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重要】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20200616A

  • 作者:阿木1986
  • 2020-06-17 14:12:44
  • 分享:
【重要】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20200616

AR&VR
行业介绍
我们认为ARVR是最可能代替手机的人机交互平台,我们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一系列调研,主要结论有三1)VR一体机较为成熟,有望成为拐;2)分体式AR有望作为配件成为最新落地的AR产品;3)
VR方面是分体式和一体机共存。AR上分歧明显,中短期Birdbath/自由曲面还将成为主流方案,光源认为LCoS及Mirco OLED。
首款3A级VR游戏半衰期问世,相较之前的爆款游戏均有明显提升。在疫情期间,Steam平台VR用户数量占比从1%增长到将近2%左右,增长明显。
AR已经接近,今年5月高通推出了高通XR Viewer平台,能够帮助XR品牌快速推广,分体式AR是通过USB/UWB与智能手机相连,能够降低重量,解决能耗等问题。
AR光学发展的观较为分散,现阶段主要以自由曲面和Birdbath为主的传统几何光学,该方案具备成本等优势,将在2022年前成为主流方案。
光波导+光场显示+脑机接口有望成为未来AR方案的最终方案,光场能够解决辐辏调节冲突,光场能够包括景深息,但由于算力难度较高,仍然处于研发阶段。
公司介绍
舜宇光学镜头业务会做菲涅尔透镜;光电模组方案包括几何光学和光波导;投资了灵犀AR和鲲游光电
A股市场比较好VRAR,我们到市场对于5G在消费市场最大的风口之一,此外阿里和华为也将VRAR作为5G的重要方案之一。
歌尔给PSVR和Oculus做组装业务,公司会进入Quest的组装产线。公司VRAR收入将会有明显增长。
水晶光电子加工布局较多,公司在光波导方向也有布局,德国肖特+光驰进行量产。有望向苹果进行出货布局。

国产CPU
新基建是很热的投资方向,半导体在数据中心和功率半导体方向有很大需求。未来数据芯片需求量将在6倍以上。处理器芯片是核心需求,但自给率较低。
中国处理器在2013-19年之间获得了大幅增长,但从体量来国产进口比例不足20%,且主要以手机SoC为主。中国企业在封测等工序已实现国产替代。
目前消费级CPU和服务器CPU不足1%,单机CPU个数较多,配备加速卡。消费终端单机只有一颗CPU,需要适配多个软件,
消费类和笔记本电脑需要借助Windows系统进行开发,除了intel和AMD外没有其他品牌进行研发。我们认为国产CPU从数据中心切入能够较为容易的实现替代。
未来服务器用的芯片将会有比电脑级的市场更大。
国产CPU替代路径。底层架构是最关键的架构。X86拥有完善生态,但授权门槛较高,需要国内与海外成立合资公司进行授权获取。2019年10月以来,曙光服务器整体招标占比超过10%。我们认为国产CPU可以快速落地。上海兆芯的电脑级CPU也能够应用在长城等国产电脑中。相比X86,ARM适配的能力有限,但我们也到在政府等使用场景。RISC-V目前有平头哥等公司进行布局。
制造端配套发展不错,本土企业已经具备40mn的制造能力,7nm的封测能力。7nm封装工艺变化不大,通富微电等公司存在业绩成长机会。
关注标的
建议关注中科曙光、浪潮息等

AI芯片
传统多任务芯片难以满足需求,异构计算逐步有了进入服务器的机会。相比X86,AI芯片的进入更为简单。
2019年我们预计未来有望保持35%的CAGR,如平头哥等均推出了有竞争力的芯片。我们认为推理芯片的替代可能性更高。终端AI芯片我们比较好智能驾驶方面,主要本土车企比较关注这个领域。
建议关注地平线和黑芝麻。

国产CPU产业链
现阶段是ARM和X86未来ARM将是主流方案。浪潮、烽火和曙光等。这些公司的全球占有率均有提升空间。操作系统包括中国软件和统软件值得期待。
中间件主要是Oracle等,值得关注的有中科曙光、长城等。

新基建
这个概念是在2018年提出,今年疫情期间重新热度提升。我国新基建规模处在美国2015-16年情况,仍然有提升空间。
关于新基建的的投资机会集中在“云、管、端”三个方面。

中国目前有14亿人口,海外人口在50亿以上。中国人口占比20%,但云计算市场占比仅10%左右。在规模上我国仍有短板,应用起来将百花齐放。
未来新基建将带动云基建起量。
我们好云基建是因为1)数据中心仍将保持高个位数增长,最终翻倍。我们也能够到10nm芯片在上量。阿里全年采购在50w台左右,30w台是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光模块需求端景气度提升。
云基建驱动力有三1)数据中心内部互联的400G升级;2)REITS等新基建政策推动IDC发展,在融资侧有助力;3)国产化替代趋势。
回顾2季度情况,云计算景气度较高,浪潮等厂商增速明显

管道包括5G、卫星互联网等方面,均有10倍空间的机会。物联网的链接数量在未来有10倍的空间。
5G是长期的重要方向。
工业互联网在疫情防控起到重要作用,链接数量进一步提升,好安防端的工业互联网发展。
好车联网方面的应用。
运营商投资包括硬件建设,传统硬件行业受益于新基建建设发展明确。
建议关注
中天科技(自由现金流明确,投资较为完备);中兴通讯(新基建);星网锐捷+浪潮均是服务器的硬件厂商

行业观更新
半导体行业观
半导体我们近期较为谨慎1)解禁2)估值3)海思4)订单战王度不高;我们不排除部分公司会科创板的拉动。可以到5G和国产替代的帮助。
卓胜微进入模组市场,公司定增进行滤波器模组建设;
兆易创新为合肥长鑫代收,毛利率较为理想,长鑫订单可见度较高

面板观
3Q20将有环比上涨,从明年开始将有价格回暖。目前仍然存在的预期差主要是在中电熊猫和三星的厂地归属,目前是TCL在持续接洽中。

航天航空科技观
整体比较积极,一方面是主题催化,如疫情期间的红外设备需求量提升、商业卫星纳入新基建等热。行业有基本面支撑,1Q20利润端有26%增长。2H20较为乐观,建议关注低估值的公司。
1)通过中期策略会进行沟通,下游需求旺盛,业绩增长有保障。在1Q20部分公司业绩下降,但在2Q20处在加快赶工的情况,可能会有2Q20业绩超预期。2)卫星互联网有5年采购计划,随着新型行业发展,卫星互联网受到关注度较高,中长期逻辑较为仍可,短期仍需要确定性节出现,标的方面无法给出确定性的公司。3Q20有望近一步明确,投资建议北斗和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机会,如中国卫星,内蒙一机、中航特工、中航光电等公司。

Q&A
Q市场上云投资下降,中长期的法是什么?
A市场存在分歧。我们坚定好云方面的支出,关于云的短期方面上游芯片占比在7-80%,成长性体现行业景气度。我们认为该业务营收领先于整体行业景气度的1个月左右。中期可以IDC和Intel,22到14nm的出货量情况,14-10-7nm也会有调升。长期我们认为产业链景气度会不错。我们和公司管理层交流,没有发现有砍单的情况。Intel确实在加产能,AMD的量也在上,填补了一部分的产能空缺。

Q如何各个品牌手机2021年市占率情况?
A华为没有GMS的情况下,在欧洲市场(中美外),份额将大幅缩小。现在来谁会吃到华为的份额比较关键。今年下半年高端手机销售不太理想,购买力下降。虽然华为份在降,但三星上的部分不高,小米OPPO上的比较快。中国市场苹果在拿份额,华为是不是天花板还很难讲。北美市场相对稳定。2021年会不会有高端手机需求量明显提升,华为缺失的份额哪个品牌能够弥补起来也不确定。
从总量上来可以较为乐观,这一轮iPhone12是过去几年比较成功的手机,期待度较高。外观有较大变化,苹果在定价方案比较积极。入门级价格会比去年更低,苹果降价力度较大,备货也比去年有10%同比增长。有望重新达到像iPhone6一样的出货情况。国内5G渗透率已经达到50%,更多的人可能会因为5G进行换机。在渗透率超过50%后,将对整体出货量有拉动效应。

Q兆易创新的产品是面向手机的,有很多苹果订单,拆一下收入情况?兆易会收合肥长鑫吗?
A公司没有拆分,整个TWS占据产能35%左右,收入占比会更高一些,苹果主要就是这个方面的收入。合肥长鑫根据现在框架来,未来会有25%的股权,但现在没有股权持有。未来长鑫上市或者并入兆易不确定性较高。

Q2H20通行业观?
A今年来是前小后大的,把网络的总投资压缩到2-3Q20来做。今年的景气度比较旺盛,包括中天、中兴等。通网侧今年不用特别悲观。大家对华为比较关心,但华为通网影响较小。700M只是增强4G的情况,而不是真的5G。通网推荐中兴通讯。数据中心方面有三个方向分别是政企、云和运营商的趋势比较明确,浪潮和锐捷投资方向明确。

Q国产ARM服务器预期?
A未来来没有特别测算,X86 84%左右,ARM在3-4%,未来政企市场会有比较快的突破。2019年有23亿的份额,整体是由400多亿的市场。主要针对服务器方面。整体来长期也是个位数的target。我们对于ARM替代较为保守,国内服务器仍然到X86。

Q中印冲突是否会影响手机出货情况?
A民族情绪难以确定,以及产品的可替代性。小米份额在30%,中国品牌在4-50%。从供应链角度来,如果要在2021年要推出AR眼镜,现在需要产品已经定型,产业链没有到大规模设备采购。

QApple Glass发布情况预测?
现在Apple glass的推出仍然存疑,我们认为需要供应链出来,进行产能布局,才能有实际的量出来。

QAirpods爆炸对于销量的影响预测?
Airpods爆炸还没有结论,目前来是小概率事件,还没有到因为爆炸而减少Airpods购买。现在已经在美国进行买Airpods促销。全球10亿iPhone用户,Airpods存量目前为10%足有,未来有望达到35%左右。

QMLCC国产化替代到了什么进度?
A去年突破1000亿市场规模,主要是在日韩和台湾公司。国内公司市占率仍为较低水平。三环和风华制订了比较大的MLCC扩产计划。大基金在半导体方面投资很多,中上游短板仍在。国开行进行了产业升级基金的募集,顺络的定增已经拿到了产业升级基金的投资。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4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91.8
  • 江恩阻力:94.7
  • 时间窗口:2024-07-02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9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