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晶升装备IPO技术可持续性、创新性存疑,战略投资者位列公司前五大客户

  • 作者:风生云起
  • 2022-09-16 12:00:32
  • 分享:

  南京晶升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晶升装备”)拟在科创板申请上市,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会计师为容诚。拟发行不超过3459万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76亿元。其中投入总部生产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74亿元,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总装测试厂区建设项目2.02亿元。

  公司是一家半导体专用设备供应商,主要从事晶体生长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1年,碳化硅单晶炉销售收入为12436万元,占公司当年营业收入的比率为63.81%,半导体级单晶硅炉销售收入为4914万元,占比为25.21%。

  随着2022年初俄乌冲突拉开以及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始,公司所在的半导体行业承压日久,根据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反映,已经自2022年1月最高点11431.26点跌至4月份的最低点6678.09,最高跌幅41.58%,截止目前,有所反弹,该指数点位为8034.92,但美联储要持续加息至少至2023年,平均利率将达4%,半导体指数是否止跌回升,尚待观察。至于公司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的发展如何,且听我们细细分析如下。

  一、营业收入严重依赖前五大客户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下称“报告期内”),晶升装备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97.21%、94.27%和95.44%。三安光电和上海新昇连续三年均出现在公司前五大客户中。可以看出,公司对前五大客户形成严重依赖,对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连续三年均稳定在96%左右,也反映出公司产品的受众面很窄,如果不能持续研发出新产品和开拓新客户,公司的未来发展存在瓶颈和天花板。

  为了绑定客户,实现业绩,公司在2021年9月增发时,引进沪硅产业、中微公司、立昂微、等战略投资者增资入股公司,其中沪硅产业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新昇、立昂微的控股子公司金瑞泓为公司前五大客户,沪硅产业、立昂微、中微公司均分别持有晶升装备0.9029%的股权。

  根据公司报告期所销售半导体级单晶硅炉的全部明细显示,2019年销量为零。2020年和2021年分别销售4台,也即报告期公司共销售半导体级单晶硅炉8台,其中7台销售给战略股东即沪硅产业、立昂微,分别销售5台和2台,金额分别为6703万元和3583万元,占报告期该产品总销售金额的比率分别为56.12%和30.00%,合计为86.12%。销售价格方面,以2020年为例,如果型号相同,则对上海新昇销售价格最高,为1760万元每台,神工股份次之,为1658万元每台,金瑞泓最低,为1514万元每台,2020年平均每台销售价格为1611万元,2021年平均销售单价为1375万元,同比销售单价下降14.66%。

  上述数据反映出如下几个问题第一,作为公司主力产品之一的碳化硅单晶炉销量如此之少,报告期三年,仅销售出去8台,即2020年和2021年各4台,没有看到趋势发生,能否持续?第二,战略投资者购买7台,占比87.5%,是否构成利益输送?第三,销售单价在下降的趋势中,势必造成毛利率的下降;第四,由于没有看到具体型号及配置,无法比较对关联方即沪硅产业、立昂微销售单价与第三方即神工股份的差异,公司有必要披露具体型号。

  二、晶能半导体在成立之初即与上海新昇合作并签订合同

  南京晶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能半导体”)成立于2015年3月,主要从事半导体级单晶硅炉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股东如下

  李辉是晶升装备的实际控制人,海格科技是李辉的一致行动人,所以,李辉合计控制晶能半导体51%的股权。晶升装备分别于2018年12月和2020年1月重组了晶能半导体85%和15%的股权,最终将晶能半导体变成了自己的全资子公司。

  晶能半导体成立的当月即与上海新昇签订销售合同(1号机)。2017 年 3 月,晶能半导体与上海新昇签署批量合同(2号机和3号机),2号机于2018年7月完成验收。1号机于2019年最终定型,2021年11月实现验收;根据我们前述公司对上海新昇的销售,1号机应该就是2021年晶能半导体对上海新昇交付并记入收入的1台半导体级单晶硅炉;2号机是2018年实现收入但在公司合并晶能半导体之前;3号机是2020年实现收入。

  2019年度-2021年度的晶能半导体实际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4万元、6,446万元和 5,714万元;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半导体级单晶硅炉收入分别为0元、6,045万元、4,914万元;二者的差额分别为84万元、401万元和800万元,是晶能半导体收取的配套产品及技术服务费。但审计报告显示,晶升装备报告期总的配套产品及技术服务费为848万元、818万元和342万元,和晶能半导体收取的配套产品及技术服务费分别相差764万元、417万元和-458万元,2019年和2020年都没问题,但2021年合并的配套产品及技术服务费低于全资子公司的,说明公司的财务记账出现了纰漏,公司招股说明书和答监管函之间出现了数据的紊乱,反映出公司的内控不够严谨。

  三、经营性净现金流相比净利润持续亏空

  晶升装备报告期经营活动净流量分别为-2565万元、1371万元和-1151万元,而净利润分别为-1159万元、3482万元和4652万元,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亏空分别为1406万元、2111万元和5803万元,可以看出,公司盈利逐期提升,尤其是2020年,扭亏为盈,但经营活动造成的现金流亏空依然在增长,直至2021年,高达5803万元,给人的印象是公司越赚钱,经营活动净亏空也越大。整个报告期,经营活动净亏空合计为9320万元,比公司报告期实现净利润总和还要多出2345万元。

  亏空的主要原因就是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和存货逐期增加,2020年期末,应收账款、合同资产余额之和同比增加1716万元。2021年期末,应收账款、合同资产余额同比增加1591万元,存货余额增加4002万元,二者合计增加5593万元,和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亏空相差无几,可以看出,公司经营活动净亏空造成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三个科目期末余额的逐期增长。

  四、技术的可持续性、创新性存疑

  晶升装备聚焦于半导体领域,向半导体材料厂商及其他材料客户提供半导体级单晶硅炉、碳化硅单晶炉和蓝宝石单晶炉等定制化的晶体生长设备,截止目前,公司已获授权国内发明专利 25 项,其中半导体级晶体生长设备相关的发明专利9项,和蓝宝石单晶炉有关的发明专利13项。公司报告期蓝宝石单晶炉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453万元、146万元和0,占公司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分别为63.83%、1.19%和0,蓝宝石单晶炉销售收入逐期快速衰减,直至2021年未再实现销售,是否可以推测出,公司蓝宝石单晶炉市场化前景面临挑战,曾占据公司超半壁江山的发明专利将无用武之地。

  公司所在半导体级晶体生长设备领域国内主要可比企业为晶盛机电、连城数控,截止2021年12月31日,晶盛机电有发明专利66项,连城数控有12项。在扣除蓝宝石单晶炉有关的发明专利后,晶升装备在发明专利上与上述同行业相比不具备优势。

  蓝宝石单晶炉的相关技术其实来源于公司实际控制人李辉的父亲李荣林,2012年5月、2012年10月李辉分别以“先进的多晶炉及LED蓝宝石炉设计”、“新型的大尺寸蓝宝石单晶炉长晶加热系统” 非专利技术对公司出资,评估作价分别为750万元、285万元。李辉用于出资的非专利技术来源于其父亲李荣林的无偿赠与,李荣林原任职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2 年退休。

  公司另外一个重量级产品即12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硅炉的核心专利技术发明人为李辉姐姐的配偶潘清跃,其持有海格科技91.90%股权,并通过海格科技间接持有公司5.67%的股权,潘清跃2007年5月至2011年2月,就职于美国SPX(SPXC.N)凯克斯(KAYEX)单晶炉事业部,担任研发部负责人;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于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任职;2013年5月担任公司研发部负责人,潘清跃是美国国籍,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

  公司最初的技术来源于实际控制人的父亲,最先进的技术来源于实际控制人的近亲属的配偶,这种家族式的技术传承,固然稳定,但是否可持续?蓝宝石单晶炉技术是否来自职务发明?另潘清跃作为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若因中美技术争端加剧,公司持续发展或面临不可估量影响?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0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3.95
  • 江恩阻力:15.5
  • 时间窗口:2024-06-25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