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国内现代化投行之王中金公司

  • 作者:天才
  • 2022-10-04 11:20:12
  • 分享:


优秀公司能够在激烈竞争中突破重围,实现经营和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中金公司正是在证 券行业传统商业模式白热化竞争和激荡变革中,通过内外并举不断推进向“大而美”的跨 越,近年来持续加大境内市场布局,并在境外业务中维持行业领军地位。

在过去五年内中 金各项指标增速均领先于同梯队大型券商,当之无愧为高速成长的现代投行巨擘。

我们认 为,中金的稳步快跑来自于多轮战略升级和执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前瞻业务架构和灵魂人 物领导下高素质人才团队的有效落地,我们相公司未来有望成长为在中国相关的国际业 务领域,不输外资投行的中国投行。

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对公司的认知仍较多局限于传统券 商研究范畴,而对公司的阿尔法属性认知不足,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持续增长潜力。

以“做中国自己的国际投行”为初心,战略历经多轮升级,成为不输外资投行的中国投行。 公司自设立时即借鉴国际一流投资银行的先进模式和经验,在战略布局、组织架构、人才 文化培育等方面遵寻国际优秀实践。

在历代核心人物的引领下,公司将国际先进的 投资银行、销售交易、财富管理等业务系统性地引入中国,完成了众多开创先河的交易。

当前,新一代战略高屋建瓴,立足“双基六柱”、“中金一家”的战略方向,围绕“数字化”、 “区域化”、“国际化”持续进行能力建设,实现“稳步快跑”。

率先以客户为中心进行部门架构,轻重并举下杠杆率领跑和 ROA 提升驱动 ROE 增长。

中 金公司当前的业务布局结构与国际一流投行相似,围绕企业客群、机构客群、零售客群差 异化特征进行业务架构。

公司已经形成在机构服务上的突出优势,财富管理高净值 和零售布局逐步扩容,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多元、逆周期业务体系。

我们认为,公司将凭借 股票业务、固定收益“资本化”提升用表服务客户能力,实现杠杆率稳健扩张;

并通过进 一步做大高价值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手续费类业务撬动 ROA 上行,最终通过轻重并举驱 动公司盈利能力迈上新台阶。

历代灵魂人物引领和高素质人才团队的拼搏,奠定长期发展不竭动能。中金公司在朱云来、 毕明建等历代核心人物的引领下,把握关键战略方向,多次引领投行高质量经营。

2019 年 末,具有丰富投行业务经验的黄朝晖先生接任 CEO 职位,提出“双基六柱”、“三化一家” 的新战略方向,并成功带领公司从“小而美”向“大而美”的跨越。

公司自设立之 初即借鉴海外一流投行的先进管理模式,设置“管理委员会”作为专门经营管理层,有效 保障公司专业人士集体决策,也充分助力搭建公司全业务协同机制。

战略的有效执行也离 不开公司的高素质人才队伍,2017 至 2021 年中金公司员工总数翻倍增长,CAGR 领先同 梯队大券商,各业务条线人数均实现全面扩充,为长期发展提升动能。

高速成长的现代投行巨擘,行业排名持续上升,盈利增长稳定性强

中金公司行业排名上升显著。在证券行业白热化竞争的行业趋势下,中金公司近年来持续 加大境内市场布局,并在境外业务中维持行业领军地位,内外并举下实现规模和盈利能力 快速增长,排名不断上升。

从规模看,截至 2021 年末中金的总资产达 6498 亿元,自 2017 年以来 CAGR 达 29%,排名也自 2017 年以来上升 4 名进入行业前 5;净资产达 844 亿元, CAGR 达 23%,排名上升 4 名至第 10 名。

从盈利看,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108 亿元, CAGR 达 40%,排名上升 6 名至行业第 7 名。各项指标增速均领先于同梯队大型券商,盈利增长稳定性强。

对标行业前六大券商,中金 公司 2017 年以来总资产、净资产、归母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的 CAGR 均显著领先,凸显 出行业高阶升级中的领跑优势。

凭借公司的快速增长和高阶的业务模式,公司淡化证券 行业盈利高波动性,归母净利润稳定性显著优于行业。

历经多轮变革升级,战略落地执行力强

中金公司战略方向历经多轮变革与升级,坚持“做中国自己的国际投行”。中金自成立之初 就将“做中国自己的国际投行”作为肩负的历史使命,深度推动和服务于国家经济体制改 革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公司自设立时即借鉴国际一流投资银行的先进模式和经验,在战 略布局、组织架构、人才文化培育等方面遵守国际优秀实践。

在历代核心人物的引 领下,公司完成了众多开创先河的交易,将国际先进的投资银行、销售交易、财富管理等 业务系统性地引入中国,成长为在中国相关的国际业务领域,不输外资投行的中国投行。

定位为世界级投资银行,以投行为核心抓手,投行业务历经跌宕后也实现重新领跑。公司 成立最初定位为世界级投资银行,以投行业务为核心抓手,专注服务于大型国企,融合先 进国际投行理念和专业化人才优势。

中金在自 1999 年取得 A 股承销资格至 2010 年相当长 时期内,领先于内地大型 IPO 项目承销市场。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在行业中名列前茅,公司 营业收入也因此排名靠前。

2010 年后,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崛起,中小型 IPO 项目规模 快速增长,而大型国企 IPO 规模逐步收缩,由于中金公司在战略上未对中小公司作相应资 源倾斜。

因此投行业务收入在 2012-2017 年间排名下滑较为显著,营业收入排名也因此相 应下滑。2018 年以来,资本市场深化变革启航,顶层设计正式提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 制。

IPO 资源向新经济企业倾斜,同时注册制预期也对投行专业实力提出更大考验,中金 在投行项目上扎实功力彰显光辉。

伴随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相继落地,由于中金在科技、 TMT、医疗医药、高端制造和消费等新兴行业项目储备上具备先发优势,投行收入排名重 回前列,专业化、高端化的投行实力引领公司发展。

成立初期即学习国际一流投行先进经验,以客户为中心设置部门、从机构业务起家。

中金学 习股东优秀经验,以客户为中心设置部门,从机构证券业务起家,各类业务分部均有针对性 的客户群体,充分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先进理念。

在业务实践中学习国际投行先进经验, 通过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架构自上而下推动各条线协同。并且,公司还注重高净值客户财富管 理服务,成为服务投行客户的有效协同。

公司深入践行国际投行定位,逐步拓展国际化业务, 继 1998 年成立香港子公司后,又陆续成立美国、新加坡、伦敦等子公司。

国际化布局为公司 构建扎实的全球性企业客户基础,国际业务也成为公司整体营收稳定贡献来源之一。因此, 中金公司逐渐构建起在投资银行、机构业务、国际业务等领域底蕴基因。

收购中投证券后积极推进财富管理转型。中金公司自 2007 年以来就注重高净值客户财富管 理服务。2015 年来,中金公司将进一步做大财富管理作为转型方向之一,通过外延并购中 投证券获取零售客户和渠道资源。

财富管理业务充分借鉴摩根士丹利经验,建立起 全谱系产品和贯穿前中后台的财富顾问、产品研究、投资管理等人才团队,铸就起在产品 创设、产品配置和客群黏性等多领域的竞争壁垒。

当前,集团战略高屋建瓴,立足“双基六柱”、“中金一家”的战略方向,围绕“数字化”、 “区域化”、“国际化”持续进行能力建设,内外并举推动腾飞跨越。

中金整合“双基六柱” (“双基”指研究和息技术,“六柱”指投资银行、股票业务、固定收益、私募股权、资 产管理、财富管理六大业务板块)的产业链资源,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综合金融服务,打造 中国的国际一流投资银行,成为未来金融体系的核心参与者。

公司推动从以项目为 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打造“中金一家”理念,推动各部门相互引荐业务,通过联合 服务、创新方案形成针对客户需求的“中金方案”。

同时,数字化下公司积极建设“数字中金”,推动科技联邦制、全敏捷转型、数字化工厂, 实现业务系统化程度、组织运营效率提升,未来息科技团队有望实现位置前移、直面客 户主动提供解决方案。

区域化让中金高效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在京津冀、长三角、粤 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的 15 个省市加大了下沉服务力度。

中金通过国 际化积极服务“双循环”,建立覆盖中国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旧金山、法兰克福和 东京七个金融中心在内的国际网络,按照业务线条垂直统一管理、提供一站式的跨境服务。

2021 年中金国际业务收入占比约四分之一。并且面对外部不确定因素,公司基于对国际形 势的研判和自身战略需要,将进一步坚定推进国际化布局。

国际化的视野和业务布局将使 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赢得更多话语权和定价权。国际化的视野和业务布局赋予公司在全球 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架构以客户为中心,杠杆率和 ROA 双升

以客户为中心设置部门、从机构业务起家,构筑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和业务底蕴。成立初 期,中金即学习股东优秀经验,以客户为中心设置部门。

从机构证券业务起家,注重打造 私募股权投资、销售交易、固定收益、股票业务等业务体系,各类业务分部均有针对性的 客户群体,充分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先进理念。

中金通过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架构自上 而下推动各条线协同,并且采用权益投资专注客需非方向性、固收维持适度杠杆+优化组织 配置的行业先进经验。

公司还注重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服务,成为服务投行客户的 有效协同。因此,中金公司逐渐构建起在机构业务上的底蕴基因。

当前业务布局结构与国际一流投行相似,机构服务贡献突出,财富管理业有望持续扩容。 2021 年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将业务按照客户分成机构证券、财富管理、投资管理三大板块。

其中机构证券又进一步细分为投资银行、股票交易和固定收益,中金公司整体架构与摩根 士丹利更为相近,摆脱国内传统券商业务布局模式。

中金基于扎实的机构客户基础 和强大的服务能力,机构客户服务占比突出,2021 年投行、股票业务、固定收益业务收入 分别占比 21%、28%、11%,合计贡献 60%的营业收入。

未来,伴随财富管理高净值和零 售布局进一步推进,财富管理业务贡献也将持续扩容,为公司形成多元、逆周期业务体系。

凭借股票业务、固定收益“资本化”提升用表服务客户能力,实现杠杆率稳健扩张。

截至 2021 年末,中金杠杆率为 6.5 倍(以(总资产-客户资金存款-客户备付金)/归母净资产计 算),持续排名行业第 1 水平,接近证券行业平均杠杆率的两倍。

进一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积极拓展财富管理转型。中金公司自 2007 年以来就注重高净值 客户财富管理服务。2015 年来,中金公司将进一步做大财富管理作为转型方向之一。

明确 提出要进一步发展投资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包括吸纳及培养更富经验的优秀销售人员、 选择性设立更多服务站点、发展包括跨境投资在内多元化产品组合、升级息技术基础措 施和提升销售、研究及资管团队之间的合作。

在实践中,中金通过外延并购中投证券获取 零售客户和渠道资源,与创始股东摩根士丹利拓展零售财富管理异曲同工。

财富管 理业务充分借鉴摩根士丹利经验,建立起全谱系产品和贯穿前中后台的财富顾问、产品研 究、投资管理等人才团队,铸就起在产品创设、产品配置和客群黏性等多领域的竞争壁垒。

杠杆率领跑和 ROA 持续提升,将进一步驱动公司盈利能力增长。过去,受益于领先行业的 杠杆率水平,中金ROE始终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也受到高杠杆率对资产规模的撬动, 公司 ROA 水平低于行业平均。

近年来,伴随中金公司用表能力持续提升驱动杠杆率进一步 上升,以及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手续费类业务撬动 ROA 上行、与行业平均水平逐渐缩小

公司 ROE 水平逐年提升,与行业平均水平的距离也进一步拉大。我们认为,未来伴随杠杆 率领跑和 ROA 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仍有望迈上新台阶。

灵魂人物引领腾飞,高素质人才快速壮大

多位灵魂人物引领公司腾飞。1998-2009 年,中金公司在朱云来等核心人物的引领下,打 造一流投资银行,持续占据内地股权承销的龙头地位。

自 1997 年中国移动海外上市 起,中金在境外股权投行业务中也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步积累起竞争优势。

2015 年,中金 创始元老级人物之一毕明建回归出任 CEO,快速完成中金的股份制改革,并主导推动公司 于港股市场 IPO 上市。

2017 年,中金完成对中投证券的吸收整合,加快财富管理转型;并 于 2018 年通过定增引入互联网和产业资本背景的战略投资者,推动数字化转型,探索差异 化的高质量经营道路,实现再度崛起。

2019 年末,具有丰富投行业务经验的黄朝晖先生接 任 CEO 职位,提出“双基六柱”、“三化一家”的新战略方向,并成功带领公司从“小而美” 向“大而美”的跨越。

灵魂人物和优秀管理层引领公司把握关键战略方向,实现腾飞。发起设置“管理委员会”作为专门经营管理层,有助于打造全业务协同。

自设立之初,中金即 借鉴海外一流投行的先进管理模式。公司董事会下设专业的管理委员会以负责业务决策, 管理委员会由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和主要业务线、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成员均为 在金融业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

专业管理委员会的模式是海外领先金融机构广泛并且 长期采用的优秀管理模式,该模式有效保障公司专业人士集体决策,实现决策更加合理、 更加科学稳健,同时也充分助力搭建公司全业务协同机制。

高素质人才队伍快速壮大,提升长期发展动能。2017 至 2021 年,中金公司员工总数翻倍 增长,CAGR 领先同梯队六家大券商,各业务条线人数均实现全面扩充。

中金拥有 高素质的金融人才队伍,从学历结构来看,截至 2021 年末,公司 13557 名员工中超半数 的员工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且该比例在过去几年逐年上升。

集团大约 37%的员工 及 41%的董事总经理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公司长期发展动能的 核心源泉。

业务解构以客户为中心,专业构筑高附加值

中金基于优质的机构、企业和零售客群基础,将“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与专业创新的全产 业链协同连接。

证券行业新形势下经营重心从流量营销向客户为中心的转换,券商经营需 要以优秀的产品体系、服务体系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中金公司自创立初期即把 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组织架构设置全面以客户为中心设置,以服务 企业客户构建起投资银行、私募股权投资产业链,以服务机构客户将构建起横跨股票交易、 固定收益、资产管理、研究等业务链的全场景服务框架。

以服务高净值客户和零售长尾客 户构建泛财富管理业务,同时以业务协同促进效能充分发挥和客户全方位赋能。

在资本市 场改革与开放深化的背景下,中金依托多元协同和领先的专业实力,有望通过打造良性业 务生态,提高经营效能,构建核心竞争力壁垒,并最终在市场竞争中持续领航。

服务企业客群现代投资银行底蕴悠久

深耕境内优质客群,夯实业务协同根基。中金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多年深耕形成 的专业实力,高端和新经济客群的扎实基础,叠加融合外资优质管理基因及人才梯队的底 层支撑,并通过稳健的海外布局拓宽业务边界。

目前,中金的投资银行业务中各业务线条 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从境内业务看,2020-2021 年,中金境内 IPO 承销规模合计 1630 亿元,市占率 15.0%,排名第一;

再融资承销规模合计 1217 亿元,市占率 6.6%,排名第 五;债券承销规模 13838 亿元,市占率 6.5%,排名第四;根据 Dealogic,截至 2021 年中 金并购业务在中国并购市场已连续第八年排名第一。

从境外业务看,2020-2021 年,中金作 为保荐人主承销港股金额均排名市场第 2,作为账簿管理人主承销中资企业美股规模分别排 名市场第 5/第 4。

投行的领先优势也夯实中金业务协同基础,投行可向财富管理输 出优质客户,向资产管理、投资管理输出优质项目,打造全产业链业务协同机制。

依托资源优势深耕大型客户,完成多个里程碑式项目。中金投行拥有辉煌的历史,由多位 核心灵魂人物引领,在较长时间内主导着境内外大多数大型 IPO 项目,其中客户包括中石 油、中石化、工商银行、中国联通、中国电等国有企业。

伴随大型国企资源的逐步挖掘 和 2009 年创业板落地,叠加同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提升综合实力,以大客户为核心战略的 中金在投行竞争中有所承压。

近年来伴随资本市场创新改革深化,公司凭借专业化实力、 大客户优势和新经济领域的率先布局,投行优势再现光辉,完成多个里程碑式的融资项目。

如 2018 年参与工业富联 A 股 IPO、小米集团港股 IPO,2019 年作为牵头联席保荐人、联 席全球协调人等主导阿里巴巴 129 亿美元港交所二次上市。

2020 年参与中芯国际和金龙鱼 A 股 IPO、前十大 A 股 IPO 参与半数,2021 年参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 A 股 IPO、百度港 股 IPO,在 A 股和港股前十大 IPO 中均参与半数项目。

从单均承销规模来看,2020-2021 中金 A 股 IPO 单均规模 29.6 亿元,再融资单均规模 21 亿元,显著领跑行业,表明公司在 大型项目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多元化行业布局,新经济领域战略部署前瞻,客群基础优质扎实。中金持续推进业务多元 化布局,扩张客群基础,在金融、能源、军工、交运、建筑和消费等传统领域持续保持领 先优势,并在新兴行业进一步积累竞争力。

从组织架构来看,中金设有专注于新经济领域 的成长企业投行部,广泛覆盖,在 TMT、医疗健康、高端制造等新兴行业的战略部署前瞻, 品牌优势突出。

从 2020-2021 中金股权融资规模的行业分布来看,除资本货物占比较高外, 半导体、生物科技行业均占境内 IPO 融资规模 16%,半导体占境内再融资规模 8%。大型 企业叠加新经济领域的客群优势,赋予公司投行业务持续成长动能。

中金将把握全面注册制改革及境外上市相关制度落地等带来的机遇,加强能力建设,加大 客户覆盖广度和深度,提高项目储备数量。

公司践行“区域化”持续落实区域下沉, 加强区域龙头企业覆盖;践行“国际化”,拓宽国际网络布局,加大跨国公司覆盖,精准把 握国际环境变化趋势下的主题性机会,国际化业务中积极布局多品种跨境产品,提升中金 海外影响力。

服务机构客群客群和专业创新领跑者,股票业务深耕全球机构客户,强化权益客需用表

深耕全球高端机构客户,国际化布局降低经纪业务收入波动。中金股票业务扎根中国,布 局全球,深耕境内外优质客群网络,互联互通业务份额保持市场前列。

具体来看,机构经 纪业务增长迅速,2021年A股交易额同比+125%,市场份额达1.6%;港股交易额同比+17%, 市场份额 0.6%;公募基金交易额同比+77%,市场份额 3.5%。

国际化优势显著,QFII 客户 覆盖率超 55%,连续 18 年排名市场首位,境外主经纪商平台在中资券商中领先。2021 年 股票业务境外收入贡献占比 66%,均衡的收入区域分布结构有效提升公司盈利的稳定性。

机构业务客户客群优质,保持较为稳定的费率溢价,体现出较强的客户经营能力。 2021 年股票业务营业收入 85 亿元,2017-2021 年 CAGR 为 39%,其中经纪业务贡献比 例达 36%,资本业务贡献占比 64%。

2018 年以来强化客需用表,产品创设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强,彰显一流资产负债表运用能 力。与典型的券商自营投资不同,中金的权益类金融资产主要用于产品创设和代客交易, 不承担方向性风险。

2018 年以来,受衍生品新规、机构化趋势和跨境资本流动趋势越发显 著,中金公司开始将更多的资本金资源向股票业务部门倾斜,用表服务客户的跨境需求、 风险对冲和风险管理需求。

公司产品创设能力突出,中金公司目前已形成权益衍生品方面 较强的规模效应,培育了领先的风控能力。从权益类衍生工具名义本金看,截至 2021 中金 规模达 4346 亿元,位列行业第三。

此外,中金还持续拓展潜在客群和推进产品创新,未来 有望持续积累竞争优势。截至 2021 年,中金交易性权益类金融资产 1277 亿元,其中场外 衍生品交易对冲持仓股票占比为 84.9%,2017-2020 年分别为 97.1%、86.7%、89.1%、 85.4%。

稳定在较高比例,未完全对冲主要系部分衍生品仓位分散化不足,余留较少量敞口。 在代客为主的业务背景下,中金整体投资回报稳健。

在杠杆率抬升的同时,中金保持着稳 健的风险管控水平,近年来未发生显著的风险事件,被纳入首批并表监管试点范围,侧面 反映公司出色的资产负债表运用能力。

固定收益五大赛道全面布局,自营代客业务均衡

固定收益业务持续推动五大赛道发展,自营与代客业务较为均衡。中金公司持续推动固定 收益五大赛道,打造跨国界、跨市场、跨平台的一流固收产品做市平台。

固定收益业务涵 盖提供固定收益类、大宗商品类和外汇类证券及衍生品的销售、做市、融资和产品开发等 一体化综合服务,具体包括利率业务、用业务、结构化业务(含证券化产品和非标产品 等)、外汇业务、大宗商品业务等。

全面覆盖大型、规范、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与大型银行、 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头部基金公司等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广泛覆盖可交易的固定收 益产品种类,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固定收益产品销售、交易、研究、咨询、产品、清算交 割和风险控制等一体化服务。

持续提升做市业务能力,用表服务客户。中金公司是行业较早提出用资产负债表服务客户 的公司之一,2015 年即从战略上决策要高效用表服务客户。

根据市场趋势和客户需 求,公司自 2015 年起加大固定收益业务部门用表业务,除自营投资外,还更多的拓展代客 需求,例如使用资产负债表承接投行发行的 ABS,后续为财富管理客户输出产品或保留仓 位并承担风险敞口;

以及提供用债流动性管理等。因此,2015-2018 年 FICC 业务收入获 得较快增长;2018 年以后,公司用表转向股票业务部门,FICC 业务持仓规模保持稳定。

当前,中金继续提升做市交易能力,并进一步加强产品定制化创设能力,持续推动产品创 新,提高跨境业务能力,着力打造一流的 FICC 金融科技平台。

投资收益稳健,为固收业务核心收入贡献,客需业务发展驱动收入稳健和手续费收入提升。 中金资产负债表运用能力突出,截至 2021,公司“自营非权益证券及其衍生品/净资本”达 306%,在行业中排名第三。

2021 年公司固定收益持仓规模 1159 亿元,同比+6%,保持相 对稳定。整体来看,受益于较为稳健的固收投资策略和做大客需业务,公司固定收益收入 较为稳健。在 2017 年行业投资普遍较差的时期实现逾 300bps 的超额收益。

收入贡献结构 中,投资收益是固定收益业务最主要的贡献,2021 年中金实现固定收益投资收益及其他收 入 23 亿元,占固定收益业务分部总收入比例为 72%。

同时受客需业务发展驱动,手续费及 佣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17-2021 年 CAGR 达 39%。

私募股权历史悠久规模领跑,践行“三化一家”

私募股权投资经营历史悠久,基金类型丰富、资产管理规模领先。1995 年,中金公司率先 启动直接投资业务,成为最早开展直投的券商之一。

2006 年,中金组建中金 PE 团队,先 行在海外成立 PE 股权投资平台,并于 2007 年成为率先拿到证监会直投牌照的两家券商之 一,2010 年又成为证监会批准的第一家可向第三方募资的券商股权投资机构。

公司 通过中金佳成、中金甲子、中金钱海、中金智德等子公司持续推进私募股权投资业务。

2017 年,公司成立中金资本,作为中金统一的私募投资基金业务平台,管理中金公司境内外私 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管理的基金类型涵盖人民币企业股权投资基金、母基金、地产基金、 基建基金、美元企业股权投资基金等。

截至 2021 年底,中金资本在管认缴规模人民币 3,278 亿元,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拥有超过 400 人的专业投资管理团队。

母基金和直投基金协同发展,构建强大的地区覆盖能力。中金资本抓住时代浪潮,把握双 创时期发展机遇实现规模快速成长,管理资产主要结构可以拆分为

约 28%为母基金, 包括由发改委、财政部和中金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国家级 VC 母基金中金启元、由北京市政 府发起设立并选聘中金资本为合作机构的地方龙头基金北京科创基金等;

约 58.6%为企 业股权投资基金(直投基金);约 13.4%为基础设施、房地产和美元基金。

整体来看, 中金构建人民币直投基金、母基金、地产基金、基建基金、美元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协同的 发展模式,对不同地域覆盖能力较强。

投资行业聚焦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基于公司在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的持久打磨。

2021 年 末直投项目行业投向主要包括大健康(占比 24%)、高端制造(占比 18%)、大消费(占比 13%)、高新技术(占比 6%)、新能源、新材料、新环保、新企业服务(四“新”合计占比 39%)等。

母基金也延续公司行业布局优势,主要投向高端制造、大健康、高新技术、大 消费扥领域。受益于公司前瞻的行业布局和优秀的企业筛选和陪伴能力,截至 2021 年末中 金资本旗下直投企业上市近 100 家,2021 年有 20 多家企业直投企业上市,实现有效退出 和收益兑现。

私募股权显著受益于“三化一家”的协同战略优势。根据公司年报披露,中金资本与中金 其他业务部门开展多项业务合作,2021 年实现近 300 单跨部门合作。具体来看

资金 端,一方面,公司利用母公司优秀的誉丰富募资渠道,设立与各级政府合作的地方引导/ 产业基金,并坚持区域下沉,在北京、长三角、川渝、长江经济带、海南等地的区域化布 局取得显著进展;

另一方面,私募股权投资可为财富管理客户输送优质的资管产品,获得 机构资金、高净值资金、国际资金等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2021 年新募集认缴规模超过人民 币 550 亿元,同比+149%,并在中金启元国家引导基金层面引入全国社保基金资金。

投 资端,寻求与投行、研究、销售交易等前台部门协同,在被投企业发展前期提供并购、融 资支持、上市支持,并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库进行管理,逐步构筑成熟的投资+投行模式, 并积极参与科创板跟投;

管理端,上市后提供持续交易支持和后续融资,并进一步协助 境内外战略并购与合作。寻求与公司一流的研究能力、坚实的中后台基础、严格 的风险管理等核心优势的协同,形成综合性竞争优势。

受益于中金资本持续做大规模,部 门营业收入也迅速增长,2019-2021 年 CAGR 为 33%。

资产管理客户+产品快速提升,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券商资管发挥主动管理能力优势,各类产品规模快速提升。中金基于主动管理能力优势, 持续丰富产品线、丰富产品和策略、强化客户覆盖,资产管理规模稳步提升,过去三年规 模增速亮眼;同时产品数和客户数均快速上涨。

中金通过中金基金开展公募基金业 务,截至 2021 年中金基金管理规模 852 亿元,同比+54%,但相比同梯队券商旗下公募基 金规模仍相对较小。

服务零售客群打响“中金财富”品牌

财富管理业务起步早,整合构建“中金财富”品牌。中金公司最早自 2007 年起创设“中金 公司财富管理”品牌,目前已成为国内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典范。

财富管理早期主要服务于 高净值客户,并有效承接集团内部其他业务相关高净值人士的财富管理需求,与原股东摩 根士丹利早期服务模式异曲同工。

摩根士丹利早期零售客户数量较少,在金融危机后为推 动财富管理转型顺利进行,通过并购获取广泛的客户和渠道资源,并逐渐成长为领先的财 富管理机构之一。

中金公司财富管理早期也存在高净值客户数量较为稳定、零售客户服务 覆盖不足的现象,同样通过外延并购来完善客户和业务架构。2017 年,中金公司完成对中 投证券 100%股权的收购,并更名为“中金财富证券”。

2021 年 7 月,中金公司宣布将境内 财富管理业务转移给中金财富证券,将从事境内财富管理业务的 20 余家营业部划转至中 金财富。

交易完成后中金财富作为中金公司的子公司开展财富管理业务,中金公司作为母 公司开展投行、股票、固收、资管、私募等业务,进一步实现业务整合。

2021 年 10 月, 中金财富整合基本完成,“中金财富”在统一品牌下跨越迈进。总部敏捷型转型,分支机构落地矩阵式管理,以组织架构改革自上而下引领变革发展。

中金财富在整合的同时完成战略导向的组织架构改革,总部建立了“三大部落两大中心”的 全敏捷组织,包括客群发展、产品与解决方案、全渠道平台三大部落,以及运营与客服、 数字化能力发展两大中心。

新架构内设近 30 个敏捷团队,敏捷团队长职责共分为三大块 敏捷团队任务管理、敏捷团队工作目标优先级管理、敏捷团队人员管理。并开启全面数字 化转型。

在分支层面,落地矩阵式管理,由过去分支机构自主主导的模式向矩阵式、区域 化管理转型,成立 20 个区域管理总部,打破营业部边界,强化总部客群部落对销售团队专 业化、标准化管理,包含招、培、管、评等多维度举措。

搭建完善分层次的财富管理服务,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的深度挖掘。当前, 中金财富管理服务架构和产品布局与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业务异曲同工。

中金的财富管理 业务主要分为针对家庭的财富规划、针对民营企业家族的环球家族办公室,为其提供包括 研究、交易、用、金融产品等服务。

同时设有专注买方研究领域的 CIO Office 和深耕产 品市场研究和筛选的金融产品。分层次的财富管理架构、扎实的大类资产配置研究,赋予 其满足客户境内资产保值增值和海外大类资产配置等全方位需求的能力。

一方面,能够提 升中金财富管理能够触达的潜在客群;另一方面,通过完备的产品线、综合金融生态的布 局、优质的客户服务体系,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风险收益偏好需求。

进而实现客户 价值的深度挖掘,构建财富管理业务新生态。中金还通过金融科技切入长尾客户, 助力零售客户财富管理转型。

对财富管理本质理解深刻,“买方投顾”品牌引领行业转型,彰显穿越市场周期的韧性。当 前证券行业财富管理仍较多拘泥于流量服务的销售模式阶段,财富管理时代真正开启需要 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模式,陪伴客户的财富成长。

中金公司较早对财富管理本质内涵有深 刻的理解和践行,开启“买方投顾”模式,陪伴客户、从客户资产的增长中受益。

中金财 富管理“投”和“顾”兼顾从产品上看,中金财富管理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中 国 50”、微“50”、“公募 50”、“海外 30”等系列管理型和建议型方案品牌快速打响。

同时 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创新 FOF 产品,充分满足各阶层客户多样化需求。

产品来源不同于传统 的财富管理业务的产品代销和投顾,不仅筛选外部优秀产品,还依托中金自有业务优势创 设金融产品,实现深度协同,约半数为自有产品,供给方包括股票业务部、FICC 和 PE 等 部门,并与经纪、投行、资管等业务条线形成广泛的交叉销售。

从服务上看,中金通过投 前路演、投中拜访、投后报告并定期账户检视的全周期服务,为客户创造更佳的持有体验, 并通过陪伴帮助客户客服人性弱点,安心持有、享受资产增值带来的回报。

截至 2021 年末,财富管理买方收费资产近人民币 800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超 180%,买方 投顾资产在资产保有量中占比也同比显著提升。

在 2021 年股票市场波动下行的背景 下,中金公司买方投顾资产保有量仍能实现持续上涨,充分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陪伴型服 务体系下客户的黏性,彰显出财富管理业务穿越市场周期的韧性。

深耕中高端客群,通过金融科技切入长尾客户,不断夯实全光谱客群基础。中金自 2007 年启动财富管理业务时即专注高端化。

对投资顾问分层管理,领跑的优势和当前领先的客 户经营体系带来高净值客户数量和管理规模的持续提升。截至 2021,财富管理高净值客户 3.5 万户,同比+36%;

高净值个人客户资产约 8204 亿元,同比+22%,高净值户均资产约 2351 万元。在长尾客户方面,过去中金并不占优势,但收购中投证券为中金带来了广泛的 长尾客户基础。

中金通过切入互联网巨头理财流量入口,2018 年引入腾讯作为战略 投资者,2020 年 9 月与腾讯数码合资成立的技术公司金腾科技开业,通过场景驱动金融科 技发展,持续推动中台战略落地与数字化转型。

截至 2021,财富管理客户总数达 454 万户, 同比+23%;总客户资产约 3 万亿元,同比+16%(均包含高净值客户)。

盈利预测

中金公司是 A+H 股上市运营的大型综合头部券商,各项业务均实现跨越增长,经营价值率 高。我们对中金公司 2022-2024 年业绩进行预测,分别作出以下主要假设

投资银行业务公司投行业务优势明晰,我们认为伴随全面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资本 市场仍有望持续扩容,公司未来业务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假设 2022-2024 年公司境内外 IPO 业务规模合计 1407、1618、1942 亿元,再融资承销规模 1271、1525、1830 亿元, 债券承销规模 7347、8082、8890 亿元。

股票业务综合考虑当前景气度,我们假设 2022-2024 年市场股票基金日均交易量分别 为 10000 亿元、11000 亿元和 12000 亿元。考虑公司机构经纪业务保持强劲增长。

2021 年 A 股交易份额达 1.6%,同比+0.7pct,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 A 股机构经纪交易份额分 别为 1.8%、2.0%、2.2%。

公司产品创设能力突出,2021 年权益衍生工具名义本金达 4326 亿元,同比+44%,交易性金融资产中股票/股权持仓中用作场外衍生品对冲持仓规模 1084 亿元,同比+14%。

预计 2022-2024 年权益衍生工具名义本金分别为 4759、6424、8673 亿元,同比+10%、+35%、+35%,对冲持仓规模分别为 1138、1366、1639 亿元。

固定收益业务固定收益持仓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1 年规模为 1159 亿元,同比+6%。 假设 2022-2024 年固定收益持仓规模分别为 1182、1253、1328 亿元。

未来公司还将继续 提升做市交易能力,加强产品定制化创设能力,并提高提高跨境业务能力。

资产管理业务公司券商资管产品管理规模快速提升,2021 年末定向、集合、专项资 产管理规模分别为 6074、5726、1720 亿元,分别同比+59%、+239%、-18%。

考虑公司 较强的渠道拓展能力和投研配置能力,预计定向和集合规模仍将继续增长,预计 2022-2024 年定向资管管理规模 6378、7654、9185 亿元,集合资管规模 6299、8819、11464 亿元, 专项资管规模 1634、1960、2352 亿元。

私募股权业务公司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实现全产业链协同联动,截至 2021 年末在管认 缴规模人民币 3278 亿元。

考虑公司私募股权深化国际化和区域化布局,预计规模仍将持续 提升,预计 2022-2024 年私募股权投资认缴管理规模 3442、3786、4165 亿元。

财富管理业务综合考虑当前景气度,我们假设 2022-2024 年市场股票基金日均交易量 分别为 10000 亿元、11000 亿元和 12000 亿元。公司交易份额不断攀升,2021 年市场份 额达 2.24%,同比+0.11pct。

考虑中金财富品牌建设有效,叠加持续深化金融科技服务长尾 客户,预计市占率仍有望持续提升,假设公司 2022-2024 年零售股基交易市占率 2.34%、 2.44%、2.54%。

目前市场风险波动,假设 2022-2024 年融资融券业务市场总规模分别为 1.74 万亿、1.91 万亿和 2.11 万亿元。2021 年公司两融业务市占率为 1.99%,较 2020 年 有所提升。

考虑公司持续加大客户拓展,假设 2022-2024 年业务市场份额分别为 2.07%、 2.15%和 2.23%。公司对股票质押业务持谨慎态度,我们认为未来业务规模将维持低位。

管理费率及有效税率公司管理费率在大型券商中属于较高水平,我们认为未来管理费用 支出将维持基本稳定,随着人员逐渐扩充,管理费所占比重有望小幅上升。

考虑公司将综合 考虑内外部环境对人员团队节奏进行调整,假设公司2022-2024年管理费率分别为55%、57% 和 57%。参考历史情况,假设公司 2022-2024 年有效税率分别为 17%、17%、17%。

预计 2022-2024 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 110.42 亿元、129.80 亿元和 154.86 亿元,同比 分别+2%、+18%、+19%。2022-2024 年 EPS 分别为 2.29 元、2.69 元和 3.21 元,BPS 分别为 19.55 元、21.97 元、24.85 元。

根据 Wind 一致预期,2022 年大型券商 PB 平均值为 1.18 倍,PE 平均值为 11 倍。参考行 业可比券商估值,并考虑公司 2017 年以来总资产、净资产、归母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 CAGR 均领先于同梯队大型券商,盈利增长稳定性强,各领域经营势头稳健。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7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30.22
  • 江恩阻力:34
  • 时间窗口:2024-06-15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7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