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德林海冲关科创板:老板横跨中国为湖除害 1/3研发人员兼职

  • 作者:有味是清欢
  • 2019-06-17 17:49:09
  • 分享:

  作者|雷晨

来源|首席科创官

  呆萌的胖头鱼不仅是人们舌尖上的美味,还是太湖的守护者。2014年至今,为实施太湖“以渔控藻”项目,相关部门把超过5亿尾胖头鱼放流进太湖,它们的工作只有一项,就是吃蓝藻。

  近日,太湖的胖头鱼迎来了一个“坏消息”:专门治理蓝藻的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林海”)上科创板获受理。胖头鱼们普遍认为:这是在与它们抢食。

  德林海成立已有十年,专注做蓝藻捞出后的处理工作。从太湖到洱海,它的蓝藻治理版图不断扩张。本次募资主要用于湖库富营养化监控预警建设项目、蓝藻处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保荐机构为2016年成立的申港证券。

  这家公司曾身披白大褂的实际控制人、神秘的股东和有着双重身份的研发人员成功引起了首席科创官的注意。

生意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2002年1月,兰州漫天飞雪,胡明明辞去了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职务,紧随着他的脚步,他如今的合作伙伴陈虹1个月后也同样离职。

  2月份,他到云南创办了云南德林海医疗投资有限公司。了解他的人知道,胡明明曾在成都某医院传染病中心当了11年的大夫,从房地产到医疗,实际上是一位临床医学的毕业生在寻找初心。

  以为自己会在云南落地生根,却没有料到5年后发生的一件事深刻改变了他的经商之路。2007年5月,江苏太湖爆发严重的蓝藻污染,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当地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

  彼时在云南已有治理滇池蓝藻经验的胡明明,发现自己的水藻分离技术将会派上大用场,便不惜跋涉两千多公里,到无锡开始了他的治藻之路。2009年12月10日,德林海的前身德林海有限成立。2016年公司完成股改。

  股权结构图(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胡明明目前担任德林海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为51.57%。第二大股东是他的老朋友陈虹,持股比例是13.45%。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金控源悦、中科光荣、金源融、安丰盈元等机构股东相继入股。

  同时入股的有一位自然人田三红,此人堪称科创板“投资圣手”,据首席科创官观察,他出现在包括德林海、连山科技和罗克佳华等至少3家科创板受理企业的股东名单之中,如果这几家押中的企业都能上市,那么他的“钱途”将不可限量。

  被各路资方盯上的德林海,营收全靠治理蓝藻,虽然公司体量较小,但赚钱的能力却不赖。

再战彩云之南

  近三年,德林海的业绩增长十分迅速。2016年-2018年,公司营收分别为0.48亿元、1.18亿元和2.0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8万元、3052万元和8024万元。

  公司主营业务是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集成和蓝藻治理运行维护服务,按业务类型可划分为藻水分离和加压控藻两个大类。近三年,蓝藻治理技术装备中的岸上藻水分离系统在营收中占据了较大比重。

  主营业务收入情况(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据招股书,公司岸上藻水分离系统设备2018年比2017年多卖了2套,可收入却增加了4795万元。也就是说,这套设备的平均单价是2397万元左右。这么贵的设备,销量当然是多多益善,可仅靠江苏的湖泊,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于是,曾立足于太湖治理的德林海,逐渐向外扩张。继太湖之后,公司获得了巢湖地区的蓝藻治理项目。2017年,公司加大对西南地区的开拓力度,连续取得滇池和洱海的治理项目,并于大理、昆明设立子公司。目前,西南地区超过华东地区成为公司的营收新支柱。

  站较多的优势让德林海在行业中显得与众不同。据招股书,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为21座藻水分离站提供岸上站藻水分离系统集成,数量远超同业可比上市公司。

  公司的劣势也较为明显。一方面,它面临着大客户集中的风险。近三年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86.29%、92.35%和89.76%;另一方面,蓝藻具有“冬歇夏泛”的特,这导致公司的营收受季节性影响波动较大,下半年的营收占全年收入的绝大部分。

  此外,公司的研发水平也“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捉摸不透。

研发人员竟身兼行政销售职能

  公司自选的竞争对手包括博世科、【中环环保(300692)股吧】、巴安水务、维尔利等,几乎都在新三板挂牌。

  近三年,德林海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7.12%、5.28%和5.26%,比例略高于同业可比上市公司,但占比逐年下降。

  招股书显示,公司本次拟募资9025万元用于蓝藻处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如果研发中心建造完成且仅用来研发产品的话,那么每年都将有一笔不少的折旧费计入研发费用。可以预见的是,届时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将会显著提高。

  员工构成(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截至2018年底,公司员工中占比最大的是项目人员,占比高达66.52%。其次是行政管理人员,占比19.46%。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9人,其中核心技术人员7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8.6%。

  乍一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与它自选的对手相比较,差距便显而易见:譬如2018年,博世科研发人员有860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42.18%;中环环保有66名研发人员,占比15.28%;巴安水务研发人员有86人,占比25.6%;【维尔利(300190)股吧】有217位研发人员,占比11.64%。

  研发人员少就算了,毕竟科研这种事情不是靠人海战术就能完成的。

  首席科创官还发现,在德林海19名研发人员中有5人同时也属于公司行政管理人员,另有1人同时也属于公司销售人员。一个顶俩,却身兼行政、销售职能,公司是否有其它现实考虑?

  对于这一问题,首席科创官向德林海发送了求证邮件,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风物长宜放眼量,如果蓝藻污染得到根治,那么德林海应该何去何从呢?此次冲科创板,它以后是否会在蓝藻治理方面精攻研发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5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66
  • 江恩阻力:.72
  • 时间窗口:2024-06-18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2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