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药明康德|历史的逻辑

  • 作者:自由自在
  • 2022-10-17 09:09:36
  • 分享:

特别声明全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意味着推荐,不可作为投资依据。

一、公司基本情况

药明康德10月12日晚间公告,预计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1.87%,高于中报的68.52%;净利润同比增长77.92%,高于中报的73.29%。另外表达了对达成2022年全年收入增长目标68-72%充满心。

它主要是CRO和CMO两块业务。

CRO的业务,包括前5个阶段,主要侧重于药物的研发CMO的业务,包括后4个阶段,主要侧重于药物的生产

药明的业务是贯穿全周期的,负责新药研发的CRO业务是药明康德的核心业务,CMO业务由子公司合全药业负责。

之前一段时间总不受待见是市场担心没了新冠的订单其业绩还可持续否?

这个问题一句话就可以回答整整一部《内科学》完全能治好的病几乎没有。

人类发展到今天能否做到生死看淡,做不到那必然在医药研发上不服就干。

二、人类对永生的追求是医药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提起永生,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祖龙,他让徐福找长生不老药的事情可谓人尽皆知,是历史上求永生的典型代表。

对永生的追求自他之后都延续了上千年,且随着时代的推进方式不断演变。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兴起服“五石散”,还追求起羽化登仙来。注意祖龙都只是追求长生不老,可没说当神仙,后来这帮子魏晋南北朝的士大夫们还想着当起神仙来。

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唐朝,整个唐代至少有五位皇帝因道服药而死。你说当时的人不知道前人吃这些玩意芭比Q的事吗?显然是知道的,但他们从不怀疑长生不老的可行性,认为是前人吃的东西不对,就跟现在的老头老太太们买保健品一样。他们不知道新闻上报道各种骗人的保健品吗?显然也知道,但他们认为是别人买的是“假货”,自己的才是“真货”。

这一点,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韩老夫子很有发言权。韩老夫子早年还是很有“唯物主义”精神的,早年为了证明“佛骨”不过是块死人骨头、“佞佛”是寻死之道,连皇帝都得罪了。 

不过韩愈同志到了晚年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了。作为通晓古今的大文豪,追求得道成仙的手法自然不能与凡夫俗子同,然后他就想了个与众不同的“馊主意”。他将硫磺粉混杂在鸡的食物里,让小鸡吃下,然后韩愈再将这些小鸡吃掉,基本保持每天吃掉一只,也就是天天吃硫磺鸡。这种方法,导致韩愈的身体受到了伤害,因此早早去世。

从上述这些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对于永生的追求都是非常渴望的,而要实现这一点只有生物医药这一条康庄正道。

因此,医药行业是永远的常青树。

三、医药研发的不确定性导致代工模式相对更为确定

1. 日本的盐野义

盐野义起源于1878年创始人盐野义三郎开的“盐野义三郎商店”,一开始就是做药品销售,相当于是个药房。

1909年盐野义的儿子从医学院毕业,大概觉得他爹做的这个转手买卖没啥出息,于是带着公司走医药制造的道路。

与一般的“二代”用转型之类的名义将家族企业折腾倒闭不同,这位少爷在药品研发上的路走得可谓风生水起。

1909年推出第一款自己的药物——抗酸素,1950年推出镇痛剂Sedes,1959年推出抗生素Sinomin,2003年推出高脂血症治疗药物Crestor,2018年推出Xofluza——20年来最强抗流感药。

2. 美国的吉利德

比起盐野义,美国的吉利德知名度更高,毕竟凭一己之力将丙肝消灭,将艾滋病变成了慢性病。

公司创始人迈克尔·奥丹博士毕业后,又去哈佛读了个MBA,并在毕业后入职一家风投公司,干起了金融生意。

在金融领域赚的盆满钵满后,奥丹跟40岁手握十几亿现金感到一事无成的雷布斯一样选择了创业,他创立了一家只有6个人的小型实验室,这就是后来的吉利德。

创立初期的吉利德也是止不住的亏损,成立8年也没有一款产品上市,仅有一些合同研究项目获得收入,完全依靠奥丹的资本运作才能够获得运营资金。

其在1996年才推出了自己第一款治疗艾滋病的产品Vistide,然而并未改变吉利德亏损的局面。

自己研发不行,那就搞并购。1999年,吉利德以5.5亿美元的价格(超过吉利德资产的一半以上)吞并营收是自身三倍的NeXstar Pharmaceuticals,获得了AmBisome和DaunoXome两个脂质体产品。

“蛇吞象”成功了,收购第二年,吉利德的营收就达到1.69亿元美元,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通过这次并购也让吉利德首次在医药市场站住了脚跟。

不过最成功的一次赌局当属2011年那起震惊华尔街的收购。吉利德以超过百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一家没有上市产品的公司Pharmasset。彼时,Pharmasset的口服丙肝药刚进入三期临床,净亏损累计高达9000多万美元。

出乎意料的是,这款丙肝药效果好得出奇,2013年12月上市,当年即有1.39亿美元的收入,2014年又创下了102.83亿美元的销售额,成为当年全球销售第二的药品。2015年为公司带来了191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占总营收的58.6%。凭借这款药,吉利德迈进全球制药企业TOP 10俱乐部。

上述两个企业,分别从药铺经营和金融投机起家,之后在药物研发领域都做出了有声有色的成绩,在他们成功之前很难预见他们能成功,因此不得不说药物研发是一门玄学,不确定太大了。

不过,相较药物研发的不确定性,搞外包服务倒是一门确定性相对较强的好生意,辛苦是辛苦了点,但毕竟赚的是稳妥钱,谁给钱就帮谁干活,成不成功我不管。

四、医药界的“华为”还是“富士康”?

一提起药明康德,网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医药界的“华为”,另一说是“富士康”。

具体是哪种呢?很简单看看钱多钱少就是了。为何看钱呢?因为这些年无数企业学华为,最后没一家成功的,它们从无数个角度学习了华为,唯独给钱这个角度没有切入过,所以衡量是不是“华为”用钱这个角度更好一点。

三家公司2021年的平均薪酬放这一目了然。

不过千万不要认为“代工”就没出息,立讯精密同样做代工丝毫不影响其股价涨70倍。

这种代工企业能在我国获得巨大成长机会的核心秘诀就在于“红利”。

立讯靠的是“农民工红利”,药明靠的是“工程师红利”。

如果还不明白什么是“红利”,就对着镜子照一照。

五、与药企之间的关系

像药明这种医药研发一条龙都能服务的,把药企干的事都干了,药企干啥?药明未来会不会走到前台自己研发创新药?

对于第一个问题,本人请教过一位医学博士。他的理解是对于大药企,最前端的分子筛选会自己控制,后续的什么一期、二期、三期实验等重要的会自己做,比较边缘的就委托给像药明这样的第三方;对于小药企,特别还在靠融资生存的这些,根本没钱搭建后边的研发管道线,于是分子筛选工作之后的事情就都委托给第三方了。

至于药明未来会不会走到前台来自己制药,这个当然不能排除。毕竟药铺经营者和金融投资客都能制药,一个有多年“铲土”经验的“铲子”亲自下场铲下土也没啥值得惊讶。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1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37.6
  • 江恩阻力:42.3
  • 时间窗口:2024-07-08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524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