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董宝珍电台(503)董宝珍尊享会议2020前低后高之论证(下)

  • 作者:只爱牧马人
  • 2020-04-09 09:19:18
  • 分享:

欢迎收听董宝珍电台本期节目董宝珍电台(503)董宝珍尊享会议2020前低后高之论证(下),左边标题链接即可收听。

本次会议摘要(下)

>>凌通盛泰观各国提前、海量救助,已经封杀了产业链断裂的可能性。

>>经济史上强力刺激政策,历史最低利率下,已完成就够改革且股市低估的国家将会出现大机会。

>>大机会1.强力度刺激政策 2.最低利率 3.完成结构改革 4.股市低估的国家。

>>重要观因为疫情,银行出现了800年不遇的投资机会。


伯南克是美联储前主席,那么伯南克有了一句话,经济停摆更像一场自然灾害,而非经济萧条,是一场自然灾害。由于生产要素并未受到太大损伤,未来美国经济有望快速反弹。我和伯南克的所见略同,而伯南克讲的更通俗,我讲的因为水平低,讲的也不像人家伯南克这么通俗,就是说疫情就像是一场大火,一场地震或者是海啸,他确实让经济受到了一个这个影响,我称之为状态性影响,但是它不是经济萧条,它是生产要素没有受到太大损伤下的一种暂停,这就是回到我一开始展示的,这是一场非结构性的状态暂停。


伯南克的观和我的观本质是一样的,他用朴素的、常识性的白话讲出来了,这就是一场、自然灾害,并不是经济萧条,就是内在的需求没了,或者是失业严重,或者是资产恶性泡沫等,他不同意是那个观,而是我最终到伯南克的说法,不就是非结构性危机下的状态暂停吗?如果是对的,实际上我恰恰有可能对未来的把握更接近一下事实。所以我就把章各种观也奉献给大家,大家可以考察伯南克的观。

那么我们再往下,那么由于是非结构的,不仅不会引发大规模产业链的断裂和大规模企业破产,所以它实际上就变成了什么呢?它实际上变成了市场的自我波动,它实际上就是变成了不涉及结构性问问题的波动,你美国股市它为啥不能高估了?很多证据都能证明美国股市高估,包括我曾经列过巴菲特说的,股市的总市值与 GDP总量的比值,美国股市已经超过150%,巴菲特来属于玩火,包括它本身的市盈率水平也属于自然的一个高区域了,所以在内在价值规律的决策下,它回落是一种自我修正,实际上是释放泡沫,只不过他跌的急,为啥跌的急,他涨了10年。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国股市是什么?跟美国股市一样,也是个波动,差别在于美国股市是在价值中枢的上边波动,中国股市是在价值公司的下边波动,这是差别。美国股市波动到合理中枢的时候,在一定的外部扣益政策支持下,它具有企稳的条件,一个条件就估值就差不多了,如果在2万左右,甚至2万以下,美国股市的估值相对合理,再加上它外部无限量QE流动性支撑,它基本上有稳定的逻辑条件。那么中国股市本身就在地下18层地狱达到25层地狱,这样就是说制造更大的安全边际。中美的机会度不一样,他是高估后的回落,中国是低估后又低估。

我们进入第2个概念。风险前置是所谓前低后高的利润根据或者概念根据。假如这个风险都没有前面释放出来,以前低后高,那不可能。如果2020年他最终走出前低后高,一定是风险在前面就给你表现了。之后表现出来,风险慢慢要么兑现,他就有一个日趋向上的态势。


所以我们还需要解决风险前置的概念。风险减值的概念,就是说在中国来说,他是第一时间全球停摆, 1月底全国停板全部停摆,就是所有中国人不出家门,从来就不参加任何社会经济活动。从而这里面就有一个逻辑,那就是对经济的损害,没有比任何人都不参加经济活动,更严峻的。换句话说,经济所受的最严重的打是所有人都不参与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全部归零。


实际上2月份的时候,整个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就是全部社会停板,社会经济活动瞬间归零,那么这种证监会第一时间让风险全部展现,未来你不管怎么演化,最终演化的程度总比全社会不参加任何经济活动要好,大家同意吗?大家作为中国疫情的防控者,我自己还挺怀念疫情时代了,就完全不工作了,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就是反映反映了最忙的人也回家了。


所以中国社会的一群防空政策导致说2月份是最低水平的。当然有人拿出2月份的某些经济指标了,说完了那是没有穿透力的,2月份的经济指标肯定是最低的。他后面就慢慢恢复了。所以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就是前置的,越往后越好,实际上现在咱们两个月就控制住了,


现在咱们欧美,欧美现在悲剧了。欧美在这一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没有对基本面进行暂停操作,其意图,就是保经济。但是适得其反。由于在疫情客观猛烈的冲之下,欧美没有让基本面暂停。他意思说你一暂停不是最大损失吗?他是这么想的,但是金融市场的理解跟他恰恰相反,说你没有暂停经济,你还让一切正常,导致金融市场预期难产。金融市场不怕倒霉,就怕不知道严重到什么程度,这就有个特。如果一个风险是可量化的,它反而一步到位不影响。


但是基本上最怕的是我没有办法知道最坏的程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主观的按照最严重的局面来定价,所以欧美市场的实体经济没有暂停,没有出现最坏的、最严重的局面。它导致金融市场预期难产,预期难产之下,金融市场按最严重的情况估值定价,于是欧美崩溃,金融定价按照最严峻的局面来给定的,这也是中国股市相对稳定的因,因为中国股市有可预期性,第一时间就可把握,欧美没有,欧美是走一步一步,群体免疫,导致金融市场无法形成预期,于是金融市场崩溃,实际上本质的意思就是金融市场风险前置。


中国是基本面风险前置,给金融市场一个合理预期,相对稳定,美国是基本面没有停滞,他金融市场预期难产,于是金融市场瞬间给你按最危险的崩溃,美国是金融风险前置。于是美国你一个月跌了1万,跌幅不到40%,这在美国金融史上都很罕见。这就是风险前置,全球都是风险前置的,全球都是风险前置的.在风险前置的概念下,2020年前低后高,提供了基础。

前低后高,一定是前面把风险表达完了,后面有刺激政策、有自然恢复,有对恐惧的适应,它就慢慢就高了,是不是?恐怖疫情本身以及由疫情本身所引发的恐慌,是这条绿线。这条绿线是日益衰退的。哪怕我画得不准,哪怕它在夏天没结束,它到2021年了,也是日趋衰退的。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他有主观能动性,他有可能发明疫苗,他可能找到特效药,他可能找到一种适应疫情的模式。人不是被动的,所以疫情本身造成的恐慌,它一定是衰减的。这是常识,咱们不能不按常识思考。

第二,刚才讲的全球范围内的史无前例的政策,它的政策效率是往后越来越强化的。我给大家讲一个事情,2019年初,巴菲特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低利率可以让股市上去便宜。


当时美国的利率还是一几,不到2%。巴菲特说,低利率可以让股市享受更高的估值,今天全球的利率都接近0了,除了中国以外,全球的利率,欧美都是接近零利率的,在利率已经暴跌的情况,全球资本市场的估值可以稍微高一些,但是这个政策没有反应,所以他后续零利率的效率还要发挥威力,越往后威力越大,包括它的重财政支撑,所以在这种两个事情的交错下,它将引发的是前低后高。


这就是全部逻辑。


这是我的另一个大的逻辑抽象。因为大家也知道我一般还是按研究哲学,我老是琢磨出道理,投资茅台,我又给搞出一套精神经济学来。

我思考问题都是朝着逻辑方面思考,现在我又阐述一个逻辑,叫做经济史上最强力刺激政策,有没有?现在已经推送了人类金融史、经济史上最强烈的刺激政策。第一,我认为有。第二,历史上最低利率,在欧美国家都是零利率,欧美加日本都零利率,趋于零利率,其他国家也降息了。目前历史最低利率。第2个条件,在最强烈经济刺激下最低利率的条件下,第三,已经完成结构改革,已经完成结构性改革。什么叫已经完成结构性改革?


美国08年金融危机、后10年大牛市,大家都得挺眼红,但是你应该知道美国08年之后进行的结构性改革,监管体制都变了,他包括把一系列结构性风险和矛盾都进行了改革和消除,这是奠定美国10年大牛市的基础。10年大牛市,一个是低估值作为条件,第2个就是它消除了导致08年金融危机的内在结构性矛盾。所以奠定了他的10年大牛市,所以你自己不进行结构性改革,它是经济好不了,至少在心上恢复不了。所以结构性改革是很重要,那么另外就是俄罗斯,俄罗斯他就没有完成结构性改革,因为俄罗斯完全依赖使用,俄罗斯几乎上就是一个大石油公司,所以说它结构单一是很很真实的,所以结构性改革,于是我的问题是中国完成没完成结构性改革,中国完成没完成结构性改革?


这就是你要思考的第3个条件,结构性改革,第4个条件股市低估值,所以4个条件都具备了国家4个条件都具备了,这个国家将会出现较大的机会。你可以考虑一下,用这4个条件,你一下日本能不能出现大机会?中国能不能出现大机会?股市低估、结构性改革完成历史最低利率最强刺激政策,4个条件具备了,那就是大的机会。美国没有机会,因为他已经高估了。印度没有机会,因为高估了,因为他们都是涨了若干倍,5、6倍都有。


俄罗斯结构单一,老欧洲。所以真正的机会在哪里呢?真正的机会在哪里?因为大家可能对这一不太吃得准,就是中国完成没完成结构性改革。今天也谈不透,你回家研究去,这是个问题太大,我认为是相对完成了。至少他在15年启动结构性改革,现在大体上完成,所谓15年的去杠杆、调结构、去产能、供给侧改革,那不就结构性的,15年的结构性改革导致银行不良上升,结构性改革一定会导致银行不良上升,它已经5年了,5年应该是结构性改革的中后期了。


所以我认为这个是确定,因为股市低估值,那不用谁都能得见,低利率都是拿眼睛最强刺激。主要是第3条比较难,大家自己思考吧,我提出一个逻辑框架,这是我的一个思考框架,大家来思考。

重要观很重要。大家也都知道,一年多之前,我说了一个事,银行出现500年一遇的投资机会。今天因为疫情我把这句银行出现500年不遇的投资机会,改为800年不遇的投资机会,多了300年。而在2013年那一年,我说了茅台出现千年不遇的机会,今天我认为是800年不遇的机会。

这是我列出的过去15年,中国16家最大银行,它们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左边是数据,右边是图形。我的问题是15年来中国银行业高速增长期出现在哪一个时间段。你过去的15年,中国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长了10多倍。

那么你观察一下增长期,主要集中在哪个时间段?实际上08年到11年这几年,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是非常高的。从数据上,07年作为社会GDP增速最高,这个年份,它本身银行的净利润已经是个高位了,但是08年之后高位不回落,再次向上出现了一个阶段,其实提供了高增长的一种数据。

于是我们到一个数据,从07年开始,我把茅台和银行做了个对比,发现那一时间段它的净利润增速几乎都是超20%的复合增长率,相对的只是茅台稍微高一些,就需要一个因。我们到了一个客观事实,银行业的净利润高增长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并没有停止,一直延展到13年。

我刚才用红色标出的是11年,为什么用红色标?就是说它的净利润增涨率超过20%,其实到13年他还在17%左右。在这样一个前提下,请问大家认为银行业在07~13年净利润高增长的深层次因是什么呢?深层次因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什么?我想讲,只是我告诉大家的,实际上这个问题的价值,我的价值是我发现了这个问题,我把这个问题展现出来,请大家自己思考,这个问题很有价值。

07年到13年银行业净利润高增长,作为一个事实,它的深层次因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凌通盛泰的答案。金融宽松,尽快说08年金融危机重创全球,中国农民工回家,全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种现实的挑战下,当时对经济的影响要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在这种情况下,4万亿刺激,是政府投资,然后要求银行业金融宽松,金融宽松作为一个事实,我把它跟银行业业绩高增长联系起来,所以我得出一个普遍结论,金融宽松对银行业的利润是增加的。这是我最核心的一个观,现在我给大家抛出一个最核心观,经济一危机必然金融宽松,金融宽松必然导致银行业绩高增长。

这个观大家有没有不同意的?金融宽松下银行一定是增长的。为什么呢?这也是个问题,你大家得思考,其实我也没有标准答案,我只是我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提出问题,发现一些现象,真正的价值就在这一,请大家一定自己思考,我这儿给了个答案尝试,这就是常识、金融的常识。

当年茅台大博弈,当时说老百姓不喝茅台,老百姓是没钱喝不起,只要你价格降到老百姓消费能力,老百姓就喝,向往美好生活是人类的人性需要。所以它就是常识,金融宽松必然导致银行业务量的增加和利润额的增加,这就是常识。但是资本市场你给你扭曲成什么了?金融宽松、有害于、银行,而金融宽松在什么时候出呢?请问同志们,金融宽松在什么时候出呢?美国无限量qe是不是在疫情冲下给的?如果没有疫情,金融宽松,无限量可以能发生吗?


不能,所以疫情对银行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我这喊得声嘶力竭了,不像一个理性的人了,但是我不得不这么喊,就因为流行的观太奇怪了,就像他们说没人喝茅台,老百姓不喝茅台,谁傻乎乎的花1000多块钱喝茅台酒,老百姓喝二锅头,哪怕嫁女儿也是二锅头。因为老百姓要过日子,这就当时五六年前中国主流社会的共同认知,从博士到贩夫走卒,再到白酒企业的经营者,所以我们到另一个事实,以前发生过各国金融宽松,他刺激政策本质上就是金融宽松,对不对?


对不对?金融宽松,而金融宽松有利于银行业,金融宽松有利于银行业。所以中国因为疫情使得金融宽松变为不可避免的政策选择之后,银行业又一轮新的增长。老董是不是疯了?大家我做个调,老董是不是被套以后找利多呢?

金融宽松已经开始了一段新的增长,与以前对银行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


我认为是有利的。为了对大家负责,也对自己负责,因为你要是一个多者,一定要尊重空者,不要打死空者,对吧?空者死了,多者必倒霉。他现在有一个情况就是疫情长期化和疫情国际化。


那么长期化和国际化,是强化了金融宽松,还是弱化了金融宽松?疫情长期化是强化了金融宽松,还是弱化了金融宽松?所以大家这个逻辑,我们凌通盛泰反正给大家分析这些逻辑,我们找的数据量是挺大的,给大家展示只是冰山的一角,连疫情长期化和国际化都进行了思考,你不思考也不行。


经济挑战越大,你宽松的越大,矛盾越大,解决矛盾的手段就得越强劲,理一分殊视角下,银行和茅台的异同。

首先,何为理一分殊?这是宋明理学的著名观,天下只有一个理,世界上的理,说到底是唯一的,但是在不同的地方表现为殊,就是有差异、有特殊,在不同的现象、不同的事件中有一些特殊性,但是特殊性是表象,追根溯源,那么理是唯一的,所有事物背后的道理,追到本源上,宇宙间只有一个理,分为各种具体事务中有一些特殊性。在这个视角下,银行和茅台没有差别,银行和茅台无差别,因为万理相通,但是它也是两个事物,它必定有差别。


于是在这样一个哲学观念下,我们一下,凌通盛泰统计出来的,2005年到2019年三季度,长达15年的时间里,银行和茅台利润增长率的对比,在上一个周期就是08金融危机的时候,银行和茅台达到了相同的净利润增长率,他们的周期是一样的。净利润增速是一模一样的,几乎相同。自08金融危机后,银行的净利润出现了4万亿刺激出现一个高以后,就再也没有新的上升周期了。但是茅台又1个上升周期,又1个衰退,曾经你能相吗?在2014年,茅台的净利润增长率低于银行,然而2014年恰恰是茅台千年不遇的投资机会。之后,我们到茅台再次创造了新的上升周期。在实现了新的上升周期后,现在进入了下降周期,也就是说在08年银行和茅台同步净利润高增长之后,银行在较长的时间是下降周期,而在近10年的下降周期中,茅台完成了两个上升和下降周期。这就是我说的理一分殊视角下的理相通和现象不同,不同的是他们都要周期波动,银行也罢、茅台也罢,都是周期波动的。


这个周期波动是宇宙的法则,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就是说不波动那就不可能。但是波动的周期有差别,茅台的波动周期短,在10年之内,两个周期,两个高增长周期和两个衰退周期,银行10年处于衰退周期,他只是周期长,那我们现在我为啥这么激动呢?实际上世界上的道理实际上讲透就那么一句话,即可揭示。可惜人们就不知道,实际上最后就那一句话,什么道理都是铺垫,最后就这一句话,到底周期波动,我们一下,在茅台2014年的净利润增长率趋零的时候,千年不遇的机会随时产生了,此后他就上升了,创造了罕见的财富效应。

中国社会的银行,它是缓慢释放风险,所以他用了10多年,到2015年的时候,它的净利润低,然后他以极缓慢的速度上升,极缓慢速度,最近是加速的,2019年是加速的,已经好像个别银行的净利润已经接近两位数了。你银行的复苏的特,它的差异它就比较慢,时间长比较缓慢,但是它真的出现了极其缓慢的相对微弱的拐,它不像茅台那么频密,这就是银行估值修复慢的因,一个就是它数据变化慢,慢的数据变化,不足以引发强烈的乐观情绪。


可是你难道没有见吗?现在茅台已经下行了,银行已经上行了。这就是包括很多非常杰出的茅台投资人,水平也很高,不屑于银行的因,因为他们不断地在财富中展现自了,但是在银行上不断地在不兑现的美好预期中展现,受到的打。但实际上在真正的基本面波动,因为基本面的周期,银行是不是周期股?大家回答一下常识,银行是不是周期股?但是我们到周期股没周期了,就跟横着就没周期了。


为什么没周期?因为它要消化坏账,它慢慢地周期拉得特别长,但是到现在进入上升周期了。你从这个数据图上,你要是必须有人拿枪顶着,问你买谁的话,你说你应该买谁呢?因为你这个已经完成了,上升周期下来了,这个艰难地从地狱里爬,爬得很缓慢,有气无力的,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他就慢慢往上爬,对吧?即将展开更大周期上展开。

老董2013年说茅台的时候,我召开一次关于茅台有千年不遇投资机会,一共来了三个人,其中两个人是我的朋友,老董的话真的是错误率相当高,但是有个别不错误的真的是代表巨额财富。


真的,老董主义不多,5年前你死好茅台,今年死好银行。只要是这个观是对的,种种迹象展开那些大周期开始了。它大周期开始了。当然我这个也有一,主观判断。你们自己,我就说我自己的仅供参考。我还是觉得这个图价值1万亿,反正咱们也都年轻耗着吧。


今天我的助手跟我说,有一个宁波的老先生,他是50后,他说在7年前我的章,到今天他很后悔把他给丢了,这次绝对不丢了,反正我也非常感谢,但是我得到这么强烈的任,其实我也有压力,我不一定对,你们不要太当回事了,我也是善于忽悠,但是水平很差,不要轻,自己琢磨。大概就是这么个慢慢就慢,咱反正都年轻还是吧?

凌通盛泰现在做一个行为金融学的实验,因为现在很多人可能对市场上的判断和认知还不是特别明确,但是经过董老师今天的一些给大家的分享和解答了大家的一些疑虑,我们做一个实验,这两个图,谁在卖拐?你应该谢谁?关于以上的图画比较有意思,大家可以先一下。同意董宝珍观,可以积极反馈。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5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634.03
  • 江恩阻力:1838.28
  • 时间窗口:2024-06-10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01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