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他们走到了下半场

  • 作者:萌萌哒大大
  • 2023-03-20 12:05:12
  • 分享:

文/十一弟

前几天,万科的股东大会上,郁亮三缄其口,面对投资人的提问,都抛给了其他管理层。

但唯独有个问题,他拿起了话筒。

年初,万科与建设银行合伙设立了一支住房租赁基金,总规模一百亿。

有投资人问郁亮,这支住房租赁基金是不是给万科旗下泊寓找到了退出渠道?

他回答说,这是去年比较成功的一件事——

“做长租业务、做经营性业务最大的苦恼,是不能够光有投入而没有退出渠道,我们希望给泊寓的资产找到解题思路。这个基金安排提供了一种退出渠道。”

在万科内部,他们把泊寓看作是难度最大的经营性业务。

为了把泊寓等住宅开发以外的业务做好,万科在去年甚至专门设置了一个联席总裁的职位,给予支持。

在高周转模式狂飙的那些年,商场、长租公寓、养老等业务,慢慢被开发商遗弃了。

投资规模大、培育时间长,回报周期慢,还要一直干着脏活、苦活、累活。

当年,恒大雄心勃勃地搞多元化的时候,许教授选择的赛道,都是“多快好省”的快消业务——

矿泉水、粮油、乳业、健康、金融、体育、影视。

至于新能源汽车,那是后来的故事了。

圣经里面有句话,“要进窄门,不要进宽门。”

宽门易进,所以人多,但必至灭亡;窄门里人少,方得永生。

有位企业家,龙湖集团的创始人吴亚军,曾经用她朴素的投资逻辑,给这句话作过注解——

“天晴补屋顶,雨夜赶长路。”

其实,这就是一种长期主义,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不激进、看长期。”

从吴亚军的投资逻辑来说,开发商应该趁着房地产的日子还很好过的时候,早早地走进“窄门”。

在房地产行业,也确实有一些长期主义者。

万科、龙湖集团、新城控股、华润置地,都在商业、长租公寓、养老等多元化业务上,提前做了布局和投入。

到了去年,这些新业务已经沉淀下来巨大资产,并给开发商带来了现金流。

2022年,龙湖集团新开业了15座商场,目前已经有76座商场在运营。

它旗下的长租公寓“冠寓”,累计开业了11.6万间房源。

去年,龙湖集团的收入规模为2506亿,同比增长了12%。

其中,龙湖天街等商场的租金收入94亿,增长了16%;龙湖冠寓的租金收入24亿,增长了9%。

龙湖集团把天街、冠寓归入了运营业务,把龙湖智创生活、龙湖龙智造归入了服务业务。

在住宅开发业务以外,它终于找到了增长的“第二曲线”。

这两大业务构成的经营性收入,2022年达到了236亿,同比增长了25%。

现在,龙湖集团的利润结构里,经营性利润占比为27%。

从前被开发商遗弃了的重资产,现在真的成了能救命的“香饽饽”。

2022年,很多民营房企暴雷了,这之后就是漫长的债务化解过程。

当出险房企从兜里掏出资产,拿到市场上换钱的时候,最容易变现的是旧改。

去年,中集团接手了佳兆业在深圳的四个旧改项目,总货值可能有五百亿。

融创最早一批脱手卖给金融机构的资产,也是旧改。

它从泛海控股收购的上海董家渡项目,去年底引入了中国华融、中托、浦发银行等财团注资,总规模120亿。

十一弟估计,倒下的出险房企里,最先缓过来的,会是那些囤了大量旧改项目的开发商。

旧改以外,商场、写字楼、长租公寓等商业资产的流动性,其实也很不错。

最近,旭辉把它在上海的总部大楼挂牌了,准备拿到市场上换钱。

远洋集团从北京的几个商业项目套现以后,它又把成都太古里的一半股权,卖给了太古地产。

由于内地楼市不景气,凯德、太古、友邦等很多外资机构,嗅到了抄底的机会,纷纷涌入大举出手。

现在,开发商手上最难变现的资产,就是通过招拍挂市场拿到的住宅项目。

前几年拍地的土地成本很高,如今房价又跌下来了。

再加上开发商暴雷以后,耽搁了一年多,高周转已经玩不转了,开发项目很难不亏。

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有人愿意当冤大头接盘了。

去年十一月份,监管层放开了房地产融资,交易商协会发出了债券融资的“第二支箭”。

房企们都很激动,不过很快就犯了难——

在公开市场发债融资需要提供抵押物。

开发商手上的住宅项目,杠杆翘得很高,房价跌得厉害,几乎没什么抵押价值。

但那些先前走进了“窄门”的房企,家底都很厚实。

交易商协会发出“第二支箭”以后,就有投资人问新城控股——

“符合条件、且未做融资的吾悦广场有多少座,预计能带来多大融资空间?”

它的董秘告诉投资人——

“目前还可以进行抵押融资的、已开业的吾悦广场约六十座,对应估值约450亿。”

在市场下行的一年里,这些投资物业的市值,还在蹭蹭地往上涨。

许多开发商雷声隆隆的时候,万达和新城控股,却一直身处安全区。

有人说,六年前,万达与融创、富力进行的“世纪大交易”,让王健林安全着陆。

而四年前,王振华锒铛入狱,给新城控股敲了警钟,让它提前刹车降速。

在商业模式上,万达与新城控股如出一辙。

2017年的“世纪大交易”,万达卖给融创的文旅项目,配套的是住宅开发。

哪怕被逼到了绝境,王健林也把万达广场等商业资产留在了手上。

去年,其他开发商都在缩表,万达却重整旗鼓,开始了扩张。

时隔多年,中国内地房地产富豪榜上,王健林又成了首富。

住宅开发和商业板块,已经是新城控股最核心的两大业务。

其中,商业板块的代表性产品——吾悦广场,就是下沉到更低线的城市,复制了万达广场。

新城控股还从万达挖角了它的“旧将”陈德力、曲德君。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高周转模式让开发商赚到了大钱。

于是,大家一度对沉淀资金的重资产嗤之以鼻。

到了去年最要命的时候,开发商逐渐意识到,原来那些商场、写字楼、长租公寓,更容易换回来钱。

支持房企融资的“三支箭”发出来以后,监管层又实施了一项计划——

改善优质房企的资产负债表。

这个计划的实质,就是梳理房企的资产负债表,将沉淀了大量资金的存量资产盘活,换回流动性,进而补充权益、削减债务。

为此,监管层提供了一整套金融工具,公募REITs、不动产私募基金。

开发商只要利用好这些金融工具,就能够盘活沉淀在资产负债表内的商场、写字楼、长租公寓,让重资产变成现金。

但问题在于,你手上有没有成熟、优质的商业资产。

过去几年,龙湖集团把天街、冠寓组成的运营业务,龙湖智创生活、龙湖龙智造组成的服务业务,放在了与开发业务并列的地位上。

这三大业务板块,覆盖了地产开发、商业投资、长租公寓、物业管理及智慧营造五大主航道。

在地产开发业务之外,龙湖集团找到了增长的“第二曲线”、“第三曲线”。

去年十一月份,在市场神经最敏感的时候,吴亚军把权杖交给了陈序平。

这个年轻的高管在投资人电话会议上,为龙湖集团绘制了房地产下半场的增长曲线——

“未来五年,我们的目标是让经营性航道产生的利润占比过半。”

在这一轮的市场波动中,龙湖集团是一家穿越了周期的优质房企。

多航道的业务布局,轻重业态搭配,让龙湖集团熨平了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波动。

不过,更为核心的是——

围绕消费者的生活、工作、社交等场景,这些多航道业务建立了“一个龙湖”生态体系,深度参与城市空间、服务重构。

它的业务核心,就是聚焦于消费空间和消费业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这个词,被提到了23次。

在房地产的下半场,龙湖集团多航道业务的想象力,才刚刚打开。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3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0.06
  • 江恩阻力:10.73
  • 时间窗口:2024-06-20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32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