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离焦镜行业分析消费升级下渗透率持续提升,市场广阔发展迅速[未来智库]仅作为参考!盈亏自负

  • 作者:莫拉123
  • 2022-07-02 17:04:39
  • 分享:

1. 消费升级下替代传统框架眼镜市场,近视防控眼镜市场空间广阔

1.1. 我国青少年近视率较高,且低龄化近视明显,近视防控任重道远


我国青少年近视率维持在高位,人群稳定在 1 亿人左右,近视防控需求庞大。根据 国家卫健委的全国近视专项调查,2020 年我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2.7%,同比 2019 年增加 2.5pct,其中初中生、高中生近视率达 71.1%/80.5%。我们估算大致对应 2020 年 6-18 岁的近视人口达到 1.1 亿人。如果到 2025 年之前近视率基本保持不变的话,每年 的近视人口将稳定在 1 亿人左右。


普通框架眼镜仍为青少年近视人群的首选。目前青少年近视人群除了少部分人群会 采用 OK 镜,阿托品等方式延缓近视,大多青少年仍选择佩戴普通的框架眼镜,每年的 近视度数仍有可能增加 75-100 度。框架镜行业已经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欧睿预计 2021 年国内镜片市场年销售额约为 313 亿元,年销售量约为 2.7 亿片,即对应约 1.3 亿 副,一副框架眼镜的镜片均价约为 236 元,加上框架约为 700 元。


图片






国内外品牌镜片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镜片行业企业主要可以被分为三类(1)依 视路、蔡司等国际企业成立时间较早,在光学设计、光学膜层等方面具备优势;(2) 明月等国内中高端企业品质稳定、品类齐全,在国内知名度高,规模效应下显著降低 成本,主打中高端市场;(3)其他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数量较多,缺乏自主品牌或 从事代工业务,在中低端市场进行价格竞争。


1.2. 近视防控眼镜通过“离焦”设计,可以有效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


由于青少年仍在长身体阶段,佩戴普通框架眼镜后每年的近视度数仍会稳定加深。青少年佩戴普通框架眼镜,近视度数仍会加深主要是由于仍处在长身体阶段,普通框架 眼镜可以让其眼球中心的物像投在视网膜上,但是外围的成像会在视网膜后方,从而让 大脑发出号,让视网膜后移,导致眼轴增长,从而造成近视持续加深。因此青少年每 年的眼镜度数都会增加,直到停止生长发育后,近视度数才稳定 近视防控眼镜通过“近视性离焦”设计,可以有效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近视防控 眼镜则主要运用“近视性离焦”设计,改变了传统近视眼镜的光学原理,使得周边区域 的成像落在视网膜前,形成“膜前离焦”,进而控制眼轴向后方生长,延缓近视度数的加 深。


图片






近视防控眼镜的镜片的综合设计要求更高,更考验镜片厂商的技术积累。近视防控 眼镜产品大多会在镜片外围排布较多的微透镜,从而实现周边成像落在视网膜上或视网 膜前面。如明月镜片的轻松控 Pro 产品就通过 1295 个微透镜增加离焦面积。各家品牌 厂商在微透镜的数量,排列方式,中间的“非离焦”区域的形状,大小方面都会有不同 的组合方式,以适应国内青少年近视人群的用眼习惯,提高综合防治效果。


1.3. 消费升级逻辑下近视防控眼镜或主要替代传统框架眼镜,市场空间广阔


消费升级逻辑下,近视防控眼镜或主要替代传统框架眼镜市场。目前近视防控眼镜 的终端零售价大多在 1500-4000 元不等,且实际到手价约为终端零售价的 7 折左右,即 大多在 1500-3000 元的区间,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更多是“消费升级”的逻辑。目前 OK 镜一副售价约为 1 万元左右,相较于 OK 镜近视防控眼镜 1500-3000 元的到手价消 费者接受度更高,父母比较容易接受“给孩子配一副更好的眼镜”的逻辑,是对于传统 框架眼镜市场的替代。


近视防控眼镜不属于医疗器械的范畴,目前销售还不需要临床数据,主要通过眼镜 零售点渠道销售。目前各大厂商为了加深其产品效果和品牌宣传,都主动做了临床测试, 且临床数据显示有效率较高。近视防控眼镜客单价较高,眼镜零售渠道推广动力更强。对于零售渠道而言,卖一 副近视防控镜的绝对利润额高于一副普通的框架眼镜,渠道商同样也有较强的动力去推 荐,拉动近视防控眼镜渗透率的提升。


2021 年近视防控眼镜终端市场规模约百亿。目前近视防控眼镜市场的主流玩家除 了进口三大品牌蔡司,豪雅和依视路以外,国内品牌这边明月,万新,暴龙等品牌也有 明显发力,此外对于低线城市而言,近视防控类产品竞争更为分散,我们估计 2021 年 近视防控眼镜一年的销售量约为 500 万副,对应的镜片厂商出厂规模约为 35 亿元,终 端零售市场规模约为 100 亿元。


图片






近视防控眼镜渗透率较低,未来增长空间广阔。考虑到近视防控眼镜的广阔增长空 间主要为传统框架近视眼镜市场,以 6-18 岁青少年近视人群为基准,2021 年渗透率仅 约 4.5%,且近视防控眼镜也需要至少一年一换,我们认为未来近视防控眼镜还有广阔的 增长空间。我们测算,到 2025 我们预计近视防控眼镜市场规模将达到 360 亿元,年销 量约 1600 万副。2021-2025 年 CAGR 为 38%。如果长期渗透率到 30%,终端零售价提 升到 2500 元,则对应终端市场规模为 825 亿元,镜片厂商出场规模为 289 亿元。


2. 主流近视防控类产品以 OK 镜,近视防控眼镜和低浓度阿托品为主

目前主流的近视防控类产品主要为 3 类,分别为


1)角膜塑形镜(即 OK 镜)近视人群在睡眠期间通过佩戴 OK 镜,能够暂时改变 角膜的形状,从而改善近视人群在白天的裸眼视力,使成像落在视网膜上,同时 OK 镜 也能够改变周边成像,起到延缓近视的作用。OK 镜对适用人群年龄、散光、角膜、眼 压要求较高,同时 OK 镜单价更高,整体验配流程相对更加复杂,属于三类医疗器械, 进入门槛较高。


2)近视防控眼镜近视防控眼镜则主要运用“近视性离焦”设计,改变了传统近视 眼镜的光学原理,使得周边区域的成像落在视网膜前,形成“膜前离焦”,进而控制眼轴 向后方生长,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近视防控类产品综合性价比更高,销售渠道更广。


3)低浓度阿托品。临床效果显示低浓度的阿托品对于延缓近视有一定作用。目前 在国内主要以院内制剂为主。


图片






近视防控眼镜瞄向的是传统框架眼镜市场,与 OK 镜不存在明显的竞争。三类产品 综合来看,低浓度的阿托品和 OK 镜可以搭配一同使用,近视防控眼镜和 OK 镜之间大 多会二选一,我们认为这两款产品本身的价格,渠道均有明显差异,面向的人群也大有 不同,短期之内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 国内外头部品牌齐发力,产品放量考验渠道和品牌认知

2018 年以来,国内外品牌加速了近视防控眼镜布局。2010 年蔡司采用周边离焦技 术推出了首款近视防控眼镜产品成长乐,临床数据显示近视患者平均延缓近视发展 30%, 2018 年豪雅采用多点渐进离焦推出了新乐学,临床数据显示有效性可以达到近视加深 减慢 59%,眼轴增长速度减慢 60%,近视防控效果大幅提升,率先通过医疗渠道破局, 实现了近视防控眼镜销量的突破,2020 年依视路也推出了主打产品星趣控,并加大了营 销推广力度,尤其在眼镜店铺等零售端。外资三大品牌全部完成了近视防控眼镜的布局, 并凭借较强的消费者品牌认知,医疗和零售双渠道能力推动着近视防控行业的发展。


目前市场的主流玩家主要分为 3 类


1)外资进口镜片品牌主要以豪雅,依视路和蔡司为主的进口品牌,他们有较高的 品牌认知,其中豪雅在医院渠道相对有优势,依视路和蔡司在零售渠道布局较深,营销 体系较为完善,3 大品牌基本占据了近视防控眼镜中高价位档的绝大部分市场,三大品 牌的出厂金额均达到了数亿元的规模。


2)国产传统镜片厂商以明月,万新等为主的传统镜片厂商,他们从 2020 年开始 也陆续开始了近视防控眼镜行业的布局,同样具备较强的渠道优势,且形成了与部分渠 道商的深度绑定关系。定价则大多在 1000-3000 元的中等档位,国产品牌的近视防控类 产品约在数百万至数千万的规模。


3)眼科医疗公司近视防控眼镜市场广阔,其他近视防控类产品(如 OK 镜等)的 公司也开始切入这个赛道,如爱博医疗等,这类公司在医院渠道布局较深,有较为明显 的优势。


图片






医院渠道和零售门店渠道对近视防控眼镜的销售同样重要。从近视防控眼镜的验配流程来看,普通框架眼镜主要通过眼镜零售门店,眼科医院和诊所验配。对于青少年的 首副眼镜,家长大多会选择在医院渠道验配。从渠道数量来看,全国眼镜店约在十多万 家的量级,而眼科医院和诊所合计在 1000 多家。传统镜片厂商均已搭建起了成熟的渠 道体系,其中依视路,蔡司和明月等,零售门店渠道占比较高,而豪雅则在医院渠道有 较强的优势。


各品牌 1.74 高折射率产品的终端零售价与其近视防控眼镜售价在同一水平。目前 普通框架眼镜的镜片中,进口品牌从 1.60 折射率开始,终端零售价大多在 1500 元一副 以上,对于高折射率 1.74 的产品,终端零售价接近 4000 元,跟近视防控眼镜的终端零 售价在同一水平。


图片






蔡司,豪雅和依视路三大进口品牌均已经完成了临床试验,近视有效控制率超过 50%。进口三大品牌在临床试验时间节奏方面更为领先,均已完成了临床数据的披露, 线下营销推广更为方便。具体来看蔡司的成长乐属于偏早期的产品,临床表现相对一般, 但公司 2022 年 4 月新推出的小乐圆采用新的同心环带微柱镜技术。临床表现已经有明 显提升,豪雅和依视路的产品同样也有较好的临床表现,有效率已经达到了 60%及 60% 以上的水平。国产镜片中明月镜片的临床试验已经基本完成,临床数据也于短期会对外披露。爱博医疗的预临床数据已经出炉,产品也在积极备货,线下推广中。


4.重点公司分析

4.1. 明月镜片国产龙头镜片厂商,规模渠道优势领先,近视防控产品放量 可期


明月镜片为国内领先的镜片生产商,公司前身成立于 2002 年,从事镜片生产销售。公司产品覆盖各折射率的常规镜片及防蓝光、视力管控等功能镜片,根据欧睿数据,2020 年零售量市场份额达 10.7%,连续多年市场份额位列第一。2021 年公司实现收入 5.76 亿 元,同比+6.65%,实现归母净利润 8209 万元,同比+17%,2022 年 Q1 公司实现收入 1.36 亿元,同比+1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720 万元,同比+31%。


终端覆盖数万家眼镜店铺,渠道优势明显截至 2021 年末,公司有直销客户 3262 家,经销客户 78 家,覆盖了数万家眼镜连锁店,建立起了多层次,高覆盖,行业领先的 销售网络体系,渠道优势明显。高举高打建立消费者对镜片品牌直接的认知在品牌建设方面,明月直接通过 to C 的广告,加强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具体包括在主要的机场,高铁等区域投放广告,邀请 知名演员代言,逐步形成国产镜片独一档的认知,或有望改变传统国产镜片过于倚重渠 道商销售的局面。品牌认知提升后也有望帮助公司的品类拓展。


公司近视防控眼镜在国产品牌中率先出圈,期待 “轻松控”系列放量明月 2021 年先后推出 2 代“轻松控”近视防控镜,“轻松控”和“轻松控 Pro”分别采用周边离焦 及多点渐进离焦技术,开始全面切入近视防控赛道。视像区设计方面,“轻松控” 的视 像区采取非对称的 Nasal Side 鼻侧近视区扩大技术,符合中国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和“眼球内旋” 的生理特点。“轻松控 Pro”根据中国孩子“水平视野切换多、上下视 野切换少”的习惯,采用光线追踪技术,在视像区设计方面使用了非对称的“贝壳形” 设计,两代产品均更适合中国近视青少年人群的佩戴习惯。公司 2022 年上半年又新上 线了防蓝光的,更多折射率的产品,SKU 增加至 8 个,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2. 投资分析


1)行业需求旺盛,近视防控眼镜渗透率持续提升中近视防控眼镜目前仍处于渗 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行业品牌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其中进口三大品牌市场份额 较高,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我们认为近视防控眼镜未来主要替代的是传统框架眼镜的 市场,与 OK 镜等其他近视防控类医疗产品不形成直接的竞争。


2)近视防控眼镜行业实际壁垒较高,考验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优势。近视防控眼镜面向的是传统框架眼镜市场,镜片厂商从生产到销售是 B2B2C 的模式,该模式下 较为考验品牌本身的认知度,产品的技术质量认可度,以及渠道优势。头部厂商实际壁 垒较高。


3)国产品牌中明月镜片已经建立起了独一档的优势,或持续享受行业增长红利。明月镜片深耕行业多年,①品牌认知较高,②渠道布局广,优势突出,③技术研发实力 较强。近视防控眼镜作为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新品类,行业国产龙头明月镜片有望持续受 益行业增长红利。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6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21.7
  • 江恩阻力:24.41
  • 时间窗口:2024-06-29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