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昔日40倍大牛股如今四折“大甩卖”,药石科技是被错杀吗?

  • 作者:不忘初心
  • 2022-02-25 10:24:27
  • 分享:

作者| 冰火


2022年2月24日,俄乌正式开战的消息让A股遭受重创,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飘绿。

创业板上市公司南京药石科技(300725)也未能幸免,跌1.83%,报收87.29元/股。

金融小强发现,药石科技上市3年不到最高暴涨40余倍,市值从不足10亿元迅速膨胀到逾420亿。

可意想不到是,不足5个月市值仅剩174亿元,相当于四折“挥泪”大甩卖。

最近这5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3年不到市值翻40倍5个月又蒸发六成

据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收盘,今年以来,江苏板块指数跌6.61%,药石科技38.60%的跌幅高居熊股榜首。

同期,在上证指数下跌5.76%的大背景之下,药石科技所处的CRO行业指数也大跌14.87%,明显跑输大盘。

CRO到底是做什么的?

CRO企业相当于“卖铲子的公司”,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的药物研发,提供专业化外包服务的组织或者机构。不直接参与某一具体创新药的研发,但可以分享新药研发成功后市场需求暴增的红利。

自2017年11月11日,药石科技以4.97元(前复权价)开盘价在创业板上市,至2021年9月27日创出历史最高价210.80元(前复权价),按总股本1.997亿股计算,市值从不足10亿元迅速膨胀到逾420亿元,3年不到暴涨40余倍。

药石科技上市以来股价走势月K线全景图

金融小强发现,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10月28日,当日大牛股药石科技遭“闷杀”,开盘直接20%跌停,至此开启了暴跌之旅。

截至2022年2月24日,市值仅剩174亿元,不到5个月时间市值蒸发246亿元,跌幅高达58.57%,相当于打了四折。

药石科技日K线图


02

昔日大牛股为何垮掉?

药石科技暴跌的导火索源于2021年10月28日发布的业绩变脸的三季报。”一位资深机构人士对金融小强表示。

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2.82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净利润约6114万元,同比增长11.2%。

乍一看营收和净利都保持增长态势,但在2021年中报中,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大增311%,受第三季度拖累,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速收窄至210%。

那么,是不是CRO赛道出了什么问题?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股市涨跌也是如此。

问题一突遭美国制裁。据媒体报道,拜登政府2022年2月7日将美国商务部宣布将33家中国实体加入了“未核实名单”(Unverified List,UVL)。

其中包括CRO龙头企业港股上市的药明生物两家位于上海和无锡的子公司。受此影响药明系上市公司股票成“惊弓之鸟”。

作为CRO龙头的A股上市公司药明康德虽然澄清不掌握药明生物股份,但从2021年7月份开始,药明康德就已开始下跌,如今7个月跌幅高达42.78%。

而港股上市公司药明生物从2021年年中到现在也从148元/股一度跌到了55元的低谷。

问题二创新药的低迷。2021年7月2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一则“关于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提高了创新药“门槛”,被部分市场人士解读为利空。

随后的医保准入和集采大砍价,考虑到创新药微利,势必会压缩中间环节的收入,CRO行业的盛世也告一段落,整个CRO行业从资本热捧又到被机构抛弃……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低水平重复问题困扰着整个医药行业,《指导原则》的出台,根本目的是为了遏制这种低效同质化的“创新”,本质是鼓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上述资深机构人士对金融小强表示,按《指导原则》的意见指导落实的话,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过度重复研究的项目被叫停,但这也算正常。

大方向是要求企业在临床研究上实现真创新,毕竟国内现在创新药的创新实力还不够,出现热门靶点扎推研究也算正常,政策就是想在这方面引导一下,长期来看仍然利好具备研究潜力的龙头企业。

与此同时,金融小强发现,与资本市场唱衰形成鲜明对比,CRO赛道企业的业绩并没受到实质影响。

2022年1月26日,药石科技发布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营收收入11.76亿元至12.27亿元,同比增长15%至20%。

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9亿元至4.97亿元,同比增长160%至170%;但是扣非净利润预计只有2.26亿元至2.43亿元,同比增长30%至40%。

紧接着,2月15日药明康德发布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29.0亿元,同比增长38.5%;实现扣非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70.4%。


03

是否被错杀?关键看业绩能否保持高成长

此轮药石科技的暴跌是否被错杀?券商机构们又是怎么看的?

据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自药石科技2021年10月28日下跌至今,民生证券、国金证券、平安证券等8家券商先后对其发布了12份研报,其中,10次给予买入评级,2次发出增持评级。

8家券商先后对药石科技发布12份研报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2月10日,国联证券发布了对药石科技的研报《创新型分子砌块龙头,上下游一体化打开长期增长空间》,该研报对公司首次发出增持评级。

国联证券指出,公司专注分子砌块14年,在化学工艺技术平台积累多年,凭借在药物分子砌块领域卓越的设计、合成和供应能力,具有良好行业口碑和技术优势。

据哈佛医学院健康政策系估计,全球医药研发支出中有30%用于药物分子砌块的生产、购买和外包,剔除临床阶段研发费用,估算全球药物分子砌块的市场规模2020年为185亿美元,2020-2024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

国内优质企业有望凭借技术、成本和快速响应优势,在外购和外包生产中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继2019年浙江晖石生产基地以零缺陷通过美国FDA审计后,公司分子砌块下游的CDMO业务显著上升,占比由2019年的33.0%增长到2021H1的41.6%,高附加值API项目持续落地。

随着更多项目向临床后期延伸,CDMO收入波动有望平滑,公司通过工艺创新、路线优化等控制成本,公斤级以上毛利率有望保持40%以上。

国联证券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4.89/3.77/5.33亿元,增速为165.7%/-22.9%/43.3%,PE(市盈率)为35/46/32X。给予2022年52倍PE,首次覆盖“增持”评级。

上述资深机构人士对金融小强表示,药石科技处于创新药研发的最顶端,不仅受益从药品研发到上市销售的整个流程,而且具备向下游延伸的巨大潜力。

从往年的业绩来看,药石科技表现非常靓丽,自2014年以来公司总营收增速连续7年保持在30%以上,而且,净资产收益率也基本保持在20%以上。至于是否被市场错杀,关键看未来能否继续保持高成长态势?

(江苏金融圈授权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4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29.09
  • 江恩阻力:32.73
  • 时间窗口:2024-06-17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1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