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延安必康,疑似关联方利益输送

  • 作者:偶像包袱
  • 2021-12-22 07:30:55
  • 分享:

随着年底临近,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披露2021年业绩预报。从已经公布的情况看,因为2020年疫情的影响,绝大部分企业都较上年有了较大的业绩飞跃。

其中,延安必康发布公告称,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5,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88.72%至193.39%。

这是一个非常靓丽的数据,根据公告,主要有两个原因帮助公司业绩几乎翻番。一是公司一家子公司从事六氟磷酸锂业务,2021年,六氟磷酸锂和2020年价格低点相比,涨幅达到635.71%;二是公司在2021年收到了2个多亿的政府补贴,提升了业绩。

也就是说,公司2021年的业绩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偶然性因素比较大。

一、营收构成实质

公司核心产品主要有三类,一是医药商业;二是六氟磷酸锂;三是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结合往年年报和半年报数据,可以发现公司超过60%的营收来自医药商业,这部分业务主要是药店零售、医药批发业务,但毛利率比较低,只有5.61%(半年报数据);另外,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六氟磷酸锂在2021年半年报的营收占比已经达到20%左右,毛利率高达58%,预计2021年年报占比会更高,成为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

从结构看,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出现了分离。简单讲,表面上,这是一家医药公司,但该医药贸易业务5.61%左右的毛利率必然是赔钱的,实际上赚钱的,靠的是六氟磷酸锂业务。

二、负债累累却拿钱理财

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在2017至2020年分别有152.15亿元、25.10亿元、10.77亿元和36.55亿元的其他投资性现金流出,据历年年报的明细附表,这些投资性现金流出主要是购买的理财产品。从业务实质来说,理财产品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银行存款,但上市公司财务人员通常会把购买理财理解为投资金融资产,据此计入投资性现金流。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理财相关的项目均为0。

由于现金流量表记录的是发生数,资产负债表记录的是时点数,这样的操作,说明公司很可能刻意避开在资产负债表日体现理财产品的余额,选择了及时赎回,等到出具完财报后再去购买。

买理财为什么还要藏着掖着?

因为担心被质疑存贷双高,公司其实资金链非常紧张。

据公司最新的三季报,短期借款余额2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6.3亿元,长期借款10.69亿元,合计差不多占2020年营收总额的40%。公司的有息负债比较沉重,由此带来的利息支出高达5.65亿元(2020年年报),成为影响公司盈利的重大因素。

这种情况下,还有闲钱理财,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星空君查了一下公司近年来购买的理财产品,全部为子公司在当地购买的银行保本理财产品,风险不大,但收益率也比较低。

为什么一边承担着巨额利息借钱,另一边还有闲钱去理财呢?这难道不是存贷双高吗?

要结合公司的商誉一起看。

三、商誉减值风险

据资产负债表,从2015年到2017年,公司连续三年大规模并购,商誉增加到20.17亿元。2015年恰逢A股牛市,这一波行情,将上证指数推到了5100点以上。资本市场异常活跃,以至于许多上市公司来钱太快,误以为是自己经营有道,开始了狂热的扩大规模进程。最简单的就是并购,由于并购大多通过增发实现,不是花的自己赚来的钱,并购时也几乎不计成本,带来了大量的商誉。

很多上市公司在进行并购的时候,都和被并购公司签署了对赌协议,而协议一般会约定三年业绩。2015年左右并购的企业,在2018年是协议的最后一年。在资本市场趋于冷静之后,当被并购企业无法达到承诺业绩,商誉雷炸了。

延安必康在2018年出现了商誉暴雷情况,并一直持续至今。公司并购的8个子公司,有5个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截止到2021年三季报,商誉账面余额已经下降到了16.43亿元,考虑到三季报未经审计,财务人员可能“手下留情”,按照这个趋势,2021年年报中还会出现商誉减值准备。

而多年来连续大规模购买理财产品的子公司必康润祥医药河北有限公司,“恰好”就是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的一家。

再回到公司出现大额理财疑似存贷双高的情况,也就豁然开朗最大的可能是公司对新并购的子公司整合能力不足,财务权掌控力较弱,实现不了集团范围内资金的统筹使用,名义上是子公司,实际财务管理失控,导致财务成本高昂。

四、疑似利益输送报表项目

2017年以来,公司的预付款项和其他应收款也以非同寻常的速度膨胀。

一般认为预付款项和其他应收款是最容易出现利益输送的项目,如果公司的经营模式没有大的变化,这两个项目不应该出现幅度过大的异常变化。

无论是证监会,还是事务所,都会对这两个项目重点关注。A股首个低于1元面值退市的中弘股份,正是因为通过巨额预付款将公司借来的资金输送给破产的皮包公司,导致公司无以为继而退市。

1、异常的预付款

2017年,预付款项和其他应收款分别为1.47亿元、0.32亿元;2021年三季度,预付款项和其他应收款(剔除掉应收利息)分别为3.71亿元和13.58亿元。

以2020年年报为例,公司预付款主要是支付给安徽桐花堂中药饮片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安徽的医药企业的款项。账龄从1-5年不等,尤其是安徽省健怡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金额1758万元,账龄为5年,而未结算的原因是未到货。

星空君查了企查查,发现公司和这几家医药公司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从公司销售额来看,数十亿的医药采购中,为什么偏偏给这五家安徽的企业提前数年支付高额预付款?

2、同样异常的其他应收款

财报显示,公司13.6亿元的其他应收款,绝大多数是来自非合并范围内关联方企业资金往来。

什么叫非合并范围?意思是没有纳入上市体系不需要合并报表的关联方。

什么又是资金往来?就是没有发生购销业务时临时借给对方的资金。

公司资金链比较紧张,以极高的财务成本贷款,却不遗余力的将巨额资金借到关联方。如此金额巨大的关联方资金往来,需要警惕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

五、清仓式质押

同花顺iFind显示,在公司不断向关联方企业转移资金的同时,大股东们正在频繁的进行股权质押。

公司大股东新沂必康新医药产业综合体投资有限公司质押了99.69%的股份,公司实控人质押了97.49%的股份。

从比例来看,可谓是清仓式质押。第一个这么操作闻名遐迩的,还是当年的乐视网。

如此高的股权质押比例,远远超过了警戒线。大股东和实控人要么严重缺乏资金,质押了几乎全部股权进行资金周转,要么是对公司未来的经营前景不抱希望,提前进行套现离场。

六、总结

业绩预告报喜往往会带来公司市值的增长,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要警惕其中的“伪报喜”。

2020年的特殊情况,导致2021年业绩出现了“水分”。辨别业绩报喜真相的时候,需要留意以下几点

1、不能只看增幅,还要看基数

整体来说,增幅越大的,尤其是那种百分之好几百甚至好几千的,一般都是因为上年同期基数太低,或者业务发生了变化(如借壳)。

2、不能只看净利润,还要看扣非净利润

基于年底“保壳”的需要,一些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会通过出售资产、股权等方式来修饰利润。虽然退市新规发布后,非经常性损益对“保壳”的意义不大,但对于改善净利润有帮助,依然有不少上市公司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调节。

3、结合三季报情况,防止“暴雷”

对于商誉、存货、固定资产等项目金额较大,并且往年出现计提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要防备四季度“暴雷”

因此,投资者在看业绩预告的时候,不要简单的看数字,一定要看背后的实质。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7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62
  • 江恩阻力:.7
  • 时间窗口:2023-05-21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5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