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高科技之争,华大基因及格吗?

  • 作者:N飞亚达
  • 2019-04-08 18:18:09
  • 分享:

被“癌变”后的【华大基因(300676)股吧】,怎么了?

华大基因

利润虚增千万?运作及系统尚存漏洞

清明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晚间,华大基因(300676.SZ)公告称,收到深圳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公司存在“订单型收入确认依赖的系统存在漏洞”、“部分项目型收入核算与会计政策不一致”、“公司治理运作不规范”等问题。

核算之后,上述问题导致其2017年多计净利润高达1234.94万元,占公司当年年报披露净利润数据的2.91%。

另外,华大基因子公司在与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大智造”)交易时还存在向关联方输血的行为,实际支付金额比合同金额多出了0.31亿元。

4月7日晚间,华大基因公告澄清称,利润虚增、违规关联交易等媒体解析是不准确的,并不存在上述行为,一切源于息系统不完善等因。

与“胞弟”关联交易 且要独立上市

但是,关联交易一直都是华大基因绕不开的问题。

从IPO开始,证监会的件反馈意见中,便开始不断提及其关联交易问题,尤其是与华大智造。

追溯回2014年下半年,行业巨头Illumina提高了部分试剂的价格,减少对华大基因的价格优惠。

历史资料显示,2014年-2016年,Illumina一直为华大基因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40.46%、44.27%、25.93%。

也正是2016年,华大基因供应商名单中出现华大智造,第三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10.61%。

华大智造成立于2016年,其并非上市公司华大基因旗下板块,实为深圳市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大控股”)控制,截至2018年9月30日,华大控股同时持有华大基因37.18%股权。

目前,华大智造主要负责测序仪的研发。从2017年开始,已为华大基因第一大供应商,年报显示,2017年华大基因向华大智造采购额为2.93亿元,为第一大供应商,采购商品为测序仪组件和试剂,占年度采购额的34.18%。

2018年,华大基因与关联方日常关联交易总金额为69100万元,其中,采购类关联交易金额为65934万元,销售类关联交易金额为3166万元。

2019年,华大基因预计与关联公司的关联交易为9亿人民币左右,关联交易的类目主要是向华大智造及其母公司购买物料以及固定资产。

目前来,成立才不到三年的华大智造已计划于今年赴港上市,其估值竟已高达330亿元。

但华大智造所持有专利及技术现在还不得而知,究竟是可以代替Illumina的顶级测序仪制造商,还只是贸易中间商,不由让人猜测。

但可以猜想到,快速的成长主要源于2013年华大控股对美国测序仪生产商Complete Genomics的收购。

现有资料显示,华大智造2016年及2017年净利润分别只有95万元、619万元,同时大部分都源于华大基因的关联交易,很难支撑起330亿元的估值。

当然更加严峻的是,基因测序仪板块技术更新快,其研发实力能否支撑迭代,才是重中之重。

净利增速严重放缓 源于研发?

那,2018年呢?华大基因年报预计披露日期为2019年4月25日,那我们先来其业绩快报。

2018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华大基因实现营业收入26.01亿元,同比增长24.13%,归属于上市股东净利润为4.04亿元,同比增长1.51%。

这是近几年来,华大基因净利润增速最缓的一次,往年财报显示,2015年-2017年,其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6.81%、29.79%、22.44%,归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32%、26.93%、19.66%,而2018年只有1.51%

针对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华大基因公告称,主要因系公司2018年在遗传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重产品开发及相应资质报证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预计2018年合并口径研发费用约2.5亿-2.7亿元,预计较上年同期增长43%-55%。

目前华大基因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生育健康服务、复杂疾病服务、基础科研服务和药物研发服务,其中生育健康服务营收占比最高,2017年高达54.12%,上述其他三块业务依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21.79%、19.29%、4.33%。

同时生育健康服务增长也最为显著,其他三项业务变化不大。

此次增加研发费用,着重发力复杂疾病服务,主攻肿瘤领域的基因测序,然而基因测序主要分为上中下游,上游主要为测序仪器和试剂耗材生产商,中游为测序服务企业提供测序代工服务,下游则是临床端,主要为一些医院、实验室等,还有科研端就是指科研单位、学校、制药公司等。

那,华大基因所属的阶段,应该定义为中游。有相关市场人士认为,华大基因充其量只能称其为“基因界的富士康”。

研发投入差距巨大 16亿元理财

2018年如此大幅的研发投入增长,在华大基因身上也是蹊跷。

毕竟此前华大基因的研发投入逐年缩水,往年财报显示,2015年-2017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1.02亿元、1.77亿元、1.7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88%、10.33%、8.32%。

与研发投入相反的是,逐年增加的营销支出,2017年华大基因的营销支出就搞到19.18%,远高于研发投入。

再来华大基因的专利数量,2017年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华大基因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拥有的已获授权专利共计282项,其中发明专利26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自有注册商标366项以及460项软件著作权。

数字起来非常庞大且唬人,但与国外相关企业对比,2017年illumina研发投入占比为19.84%,同年专利申请数量就达到240个,而华大基因仅为8个。

但华大基因却一直强调自身注重研发,并在科研和临床转化等多方面取得卓越业绩。名不副实的另一体现是,2014年华大基因的无形资产值(包括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为2.22亿元,2017年无形资产值为2.32亿元,华大基因的无形资产值4年竟然相差无几。

也就是说,这4年中,华大基因基本没有新研发出来的专利、软件著作等。

同时往年财报显示,2015年-2017年,华大基因的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分别0.78%、0%、0%,这说明其科研成果转化为收入不理想,甚至为0。

还有一就是,2017年华大基因购买理财16亿元左右,这些钱拿来做科研好不好?毕竟股东好的并不是华大基因的理财能力。

从业绩上,华大基因的确处于A股同业公司中的头部,其目前中游的地位,虽然被基因界称为黄埔军校,但自身技术含量不高,只要有钱买顶级的测序仪,就可以完成检测,直接导致基因测序公司层出不穷,甚至有人将华大基因称为培养皿。

2018年华大基因全面增加研发投入,也许是想摆脱“伪科技”的质疑,要如何证明自己是高科技企业?

一切不能只是靠炒作!

可以确定的是,不能只是炒作。

比如,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准确率高达99%。作为独立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与公私立医院合作检测。

有很多孕妇坦言,医院并不说明无创基因检测的真实情况,开单抽血送检,以为是医院行为,但实为第三方检测,“孕妇的处境,基本医院让做什么就会做什么,毕竟谁都不敢拿孩子做冒险,谁都想放心一些”。

2018年将华大基因赶下“神坛”的章《华大癌变》相很多人过,虽然事后华大基因解释称在检测知情同意书中,已标注出患儿的缺陷不属于检测范畴,但专业知识及词汇,是否可以客观准确的传递给普通人群?

在大众的眼中,到的更多是华大基因着重宣传的99%准确率,以及无创优于羊水穿刺等有创染色体检,不会造成流产亦不会感染。

然而,无创基因检究竟包括什么?其只包括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帕陶氏综合征)三种疾病,有关医生透露,目前无创检测针对21三体的准确率达到90%,对13三体,18三体准确率只有60-70%。

对于效果无限夸大,致有人因无创检测结果为高风险而直接选择引产。无创基因产前筛只属于筛范畴,而羊水穿刺才是诊断范畴,可检测23对染色体问题,依旧是胎儿染色体检的金标准方法。

据媒体报道华大基因实控人汪建曾公开表示,反对注射宫颈癌疫苗,称每三年做检,优于疫苗。检测先不说准确率与否,其必然是不能预防疾病,为了炒作口出狂言,全然不顾对公众的误导。

也正是因为“癌变门”、“圈地门”以及汪建的口不择言,华大基因股价飞速下跌,从最高的261元/股下跌到今日(2019年4月8日)的72.72元/股。

当市值仅剩290亿元,不足高的三分之一时,华大基因的成长已近天花板,如何突出重围?难道是依靠汪建口中“开医院”的新故事吗?

目前,华大基因的市盈率最高时达到210倍有余,即便是现在72倍的市盈率,依旧有很多市场人士认为其“太贵了”!

对比Illumina,目前股价为323.5美元,市盈率为58倍。

华大基因将自身的使命定位于“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科技与造福,对于华大基因而言为时尚早,明确自身定位、证明自身价值才是当务之急。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9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37.94
  • 江恩阻力:42.68
  • 时间窗口:2024-06-17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31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