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科技股这里不能倒宁王倒了,带着新能源又倒了;药明、

  • 作者:三又六分之一
  • 2022-02-09 16:51:07
  • 分享:

科技股这里不能倒

宁王倒了,带着新能源又倒了;药明、立讯也倒了;北方华创倒了,带着半导体也乌泱泱的倒下一大片。今天真可谓是科技股的修罗场。


还有人拍手叫好,这些股涨了这么久终于是倒了。虽然手里没有持有这些公司,但心里却没法叫好。这些公司都是目前国内科技领域最顶尖的,可以跟国际巨头掰一掰手腕的,他们股价跌到没人要了有什么好的呢?
虚拟经济要带动实体经济发展,说白了就是要实现股市对产业融资的需求。科技型公司相比较于消费型,更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来获得发展机会。
消费型的公司很多凭自身内生增长也可以活得很好,像老干妈这种,现金流非常好,不需要上市都可以,无非是上市融资后可以快一点,大一点。还有前几年那些什么影视公司也大量圈钱,结果各种洗钱等乱七八糟的事都出来了,都转到老板自己腰包里去了,给这种公司融资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但是科技型的公司不同,点亮科技树是非常耗钱的,要大量的烧钱才可能成功。比如宁德时代,20年7月融了197亿,21年又募资450亿,很多人说宁德时代够大了,干嘛还要一次次的融资,是不是圈股民的钱吸血。太可笑了,宁德时代是国内最强的新能源企业,但放到世界舞台上,还有LG这个强劲对手,你现在松懈下去可能不久就被取代。我们有机会能在新赛道上烧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怎么算都是值得的。
当初美股2000年互联网浪潮也是不断推高估值,给互联网企业现在看来近乎疯狂的市梦率。但是人家用钱烧出了微软,烧出了IBM,烧出了整个硅谷,奠定了未来几十年的科技霸主地位。虽然烧钱的后果必然是泡沫破灭,但是那些活下来的霸主们,最后都收复了失地,还又涨了十倍。

国内典型的企业就是京东方了。当年京东方从最低端的面板开始做起,一级一级的向上攻克难关,最后把LG和三星在国内市场打的节节败退。惊艳全世界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LED屏就全部由京东方提供,大涨国人志气。
但是在五年前,京东方还是A股市场吸血鬼的代名词,每年融资不断,却从不见利润在哪里,股价也常年在地下趴着。但到去年的年度利润可以看到,京东方一年赚了260亿,这全靠持续不断烧钱才烧出来的世界级企业。但要看到,这是国家在背后大力支持才能不断融资,资本市场自身优化配置的功能并没完全体现。


另一个加速企业快速发展的捷径就是外延并购,更加需要资本市场巨额融资来倾力相助。像吉利汽车,放5年前还是人们眼中低端车的代表,基本无人问津,但自从蛇吞象式的并购了沃尔沃之后,技术和设计都突飞猛进,成为汽车国产品牌中的销量王。

这背后如果没有资本的鼎力协助是无法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的,而前提依然是股价和估值要维持的住在高位才行,资金又不是来做慈善的,有利可图才能吸引他们,这点上港股市场都比我们做的好。
你像寒武纪,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在业内都是响当当的独角兽,但是行业还处在初期,年年利润都是亏损,到了资本市场根本不受待见,股价一路向东南,基本上就丧失融资功能了。



对比美股的特斯拉,刚上市的时候同样也是年年亏损,并且一年比一年亏得更多,纳斯达克市场仍然以非常高的估值给他不断提供融资,这才有了现在独霸一方的特斯拉。我们的市场在这方面的成熟度上还有相当的差距。


现在国家大力搞科创板,搞专精特新,就是想让更多的具有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能够依靠市场完成不断融资。前提条件就是科技股的估值不能太低,对一时的利润要求不能太苛刻,不能按照消费股、银行股的估值来给,那样的话根本融不到什么钱来烧。
尤其是在我国的产业升级正进行到关键时期的当下更是如此,既然都已经想要产业转型了,都已经开干了就只能继续干下去。否则按照全球巨头们的体量和规模效应,我们很多高科技产业永无出头之日。


说的极端点,对我们而言,现在即便是造泡泡也比保守来的要好一些。虽然最后注定是泡沫破灭,但是过程中会诞生行业全球领头羊,不想着背水一战,就无法突破科技的禁锢。熊市伤的不单单是股民,更受伤的那些嗷嗷待哺的产业。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2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84.89
  • 江恩阻力:208
  • 时间窗口:2024-06-23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95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