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向百年企业学习,从瑞士罗氏大药厂看华人企业去家族化隐忧

  • 作者:绿色的眼睛
  • 2021-11-30 17:29:42
  • 分享:

瑞士罗氏大药厂,是全球制药和诊断领域的领导者,自1986年创立到现在,已有125年历史,即便算上始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业务,也有近百年历程了。

向百年企业学习!从百年企业瑞士罗氏大药厂,我们看到华人企业在去家族化上是存在隐忧的。

从瑞士罗氏大药厂看华人企业去家族化隐忧

图片上传中......

瑞士罗氏大药厂(Roche)

近日,台湾董事学会举办“第十届华人企业年度论坛”,主题为“打造百年永续的家族企业”。由台湾董事学会发起人蔡鸿青发表的《2021华人家族企业关键报告》指出华人家族特有的“人治”体系,与市场“法治”体系存有矛盾,而“去家族化”则有隐忧,反映企业大小规模反差问题,以及新旧企业代际更迭的接班问题。

该论坛安排了两岸交流部分,大陆企业家里大连英和实业创办人廖美英、宇翔资产创办人马懿作了线上视频分享,而论坛现场则由台湾政大教授李瑞华与特力集团总裁何汤雄进行对谈。

“向百年企业学习高峰会”,则由台湾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卢希鹏主持,台湾罗氏医疗诊断总经理郑杰成与葡萄王生技董事长曾盛麟进行对谈。此外,论坛还举办“永续下的家族企业治理高峰会”。“一波说”此前已分享了台湾保健食品龙头企业之一、有益生菌第一股之称的“葡萄王”的接班问题,董事长曾盛麟是“葡萄王”家族第二代“少主”,2010年接班以来已掌舵11年了。

台湾罗氏医疗诊断总经理郑杰成,以百年企业罗氏为例,谈了一个华人企业极为关注的“去家族化”问题。目前,瑞士罗氏的创办人家族已传到第四代、第五代了,经历了125年历程,目前的经营者都是职业经理人,而且经理人还把企业经营得很好,它是如何做到的?

罗氏集团CEO塞维林·施万博士

现任瑞士罗氏大药厂的集团CEO塞维林·施万博士,2008年起担任首席执行官至今。他是1993年加入罗氏公司,最初仅是一位实习生。

生于1967年的施万博士,目前拥有奥地利、德国、瑞士国籍,有三个孩子。在1993年刚进入罗氏时,他仅是罗氏巴塞尔公司金融培训生,直到1995年才晋升为罗氏布鲁塞尔财务与行政主管。2000年,他曾为罗氏诊断公司全球金融服务负责人,2006年出任罗氏旗下诊断部门首席执行官,此前曾任罗氏诊断新加坡亚太区负责人。2008年,塞维林·施万正式出任罗氏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

事实上,目前包括CEO塞维林·施万在内的罗氏经营者,都是职业经理人。台湾罗氏医疗诊断总经理郑杰成表示经理人把企业经营好,每年分派红利也让股东收获丰硕,形成良性循环。郑杰成认为,罗氏不希望因过去的成功经验,让经营者有所局限,而无法适应现代快速变化的市场,因此,也一直持续更新决策流程及经营模式。

郑杰成分享了百年罗氏的经验称,股权架构相当关键,目前罗氏创办人的家族已传到第四代、第五代,家族持股虽然仅9%,但持有具投票权的股权超过五成。

值得一提的是,罗氏家族很早就签订了“家族联合投票协议(POOL AGREEMENT)”,将家族的股权放在一起共进退,因此,能有效执行家族经营理念,确保家族对社会责任的理念能融合到经营上。

罗氏董事会主席弗兰兹(Christoph Franz)

今年10月18日,瑞士罗氏的控股股东家族领头人称,在下一代继承人加入该投资家族之后,非常有心能维持公司的稳定性。这位罗氏创办人的曾孙Andre Hoffmann称,新一代的家族年轻人享有与家族相同的价值观。作为家族拥有者的角色是,让罗氏在长期专注于永续的价值。

现年63岁的Andre Hoffmann,是罗氏创办人家族第四代,也是家族发言人,控制着罗氏45%的股份。罗氏创办人F.霍夫曼—拉奇(Fritz Hoffmann-La Roche)1896年创办了瑞士罗氏之前身F.霍夫曼—拉奇公司,在上世纪30年代,因其公司的化学家合成了维生素C,及随后又合成了维生素系列,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

早于1948年,创始人家族后代就签订了“家族联合投票协议(POOL AGREEMENT)”,该协议一直生效至现在。在2009年该协议被无限延期,家族第五代又于2019年获同意加入该家族投资群。Andre Hoffmann,现为罗氏副董事长,他始终认为由家族管控一个大型公司的模式并非能一直成功如果行得通,那将是公司的强项,如果行不通,那对公司将是一场灾难。

至此,我们看得很清楚,罗氏创始股东家族后代是坚定支持“去家族化”的,并施行职业经理人管治机制。但为了保持对公司永续控制权,他们施行了集合投票机制,防止股权在家族迭代后而“开枝散叶”,特别是股权架构上注重投票权的分层设计,从而抑制了“去家族化”后的不良副作用,并保证职业经理人在经营时能尊崇创始人家族的价值观,让百年罗氏能长期专注永续的价值。

反观很多华人企业,尽管也高举“去家族化”大旗,也使用职业经理人,但一直无法有效处理“人治”与“法治”关系,也就埋下永续经营的隐忧。

顺带交代一下,现任瑞士罗氏董事会主席的弗兰兹(Christoph Franz),生于1960年,拥有德国、瑞士国籍,他是2014年起担任罗氏董事会主席的,此前他曾担任瑞士航空及汉莎航空的首席执行官,也是个职业经理人。

弗兰兹不怕问那些(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可能会被证明是愚蠢的问题“我想打破人们探索新途径的旧思维模式。(I want to break old patterns of thinking that prevent people from exploring new avenues.)

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

福布斯在11月4日公布了“2021中国富豪榜”,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傲视“双马”(马云、马化腾),以4244亿元首度问鼎“中国首富”。

事实上,催生钟睒睒这匹财富黑马,除了矿泉水农夫山泉,还有他投资的制药公司北京万泰生物,使得他的身家“水涨船高”。去年以来,万泰生物的新冠检测试剂及双价宫颈癌疫苗(HPV2价),成了推升股价的“登云梯”。一手农夫山泉,一手检测试剂,让“卖水大鳄”钟睒睒演绎了炫目的财富神话。

国内药企里,不少高管是罗氏出身的。而在“去家族化”方面,追随罗氏传承模式的恐怕是万泰生物的幕后老板钟睒睒,而且是最彻底的。在股权架构上,无论是农夫山泉、抑或是万泰生物等公司,钟睒睒的“养生堂”是所有投资布局的“总枢纽”。在万泰生物,养生堂绝对控股万泰生物,但老板钟睒睒却是“三无人物”——无担任董事长、无担任总经理,也无担任董事,这种情况在A股市场是极为少见的。

万泰生物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有3位独立董事,但无论是董事长兼总经理邱子欣,抑或是叶祥忠等高管,均为职业经理人,钟睒睒不在董监事名单里,其家族成员也无一人是公司董监事或高管。

无家族不企业,我们不是说“去家族化”有多好,而是不能搞“伪去家族化”。家族企业“家族化”特性,有劣势,也有特定优点。一个家族如果在达成共同传承观的基础上,协力奋进,会让家族企业变得效率高、交易成本低,追求永续价值,这也是百年基业的根基。假如选择职业经理人的“去家族化”,也必须家族治理先行,如百年罗氏一样,有相应的机制为保证。

瑞士罗氏的125年风华岁月

罗氏创办人F. Hoffmann-La Roche(右)

瑞士罗氏制药,已走过了125年风华岁月,至今仍生机勃勃,老而不衰。

罗氏,诞生于工业革命改变欧洲面貌的那个时代。1896年10月1日,28岁的F.霍夫曼—拉奇(F. Hoffmann-La Roche)在瑞士巴塞尔启动了他的公司,他是第一批认识到药物工业生产将对抗非理性斗争的重大进展的人之一。

而罗氏之前身——F.霍夫曼—拉奇公司创立前一年的1895年,Fritz Hoffmann与19岁的AdèleLa Roche结婚了。根据瑞士惯用习俗,婚后的他,就将瑞士巴塞尔这家药厂称为Fritz Hoffmann-La Roche,妻子的名字也注入公司名称,这就是罗氏公司名字之由来。

至今,Hoffmann创始家族仍持有罗氏约9%的股份,有125年历史的罗氏,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25个家族企业之一。罗氏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在中国开展业务,目前“罗氏制药中国”在中国有超5000名中国员工,22款创新药品,超400位中国本土科学家。

图片上传中......

罗氏第二代继任者埃米尔·C·巴雷尔及夫人

1920年4月18日,罗氏创办人死于肾衰竭。他的儿子埃米尔·C·巴雷尔(Emil C.Barell)成为第二代继任者。他对父亲的评价是“罗氏的每一步是他确定了方向,他用远见卓绝、永不满足的能量,富有感染力的自发性和不屈不挠的乐观精神,将公司引向更大、更好的目标。”

事实上,罗氏创办人1920年逝世时,罗氏仅是德国、瑞士众多化学公司之一,也并不出名,做的也不是制药,而是纺织染料,在这个领域的两家龙头企业是1863年成立的拜耳和1865年成立的巴斯夫。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每个人都想要改变世界,却没人想过要改变自己。”百年历程中,罗氏与众多公司一样,也是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动下生存的,其现有的业务也并非今天这些,有的是不得不抛弃的。

1976年,在意大利北部靠近瑞士的塞维索小镇,有一家化工厂突然发生了爆炸,厚厚的白色烟云腾起弥漫上空。而这家工厂就隶属于1963年被罗氏收购的百年香精香料企业——奇华顿。一个月后,工厂所在的塞维索镇农民发现,自家的猫倒下了,捡起死猫时发现尾巴掉下来了。后来,研究人员将死猫挖出来时,发现只有头骨。此后,人们发现这家生产除草剂原料的工厂,爆炸后排放的2,3,7,8-四氯二恶英(TCDD),给当地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灾难。

被舆论口诛笔伐后,罗氏也不得不调整多元化布局,抛弃了不少业务,仅保留制药、维生素、诊断、香料香水这四大业务。

罗氏公司老照片

合成维生素C,让罗氏成就了制药霸主地位。上世纪30年代之前,罗氏在经历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革命后,一度深陷经营危机。而正是因为合成了维生素C,以及后来合成了维生素系列,子承父业的罗氏第二代继任者埃米尔·C·巴雷尔,将罗氏公司推向了一个发展高峰。

二战后,罗氏开发的抗传染药Gantrisin,成为最广泛使用的处方药之一。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期,镇静剂Librium 和Valiun的出现,让罗氏扬名在外,也赚得盆满钵满,也在70年代因垄断地位而挨罚款。

二代掌门人巴雷尔在继任后,积极布局国际化,在1929年就在美国新纳西州的纳特利建立制造和研究设施。1984年6月,罗氏开发的免疫增强剂——罗扰素(Roferon)获得美国FDA批准销售使用,成为该公司历史上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罗氏是1926年将业务伸进中国的,1961年在中国香港设立分支机构,1984年重返中国市场。在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上海罗氏制药”,是1994年成立的。

2021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里,罗氏名列第60位,排名超过了德国宝马、中国石油、法国路威酩轩、台积电、西门子等各大名企。多年来,通过持续兼并、重组,罗氏成为与礼来、辉瑞、默沙东等国际药企龙头力拼的知名全球化药企。

顺带提及,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罗氏不仅有罗氏快筛检测试剂,今年10月,罗氏抗体鸡尾酒疗法已向欧盟申请在市场销售的授权。

本文内容为一波说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摘录发送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0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63.4
  • 江恩阻力:71.33
  • 时间窗口:2024-06-06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