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火爆网剧《长安十二时辰》推手猫眼要ALL IN全娱乐 亏损的20亿啥时能赚回来?

  • 作者:苍夜之巅
  • 2019-07-19 23:54:30
  • 分享:

来源:每日财报

作者:沐言

猫眼娱乐(01896.HK)近两天热度居高不下,与合伙伙伴联合出品的一部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因高度还盛唐气象,成为全网排名热度第一的网剧,豆瓣评分8.8分。

这部剧能够大热,离不开雷佳音和易烊千玺的精彩演绎,离不开制片、导演和编剧的良苦用心。当然也少不了猫眼在短视频、流媒体、KOL的全方位营销。

7月9日,猫眼娱乐CEO郑志昊在“2019猫眼娱乐战略升级发布会”上宣布,猫眼娱乐与腾讯集团的“腾猫联盟”正式成立,意在打通影视上下游业务,且将重发力打通腾讯影业和腾讯视频。腾讯投资董事兼总经理湛炜标表示,将在音乐、视频、游戏、云、支付等方面全力支持猫眼娱乐接下来的发展。

从这次发布会上,《每日财报》注意到,猫眼娱乐正在试图从单一的票务业务,转向涉足电影、全娱。猫眼已经不再满足吃鱼尾鱼身,而是要真正的一鱼多吃,从鱼尾到鱼头。

这种全产业链的布局,资源共享的模式是众多公司梦寐以求的理想商业闭环。但是电影寒冬的周期下这种模式能快速奏效吗?面对着B端、C端越来越多领域的竞争对手,猫眼真的能做到游刃有余吗,双拳能抵四方竞争?

7月16日,中金公司发表报告称,上半年中国内地实现票房311.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2.7%,九年来首次同比下滑。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整体疲软拖累猫眼娱乐的售票收入,下调中性情境下全年票房收入预测12.6%,并下调其目标价26.6%至19.3元。

根据《每日财报》的统计,截至7月19日,猫眼收盘13.58港元,与今年2月4日14.8港元的发行价相比,公司股价仍然破发,如果与3月份的最高相比,则是缩水了35%。

01

全娱乐转型财务上的要求?

在很多人眼里,猫眼娱乐是一个脱胎于美团的在线票务网站,在美团以及腾讯的两大流量入口的扶植下,成为国内第一大电影在线票务平台。

根据猫眼娱乐CEO郑志昊介绍,猫眼在线电影票务市场占有率已经稳定保持在 60%以上,稳居市场第一。

但是票务市场是一个高频低毛利率的业务。过去几年,猫眼更是通过大量票补砸钱占领市场,面子有了,财务压力也是在大增。

《每日财报》注意到,猫眼娱乐2018年市占率为61.3%,远远领先于阿里旗下淘票票34%的市占率,票务平台市场趋向于双寡头格局。猫眼娱乐的营收增速也是喜人,2015-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97 亿元、13.78 亿元、25.48 亿元和37.56亿元,平均增速高达529%。但是净亏损的大幅度波动也是令公司寝食难安,过去4年净亏损分别为12.97亿元、5.08亿元、0.76亿元、1.38亿元,累计亏损20.19亿元。

2018年,公司为什么亏损大幅度增加?仔细分析财务数据,最大的开支是营销及推广,17.39亿,占比45.02%,其次就是票务系统成本5.46亿,占比14.13%。两者之和比2017年整整增加了6亿。

中国电影2018年总票房收入约600亿,大盘增长已经显现出疲态。猫眼虽然占据60%的市场份额,但在线票务生意其实是天吃饭的——大盘有多大,单一收入就有多大。

公司要盈利该怎么办?只有多元化发展,拓展盈利渠道,自然而然地依托流量,开始涉足电影、演唱会、赛事、展览、话剧等多个娱产业链。

章刚开头说的,7月9日,猫眼娱乐还正式发布了猫眼全娱战略——“猫爪模型”。这个猫爪模型指猫眼全娱票务平台、猫眼全娱产品平台、猫眼全娱数据平台、猫眼全娱营销平台及猫眼全娱资金平台五大平台,服务于现场娱乐、短视频、视频、电影、娱媒体、剧集、音乐、艺人KOL等全娱产业链。

这意味着公司战略将从票务平台向全娱生态的进化。但这并非一条坦途。

02

做评委、又做运动员能双赢吗?

猫眼由于要做全娱乐产业链,一方连接着创作者,一方连接着消费者两端。对于投资的产品,肯定又有资源上的倾斜,免不了会产生利益冲突。

譬如正在上映的影片《银河补习班》,尽管影片的质量不错,但是在猫眼和豆瓣两者的口碑差距过大。在笔者截稿时,猫眼的评分已经达到9.4分了,而豆瓣仅有6.3分。当然作为投资方,猫眼倾斜资源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明显地控分模式受到了不少质疑。

尽管猫眼娱乐的CEO郑志昊宣传自己会做好两个角色平台角色和专业服务角色。平台角色则是要求平台一定要公正、公开、透明,猫眼影片的排序一定是购买量最多的电影排在最前面,平台的公正性要比猫眼在其他业务上的延伸更优先。专业服务角色则必须要要有专业的水准,才能获得巨大的票房收益。

“做专业的事,和平台的公正性不冲突。”郑志昊如此说。

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这种要做评委、又做运动员的方式又能如何地公平地维护影视行业的真实水平呢?

03

大环境的挑战

2019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节,在连续17年高速增长的发展后,中国电影产业增长第一次被按下暂停键。

中国2019年1-5月的电影票房为269.78亿元,同比下滑5%,电影分账票房和观影人次同比增长速度-6.35%和-10.3%,均为负数,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增速下滑。数据表明,1-5月分账票房下滑,主要是二、三、四线城市跌幅较大。其中四线城市跌幅达7.55%。

今年电影票房的下滑是由缺乏爆款电影和去年电影票房基数过大导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影行业已进入后红利时代,粗放式增长难以为继,迅速上涨的票

价、整体偏弱的影片质量以及居民不断提高的娱质量需求使得票房市场增速下滑,由规模化增长转向内涵式增长的整合与变革已经是必然要进行的过程。

猫眼娱乐自诞生日起,就一直享受着中国电影票房高速增长带来的利润与收益,票房市场的下滑带来的分账票房下滑和观影人次减少,可以直接影响猫眼娱乐的业绩营收。

这次中金公司之所以调低公司股价上涨预期也是因为受到国内电影票房下跌的影响。

君不见曾经红火一时、爆款不断的电影公司上半年业绩齐齐跳水。其中北京化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4800万-6800万元,同比下降超200%。万达电影预计净利润4.81亿元-6.19亿元,同比下降55%-65%。光线传媒预计净利润在8500万-1.05亿元之间,同比下滑约为95%。华谊兄弟预计上半年亏损约为3.2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2.77亿元。

猫眼娱乐发布会所提的去电影化和全娱化,是其在注意到票房市场波动后提出的发展布局,以全娱化产业链自主运行,也是希望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猫眼娱乐的全娱化必然不可能一帆风顺,他升级后面临的就是行业寒冬以及阿里影业等众多强大对手。

郑志昊的回答则是电影产业市场不光是电影票房,美国的电影票房只占电影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当我们一步一步走出到全娱的时候,不再受限于电影票房本身的体量。

郑志昊的目标能否实现?猫眼娱乐能否打开全娱局面?这将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获得投资者青睐的关键。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1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1.33
  • 江恩阻力:12.75
  • 时间窗口:2024-06-19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9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