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消息称AI机器人开发商达闼科技最快今年赴港 IPO,融资至多5亿美元,软银、启明与富士康参投

  • 作者:屏气凝神等牛市
  • 2023-03-13 08:50:43
  • 分享:

独角兽早知道 iponews

|资讯撬动新资本|

据报道,AI机器人开发商达闼科技(CloudMinds)正考虑赴港 IPO,最多融资5亿美元。

消息称,达闼科技正与中金和海通国际合作,为此次IPO做准备,最快今年上市。目前,相关讨论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的IPO的细节,包括上市规模和时间表等,将来可能生变。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据官网介绍,达闼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全球总部位于上海,并在北京、深圳、成都、合肥和珠海等地设立分支机构。主要产品包括以CloudGinger为代表的人形服务云端机器人,以及云端多职能配送、巡逻递送、清洁、售货等功能型云端机器人。

天眼查APP显示,2021年,达闼科技宣布融资超10亿元,由上海城投、上海国盛联合领投。此前,达闼科技已完成4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软银中国资本、启明星辰、中关村发展集团、金地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等。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7月份,达闼科技曾赴美上市,但以失败告终。

2019年7月份,达闼科技曾递交招股书拟在纽交所上市,计划募资5亿美元。从当时公布的招股书来看,软银为达闼科技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34.6%;黄晓庆为第二大股东,持股为17.4%。

但在上市关键时刻,美国商务部向达闼科技发函,禁止其技术和技术息从美国的研发分支机构传送回北京总部。

除政策阻碍外,达闼也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达闼科技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6月份,达闼科技营收持续增加,但却一直亏损。2019年上半年,达闼科技营收为1.4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5.67%,而亏损将近1亿美元。

公司业绩持续亏损与公司居高不下的营业成本和研发费用难脱干系。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6月,达闼科技营业成本分别为1.24亿元、7.86亿元、9.9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9.05%、94.72%和97.71%。据招股书披露,公司营业成本主要包括产品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和人工智能服务的支持、维护成本。其中采购成本是最主要的成本支出,主要来自对多关节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购买。

“我们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做了0到1的创新,很多技术环节没有任何借鉴,这一路走得非常孤独,企业付出了大量的研发成本。”达闼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汪兵公开表示,对企业来说,未来要继续为生存而战,先“活下来”,才能持续为研发“输血”。

虽然同国外相比,国内智能服务机器人起步较晚,但是拥有发展速度快、市场需求大等优势,目前处于上升期,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据中国机器人网不完全统计,2023年2月份机器人领域发生的融资事件共10起,融资金额过亿元的事件共2起,总融资金额超5亿元。其中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普渡科技、智能清洁机器人研发商高仙机器人完成了超亿元的大额融资,总融资金额超2亿元。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服务型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959.2亿元,市场份额将有望超越工业机器人;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50.1亿元,中国服务机器人赛道成长空间巨大。

然而,服务型机器人在许多基础的行业领域还没有发展起来,落地场景相对较少。“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我们跟欧美国家可以说是齐头并进,出货量我们也排在第一梯队。但实际上,在一些场景中,服务机器人并没有在生活中真正用起来。让服务机器人好用,这里面的技术壁垒很高。”汪兵表示。

对于服务型机器人而言,未来竞争中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选对赛道,才能保证长期稳定地获胜。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所述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指导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公司回顾】

好文!别忘点“在看”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7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7.56
  • 江恩阻力:19.76
  • 时间窗口:2024-06-01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0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