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_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冉承其表示,北斗好不好用取决于有没有应用。“北斗智造者”是北斗未来的代表,特别希望“北斗智造者”计划能开创中国北斗崭新未来应用的新篇章,将北斗和传统产业、和新技术融合创新。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是一个大的方向,我现在主要做的就是移动端北斗等卫星系统定位算法的一些研究工作,比如说智能手机定位中关于北斗/GPS定位中的一些算法研究。”北斗系统应用端的开发参与者小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95后的小刘目前是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在众多北斗产业链参与者中,还有很多像小刘一样年轻的开发者,他们被称为是“北斗智造者”。
“北斗智造者”对时空智能技术结合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展现出很大热情,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新技术驱动新经济发展的巨大可能。《北斗智造者报告(2019)》(下称“报告”)认为应用侧对高精度服务有强烈需求,而终端供给能力不足,显示出终端产业生态的巨大商业潜力。
北斗卫星系统
95后成为应用端开发主力军
随着北斗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壮大,正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相关的开发工作。
日前,报告显示,95后北斗开发者占比超四成,从具体年龄段来,“北斗智造者”都很年轻,72%的人不超过35岁,其中18~25岁(即“95后”)占比42%,26岁~35岁占比30%。多数“北斗智造者”认为,5G和人工智能是最值得他们去与时空智能进行技术融合的领域。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的脚步加快,北斗开发者不再“小众”,运用时空智能技术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融合,“智造”出各种各样的物联网新应用。
“北斗智造者”计划是整个北斗高精度定位生态开发的缩影。报告是由千寻位置公司基于“北斗智造者”社群开发者全景式扫描后的分析结果,展现北斗时空智能核心开发人群的面貌,以及时空智能产业发展趋势。
小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的研究方向是低成本移动终端GNSS定位研究工作(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包括GPS、北斗、GLONASS、GALILEO等卫星系统) 。
在被问及为何会从事北斗相关应用开发工作时,小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自己本科的专业是测绘工程,测绘工程中的三项新技术主要为卫星定位、遥感和地理息系统(GIS)。因为对卫星定位挺感兴趣的,所以当时读研就选择了卫星定位。
小刘表示“来GPS一直占据着主流,随着我国北斗定位系统的逐步建成,对北斗系统的关注越来越多。作为定位研究工作者,到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系统发展迅速,我们也会感到由衷的欣喜,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他认为,北斗提供的位置息在万物互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智慧交通与物联网中必不可少。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都具有北斗定位功能,未来北斗系统离普通大众也会越来越近。
“可穿戴设备与手机是离我们大众最接近的,随着70%的智能手机都具有北斗定位功能,未来只要是和室外位置相关的,你能想到什么北斗就能做什么。”小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它会影响到千千万万的人。”
北斗产业市场规模达2500亿
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将全面完成并提供全球服务,在“后北斗时代”,中国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冉承其表示,北斗好不好用取决于有没有应用。“北斗智造者”是北斗未来的代表,特别希望“北斗智造者”计划能开创中国北斗崭新未来应用的新篇章,将北斗和传统产业、和新技术融合创新。截至2019年底,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3500亿元,其中与北斗相关的在70%以上,这也意味着北斗相关产业可达2500亿元的规模。
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首席科学家郁贤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下一步产业界要去解决的问题是确保北斗导航的实用性,比如如何实现在任意场景下的定位导航。这依赖于场景标准体系的建立,场景图(高精地图)的绘制以及各种定位方法的融合,比如卫星导航定位、视觉定位、惯性定位、雷达定位和激光定位等等。”
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是目前最主流的应用方案开发领域,构成带动时空智能技术行业高速增长的“双核”,而智能可穿戴方面也存在比较强的市场需求。
报告指出,目前终端产品高度集中在车载领域。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启明息、长江通、振芯科技、移为通、四维图新、华测导航、海格通等。
如何促进非车载类终端产品的开发,来承载各领域广泛存在的应用解决方案,将是落地时空智能技术应用的关键。
华测导航总裁朴东国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北斗的应用场景有很多,包括测绘、灾害监测、无人机以及智能手机终端等等,但是现在的开发者还不太多。”
另外,报告还指出,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全面建成,芯片、板卡、天线硬件的迭代升级,将有助于解决终端短板问题,推动时空智能技术在不同场景下加速落地。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表示,北斗不仅是卫星导航系统,更是时空基础设施。就像电网、铁路、公路是过去工业时代的基础设施,互联网、计算网、时空网是今天数字化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新的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力量,给北斗智造者带来巨大机会,融合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AI等各种各样新技术,创新性地解决今天数字化进程中的问题。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com。
END
分享: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虚位以待
暂无
2人关注了该股票
长期未登录发言
吧主违规操作
色情、反动
其他
*投诉理由
答:华测导航的子公司有:35个,分别是详情>>
答:华测导航的注册资金是:5.45亿元详情>>
答:华测导航所属板块是 上游行业:详情>>
答:每股资本公积金是:2.20元详情>>
答:以公司总股本37871.3218万股为基详情>>
EDA概念大幅上涨3.24%,华大九天以涨幅20.0%领涨EDA概念
当天半导体行业早盘高开2.4%收出上影中阴线,突破赢家十二宫下跌结构顶部线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逆势上涨,概念龙头股国芯科技涨幅20.01%领涨
卫星互联网概念逆势拉升,中国卫星以涨幅8.57%领涨卫星互联网概念
卫星导航板块到达赢家江恩空间重要压力位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布丁_
北斗开发者四成是95后,终端显示强大商业潜力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冉承其表示,北斗好不好用取决于有没有应用。“北斗智造者”是北斗未来的代表,特别希望“北斗智造者”计划能开创中国北斗崭新未来应用的新篇章,将北斗和传统产业、和新技术融合创新。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是一个大的方向,我现在主要做的就是移动端北斗等卫星系统定位算法的一些研究工作,比如说智能手机定位中关于北斗/GPS定位中的一些算法研究。”北斗系统应用端的开发参与者小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95后的小刘目前是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在众多北斗产业链参与者中,还有很多像小刘一样年轻的开发者,他们被称为是“北斗智造者”。
“北斗智造者”对时空智能技术结合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展现出很大热情,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新技术驱动新经济发展的巨大可能。《北斗智造者报告(2019)》(下称“报告”)认为应用侧对高精度服务有强烈需求,而终端供给能力不足,显示出终端产业生态的巨大商业潜力。
北斗卫星系统
95后成为应用端开发主力军
随着北斗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壮大,正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相关的开发工作。
日前,报告显示,95后北斗开发者占比超四成,从具体年龄段来,“北斗智造者”都很年轻,72%的人不超过35岁,其中18~25岁(即“95后”)占比42%,26岁~35岁占比30%。多数“北斗智造者”认为,5G和人工智能是最值得他们去与时空智能进行技术融合的领域。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的脚步加快,北斗开发者不再“小众”,运用时空智能技术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融合,“智造”出各种各样的物联网新应用。
“北斗智造者”计划是整个北斗高精度定位生态开发的缩影。报告是由千寻位置公司基于“北斗智造者”社群开发者全景式扫描后的分析结果,展现北斗时空智能核心开发人群的面貌,以及时空智能产业发展趋势。
小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的研究方向是低成本移动终端GNSS定位研究工作(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包括GPS、北斗、GLONASS、GALILEO等卫星系统) 。
在被问及为何会从事北斗相关应用开发工作时,小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自己本科的专业是测绘工程,测绘工程中的三项新技术主要为卫星定位、遥感和地理息系统(GIS)。因为对卫星定位挺感兴趣的,所以当时读研就选择了卫星定位。
小刘表示“来GPS一直占据着主流,随着我国北斗定位系统的逐步建成,对北斗系统的关注越来越多。作为定位研究工作者,到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系统发展迅速,我们也会感到由衷的欣喜,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他认为,北斗提供的位置息在万物互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智慧交通与物联网中必不可少。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都具有北斗定位功能,未来北斗系统离普通大众也会越来越近。
“可穿戴设备与手机是离我们大众最接近的,随着70%的智能手机都具有北斗定位功能,未来只要是和室外位置相关的,你能想到什么北斗就能做什么。”小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它会影响到千千万万的人。”
北斗产业市场规模达2500亿
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将全面完成并提供全球服务,在“后北斗时代”,中国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冉承其表示,北斗好不好用取决于有没有应用。“北斗智造者”是北斗未来的代表,特别希望“北斗智造者”计划能开创中国北斗崭新未来应用的新篇章,将北斗和传统产业、和新技术融合创新。截至2019年底,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3500亿元,其中与北斗相关的在70%以上,这也意味着北斗相关产业可达2500亿元的规模。
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首席科学家郁贤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下一步产业界要去解决的问题是确保北斗导航的实用性,比如如何实现在任意场景下的定位导航。这依赖于场景标准体系的建立,场景图(高精地图)的绘制以及各种定位方法的融合,比如卫星导航定位、视觉定位、惯性定位、雷达定位和激光定位等等。”
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是目前最主流的应用方案开发领域,构成带动时空智能技术行业高速增长的“双核”,而智能可穿戴方面也存在比较强的市场需求。
报告指出,目前终端产品高度集中在车载领域。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启明息、长江通、振芯科技、移为通、四维图新、华测导航、海格通等。
如何促进非车载类终端产品的开发,来承载各领域广泛存在的应用解决方案,将是落地时空智能技术应用的关键。
华测导航总裁朴东国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北斗的应用场景有很多,包括测绘、灾害监测、无人机以及智能手机终端等等,但是现在的开发者还不太多。”
另外,报告还指出,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全面建成,芯片、板卡、天线硬件的迭代升级,将有助于解决终端短板问题,推动时空智能技术在不同场景下加速落地。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表示,北斗不仅是卫星导航系统,更是时空基础设施。就像电网、铁路、公路是过去工业时代的基础设施,互联网、计算网、时空网是今天数字化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新的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力量,给北斗智造者带来巨大机会,融合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AI等各种各样新技术,创新性地解决今天数字化进程中的问题。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com。
END
分享:
相关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