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顺丰控股已经走向“没落”吗?

  • 作者:尚无一毛
  • 2021-04-27 14:55:16
  • 分享:

顺丰控股(002352)、股吧】2021年4月9日以一字跌停报收,全天死死的钉在跌停板之上,因是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亏,截至4月23日股价报收65.53元,离最高股价已近腰斩。随着股价的不断下跌,市场上对顺丰的质疑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似乎顺丰已到穷途末路,接下来笔者会通过一季报的部分数据和行业的竞争格局做出分析,以备未来考证。

章首发公众号《睿投研》,更多深度分析章公众号留存,欢迎关注、转发。

我们首先来盘一下行业的主要玩家,目前已经形成网络规模的物流企业主要有通达系、菜鸟裹裹、京东物流、EMS和最近入局的极兔速递,曾经也红极一时的天天快递、宅急送、小红马等已经消无生息,兼并的兼并、消亡的消亡,行业已经经历过一次残酷的洗牌,现存基本这几家。但是市场的争夺仍在继续,吞并硝烟可能再度燃起。

1、“三通一达”运费价格低廉,但时效性相对较低,主要以价补量,占据了大部分低端消费市场,不过这恰巧也是它们的生存之道,价格便宜也就不会有人太过于计较时间。价格低廉的因是这几家企业的经营模式与EMS、顺丰和京东完全不一样,它们的经营模式均以加盟为主,极少数地区有自营分公司,这就节省一大块成本,最主要的就是固定资产前置投入的资金成本和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成本,因此与顺丰、京东、EMS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成本低导致运价低,必然也会导致服务质量低,毁损比例相对较高,缺乏统一管理,网络整体运营质量参差不齐,客户满意度差。

2、极兔速递极兔笔者没有接触到过,没有使用过这家新型互联网快递,通过询得知极兔是一家由印尼雅加达作为起的公司,是东南亚首家以互联网配送为核心业务的快递公司,从其官网息到加盟申请的按钮,就可以判断其经营类型基本与通达系相差无几,一家快递企业一旦选择了以加盟为扩张战略,其业务的统筹性就会降低,从而自然而然的影响到经营结果。极兔最大的优是丢件≤3000理赔迅速,但随着极兔加盟商的增加,其服务质量会严重受到影响,极兔的扩张战略其实在制定时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尽管它的开端和愿景是好的。

3、菜鸟裹裹菜鸟裹裹是一个中间链接平台,运价高于通达系低于顺丰,通过菜鸟裹裹下单后“通达系”承接寄件,不同的是菜鸟裹裹会对网络下单丢件给与一定的补偿,平台显示丢件全额赔偿,这才是菜鸟裹裹吸引寄件人的地方,为此笔者特意致电菜鸟裹裹客服咨询,客服的回答是在没有保价的情况下丢件最高赔偿2000元,这样说来菜鸟裹裹的运价高,时效性等同于“三通一达”,其并没有独特的优势存在,只是“抽个层”而已,实际业务与通达系相重合。

4、京东物流、EMS这两家才是对顺丰最大的威胁,它们都是自建物流系统,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在开展业务范围内统一组织揽收投递、集散和中转处理,EMS的优势是网络覆盖面大,下沉度深,许多其他快递无法送达的地区EMS均可做到,但无运价优势,服务质量一般;京东物流的优势是在有电商基础上拥有强大的自有物流系统,实行集权化的统一管理,目前业务主要以国内为主。

表1 单票成本

数据来源WIND司公告 方正证券研究所

通过以上对各家公司的经营模式分析,我们可以到有一定的同质化竞争,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同质化竞争主要打价格战,我国快递单票价格已经由2007年的28.5元/件下降到了2020年的10.55元/件,且还在继续下行,当单票价格降到一定临界时,没有成本优势的小公司就会被洗牌出局。通过表1的单票成本,通达系已经降无可降,顺丰的单票成本加速下行,这就是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优势。2021年一季报显示,顺丰业务量同比增长44%,成本下降可以抵制价格下降再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目前京东的情况也类似。

京东物流、顺丰控股和EMS在自有物流系统的基础上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EMS背靠中国邮政,拥有强大的航空陆运网络和200多个邮件处理中心,国内范围全覆盖,目前的网业务处理方面首屈一指,但增值服务业务较少,单从网的布局上,目前国内所有的快递公司与EMS比无人能及。但顺丰和京东它们深耕细作的并非网的下沉程度,而是EMS的弱项——增值服务。接下来我们重分析京东和顺丰,因为这才是未来真正的竞争。

表2 成本和派件量对比

数据来源WIND司公告 方正证券研究所

通过成本分析我们到京东物流的人工成本大幅高于顺丰,人均派件量也小于顺丰,占顺丰成本最高的是外包成本,一则外包成本是可变成本,二则外包成本的控制力要远强于人工成本,况且一定条件下外包成本还可以向外转移。

表3 细分赛道

我们通过赛道的划分,可以清晰的到目前的市场已经呈现出稳定的竞争格局,中高端市场通达系几乎无可触碰的可能,天猫超市丹鸟专享,京东物流的业务大部分来自于京东商城,其余中高端市场大部分属于顺丰的领地。

表4 京东物流业务增速和其他物流企业增速对比

京东物流近三年的业务增速明显,但与其他物流公司相比增速远低于顺丰控股,高于其他几家物流公司,这种情况有两种,一是低端消费市场可能出现萎缩,二是随着单票价格的不断下降顺丰和京东已经抢占了部分低端消费市场,从增速的斜率上,顺丰显著高于京东。

表5 净利率和毛利率

表6 京东物流的业务来源

通过京东物流的净利率和毛利率对比发现,只有京东物流一家公司在持续提升,其他几家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我们再来京东物流的业务来源,会发现京东的业务大部分来自于商城,同时京东物流与集团之间签有定价协议,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利润率起到稳定作用,随着外部客户的不断增多,以商城的定价能力利润率提升是大概率。反观其他几家物流公司,是在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下,为了不失去市场份额而牺牲利润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表7 业务量和市占率

京东物流的业务量在过去四年呈现稳步增长,但京东的业务量主要来自于京东商城,商城的自营业务全部由京东物流来配送,随着近些年京东商城自营业务的增长,物流业务的利润率稳定,另一部分来自于POP的部分订单,POP订单渗透率的提升也为京东物流带来了一定的业务增量。从行业整体市占率方面依然是顺丰提高明显,其他快递公司当中有几家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这就印证了上所说顺丰在推出经济件之后抢占了许多低端市场份额,同时这也是顺丰利润率下降的因之一。

表8 固定资产结构

表9 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

通过京东与顺丰的固定资产结构对比顺丰显著高于京东,是一家名副其实的重资产公司,高出金额最为明显的是房屋及建筑物和运输工具,通过这两项基本可以判断在机场建设方面以及全货机方面京东远不及顺丰。在建工程顺丰也大幅高于京东,在后续的硬件建设方面顺丰更具潜力。研发费用与研发人员方面顺丰也明显高于京东,问题是这么高的研发费用和这么多的研发人员他们都在研发什么?一个快递公司有那么多需要研发的项目吗?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

案例分析

我们以国际物流巨头美国UPS为例,UPS成立于1907年,最早是一家货物运输公司,之后建立空运转运中心,但UPS的最大成功来自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UPS拥有快捷优质的快递服务,标准化和个性化管理相结合,开展通关代理、即时追踪服务、无纸化包裹服务以及抗震、抗压、防漏的各种增值服务,为一些特定物品运输提供特定包装,这类服务为企业节省了材料费和运输费,被誉为“超值服务”。电子商务崛起后,美国商业界人士评价“真正的赢家是像UPS这样兼具实物传递与息传递的公司”。

UPS对电子商务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进行区别为企业赋能,UPS认为传统供应链供应商将货物沿着供应链向最终客户推动,这样需要在仓库里存储货物,电子商务供应链是及时生产客户所需的产品,而不需要在仓储上耗费巨资。UPS通过大数据为企业赋能,减少企业库存成本,成为企业与客户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结论

我们通过国际巨头UPS的案例,再回到表2的成本分析,可以到顺丰的最大成本来自于包装成本,可以基本断定顺丰的对标是国际巨头UPS,其业务的发展方向也是UPS的各项增值服务,我们再结合4月9日股东大会的会议纪要(具体息自行阅),顺丰在塑造的是一个科技息与物流双结合公司,而不简单的是一家快递物流公司。目前天猫知名品牌合作商基本都是顺丰控股,顺丰未来为他们提供的不只是物流服务,也包括通过大数据分析拆解进行赋能企业,提高企业库存周转率,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品牌化将持续加强,而这一块“沃土”已经被顺丰提前占领,后来者(京东物流)抢夺恐非易事。

财务数据方面业务量同比大幅增长,营收增长27%,毛利承压主要来自于折旧计提和经济型快递的大幅增长,但这都是暂时,随着公司在建项目的不断落地,规模化会带来成本的有效下降,届时这一切都会发生改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少数股东损益同比进一步扩大,这是笔者到的唯一瑕疵,但这种现象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整个集团都是亏损的,后续需持续跟踪。股价方面并未进入低估区,未来我们需要观察的是少数股东损益情况和毛利率的企稳情况,一旦这些问题改善,顺丰将再度崛起。

章为个人投资分析记录,只对报表数据说话,无个人主观性,不构成投资建议。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2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34.17
  • 江恩阻力:38.44
  • 时间窗口:2024-07-15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2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