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单关于创新药业CRO这事

  • 作者:亮DE
  • 2020-06-19 14:33:56
  • 分享:

小妖的经历研究院的实验员、研究员,这部分属于CRO;QA&RA、PM,这部分属于CRO的甲方。兼职自媒体。属于CRO的乙方。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

收到券商小姐姐单创新药CRO市场那么大,怎么拟上市公司业绩、规模、价值、行业定位……以下就是很直接的话,喜不喜欢的随意,不喜欢的也别给我留言。业内的闺蜜,基本分类可以不。

基本分类

CRO是我们习惯的发现、研究阶段的外包的统称,还有类似生产外包CMO,研发+生产CDMO,这两样兴起时对应我们的MAH,属于长期合作。当然,产品做出来了,销售也可以外包。

创新药研发九死一生,所以CRO兴起。

CRO只是一级,根据药物研发的周期、阶段性需求,CRO细分为药学部分、临床前动物试验、临床研究、药政药证申报、知识产权等。

药学部分CRO,你往往能到一堆实验员,他们需要实验场地,他们不是轻资产,也不是你理解的新企业,一百人好多!如果是从结构筛选+制剂的,一百人,做实验的,根本不够用,三百人起步。实验室,很多创业企业也是借用园区、学校的资源,固定资产并不够。人员很多都是合作院校老师带的硕士,直接留下工作的。这部分研究,不需要全球多的,实验室在哪里都能做。

借助目前IT技术的兴起,很多结构筛选、位、标记物……前期都依赖于计算机模拟。部分生物制品,它最值钱的是自己的数据库,各种库,它自己的基因数据比较多,所以给你匹配出一个你要的结构可能性比较大。基于模拟基础,然后开始各种你不懂的做法,其实就是有机合成,也或者生物发酵找到活性成分。有部分CRO是指做剂型的,比如你把活性成分给他,他帮你做片剂、脂质体、吸入剂……这个行业已经非常细分了。

部分实验室连最简单的gmp、glp的要求都是不符合的,很多依托科研院校。

缺也很清楚,这部分企业,其实小妖觉得是不存在所谓“规模效应”的,除非他违反职业道德。理论上,一个活性结构筛选,算一个项目。换一个项目,很多事从头做。科学家、实验员上一个做过的试验、数据是不能套用的。当然了,前期积累的数据库可以帮企业省事儿,提高成功率,但所谓的研发平台,并不能产生协同性作用,每个项目都需要一组人从头开始。除非……你做“姐妹多嫁”,也就是筛一个目标物的时候,同步得到类似物,然后分别卖给不同的公司,进行同类竞争。这种做法,很难追溯,但是业内科学家们不齿的,但投资人很喜欢。

临床前研究。涉及动物的,各种门槛是有的,动物不是随便养、处理的,所以这个行业有牌照,也会面临动物的垄断,种越纯的当然越贵,控制着整个行业。小白鼠、食蟹猴、比格犬……按体重算都比人贵。有门槛,所以实验室硬件、动物饲养证照齐全,有团队,能够构建多种模型的……没多大问题。但提请注意到是,部分CRO并不使用动物,也不需要有认证的实验室,他们其实和前部分的药学CRO很相似,他们是做细胞级别的结合类实验,就是一个细胞实验室,这部分的硬件条件、标准,你应该按药学部分CRO算,去那个行业里找对标。做病毒类的,你问一下实验室级别,生物安全级别,这次新冠疫情很好地普及了P4这一概念,一般的,有P3的,这是证照,也值钱。

临床研究的。这块大规模兴起,其实之前两年有一个药政触动一致性评价&722临床核。国内企业一下子要补大量的临床研究试验,一时之间,病人不够用。这类创业CRO公司,其实是靠人脉开始的,绝大多数人是来自于“临床医生”。毕竟临床研究是上人体的,也不是他们做,他们只能帮忙联络、执行、督促……这里又开始细分项目推进、数据统计、安全评价等等,但总的来说,这块药企需要大量花费,主要的是临床研究中的各种检、住院费、受试者保险补贴、生物样本检测……起来都是花在临床研究机构和受试者身上的,但如果要速度,要入组快,临床研究者重视、临床研究机构积极配合……这些,CRO似乎不可替代,所以涌现出一批行业里认为很好的CRO,临床执行合规,项目推进较快,提供中英双语服务,全球开临床,他们都有人项目跟进,各大医院研究基地主任都是同学,前卫健委、药监局领导都是VP……对药企的方案提供建设性意见……是的,他们收费很贵,全球化服务。毕竟临床研究的基础费用是药学部分的数量级增长倍数。

这个行业也有姐妹多嫁的,主要是热门适应症,比如各种肿瘤、糖尿病……资源是一套,团队是一个,毕竟打交道的临床研究者就那么几个,尤其是儿科,毕竟能确诊儿科、罕见病、肿瘤的,全中国医生就那么几个,免不了有各种重叠。

记得,药政触动不是天天会发生的,这波过去了,至少会平稳十年。

好的,以上是最简单的分类。每一项还可以继续细分,有兴趣的留言。但类似于申报CRO、专利CRO的,你可以理解为律所、会计事务所,和实验没啥关系了,更像第三方审计、核工作。总之,除了质量系统、放行之外,每个阶段,因为商业需求,企业都是可以外包的。根据小姐姐的单,我们只说CRO部分。

妖言

CRO产值很大,不代表药学CRO产业价值、个体公司产值大。

“姐妹多嫁”行业内普遍存在,这是行业不够成熟造成的,如果你是长期投资人,注意未来的风险。国际上的专利等,规矩很多。目前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追溯成本太高。

服务费折算股权,也就是EFS模式,业内常见,并不是独创。类似于当年Facebook用股权结算办公室装修费一样。但是他们服务的企业不见得都是Facebook。所以用EFS模式,股权折算客户估值,转而跟你算估值的,属于耍流氓。这部分溢价要折算。

把药学制剂CRO公司,对标临床研究CRO的,也属于耍流氓。比如说做个脂质体制剂CRO公司,跟你说昆泰市值、美国上市……所以他们未来可期。同分类比较才有意义。

不是每个公司都是药明康德。如果你不明白,你合全。这家企业怎么通过股东大会表决同意摘牌的。药明康德模式,小妖不推荐任何的模仿。当然了,绝大多数美国回来的海归不会同意。很多场合,我都忍住了。但你们真的不可能是药明康德。同时,也关于人血当狗血出境的问题。再回头想,你是不是药明康德?所以别动不动说自己和药明康德一样。药明康德的体系、产业链无锡自己做创新药、未来药品注册检验第三方也会开放给药明康德……药明康德将成为药学筛选CRO,药明生物持证,无锡生产,自己有巨诺做CAR-T,而且未来药品注册检验是药明康德检测的“一条龙”模式……不代表你可以。

CRO公司也有乙方,公共关系上,自媒体目前很红,很多自媒体本身有CRO公司的股权股份,因此推、创始人采访、数据总结、数据库、行业分析,行业调研表……都是可以编的。都不贵。比咨询公司便宜多,毕竟不用负法律责任,不需要出报告。线下会议还能收费的,你懂。也就是自己办会,增加影响力,接项目,收培训费。目前,一鱼三吃是常态。

CRO这部分,牌照门槛是天然壁垒。需要做实验的,绝对不是轻资产,非常依赖人力的,所以不同类的CRO,人力资源的规模不能同等比较。咨询公司另计。项目越多,需要的人越多,人多了,管理费成本增长率会增加,因此项目增加十倍,人员增加十倍,平均成本并不会低,而是会涨到1.7倍。这不是一个销售额增加,产能增加,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出现,会出现成本摊销的行业。硬件设备很少出现套用的。除去基本建设、固定资产,其他的并不会因为规模大了,项目多了,成本摊销。CRO不可能起量。

下班。有事儿留言。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9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39.19
  • 江恩阻力:44.09
  • 时间窗口:2024-06-29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523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