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杨博光A股和港股迎来回购潮,这释放出何种号?

  • 作者:发发杠
  • 2022-10-21 11:00:46
  • 分享:

多家基金公司和机构均出手自购、A股和港股迎来回购潮,这释放出何种号?结合最近市场表现,是否预告“底部”的显现?

解读

回顾近期市场,面对各经济体货币、财政政策差异,各经济体间无风险利差短期再走阔,潜在汇率波动影响供应链、金融风险等扰动因素,创业板指的突出表现优于主板。主要驱动因素便是进入三季报披露期,截止10月17日,407家公司披露中近九成为保持正增长,其中新能源行业、光伏、生物医药业绩亮眼,盈利改善提升估值的分子端。同时,生物医药占创业板指23.4%的权重,成为助力创业板一环。

此时,多家基金公司与资管机构出手自购,截止10月18日,自购金额达16.8亿元,大部分指向权益产品,虽然就目前自购金额规模相比3月规模较小,但是引领市场投资与吸引更多的机构参与,为重要意义。再者,上市公司回购增加,以港股为例,2022年至今回购金额达744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296亿港元增加超一倍。由于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因素,虽然香港金管局升息幅度低于美联储,面对弱势保证区间,金管局购回港元使得外汇储备下滑,潜在香港金管局被动缩表,在流动性缩减情况下,融资成本抬升,叠加全球经济放缓、需求预期下行,再投资意愿与资本支出下滑,减少股本、提升利润分配的回购模式,具备优化与心并存。而A股市场回购金额亦超千亿水平,叠加新制度回购门槛降低,一方面,促进上市公司回购行为的参与。另一方面,回购效应下,流通股数的减少,推升每股盈利、提振公司价值,潜在助力股价的修复,价值与股价的匹配程度提高。

数据来源Wind,东莞证券研究所整理

总的来看,基金自购的现象、上市公司的回购,在低估、低景气、高机会时期,树立人弃我取的投资理念。虽然判断市场的“最低”非以单一因素衡量,在结合外部经济的现象,若是美国经济衰退出现,美债收益率、美元涨势停顿,叠加内部各项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加码,经济逐步修复、股权风险溢价两者间,对照市场方面,“求最低”还是“低区域”的选择,将成为聪明投资者的重要思路。

本文仅记载杨博光(执业证号S0340619060008)的观点与心得,不代表所任职机构的立场,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所发布的观点和陈述不构成对任何人或任何组织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9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25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