

海外大肆圈地的CXO

药明康德也是业内公认国际化做得最靠前的公司。截至2021年末,药明康德的业务覆盖30多个国家的5700多家公司,覆盖了全球TOP20的制药公司,并且TOP20药企贡献了接近30%的营收,到今年Q1更是达到了45%。

2021年药明康德继续推进国际化布局,并在各地落地。子公司合全药业在美国特拉华州建立了制剂和原料药生产基地,这是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第8个研发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合全药业完成了对BMS瑞士GMP制剂生产基地的收购,这一基地成为合全在欧洲首个生产基地。另外,药明康德去年还完成了对英国 OXGENE 公司的收购。

从人员上看,截至2021年末药明康德在美国和欧洲各有1719人、325人,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也是相当大的规模。不过从比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欧美员工仅占到全体员工的6.22%。

近日,药明康德拟在港股融资约60亿港元(以5月19日股价8折计算),募集资金的70%将用于海外业务,扩大全球产能。其中35%用于北美地区海外业务,35%用于亚洲及其他地区的海外业务,15%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剩余金额将用于补充一般运营资金。

旗下药明生物海外化更为明显,2021年其在海外地区的收入占比超过75%,中国收入占比仅占24.4%,较上一年的43.9%近乎砍半。此外在其强调的全球双厂策略中,海外产能占比已经达到了62%。

另外三家CXO公司,康龙化成、凯莱英、九洲药业国际市场的营收分别为61.89亿元、40亿元、31.16亿元,占总营收比分别达到83.15%、86.23%、76.68%。

相较于药明康德,这些公司业务更为集中。以康龙化成为例。2021年康龙化成约90%的收入来自包括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在内的“老客户”,其中来自北美客户的收入占64.20%,来自欧洲客户(含英国)的收入占15.63%,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占17.13%,来自其他地区客户的收入占3.04%。

随着国际化战略推进,康龙化成在英国和美国已经有10个运营实体,超过1100名员工。2021年,海外子公司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3.70%。另一方面康龙化成也在通过外延并购的方式扩大海外规模,比如2021年收购 Pharmaron Biologics (UK) Ltd以增强基因产品生产工艺开发及GMP生产能力;今年1月完成收购位于英国的Pharmaron Manufacturing,结合英国Hoddesdon的工艺化学团队,打造全流程的能力。

国际市场占比较高的凯莱英,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与全球TOP20制药中的15家建立了合作,跟其中8家的合作超过了10年。2021年,凯莱英与美国五大跨国制药公司Ⅱ期或Ⅲ期临床阶段小分子候选药物超过30%,其中一家该比例达到50%。海外合作内容不断深化,凯莱英还承接了海外创新药API的商业化生产。目前凯莱英计划在在美国波士顿设立子公司,全面启动美国临床运营能力的建设。

02

“沾光”疫情,

医疗耗材海外扩张

得益于疫情,以一次性防护手套为代表国产医疗耗材公司正在掀起一场轰动的海外“圈地运动”。

在丁腈手套领域,目前马来西亚仍是最大生产供应国,主要厂商包括Hartalega、Top Glove、Kossan等。中国正在成为重要供应国,国内丁腈手套供应主要集中于英科医疗、蓝帆医疗、中红医疗等少数几家厂商,行业集中度较高。而在PVC手套领域,中国供应量约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80%,但集中度整体低于丁腈手套,主要厂商包括前三家国内企业以及石家庄鸿锐集团等。

已经上市的英科医疗、蓝帆医疗、中红医疗展现了国内医疗耗材的海外扩张战绩。

英科医疗的收入主要得益于新冠大流行带来的需求,2019年时收入20.83亿元,其中约95%都来自海外。新冠大流行发生后,英科医疗的营收攀升至2021年的162.40亿元,其中境外收入为137.6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84.76%。据了解该公司大部分产品都出口到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服务约10,000家客户。根据披露,该公司境外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较大,接近20%,2019年披露的比例为18.83%。

无独有偶,自诩“PVC健康防护手套年产销量及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蓝帆医疗,来自境外的收入亦从2020年底的61.36亿元增长至2021年底的73.50亿元,对应的收入占比从77.97%上升至90.64%。反观国内收入已经折半有余,从17.33亿元降至7.59亿元,对应比例从22%缩减至9.36%。

从机构设置上,蓝帆医疗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6家子公司,已构建起了“低值+中值+高值”一体化的医疗器械产业平台。同时在新加坡、美国、瑞士、德国、北京、上海、山东等地搭建起了全球八个研发和临床注册平台,拥有上千名研发技术人员的顶尖团队。

中红医疗2021年境外收入占比更是达到97.55%,对应的收入为47.89亿元;在一年前,中红医疗的境外收入为35.10亿元,收入占比不足75%,国内销售业务收入占比为26.38%。

乐普医疗并不属于前列,但其国外收入占比也在2021年增长了近一倍至35.27%,对应的收入为37.60亿元。原因一方面是国内收入增长缓慢带来的相对数字增幅,另一方面乐普正在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报告期内新冠抗原检测产品放量。2019年乐普成立国际事业部,全面整合资源,拓展海外市场。2019-2021年海外业务总营收占比从7.10%提升至35.27%。

03

生物医药跟上?仍需努力

相对CXO、医疗耗材,生物医药国际化进程仍需努力。

复星医药是当前海外收入最多的医药企业。2021年复星医药国际市场的收入为136亿元,占总营收的34.86%,仅次于药明康德和英科医疗。

相对前述耗材公司,复星医药在海外的投入偏重,据其2021年年报复星医药境外资产接近230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24.37%,占净资产比例约为47%。

复星医药的主要境外资产包括美国创新研发及商业化平台 Fosun Pharma USA、印度注射剂研发及生产企业Gland Pharma、以色列医疗美容设备研发及生产平台复锐医疗科技(Sisram)、专注非洲市场的药品分销公司Tridem Pharma 及瑞典呼吸机研发生产企业 Breas。

在业务布局方面,复星医药正在展开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2022年该公司计划在境外开展的临床试验项目将达到 10 余项,其中多个项目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阶段。

复星医药虽然海外营收在生物医药行业“一骑绝尘”,但该公司远算不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公司。

没有太多营收的生物新贵正在进入国际化的榜单,比如百济神州和君实生物两家创新药公司已经进入了国际化收入金额TOP20,比如荣昌生物和君实生物进入国际化收入占比TOP20。

百济神州是国际化走在前面的药企之一,2021年其国际市场的营收为42.5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56.04%,毛利率为99.71%。目前其境外收入主要为技术授权和研发服务收入。

从资产层面,百济神州的境外资产金额巨大,为241.6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3.80%,远超复星医药。据了解百济的境外资产主要为境外公司出于现金管理而持有的其他债券投资和交易性金融资产。

从产品和业务层面,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最多、布局最广的中国药企是百济神州,其临床项目遍布美国、澳洲、欧洲和亚洲的日韩,特别是在欧洲的项目数量远超国内其他企业。据百济的财报显示,该公司超过30种药物和候选药物有90多项正在进行或已计划的临床试验,大多数都是中美双报的临床试验。以其BTK抑制剂泽布替尼为例,该产品已在美国、中国、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超过 45个市场获批。

从团队方面,百济神州官网的高管团队中,有一半是海外面孔,另外该公司还拥有超过 2200名员工的全球临床开发团队。

君实生物从各方面国际化程度弱一些,2021年其国际市场的营收为35.6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88.68%,主要为技术许可及特许权收入,包括对礼来制药和Coherus的海外授权。

从资产层面,君实的境外资产较少,仅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25%。从境外经营实体上看,君实生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独资设立“拓普艾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香港独资设立“香港君实有限公司”。此外,君实生物在美国的旧金山、马里兰设有研发中心。

从产品和业务层面,目前君实共同开发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埃特司韦单抗已在全球超过 15 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紧急使用授权,合作开发的口服核苷类抗新冠病毒药物 VV116 已进入国际多中心 III 期注册临床研究阶段以及几款创新产品。

荣昌生物和君实生物情况类似,一笔来自美国的技术授权收入将其推至TOP20的榜单上,目前荣昌生物刚刚开始商业化,其商品销售收入占比非常低。从临床管线上看,荣昌生物的重点还是在国内,在20余款候选生物药产品涉及的30多项临床试验中,仅有6~7项在海外展开临床。

扫描二维码

完成问卷获得

429家A股医药上市公司大数据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3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16.3
  • 江恩阻力:130.84
  • 时间窗口:2024-07-03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