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浅谈国内药企的现在和未来

  • 作者:韶华倾负
  • 2020-12-01 18:03:36
  • 分享:

国内医药企业的天花板是国际化,只有突破天花板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的大药企。

在国内混,以前还能靠仿制药躺着赚钱,一致性评价和医保局集采后,仿制药的市场份额急剧缩水,逼迫着药企们去创新。

于是药企们纷纷从来钱最快、难度最小的metoo入手,搞同靶的小分子改造,跟随国际药企做同靶的生物药,这中间一批手快的新老药企受益。

老药企以恒瑞医药手最快,提前其他药企5-10年,又抢进了PD1第一阵营;中国生物制药运气好,遇到安罗替尼;翰森制药(豪森)抢了EGFR第三代抑制剂;石药集团弄了个恩必普。

新药企主要是PD1第一梯队迅速发展,如百济神州、达生物、君实生物等;另外就是一批买中国区权益的新药企,如再鼎等。

然而,中国市场不同于其他市场,最擅长搞产能过剩。只要技术含量中等及以下,都能给搞过剩,上百个PD1,每个靶基本都是十个以上的metoo,这种搞法当然部分有益于人民,部分有益于社会,但不益于药企。这种大路货价格起不来,销售规模有限,利润难以支撑持续的研发投入,也部分浪费社会资源。

那么是否可以搞独一无二、或best in class的药物呢?是充满希望的,但很难,目前只有很少数国产药物可能实现国际化,能卖成重磅的更稀少。

如果一个药企只在国内混,想成为巨头,几乎没有可能,天花板是很明显的。不过,也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随着药企们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出现国产国际重磅药物和中国的国际药企只是时间早晚。

国内医药行业的基础条件很好,无论是政策支持、基础研究发展速度,还是市场规模、工程师数量、研发人才规模都是很好的。

只有那些眼光长远、站在医药科技前沿、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的国内药企,才能成为国际巨头。那些只收智商税的传统医药企业则没有希望突破天花板。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8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38.46
  • 江恩阻力:43.27
  • 时间窗口:2024-08-04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422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