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上半年净利润增长最快的竟然是疫苗、化学料药、 CRO,为什么?

  • 作者:飞吧橙子
  • 2018-09-08 07:16:16
  • 分享:

政策红利和国内鼓励创新的大背景下,生物制药和CRO产业表现最为抢眼。

今年以来,各种利好政策频频。新进医保目录药品放量;仿创类药品获批加快,“优先审评”效果显著;零加成、两票制及新标降价对行业边际影响减弱;消费升级及健康意识拉动消费增长等因素推动了整个医药行业的良好增长态势。

近日,【西南证券(600369)股吧】统计了医药行业267家医药上市公司2018年半年报概况。受两票制低开转高开影响,利润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速。267家医药上市公司2018H1收入、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21.7%、20.8%,2018Q2收入、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8.5%、14.7%。

具体到细分领域,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疫苗、医疗服务、 IVD;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疫苗、化学料药、 CRO。

1

生物药持续发力,CRO趋势跟进

2018年上半年,医药行业的发展可谓风云激荡,以生物药的表现抢眼为整个行业带来快速增长为今年上半年的亮之一。有数据显示:生物上市药企2018H1收入总额增速为50.4%、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60.1%。2018Q1和2018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分别为41.4%和50.1%,净利润总额增长分别为45.4%和68.0%,行业整体环比呈加速增长态势。疫苗受益新品放量,业绩迎来爆发期;血制品行业复苏在即,其它如生长激素、胰岛素等保持快速成长。虽然生物药上市公司2018H1毛利率略有回落、但净利率提升明显。

生物药是目前全球发展最快的领域,国内在鼓励创新的大政策推动下,具体表现在以重组蛋白和单抗为代表的新品正加速上市,上市后有望通过医保价格谈判纳入医保放量。受益消费升级和渗透率提升,考虑到中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有分析人士认为行业高景气度将会延续。其中血制品行业开始逐步走出2017年业绩最低,销售团队扩充提升渠道覆盖面、新版医保目录扩大血制品报销范围,业绩改善明显。

2018年7月15日,【长生生物(002680)股吧】疫苗事件的全面爆发引爆了全民对医疗行业和生物制药的进一步关注。疫苗为国家战略性行业,长生疫苗事件之后,国家在进一步加强对疫苗审评、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管控,行业也开始向真正优秀的企业集中。

就目前来,国内疫苗行业正处于重磅产品陆续上市的阶段,行业仍为刚需,虽然行业因疫苗事件短期受损后,但监管加强将有益于长期发展,供需层面也有望恢复到高景气的状态。

有数据显示,疫苗上市公司(剔除长生生物)2018H1年收入总额增速为199.7%、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422.7%。疫苗行业2018Q1和2018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分别为244.7%和176.9%,净利润总额增长分别为564.9%和362.7%,行业整体呈爆发增长态势。

国内医药创新政策的催化、一致性评价的执行,国内药企在专科用药方面开始崛起。彼时,生物医药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整个CRO行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医药研发外包有向新兴市场转移的趋势,国内CRO行业维持了高增长率,盈利能力持续增加。

2

医疗器械医药流通整合趋势明显

在健康中国战略和医改推进的大背景下,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鼓励社会办医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推动医疗服务行业高速发展。

今年上半年,医疗器械产业和医药流通领域整合明显,国内企业频频并购重组,综合竞争力逐步提升,长期来发展前景广阔。综合2018年上半年医疗服务数据来,2018H1收入总额增速为43%、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31%。2018Q1和2018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分别为38.3%和46.8%,净利润总额增长分别为34.7%和29.4%。由于加强业务推广布局导致销售费用率的提升,医疗服务上市公司2018H1的毛利率保持平稳、净利率略有下降。

就医疗器械领域来,诊断伴随着疾病防治的全过程,终端需求持续稳健增长。在国家控费背景下,检验产品终端价格仍有一定的降价压力,降价将促进行业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以化学发光和分子诊断为代表的高新细分领域增长态势明显,同时优质国内企业增速将超越行业增速。其他医疗器械产品技术有所提升且价格低于进口,逐步开始替代进口产品。

从医药流通领域来,两票制等政策的推进提升了行业集中度。医药分家政策背景下,流通商面临向医院综合服务商转型的机遇。医药零售公司未来的发展机遇则来自于行业整合和处方外流。

3

产品品类表现

从药品品类来,化学制剂药品收入与业绩增速明显提升。对比51家化学制剂公司2018H1收入总额增速为23.7%、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9.7%。2018Q1和2018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分别为26.5%和20.3%,净利润总额增长分别为21.4%和13.4%。受两票制低开转高开影响,利润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速。化学制剂正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一致性评价实现仿制药供给侧改革,创新加速实现行业由仿制药向创新药的结构性转型;未来化药公司分化将会更加明显。

就化学料药的表现来说,受供给侧改革的利好,国内料药行业正处于去产能、提质量的过程中,改革会导致整个供给少于需求端,价格提升使料药行业进入景气周期,料药将会制剂的竞争的核心资源。2018H1收入总额增速为32.9%、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82%。2018Q1和2018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分别为42.6%和23.9%,净利润总额增长分别为154.8%和26.4%。

按照申万行业分类,中药行业公司共72家。2018H1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约为1521、21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约为20.2%、21.3%。单季度来,2018Q1和2018Q2营业收入总额增长分别为22.7% 和17.8% ,净利润总额增长分别为23 . 5%和19.2%。其中品牌中药短期渠道库存压力较大;中药饮片、零售端药品市场前景较好。

从2018H1上市公司业绩角度来,得益于消费升级及治疗未病意识增强等因素的影响,口服增速快于注射,零售增速快于医院。预期中药行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速有望维持在15%以上。新医保支出结构中控制辅助用药,对中药注射剂压力增大。与此同时,中药行业内部分化加剧,中药饮片、OTC类中药等业绩增速均高于中药行业水平,增速或超过20%。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发展趋势为医院口服和品牌OTC。中药注射剂行业收入增速为最低,且期间费用增长较快盈利最差,在当前用药背景下压力较大。而医院口服剂型可以替代部分注射剂市场,相比下前景较好。OTC行业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在上半年均出现下降,渠道成本降低,盈利提升。

整体来,虽然医药行业在上半年经历了一系列变动,但依然在稳中向好的态势下持续前进。政策红利的逐步兑现,也加速了行业快速增长。

(本根据西南证券《政策红利逐步兑现,行业增长趋势良好—医药行业2018年中报总结》编辑整理。)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2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75
  • 江恩阻力:.8
  • 时间窗口:2019-02-13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3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