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中银医药】新产业(300832.SZ)大机型X8持续开拓市场,22年Q1业绩超预期

  • 作者:爱猴兔
  • 2022-04-23 00:14:35
  • 分享:

分析师邓周宇/联系人周海涛

摘要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5亿元,同比增长15.97%,扣除新冠发光试剂业务收入后同比增长32.22%,试剂销售方面国内市场收入14.33亿元,同比增长26.36%,海外市场4.68亿元,同比下降-18.05%,海外市场(不含新冠发光试剂)4.02亿元,同比增长60.05%;归母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长3.68%;扣非归母净利润8.83亿元,同比增长3.06%。2021年公司试剂产品的毛利率保持稳定,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6.12%(因整体下调仪器销售价格);2022年Q1实现营收7.43亿元,同比增长39.53%,实现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83.46%,扣非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增长98.17%。

支撑评级的要点

高速化学发光分析仪销售持续发力,拓展国内大型医疗终端客户数量及试剂销量。2021年公司高速化学发光分析仪MAGLUMIX8国内市场实现装机601台,同比增长47.67%,2022年Q1, MAGLUMI X8实现销售/装机148台。2021年公司国内终端客户超7,700家,截至22年Q1国内市场终端客户数量超7,900家(2020年6700+),2021年国内累计实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装机超9,800台(2020年8,100台),其中三级医院客户达1,209家,国内三甲医院的覆盖率达52.41%,截止22年Q1三甲医院客户数量达855家,三甲医院覆盖率提升为54.11%(2020年三甲医院726家,覆盖率为47.89%)。2021年度国内试剂销量同比提升26.36%,单机的试剂用量明显提升。

海外市场扣除新冠试剂销售影响增长迅猛,品牌力持续提升。2021年,公司海外公司新冠发光检测试剂收入由3.20亿下降为0.66亿元,扣除新冠发光试剂销售影响后,海外试剂收入同比增长60.05%,增长迅速。2021年公司在海外全年共计销售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2,884台,同比增长54.39%。截止目前公司在海外市场,公司已为147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145个)的医疗终端提供服务,累计实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销售超10,800台(2020年7900台)。

梯度化机型配置,大小机型满足不同终端客户需求。2021年MAGLUMI X3实现国内外市场累计销售/装机763台。公司新一代X系列的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性能优异,已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另外,创新的重悬浮清洗结构设计的 MAGLUMI X6、1600 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iossays C8及模块化生化免疫分析系统Biolumi CX8在国内注册中。

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3.57,18.32,23.09亿元,对应EPS为1.73,2.33,2.94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行业政策风险;新产品研发、注册风险;经销商销售模式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替代风险;新冠疫情不确定性风险等。

要点分析

1、化学发光试剂集采(若进一步推进)利好公司长期发展,将有效促进公司开拓市场份额。2021年“安徽集采”实施范围主要包括肿瘤标志物、甲状腺、感染性疾病、心肌标记物以及降钙素原共计23个试剂项目。根据谈判议价规则,市场占有率前五的企业入围参与谈判,未纳入谈判议价范围的同类产品按照一定规则进行联动降价。公司肿瘤标志物及甲状腺等14个试剂项目入围参与议价,并且全部谈判成功。进口品牌罗氏、贝克曼未接受谈判议价,作为中标厂商,公司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高速机MAGLUMI X8进入更多二甲以上大型医院,从而带动试剂销售收入提升。2021年该机型装机超过600台,该机型对传染病的检测影响最为明显,尤其是术前八项等方面,X8优势明显(通量、测速等优势)。

2、DRGS/DIP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的实施,对公司负面影响有限。公司的销售模式与同行业其他厂家采取的代理制不同,不设置区域多级代理,相当于经销商都是一级代理。不存在挤压经销商利润进而造成价格负面传导现象。

3、公司仪器机型布局及试剂方面策略。除了大机型MAGLUMIX8,公司的MAGLUMIX3测试速度为200个测试/小时,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占地体积小、功能均衡,采用了单反应杯,支持不间断连续加载,可以实现更加灵活的控制方式,采用了公司MAGLUMI X8仪器使用的纳米磁球重悬浮清洗技术,可实现高效的磁分离清洗;该产品主要定位为二级医院及基层医院针对中小客户。另外,目前MAGLUMI X6正在国内注册中,最终公司会实现大、中、小机型全方位覆盖终端医院客户。试剂方面,除常规检测项目外公司立志在和国际IVD巨头不同的领域深度布局,实现差异化竞争。

4、海外市场是公司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发展快速。

相关研究报告

【中银医药】新产业产品终端销售持续向好,政策调整布局海内外

中银医药团队介绍

邓周宇,医药生物行业首席分析师、大消费组组长、11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先后供职于国海证券、国证券、中银国际证券。广泛覆盖行业政策、创新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药流通业、中药行业、互联网医疗、商业健康险研究。曾获得:金融界最佳分析师(2013)、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4)、水晶球最佳分析师(2014、2017公募组)、金牛奖最佳分析师(2014)、金翼奖最佳分析师(2017、2018)、东方财富网100强分析师(2021)。获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梁端玉,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毕业于哥伦比亚商学院。2020年加入中银证券,目前覆盖医疗服务、医学美容、医疗器械、CXO领域。

邵子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硕士,并获得工程院奖学金。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生物科学学士。长期积累实验室经验,在研究生期间担任一生科软件开发项目项目经理。主要覆盖前沿医药板块,包括核酸疫苗、核酸药物、基因治疗、细胞治疗、抗体药物,同时覆盖血液制品。

周海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工程硕士。曾在中国科学院开展科学研究,并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作)。累计近2年生物医药板块研究经历,主要覆盖大医疗器械板块、CRMO、新兴AIDD、生物医药上游原材料等领域。

李天成,中山大学生物工程本科,导师为哈佛前讲师,国家青年千人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导师为哥大医学院双院院士,《Biomaterials》主编。曾在国际核心期刊ACS Publication上发表论文,毕业后在美国药企工作近3年,曾就职于纳斯达克上市药企,负责药物的开发及测试。覆盖创新药&技术。

薛源,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wbs商学院。于2022年加入中银医药团队,目前主要覆盖原料药和中间体、化学制剂板块。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0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70.68
  • 江恩阻力:78.54
  • 时间窗口:2024-06-15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