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晶科能源研究报告TOPCon龙头企业,N型组件放量在望

  • 作者:三分天注定,两分靠打拼
  • 2022-06-08 14:34:38
  • 分享:

(报告出品方申万宏源研究)

1.光伏一体化头部企业,回 A 夯实一体化布局

1.1 光伏一体化头部企业,16-19 年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

公司成立于 2006 年,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形成了从硅片、电池到组件的垂直一体化 布局。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产销体系,12 个生产基地分布国内以及海外如马来西亚、越南 及美国等,产品销往全球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 年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超过 75%。 2016 年到 2019 年期间,公司组件连续四年全球销量第一。截至 2022 年一季度,公司全 球组件出货量累计达到 100GW,成为行业首家累计出货超 100GW 的公司。2022 年晶 科能源成功回 A 股科创板上市,在一体化方向的布局进一步强化。

2011 年之后,公司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15 年全球出货排名第三,2016 至 2019 年连续四年组件全球出货量第一,2021 年公司组件出货 22.23GW,同比增长 18.43%,位列全球第四。

1.2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有利于公司经营决策

2022 年 1 月公司科创板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仙德、陈康平及李仙华,其中李 仙德与李仙华为兄弟关系,陈康平为李仙德的配偶,三者合计控制晶科能源 58.62%的股 权,持股比例较高,公司控制权稳定。且李仙德为公司董事长,陈康平为公司总经理,实 控人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更有利于公司的经营决策和战略执行。

公司在 IPO 战略配售时,一方面引入与公司经营业务具有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 景的大型企业或其下属企业如国电集团下属企业电投建能、国家能源集团下属企业国能低 碳基金等,另一方面也为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参与本次战略配售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 划,更好的激励公司员工,也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心。

1.3 公司管理团队产业经验丰富,熟知光伏产业发展脉络

公司管理团队在光伏领域深耕多年,对光伏产业有深刻的认知。经历过光伏行业多次 周期波动,公司依然保持较高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企业活力。在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 复杂和原材料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公司管理层紧密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以 持续创新引领光伏行业向下一代技术升级的步伐,在企业经营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1.4 一体化产能逐步优化,组件出货量不断增长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组件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是一家以光伏产业技术为核心,全球知 名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公司现阶段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 和销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太阳能光伏组件是公司生产环节的终端产品,也是 公司面向市场的主要产品,最近三年太阳能组件销售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均超过 90%。

垂直一体化产能不断优化。垂直一体化能力是光伏企业未来的必备竞争力,公司为进 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的稳定性,在做大产能规模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做强产业链,优化 垂直一体化产能,有序推进组件、电池和硅片的逐步扩产。2022 年初,公司在安徽合肥、 浙江海宁投产共计 16GW 的高效 N 型 TOPCon 电池,预计 2022 年 6 月全部满产。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末,公司单晶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产能分别为 40GW、40GW、50GW, 产能一体化率进一步提升,组件生产成本有望不断降低。

组件出货量和销售收入不断增长。公司作为太阳能光伏产品提供商,受益于光伏行业 的发展,近几年营业收入和组件出货实现快速增长,2018 年至 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和 组件出货量的复合增长率为 18.29%和 26.7%。2022 年 Q1 公司组件出货量约 8GW,全 年有望达到 40GW。

1.5 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大尺寸和分布式占比不断提高

公司紧密把握市场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公司不断推进大尺寸进程,2021 年大尺寸销售占比近 50%,2022 年大尺寸出货占比有望超 80%。2021 年分布式市场发 展迅速,2021 年公司分布式销售占比 30%以上,公司积极开发适用于分布式的组件产品, 预计 2022 年分布式组件销售占比达到 40%。

1.6 多重因素影响,盈利能力有所波动

2019 年主要原材料价格走低带动公司毛利率水平的提升,2019 年公司的净利润较 2018 年增加 400%以上;2020 年,由于上游 EVA、玻璃、硅料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 同时因美国市场单双面组件需求转换以及公司升级改造淘汰部分落后产能等原因,公司固 定资产处置损失较大,加之债务融资导致财务费用大幅上升、2020 年下半年人民币升值 导致汇兑损失等因素影响,综合导致 2020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24.57%;2021 年公司 实现扣非净利润为 5.3 亿,同比下降 41.74%,主要是因为公司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中游, 因硅料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未能及时有效传导至下游电站企业,公司毛利率有所 下降,导致业绩有所下滑。此外,公司 2021 年加大了海外垂直一体化产能布局,职工人 数增加导致管理费用增加约 3 亿。

公司 2021 年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上游硅料价格上涨,2021 年硅料价格从 低点的 87 元/kg 一度上涨到 270 元/kg;其次公司组件境外销售收入占比由 2020 年的 84.08%下降到 2021 年的 80.68%,且由于美国暂扣令(WRO),2021 年公司在高毛利 的北美地区组件的销售收入同比下滑 34.33%。未来随着公司一体化程度加深和组件技术 的进步,公司成本控制有望进一步得到改善,且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加大分布式和大 尺寸产品出货比例,未来毛利率水平有望提高。

1.7 重回 A 股,融资结构得到改善

公司过去三年资产负债率均超过 75%,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属于较高水平。 同时近两年,公司的财务费用率也处于较高水平。2022 年 1 月,公司重回 A 股上市,募 集资金 100 亿元,资产负债率得到改善,2022 年 Q1 的财务费用率也有所下降。

2.光伏装机需求确定,一体化与新技术趋势明显

2.1 碳中和背景下光伏装机预期明确

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可 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再加上光伏发电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电源形式, 预计全球光伏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2021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到 170GW,创历史 新高。未来,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全球绿色复苏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新 增装机仍将快速增长。在多国“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绿色复苏的推动下,预计 “十四五”期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超过 220GW。

海外各国纷纷提高装机目标,新能源装机有望加速释放。俄乌局势紧张导致欧洲动力 煤价格由 2021 年初的 72 美元/吨上升到 2022 年 3 月最高 462 美元/吨。国际可再生能 源署发布《2022 年世界能源转型展望》研究报告,认为如果要将全球变暖控制在 1.5℃以 下,则 2030 年前全球每年需新增 800GW 可再生能源,其中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需达 500GW,到 2030 年累计装机需达到 5200GW,远超市场预期。2022 年 3 月欧盟委员 会发布《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计划》,未来欧洲将增加更多屋顶太阳能 电池板、热泵以及节能措施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2022 年 5 月,欧盟发布 “RepowerEU”能源计划,根据该计划,到 2025 年欧盟累计光伏装机将达到 320GW, 相比 2021 年接近翻倍。到 2030 年累计装机 600GW,且该计划提出太阳能屋顶倡议, 在新的公共和商业建筑以及新的住宅建筑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在政策的驱动下,欧洲 2022 年光伏装机需求有望加速释放,全年装机或将超过 40GW。

2021 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 54.88GW,同比增加 13.9%。2020 年 12 月 12 日, 气候雄心峰会宣布,到 2030 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 达到 25%左右。为达此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装机或将超过 75GW。2021 年 11 月,第一期装机容量约 100GW 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有序开 工,建成并网时间点集中在 2022 年和 2030 年。2022 年 2 月,第二期风光大基地合计 455GW 规划落成,计划在 2030 年全部建成,其中“十四五”期间建成 200GW,“十五 五”期间建成 255GW。目前第二批 455GW 风光大基地项目中已有 85GW 开始建设, 在风光大基地政策的支撑下,国内装机将保持较高增速。

2.2 一体化企业规模优势明显

光伏产业链制造端四个主要环节均呈现头部企业规模优势明显的特点。据 CPIA 统计, 2021 年组件 CR5 达到 63.4%,较 2020 年提升 8.3%,TOP5 平均产量超过 23GW,同 比增长 67.4%。此外,多晶硅产量 CR5 达到 86.7%,硅片 84%,电池片达到 53.9%。

与专业的组件企业比,一体化企业在保障自身供应链安全的基础上,通过硅片到组件 整合、压缩成本,有利于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及保障能力。同时,一体化企业能够在硅料价 格高企的情况下保持盈利的稳定性。此外,一体化企业具有较强的规模、渠道和品牌壁垒, 新进入者难以形成后发优势,未来随着终端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一体化企业市占率的不断提 升,一体化企业的竞争格局较好。

2.3 2022 年为 N 型电池元年,TOPCon 有望率先量产

PERC 电池技术经过 6 年的发展,2021 年 PERC 电池量产效率已提升至 23.1%,其 理论极限效率 24.5%,未来的效率提升空间有限,且提升难度极大。目前 PERC 电池技术 的产业生态已经十分完善,非硅成本已降至 0.18 元/W,产业化降本也已经进入瓶颈,因 此光伏企业正在加速技术迭代升级,以 TOPCon 为代表的 N 型电池正在崛起。根据 CPIA 的预测,N 型电池技术在 2030 年将占据市场 50%的份额。

晶硅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为 29.4%,TOPCon 电池理论极限效率为 28.7%,是最接 近晶硅电池理论极限效率的技术,效率提升潜力巨大。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CPIA 年度报告 指出,2018 年以来 TOPCon 电池效率提升 2.5 个百分点,同期 PERC 提效幅度为 1.3 个 百分点,PERC 电池在周期中后段接近理论极限,提效进程明显不及 TOPCon。

从电池制备环节看,TOPCon 相比 PERC 增加/替换的主要设备为硼扩散、隧穿氧化 层及 poly-Si 沉积设备,其余环节基本与 PERC 产线兼容。老旧 PERC 产能改扩建 TOPCon,可采用管式 LPCVD+磷扩或者 PECVD 原位掺杂技术路线。近两年新建大尺寸 PERC 产线,一般预留 TOPCon 空间。

与 PERC 组件相比,N 型 TOPCon 组件在系统端也具有的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可以 提升单瓦发电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 BOS 成本。选取市面上主流的 P 型 PERC 组件与 N 型 TOPCon 组件,在相同规模下,TOPCon 组件因其低衰减、低功率温度系数、高双 面率、高弱光响应度等优良特性,单瓦发电能力较 P 型 PERC 组件高 3.4%。相同版型下, TOPCon 组件拥有更高的功率,可以带来系统端基础、支架、线缆、人工等成本的节约, BOS 成本降低 0.035 元/W。两大优势相结合,使得下列项目中 N 型 TOPCon 比 P 型PERC 组件价格贵 0.15 元/W 的前提下,投资收益提升了 4.98%,度电成本降低了 0.77%。

与 N 型电池技术对比,TOPCon 同样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目前主流的 N 型电池技 术主要有 TOPCon/HJT/XBC,目前来看 TOPCon、XBC 的综合性价比相对优于 HJT, HJT 设备成本和量产非硅成本要高于 XBC 和 TOPCon。TOPCon 理论极限效率达到 28.7%,单 GW 设备投资额 2.5 亿元左右,且与当前的 PERC 电池产线兼容。因此,凭借 更明显的综合优势 TOPCon 电池有望在 2022 年迎来大量投产。

从技术层面看,TOPCon 电池不断获得突破,电池转换效率不断创新高,目前实验室 最高效率达到 25.7%,量产最高效率达到 24.6%;从量产情况看,主流光伏企业纷纷加码 TOPCon。TOPCon 电池 2022 年底产能有望超过 50GW;从终端市场渗透率看,在 2022 年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中,中电投、华润电力、 中核汇能、中广核、华能等光伏电站投资商陆续将 N 型组件纳入招标范围。随着 N 型电 池效率提升,成本进一步下降,其已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并逐渐在电站终端市场被认可, 渗透率会逐步提高,2022 年 N 型 TOPCon 组件预计将迎来放量之年。

3.新技术和海外布局领先,N 型龙头再起航

3.1 公司技术研发实力雄厚,N 型 TOPCon 性能优势明显

公司注重产品创新和技术开发,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雄厚的研发实力并保持持续的 创新能力,在技术研发上具有竞争优势。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 企业、全国博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科研平合认定,13 个省级科研平台和 1 个省级创新 团队,配套独立的分析测试实验室,以及千余名研发和技术人员,其中核心人员參与了多 项国家级、省级研发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在电池片转换效 率和组件功率方面三年内先后 19 次突破行业量产或实验室测试纪录。

2020、2021 年间的研发费用维持在 7 亿以上,且研发费率在头部一体化企业中属于 较高水平。2021 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和专利数量在同行业公司排名靠前。

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公司拥有较多的技术储备。公司目前储备的光伏相关技术包括: 直拉单晶技术、IBC 电池技术、叠层电池技术、钙钛矿电池技术、P 型钝化接触技术、智 能化组件技术、密栅技术、超细栅线技术、组件回收技术等,该等技术在降低生产成本、 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转换效率、减少环培污染、提高材料利用率等各方面均具备良好的开 发前景,目公司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研发进展,技术储备较为丰富。

公司在 TOPCon 电池领域研究多年,产品性能优异。2019 年公司开始 N 型 TOPCon 电池产能布局,建立 900MW 量产线。2021 年,公司在 N 型 TOPCon 领域的 研发接连取得突破。2022 年 4 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 182N 型高效单晶硅电池(TOPCon)转化效率经中国计量科学院第三方测试认证,全面积 电池转化效率达到 25.7%,再次创造了大面积 N 型单晶钝化接触(TOPCon)电池转化效率 新的世界纪录。公司 N 型 TOPCon 电池量产效率达到 24.6%,行业领先,组件量产效率 最高达 22.3%,良率己经接近 PERC 电池产品。

目前 TOPCon 量产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以及公 司和电池设备厂的密切合作为公司 N 型 TOPCon 电池提供的清晰的降本增效路线。同时, 经过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的持续优化,单瓦生产成本持续下降,成本优势逐渐凸显,为大 规模量产和商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 TOPCon 技术指标和生产工艺均已得到验证,正处于规模量产阶段。公司安徽 合肥 8GW N 型 TOPCON 电池、海宁尖山 8GW N 型 TOPCON 电池均已逐步投产,目 前公司电池量产效率超过 24.6%,旗舰产品 tiger Neo 组件量产效率 22.3%,双面率 85%,覆盖 425W~610W 版型,同版型功率增加 15-20W,全周期发电量增加 3%。

2022 年国内和海外的户用市场的装机都将迅速增长,N 型组件由于其更高的效率, 在相同的屋顶面积下,可以安装更大的容量,为业主带来更高的收益。

2022 年是 N 型电池放量元年,晶科能源 16GW TOPCon 率先量产,公司有望抓住 这一机遇,在技术、规模、成本、品质等多方面领跑“N 型时代“,抢占 N 型电池的技 术红利。

3.2 电池、硅片新产能逐步投产,一体化布局不断夯实

在 PERC 技术时代,公司一体化产能分布中电池产能存在短板,通过“硅片换电池” 的业务模式采购电池,对利润造成了一定影响。在当前技术迭代升级的窗口期,公司电池 产能的缺口由过去的劣势转变成为公司目前的优势。一方面公司 PERC 产能减值压力较小, 可以更游刃有余的布局新电池技术;另一方面公司通过 N 型电池产能的扩产,不仅从数量上弥补了公司一体化产能中电池产能的短板,也从结构上使得公司的电池产能得到优化。

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完善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并在各个生产工艺阶段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建立了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从总量上看,公司目前产能是硅片 40GW、电池 40GW、组件 50GW,生产能力覆盖面广,生产环节完整。未来随着头部组件企业的市场 占有率越来越高,成本控制将成为组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电池制造环节是决定一体化 企业组件生产成本的核心,晶科能源电池老旧产能占比小、包袱轻,在新电池技术的布局 上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公司通过新技术夯实电池产能,在未来将具有更加大的竞争优势。

从地区分布上看,公司目前在全球有 12 个生产基地。2022 年初随着越南 7GW 硅片 产能点火,公司在海外形成了 7GW 垂直一体化产能(马来西亚 7GW 电池+组件)。且公 司与瓦克签订了 7 万吨硅料长协,可以实现从硅料到组件的海外制造能力,这或将是应对 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企业进行反规避调查的最优解。未来公司向高毛利的北美地区的出货或 可率先恢复正常,全球领先的前瞻性产能布局将为公司组件产品的全球出货提供灵活保障。

3.3 Tiger Neo 组件中标订单不断,加速推进 N 型技术验证

公司 N 型组件自 2022 年 3 月首次出货以来,中标订单不断。其中最大的订单为中国 华电集团 1.5GW 组件订单。代表行业风向标的订单为 4 月中标的国家电投农光互补 100MW 示范项目,项目采用 N 型 Tiger Neo 系列双面双玻组件,这标志着中国最大的 太阳能开发商,国家电投已将目光转向更先进的 N 型高效组件,或将正式开启下一代组件 选型的风向标,以实现光伏项目“提速增效”的目标。随着中标订单的不断增多,公司新 型 Tiger Neo 组件产品 2022 年全年出货有望超过 10GW。

电池端技术创新能力和组件品牌渠道推广能力形成正向共振,推动 TOPCon 产品加 速验证并取得市场成功。在电池技术迭代和垂直一体化的风口浪尖,作为头部光伏企业, 晶科能源率先喊出了“引领光伏行业 N 型升级”的口号。纵观整个光伏行业,引领行业进 步的核心是技术革新。放眼光伏产业链,未来电池片环节仍将是光伏产业的关注焦点,也 是整个产业链最具有弹性的环节。在垂直一体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的今天,推动电池技术 进步的主力军已经变成下游组件企业。作为头部一体化企业,晶科能源电池产能较小,一 方面在布局前瞻性电池技术时,受原有电池产能包袱的束缚较小;另一方面,公司可以通 过自己的组件品牌和渠道优势将先进的电池技术向终端推广,加速产品验证,进一步提高 新技术的成功概率。当新技术被市场验证和接受后,利用公司全球的品牌价值和渠道优势, 依托新产品迅速提高市场份额。

3.4 海外市场布局领先,品牌渠道优势明显

销售渠道立根本土,服务本土。公司着眼于全球光伏市场,建立了“全球化布局、本 土化经营”的营销布局战略,截至 2021 年年末,已在全球超过 120 个国家和地区组建本 地专业化销售团队,产品服务于超过 160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以本地团队服务当地客户, 可以避免语言障碍,快速建立任,搭建合作关系;同时,本地团队贴近终端客户,能够 更及时且更准确地掌握终端客户需求,快速、深入地挖掘和满足本地客户需求。

最近三年,公司的海外销售占比均在 75%以上,海外销售占比较高,且海外毛利率较 高。据公司官网公告,2021 年晶科能源在欧洲市场均取得 50%以上的营收增长,其中公 司在德国、西班牙的市占率超过 15%,在荷兰、波兰的市占率更是超过 25%,处于领先 地位。2022 年欧洲在俄乌冲突的影响下,光伏装机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公司的本土化 经营模式可以继续提高公司在欧洲地区的组件出货量和市场份额。

公司深耕光伏领域多年,具有较高的行业品牌影响力。公司搭建了专业化、标准化、 职能明确、分工合理、跨部门协作的营销体系。并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完备的营销网络以 及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客户黏性,公司曾连续 7 年上榜《财富》中国 500 强排行榜,连续 8 年上榜“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连续 7 年受邀出席了 B20 峰会倡导全球低碳和减排。 晶科能源是全球唯二连续 8 年在 PVEL 光伏组件可靠性记分卡报告中斩获“表现最佳”荣 誉的公司。

晶科组件品牌可融资性强,连续 7 年获彭博新能源“最具可融资性”光伏品牌称号。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每年对光伏行业从业者进行调研,以了解光伏组件品牌、逆变 器品牌和新兴组件技术的可融资性。被列入最具融资价值品牌推荐,代表银行愿意向采用 这些组件品牌的光伏发电项目提供无追索权贷款,同时,相较于其它光伏品牌,这些组件 品牌更易帮助项目开发商获得银行融资。在 2021 年光伏组件可融资性排名表中,晶科能 源位列第五。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品牌和渠道是在为制造服务,光伏企业更多的是享受技术迭代升级 带来的制造环节的超额利润。未来随着全球光伏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光伏应用场景不断丰 富,从集中式到分布式,从工商业分布式到户用光伏,从渔光互补到大型风光基地,从 “光伏+储能”到 BIPV 等等,其中部分光伏市场和场景对品牌和渠道的要求较高,比如 户用光伏、工商分布式、BIPV 市场、海外市场等。组件渠道和品牌的价值将越来越大, 未来渠道和品牌将可以长期带来超额利润。公司组件出货量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同时逐步 建立了全球化的销售渠道体系以及生产基地布局,随着 TOPCon 组件的推广,公司渠道 和品牌形象有望进一步得到加强,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

3.5 布局 BIPV+储能,打造新的业绩增长极

N 型产品加持 BIPV,转换效率突破 20%。BIPV 是光伏最具想象空间的应用领域, 也最能体现工艺和技术水平。BIPV 一直以来发展不畅最大原因是效率较低,晶科能源幕 墙组件率先在行业运用 N 型电池技术,最高转换效率突破 20%;尺寸可根据建筑立面进 行定制化调整;双层钢化玻璃进一步保障安全性,具备隔热隔音、耐腐蚀、抗冲击等优良特性,可作为高品质建材助力绿色建筑升级;同时对于有透光需求的建筑立面,组件透光 率也可实现可灵活调整,幕墙组件依据调 7-60%的透光率,可提供 500W 至 708W 功率 输出。

依托晶科品牌优势,布局储能领域。除了传统组件,晶科能源在慕尼黑展上首度发布 全系列 ESS 储能产品,包括户用一体机储能系统、高压及低压堆叠式储能系统。公司已与 德国最大的分销商之一 Memodo GmbH 签署了晶科能源智慧储能系统独家分销协议。未 来晶科能源将携手 Memodo,共同为欧洲市场提供全系列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智慧储能 解决方案,包括户用一体机储能系统、高压及低压堆叠式储能系统、单箱及三箱储能太阳 能逆变器。5 月 13 日,公司与非洲南部地区最大的分销商之一 Must 签订 100MWh 储能 分销协议。通过分销协议的签订,公司有望打开储能领域的市场。

公司在 BIPV 和储能领域的布局,不仅可以推动全球能源事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也为 公司打造了新的业绩增长极,增强了公司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6 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保证供应链安全稳定

2021 年度,光伏产业链掀起涨价潮,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EVA 胶膜、光伏 玻璃等环节价格均有所上涨。在供应链管理的压力下,组件企业加速进行垂直一体化布局, 并通过向硅料、硅片等环节的专业化企业进行上、下游领域延伸或与产业链供应商建立合 资、参股等方式的合作关系,以此来保障企业自身的发展及供应链安全。

在硅料供应方面,公司参股硅料企业四川永祥(15%)和内蒙古新特硅材(9%),并 与瓦克签订 7 万吨的长期多晶硅供应协议。

在储能方面,携手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赣锋锂业推出光储一体化系统。

在海运方面,晶科能源与中远海运和马士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基于海上货物运输及 多式联运服务全新布局,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创新光伏绿色通道,为全球供应商 和客户提供优秀的可持续性货物运输解决方案。运力的安全稳定更有利于保障公司全球出 货的增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详见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5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7.37
  • 江恩阻力:8.29
  • 时间窗口:2024-07-09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