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煜森资本红杉、经纬、启明投的AI药研企业,除了跟药企合作,还想做AI Biotech?

  • 作者:轩玲123
  • 2023-02-28 12:07:56
  • 分享:

以下文章来源于17Talk易企说,作者Pan

日前,AI蛋白质设计平台分子之心完成超亿元战略融资。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分子之心成立一年内获得的第二轮投资,该轮融资由凯赛生物领投,天使轮领投方红杉中国追加投资。

一家合成生物学上市公司领投一家AI蛋白质设计平台企业,似乎意味着AI逐渐迈入了生物医药的“深水区”。易企说注意到,红杉中国、经纬创投、启明创投三家明星机构近两年在AI药研方向的投资已累计超过10家企业,这些企业获融资额已累计超50亿人民币。然而,自成立以来,这些企业究竟拿到了多少订单?展开了什么合作?为生物医药产业注入了多少效能?这些问题投资人和创新药企两方都仍在观望。

数据来源药渡数据库

AI药研企业的“朋友圈”有多大?

提到AI制药行业的“天价”大单,Exscientia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当前,它的“朋友圈”里已集结罗氏、拜耳、赛诺菲、百时美施贵宝等MNC。2021年5月,Exscientia拿下与百时美施贵宝预付款5000万美元、总额12亿美元的合作订单。2022年1月,这一纪录再次被刷新——Exscientia与赛诺菲合作开发15种肿瘤和免疫学领域的候选药物,获得交易预付款1亿美元,订单总额高达52亿美元。

无独有偶,英矽智能也与多家大型制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自2020年推出人工智能靶点发现引擎PandaOmics™和小分子化合物生成引擎Chemistry42™以来,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中有9家授权引进了英矽智能的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平台。同样是赛诺菲,2022年11月,英矽智能宣布与其达成一项将持续多年、针对多个靶点的战略研究合作,预付款和靶点提名费用不超过2150万美元,里程碑总额最高可达12亿美元。同年1月,英矽智能曾宣布与复星医药达成首付款1300万美元的战略合作,为当时国内已披露首付款最高的订单。

2021年曾有报道称,国内绝大多数AI制药企业一年接到的订单屈指可数,一笔200万元的订单在业内已是高价。“英矽智能在洽谈中可以拿出较成熟的AI平台与具体的项目案例,以及经项目验证的团队能力,是我们区别于很多AI公司的地方。” 英矽智能联合CEO任峰表示,对AI平台的评估,有没有技术特色是先决条件,而端到端的AI药物研发能力是英矽智能最大的标签。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复星医药的战略合作中,英矽智能在不到40天的时间内就达成首个重大里程碑发现了靶向QPCTL的临床前候选药物,用于创新的肿瘤免疫治疗。

纵观红杉中国近2年投的几家AI药研企业,会发现它们聚焦了AI赋能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或方向。比如,分子之心聚焦AI蛋白质设计,星亢原专注AI大分子和多特异性分子药物研发,智化科技主要做AI化学合成路线设计……

2022年9月,智化科技与轩竹生物聚焦肿瘤、代谢、消化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2021年6月,公司与丽珠医药集团、健康元药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三方结合各自优势,包括智化科技领先的计算机辅助逆合成路线设计系统,及丽珠医药、健康元药业的工艺化学专家知识及经验进行工艺化学模块的开发,以AI逆合成技术促进工艺化学的研发。

晶泰科技官网显示,公司与齐鲁制药、华东制药、科伦博泰、思路迪医药等企业已展开合作。以晶泰科技与齐鲁制药的合作为例,其利用人工智能、高精度计算化学等前沿技术和算法,对难成药靶点进行降维处理,筛选出苗头化合物,再结合高效的化学合成能力、生物测试平台以及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开展包括药物分子设计、化学合成、生物测试等在内的药物发现一体化工作。晶泰科技曾表示,公司可以将小分子药物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前阶段向前推进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剂泰医药脱胎于晶泰科技,不同于晶泰科技所擅长的“晶型预测”,剂泰医药将侧重点放到了“制剂开发”,尤其是药物递送环节。这也促使其成为了全球首家以人工智能驱动制剂开发和药物递送的创新企业。随着一致性评价、集采等国家政策的出台,以及更多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新药分子出现,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重视制剂开发。公开资料显示,博腾药业、西湖生物、康芝药业等企业都与剂泰医药达成了战略合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药企、CXO与AI药研企业展开合作,AI似乎才真正开始走“近”生物医药,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大多数AI药研公司仍处于为药企提供服务、创建平台的阶段。2015年前后曾有一家现已上市的美国生物医药公司与英矽智能合作,使用其AI系统找到了一个胚胎发育过程中决定性的蛋白变化,发现了有潜力的靶点,而这个新靶点还适用于癌症治疗。后来,这家公司基于这个新靶点的专利成立了新公司,并连同其他专利一起打包在美股上市。“新公司上市后,市值达到了1.15亿美元,但他们在合作中只付给了我们30万美元。”英矽智能CEO Alex和团队对此非常震惊,但从中明白了AI技术的价值。

这同时引发了一个思考,除了拿合作订单,AI药研公司能走出另一条路吗?

AI Biotech是另一条路吗?

类比CXO和AI药研企业,两者目前本质上都在为药企提供服务。2020年,百奥赛图宣布合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研发企业祐和医药,至此走出了一条独特的“CRO转型Biotech”之路。这一现象映射到AI药研企业身上,则体现在其聚焦重点和团队架构上。

在AI药研领域,早期创业者都聚焦在算法上,如今却开始注重布局管线;早期团队主攻AI,现在逐渐开始将DD(Drug Discovery)团队与AI团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以英矽智能为例,据公开报道,与赛诺菲的战略性合作主要由英矽智能的BD和DD(Drug Discovery)团队主导完成,无论是BD团队的负责人Michelle,还是DD团队负责人任峰,都曾在大型跨国药企、CRO积累了多年的工作管理经验。

这也得益于英矽智能2022年下半年的一次组织架构变动。2022年6月,英矽智能任命任峰为公司联合CEO,利用该组织架构将DD团队与AI团队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从DD的角度对AI提出更多的要求。

过去一年,已有AI药研公司下场试水,并首先表现在抗体领域。2022年4月份,以色列药企Biolojic Design宣布其有史以来第一个计算设计的抗体进入临床试验。11月,又有加拿大药企AbCellera和合作伙伴Regeneron宣布已经将首个针对未公开G蛋白偶联受体 (GPCR)的抗体候选药物推进到临床前开发阶段。

华生物则宣布利用自研AI平台设计开发的First-in-class多功能抗体药物在临床前动物实验中显示出优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且可成药性方面性能卓越,即将进入CMC和IND-enabling阶段。一旦成功,该药将有望成为亚洲最先进入临床阶段的AI大分子药物。

2月21日,英矽智能自主研发的抗新冠病毒口服创新药ISM3312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许可,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是第二款在英矽智能自有AI平台赋能下发现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月3日,该公司首个全新机制候选药物INS018_055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拟开发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从SaaS到AI CRO,再到AI Biotech,AI药研企业商业模式逐渐演化,从比算法、比交付的时期逐渐转变为比管线的成熟度、差异化,未来,他们或也要跟Biotech比合规、比进度、比临床试验成功率。

参考资料

英矽智能的7年进化拿下中国AI制药“最大订单”,里程碑总额最高达12亿美元

做AI制药的上百亿都砸了,药企却连200万都不肯给,他们怎么办?

AI赋能药物研发,中国药企进展到了哪里?

各公司官网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煜森资本立场,欢迎在留言区交流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关于煜森资本

煜森资本成立于2016年,聚焦国际先进的生物医学科技,旨在打造一流的医疗健康创业和投融资平台。核心团队由一批业内资深企业家、投资人和职业经理人组成,拥有丰富的研发、管理、创业、投资和资本运作经验,并拥有深厚的行业资源。煜森资本核心业务,包括天使投资、共同创业、财务顾问和专项投资基金四大板块。煜森资本秉承“投资并与企业共成长”的理念,致力于成为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推动和协助企业共同发展,与投资和服务的企业携手构建中国医疗健康新生态。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0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1.46
  • 江恩阻力:12.89
  • 时间窗口:2024-07-08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9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