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2023,Biotech的下半场——现金为王,产品为金

  • 作者:btX丶
  • 2023-05-05 12:14:16
  • 分享:

近几个月,各个Biotech上市公司陆续公布年报,披露了2022年各自的业绩表现。就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项指标而言,各家Biotech的掌舵人和投资人可以说是五味杂陈,有营收扩大亏损同步扩大的,有营收减小亏损扩大的,也有转盈为亏的,如果给一众Biotech的2022年报打上一个关键词——答案估计就是“亏损”。

部分Biotech上市公司2022年业绩摘要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年报、上市公司官网

对于Biotech公司而言,亏损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商业化产品上市后,亏损还在持续扩大。

作为PD-1四小龙之一的君实生物,就面临以下困境2022年王牌产品拓益销额由4.12亿增至7.3亿元,进入“正向循环”,但同期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以及达生物的PD-1销额远超君实生物。

主力产品销售后劲乏力,研发投入却连创新高。2018年-2022年,君实生物研发投入分别达到5.38亿元、9.46亿元、17.78亿元、20.69亿元及23.84亿元,增长趋势明显。

另一方面,由于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销售费用也大幅增加,2018-2022年,从2000万元增长到约7亿元。

研发和销售投入持续扩大,自身造血能力严重不足,只能依靠外部资本输血。2022年12月,君实生物成功向特定对象发行7000万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约37.77亿元。而在这之前,君实生物就已从A股、港股两个资本市场完成超100亿元的融资。

如果说一线Biotech还可以靠当初一级市场VC的融资和二级市场IPO的资金来过活和维系日常运营的话,部分二三线Biotech的日子可就不容乐观了,不少二三线Biotech的现金已经不足以维系公司接下来一年的研发费用支出了,更致命的是,其中有不少公司还是“双无公司”——无营业收入、无商业化产品。对于Biotech们而言,最美好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了,残酷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部分Biotech上市公司2022年业绩摘要

资料来源医药投资部落资

“虚假繁荣”的上半场

2018年,港股18A的上市规则是整个创新药行业投资的重要里程碑事件,那一年,歌礼制药享受到了18A上市规则的头啖汤,顶着“中国吉利德”光环在万众瞩目下高光上市,上市之初股价最高高达14.90港元,目前跌到连3港元都不到。

彼时,美好的创新药投资上半场已经揭开了序幕——“团队+技术+管线”的孵化模式屡试不爽。豪华的创始人团队——院士、教授、学者、专家……高端的技术平台——XX偶联技术平台、XX药物筛选平台、XX抗体开发平台……充满想象力的研发管线——PD-1、HER-2、CTLA-4、EGFR、BTK……热门靶点一应俱全,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2019年,科创板开板,耳熟能详的第五套上市标准也促使不少未盈利的Biotech登陆了包容度极高的A股市场,不少Biotech上市即巅峰,开盘第一天股价暴涨,随后便是漫长的阴跌之路。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了许多人一个措手不及,却催生了21世纪以来国内最大的创新药投资泡沫,在全国高涨的投资情绪下,Biotech们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号横空出世——“PD-1四小龙”、“双抗龙头”康方生物、“ADC之星”荣昌生物、“疫苗新贵”康希诺、“License in绝对王者”再鼎医药、“CGT之王”科济药业、“氘代之王”泽璟制药……各种五花八门的名号充斥在投资人、媒体人、制药人的耳间,让本该严肃和冷静的创新药行业开始变得浮躁和功利,投资人不看管线的精准度和匹配度,只看管线的“丰富度”,不看技术平台的适应性和衔接性,只看技术平台的“高端性”,众多热钱一拥而上,最终导致泡沫破裂后一地鸡毛的局面。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截止至2023年4月7日)

大浪淘沙的下半场

PPT制药的时代已经结束,在未来,Biotech们的下半场已经打响——“产品+现金+商业化”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整个产业界都要深度思考的命题。不同类型的Biotech有不同的活法,不考虑自身的经营状况和技术实力,盲目跟随他人的发展战略是最大的忌讳。

百济神州依靠高举高打烧钱砸研发的发展战略向BioPharma迈进是特殊时代背景机遇下的幸运产物,后来者几乎无法再复制百济神州当年的发展道路。

复宏汉霖依靠“仿创结合”战略,找到了自己的精准定位,左手biosimilar(汉利康、汉曲优、汉达远、汉贝泰),右手fast follow(汉斯状),丰富生物类似药产品管线、抢先布局商业化链路以及搭建治疗体系或许是复宏汉霖作为一家biotech能够与罗氏、齐鲁这类大药企同台竞争的关键。

复宏汉霖2022年财报显示,公司整体营收激增超32亿元,产品销售高速增长功不可没,其中,汉利康和汉曲优已率先进入“十亿级”产品圈。除了已上市的四款生物类似药,复宏汉霖的管线中还有帕妥珠单抗、地舒单抗、达雷妥尤单抗等六款在研生物类似药。

荣昌生物和康方生物押注重磅单品,前者依靠爱地希成为了国内首家自研ADC药物上市的Biotech,后者依靠开坦尼(未进医保)杀出“创新药低价”陷阱,重磅产品依沃西创下天价License out纪律,打开了自己的业绩成长曲线。传奇生物的西达基奥仑赛成功出海,成为全球第二款BCMA CAR-T,也验证了创新药出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下半场,Fast follow策略将会逐渐转变为“Smart follow”,有选择性和匹配性的跟随策略会是一众Biotech的首选。看到ADC火热就去做ADC,看到双抗火热就去做双抗,看到ASO火热就去做ASO,随波逐流的打法很容易使自己变得“泯然众人矣”。优秀的Biotech要有前瞻性和统筹性,想他人之所未想,行他人之所未行。

当然,在新冠疫情中,我们也看到了令人惋惜的一面。君实生物押注新冠口服药赛道,民得维历经磨难后终于上市,却面临“有药无市”的尴尬局面。三叶草生物在创新药寒冬之际收缩管线,押注新冠疫苗,上市后却要面临和十几家竞品同台竞技的局面,同时国内的新冠疫苗接种率早已高达90%以上,大众对于新冠疫苗的接种需求急剧下降。Biotech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精力,有了产品,却无法转换为相应的收益,产品的销售收入极有可能无法覆盖对应的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

重磅产品,将会是Biotech们在下半场首选的生存之道。百悦泽之于百济神州、则乐之于再鼎医药、达伯舒之于达生物、开坦尼之于康方生物、爱地希之于荣昌生物……依靠重磅单品,Biotech可以快速抢占细分领域市场,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给予投资人心,为后续融资奠定基础。对比国际市场,制药巨擘们都是依靠重磅核心产品+产品集群的打法逐步成长起来,国内的Biotech们任重而道远。

2022年全球药品销售额TOP10(亿美元)

资料来源医药魔方

现金,对于Biotech们而言则是维系生存的根本。开源节流,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困难无比。众多Biotech二级市场IPO破发后使投资人的心受到很大的打击,后续再想依赖定增、可转债甚至配股的形式来募资绝非易事,资本市场输血毕竟只是一时,想要永续生存还是要靠自我的造血能力。License out就目前局面而言还只是少数人的狂欢,大部分Biotech面临的局面就是铺了众多管线,前路发展迷茫。狠下心来收缩管线,面对过往投入的沉没成本,也只能无奈止损。

商业化,则是Biotech真正意义上打消外界质疑的最好方法,好的产品既能造福广大患者,又可以使公司的营收达到一定规模。在之前的创新药投资泡沫中,虚假的繁荣景象给了很多人一个误区——公司能IPO,说明它就是美好的。事实果真如此吗?估计很多人用后视镜的角度来看是要打个问号的,一家公司可以IPO,只能说明在当时那个情境下符合资本市场的审美,并不能说明它已经成长为一家优秀的公司,更不能说明它已经为广大患者造福了。

不少Biotech IPO的时候都是“双无公司”(无营收+无商业化产品),想要成长为优秀的创新药公司,本质上还是要靠优秀的产品来造福广大患者,而不是在资本市场上讲虚无缥缈的故事。在下半场,biotech们要深度思考自己的定位和优势,注重当下和未来,不再沉湎于过去,暂时没有营收和商业化产品并不可怕,再生元十年磨一剑,阿柏西普名震天下,市值也跟随商业化的推进而水涨船高。

未来展望

在未来,真正会被时代所淘汰的Biotech会是那些“三无公司”——无营收、无商业化产品、无核心竞争力。最后一点才是关键,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存活下去依靠的是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靠License in还是自研,无论押注ADC还是双抗,找准自己的定位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命题。

优秀的产品管线、优秀的现金流、优秀的盈利能力这三者构成了创新药企业的“不可能三角”。如何跨越“不可能三角”,也成了众多Biotech面临的难题。对于研发型企业来说,想要打造优秀的产品管线,需要高昂的研发投入。再加上市场教育的成本,这些因素决定了他们实现盈利需要迈过很高的门槛。尽管相较于国际制药巨头,国内的Biotech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我们也可以欣喜地发现Biotech们也在努力进步,逐步缩小差距。在研发上,Biotech一直愿意花钱,从来不吝惜对创新的追求。

资料来源柏思荟

当然,我们也要给予Biotech们一些耐心和心,少一分浮躁和功利。行业潮起,拼的是速度和效率,满地都是从各方涌进来的资源,谁捡的快,谁捡的多,谁就能快速脱颖而出。行业潮落,考验的是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不被政策和市场左右,不受极端竞争的影响,不因外部环境变化而做出一些变形的动作。潮起潮落,需要的则是公司的综合素养、全方位战略&管理人才。在脚踏实地的同时能有一些进取之心,在加快扩张的同时又能保证体系的高效率运转。众多Biotech谁能在时代的浪潮中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注wechat药研网或雪球药研网

参考资料

[1]谁将是第一个现金枯竭的Biotech?医药投资部落

[2]既要快准狠,还要差异化!齐鲁、复宏汉霖已成功“上位”,生物类似药的后来者想分杯羹不容易……E药经理人

[3]五年亏损62亿,君实生物路在何方?药渡Daily

[4]百济神州如何跨越&34;不可能三角&34;?医药时间

[5]国内vs国外,药企研发投入top10榜单.bioSeedin柏思荟

[6] 2022年全球药品销售额TOP100.医药魔方

[7] Biopharma养成记创新药下半场该坚持什么?深蓝观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1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27.71
  • 江恩阻力:30.79
  • 时间窗口:2024-07-02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