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一个在万华化学工作8年的年轻人眼中的万华化学

  • 作者:秋月无声
  • 2020-05-15 13:29:02
  • 分享:

一个在万华化学工作8年的年轻人眼中的万华化学

我从24岁到32岁,8年,现在要跟万华说再见了。

八年间,虽然谈不上立下汗牛马功劳,但在自己的岗位上也是兢兢业业,做到了问心无愧,反过来,作为一份工作,万华给予我的回报也已经足够多,在万华找到了我的老婆,买了车也买了房,还不止一套,完成了始积累,也从一个懵懂的学生成长为一个成年社会人,这其中有快乐有欢笑,有心酸,也有泪水,努力过,也失落过,体重从108斤降至86斤也已经见证了我的付出。此时此刻已经没有遗憾,只剩感恩。

我与万华的故事开始于2011年的冬天,那一年,我在山东大学英语和国际政治专业读大五(双专业读5年),正在四处投简历找工作;那时候,最火的职业当属公务员事业编,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不过那不是我想要的;偶然一天,到一间教室里人不少,很多人站着,来是一家烟台的,名叫烟台万华的公司的宣讲会;没听说过这家公司,但是因为是山东的公司,离家不远,索性就一。当时万华的宣讲会比较有特色,不像其他企业,吹嘘自己的规模,前景,待遇等等,万华就放了一段集体婚礼的视频,感觉比较温情,然后在屏幕上打出了待遇,本科年薪5.5-6万,硕士7万,这个薪水在当时算是中等偏上的;本着漫天撒网的态度,投了简历,结果后来面试与德勤撞了车。在我心目中,德勤是高大上的公司,那自然要去优先面德勤了,当然,结果也是被德勤PASS了;突然有一天,收到一个电话,说是万华化学的HR,说是有一个外贸采购的职位,让我直接去烟台参加二面,报销路费和食宿,本就对这家公司印象特别,还这么厚道,那当然要去了,虽然我连这家公司干什么的都不知道。

到了烟台,才知道这是家了不起的公司,面试过程比较曲折,但大概是有缘吧,最终还是拿到了录取通知,接下来就是八年的奋斗时光,在采购干了四年半,又去迪拜做了三年半的海外销售,跑了十几个国家,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和行业,这段经历,不管是对我的人生,还是投资思维,都是非常宝贵的一段经历,所以在这个时间节上,我把这一段经历写下来,做一个总结,同时,也供一些在职场奋斗的人,以及对万华感兴趣的投资人参考。

我在万华的八年

2012年7月我正式入职烟台万华,是的,那时候还不叫万华化学,大约是2013年才改成了万华化学。那时候,万华的市值才两百多亿,八年时间,万华已经成长为1500亿市值,大约翻了五倍吧。所以,很多人也许对好公司成长没有切身体会,但我是亲眼见证了我们A股化工龙头的飞速成长。

我来万华的前一年,也就是2011年万华刚刚收购了匈牙利博苏化学,那时听了很多我们丁老板的收购故事,不过那几年行情不好,别现在博苏赚的不少,大概到16年左右博苏才恢复盈利,这个过程也是相当艰难。

2012年万华烟台的工业园才开建没多久,还是很荒凉的状态,跟今天的规模宏大有着天壤之别,现在那时候吹的牛基本都实现了。2012年下半年我其实一直在老厂车间实习,跟着维修班的师傅上装置学习,我们小组那时比较实在,到没把自己当大学生,体力活也干了不少,不过那时候挺快乐。

2013年到2016年底,我一直在采购部门工作,因为我是英语专业,一开始在外贸采购,做一些翻译和外贸项目的采购,后来又去设备采购,内贸外贸一起做,主要就是采购工厂用的各种换热器、蒸发器等等,虽然我是科生,不过设备知识也学了不少。

很多人一听采购就觉得都是当大爷的,说不定还有油水,其实跟大部分人想的并不一样。采购也是很基础的工作,万华管理还是很规范,当然,流程比较繁杂,各种审批控制风险,避免出问题。项目又都很着急,协调项目和供应商难度很大,所以,那几年几乎都是打仗的状态,压力不小。

当然,作为采购人员,面对供应商还是相对比较强势一些的,大部分供应商对你的态度不会差,也许有人比较享受这种别人喊你李总王总的快感吧,不过这都是工作需要,真正从心底里认同你的人其实很少,等到后面我自己做了销售感受其实也是一样的。采购人员真正难协调的其实是公司内部的领导、用户和各种审计人员,对人的专业素养要求也比较高,但很多人却觉得花钱还不容易,是个人都能做采购,这其实是对采购工作的误解。

至于很多人想象的油水,我觉得做人还是走正道,赚自己应得的钱比较踏实,为了一小便宜冒险就不值得了。

我记得2013-2015年化工市场行情并不好,尤其是14、15年,大部分产品都过剩,那时候大部分人对烟台工业园前景都不好,认为开车后大概率会亏损,我那时还是一颗嫩韭菜,也这么认为。不过我们的老板那时还是比较有心,认为在经济周期底部,低成本建设新装置,在景气周期就可以赚大钱。到2017年MDI暴涨,供不应求的时候,我们才到,还是老板有眼光啊!

在采购那几年忙忙碌碌,有几年每周只能休息一天,晚上加班是家常便饭,升职也前景渺茫,我似乎不太喜欢这种一眼能到头的工作与生活,而且我一个学外语的做化工设备采购确实比较外行,做的很吃力,后来找到一个机会就申请了内部调动,2016年底外派到了迪拜做起了国际销售。

得到往往意味着失去,外派的好处就是工资瞬间翻了一倍多,也能到海外长长见识,机会也更多,工作自主性更强,对人的锻炼更大,不过也要牺牲很多,比如跟老婆分居两地三年多,万华还是很厚道,每个季度都可以回国探亲,每次两个周,报销所有路费,据我所知很多公司做不到这一,即便如此,我想外人也很难体会个中滋味。

在海外的这段经历还是很值得回味,后面我也会写章讲讲这些经历。整体而言,还是收获大于付出,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出去。

在海外几年确实能感受到中国的强大,中国人遍布世界各地,在阿联酋据说就有30万中国人,大部分聚居在一个叫龙城的地方,类似于美国的唐人街,有一个非常大的 小商品城 ,估计有1公里长,里面是各种中国小商品,在卡塔尔、阿曼也都有类似的 小商品城 ,大部分是浙江、广东、福建的商人,很多人20年前就已经过去淘金了,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开拓精神,而我们大部分山东人出省工作都不愿去。在海外也可以经常见到中国的各种品牌,华为非常受欢迎,美的、格力、 中国建筑 、中兴等等也经常可以见到。

中国人的勤劳也是中东人、印度人、非洲人无法比的,我去他们的工厂,经常到十几个印巴人围着一俩个人在慢吞吞的干活,效率很低,印度人的佛系是出了名的,也许是被种姓化禁锢住了,也许是仰的因,大部分人根本没有奋斗的精神,只有中国人把赚钱当成仰,在这一上,大概只有犹太人和日耳曼人可以与中国人媲美吧。

我眼中的万华化学

1.从员工角度万华

万华确实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但万华的管理确实不到太多国企的作风,有人说万华是国企中的外企,外企中的国企不无道理。

我记得大老板说过一句话管理是束缚人性的弱,化是弘扬人性的优。我并不是说钱不重要,但如果一家企业只是一个冷冰冰的赚钱工具,管理都是简单粗暴的,那即便给更多的工资,可能也很难留住人心。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们打工就是挣钱的,别跟我们扯什么化,发钱就行,确实,如果一个公司只有几十个人,我也觉得没必要天天讲化,但如果一个公司要想走得更远,发展的更大,必须要有一套统一所有人价值观的化。这大约是我在万华工作八年最重要的体会。20来岁的时候,确实不知道什么是价值观的匹配,到了30岁就能深刻感受到价值观匹配是极为重要的事,不论是人和公司,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一家企业的性格就像一个人,比如华为讲究狼性化,末位淘汰,高薪激励;互联网公司就比较活跃放松,鼓励创新,银行就比较严谨。万华则像一个厚道的山东汉子,有很多优秀的化,比如感恩化,低调务实化,拼搏奉献化,厚道有人情味等等,如果你认识万华的人,我相在他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到这些化的影子。

万华的感恩化是我最认同的化,每年万华都会过感恩节,大老板都会写一封真诚的感恩节致辞,每个办公室还能收到一份果篮。我觉得懂得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谁对我们好是理所应当的,即便是我们的父母。

仰指引我们坚定前行,感恩让我们直面眼前所有的艰难。跟很多人比,我可能经历了更多的坎坷,但我始终心怀感恩。当我们感恩周围的人给我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我们周围的人也会更多的给我们微笑而不是憎恨,当我们感恩当下拥有的一切,我们也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气馁。

万华是一家很务实的企业,我不想说这家企业没有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那是不可能的,但整体而言从上到下大家都是来做事的,不是来搞关系玩弄手段的,我到的大部分员工也是兢兢业业在做事的,大部分的管理人员情商、智商兼具,也是靠着自己努力真正的干上去的。万华的大部分员工也确实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我周围的大部分同事都非常努力工作,周末、晚上加班是常有的事,很多人工作强度非常大,我想他们大部分不是因为背后有人盯着才这么拼搏。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在采购的时候,跟一位70多岁的老领导和加拿大人谈技术引进,谈了两天中间谈崩了,加拿大人第二天早上的航班回国,前天晚上10,经过项目经理协调,一众人来到酒店继续谈到凌晨三才最终达成一致。据我所知,万华的领导层周末、节假日开会时常有的事,万华人的吃苦精神确实令我佩服。

万华也是一家很厚道的企业,这一很符合山东人的品性,虽然我们大老板并不是山东人,我记得刚来的时候万华的价值观里还有“以人为本”这一条,后来比较遗憾删掉了。这八年虽然万华市值翻了几倍,但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2015年其实非常艰难,那一年利润只有15亿,负债率超过70%,比现在艰难的多,但我没到万华进行裁员,虽然内部确实进行了一些分流。这八年确实有时候因为经营压力个别年份没有奖金,不涨工资,但没有过裁员,而且只要赚钱的年份,老板都会比较厚道的给大家发奖金。

万华还会给员工提供无利息的住房贷款,前几年是10万,现在应该涨到20万了,刚毕业那几年,这笔钱还是相当大的帮助,在这个贷款的帮助下,我跟我老婆才凑钱买了两套房子,如果没有这个贷款,我现在的资产要少很多。

其他的待遇比如节假日、带薪休假、节日福利、五险一金等等都是执行的相对比较厚道的,我也不能说万华给的待遇有多么高,毕竟是一家传统的制造业,跟当下的互联网行业、金融动辄百万的年薪是没法比的,但跟绝大部分的制造业同行比,万华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在烟台这个弱二线城市。

非常重要的一是万华没有让员工觉得这家企业就是为了压榨我的劳动力的,万华作为一家公司,确实希望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万华才能盈利,但万华是从很多的角度去关心员工,很多管理也是很人性化的。

说完了优,万华同样也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比如内部流程过于复杂,推诿扯皮的事也不少,没办法,公司大了就容易出这些问题,但我个人还是不希望万华早早的变成老态龙钟的样子,还是希望它能持续的保持年轻与活力。再比如内部的激励不足,还有一些老国企吃大锅饭的影子等等。作为这么大一家企业,没有缺是不可能的,身为万华的前员工,我要衷心祝愿他越来越好!

万华这些化应该是这八年间万华留给与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于我而言,万华更像是一位带我走进社会的老大哥,像一盏指路的明灯,虽然未来路各异,但其中的道相同,我们要衷心祝福彼此越走越好!

2.从投资角度万华

虽然已经不在万华工作,但作为A股的投资人,万华化学也是一家绕不开的公司。作为前员工和职业投资人的双重身份,我想我还是能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的观。

(1)万华是不是好行业的好公司?

答案是肯定的。很多人可能觉得化工行业对于门外汉来说难以研究,但我们梳理万华的大逻辑其实并不难。

化工行业是好行业吗?我的观是大部分化工行业的子赛道都不是好行业,重资产、利润低、门槛低,但MDI这个赛道是少数规模足够大,门槛足够高,利润足够多的好赛道。MDI的需求全球有700多万吨,主要用于冰箱热水器、板材、建筑保温、汽车内饰等领域,这些行业都是基础的民生需求,都是人类追求更美好生活离不开的领域,所以这些需求长期是非常稳定的,短期有波动是很正常的。行业格局非常清晰,国内只有万华,国外只有六家,整个行业寡头垄断,外来者很难进入,前两年康奈尔虎视眈眈要进来,结果万华进行了一次非常好的收购,再一次加固了自己的护城河。所以短期不到有力的挑战者进来。

万华是好公司吗?我认为是!万华目前是整个化工行业的龙头,不论从规模、利润、毛利净利率、ROE、资产质量,万华都是最优秀的,在整个A股也是最优秀的企业之一。规模、技术、成本构成万华非常坚固的护城河,在我的评价体系中,万华的护城河大概要高于格力、美的这种家电龙头的,所以万华的长期确定性是非常高的。

个人的感知,万华的管理、化都是很优秀的,万华的管理层也是非常有战略眼光,并没有不思进取,比如2010年收购匈牙利博苏化学,把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打理的井井有条,现在一年利润可以有几十亿。我去过博苏几次,万华对博苏的管理绝对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而是非常尊重当地人的思维、化,这些年下来,当地的员工包括当地人对万华人都是赞誉有加,我们中国企业能在海外做成这样子,我觉得非常了不起。在2011年开始建烟台工业园,那几年行情真的不好,但万华的管理层心坚定,坚决逆周期扩大产能,才有了2017年之后的大爆发。

很多人,也包括前几年的我自己都喜欢用静态的眼光问题,只过去和当下是不对的,而万华的管理层应该是用未来的眼光问题,各种战略布局也非常优秀。

(2)万华是不是周期股?

化工行业基本都是周期性行业,盈利波动很大,万华的盈利波动也很大,但又没有标准的周期股波动那么大,比如17/18年盈利高峰大约在150亿左右的利润,19年低谷也有100亿的利润。

我的感觉是万华的周期性介于纯周期股和成长股之间,属于具有成长性的周期股,较强的成长性使得它的盈利波动比周期股小一些,但高于普通的消费股。

所以,投资万华还是要考虑它的周期性,在周期低谷买入,周期高位卖出。

(3)未来的前景

护城河牢固万华的优势在于长期的确定性非常高,它的护城河已经很难被竞争对手颠覆,行业外的对手很难进入这个行业,相对于行业内的对手例如巴斯夫、拜耳,万华在技术上并无明显的劣势,但在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MDI这种同质化严重的产品,成本是核心的竞争优势之一。

新项目打开成长空间今年要竣工的乙烯项目,包括今年刚开始的福建项目、四川项目都将为万华打开新的空间,万华也是很注重研发的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十几亿,也在研发非常多的项目,事实上,化工行业还有非常多的蓝海等待挖掘,比如维生素、香料、高端涂料胶黏剂等等,作为外人可能很难研究,不过我相经过多年培育,万华肯定能发展出新的带来大量利润的项目。

对标巴斯夫有人说中国如果未来出现巴斯夫一样的企业,那一定是万华,因为放眼望去,似乎还没有第二家企业有这种规模和潜力,所以我也认同这个观,而且长期,中国大概率也会出一家巴斯夫规模的企业。目前巴斯夫市值大约5000-6000亿人民币,相当于3-4倍的万华,我觉得在未来十年,到2030年也许能到。

另外,我也到很多人研究万华非常专业细致,但作为外人我认为对于万华大大小小的新项目是很难把握的,我们到很多人好的很多新项目出投产之后盈利状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有些不好的项目反而做的不错,所以,我觉得作为普通投资者也没必要研究那么细,把握好大的底层逻辑就够了,只要需求端是稳定增长的,行业格局是稳定的,那未来万华依然可以稳定的增长。

职场打拼八年的感悟

尽可能不要单纯为了钱工作。事实上,绝大部分人都是为了钱在上班或者打工,这是没办法的事。工作本身就是费心费力的,我确实见过一些人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非常投入,但那是极少数。单纯为了钱工作容易倦怠,也没有激情,所以很难干出大的成绩。即便我们不得不为钱工作,我觉得也要尽量去找到钱之外的一些意义,比如做成一项事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等等。

尽可能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如果不能二者兼得,至少一样也很好。这是我在大学时期总结的一条经验,那时我爱打篮球,但我发现我天天打,天天练依然打不过别人,后来我知道,先天条件差太多,靠努力弥补是没有用的。我是英语专业出身,但我发现有太多非专业的人英语水平都比我高,即便我很努力的学习,依然弥补不了这种劣势。我到不论在职场还是在社会上,各行各业做的最优秀的那批人,一定是热爱并且擅长他所从事的职业。我相在绝对的天赋面前,努力并不是那么重要。所以,如果我们想要避免平庸,就必须做自己热爱并且擅长的事。我知道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喜欢并且擅长什么,那就应该用尽一生的力量去找到他,因为他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找。

努力很重要,但选择可能更重要。我们的人生其实是一道道选择题接着一道道填空题,如果选择题做错了,填空题做得再好也没有意义,而我到,大部分人都比较擅长做填空题,却做不好选择题,所以做选择题变得尤为重要。回首过去这些年,我也做出了几次似不错的选择,我的几次成长也都与选择有关,与努力的关系似乎没那么大。所以,到了30多岁,我不会再相“努力就会成功”之类的鸡汤了,因为只有在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之后,再做出努力才是有意义的。

如上就是这八年我大致的经历与感悟。我们都是第一次过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是在小马过河,所以我不认为我的感悟就绝对是对的,适用于所有人。

结束也是开始,在当下这个十字路口,我再次做出了一个选择,这次的选择放弃了确定性,转而去直面不确定性。事实上,我们的世界本就是多变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只有拥抱不确定性我们才真正参与了这个世界,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7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80.86
  • 江恩阻力:90.97
  • 时间窗口:2024-07-01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33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