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威胜控股,冷门股的新周期

  • 作者:炒股只为解套
  • 2023-04-17 17:24:25
  • 分享:

国内新一轮电力投资周期正在开展,威胜控股前几年加大研发及其他费用投入之后,未来几年将会迎来收获期。虽然公司过去的成长业绩并不优秀,但站在新周期之上,目前估值也算便宜。

本刊特约作者 明辉/文

威胜控股(03393.HK)是一家港股冷门股,但却是一家2005年就在主板IPO的老牌上市公司。之所以是冷门股主要是因为公司并非是一家高成长的公司,2005年公司收入4.4亿元、净利润1.16亿元,2022年收入58.7亿元、净利润3.24亿元。上市17年间收入成长12倍,利润仅成长2倍左右。

在过去20年,中国经济高速成长之下,这样的业绩显然不够靓丽,这也是众多普通制造业共同面临的长期问题竞争激烈、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滑。2005年公司的毛利率达到53%、净利率26%,而到2022年毛利率下降到33%、净利率8.7%,ROE更是从36%下滑至仅7%。

实际上,威胜控股也经历了一轮完整的宏观大周期,从经济飞速发展到如今新常态降速,也经历了激烈的行业竞争之后,威胜作为行业龙头,也回归到了一个正常的利润水平。

新一轮电力投资周期正在开展

回顾威胜的主营业务,公司一直专注于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以全系列智能电能表,各类配电仪表、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全系列能源数据采集终端、负荷管理终端、用户管理装置,计量自动化系统及各类应用系统与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威胜在计量高端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为国内领先,也是国内唯一可以同时提供电、水、气、热各类先进能源计量产品、系统与服务,并覆盖能源生产、输配至消费端全过程需求的专业生产者。正是因为公司不断研发新产品、拓展相关多元化和新业务,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若是将这17年时间再进一步细分,公司在2014年净利润曾经达到历史最高的4.8亿元。随后受到电网投资下滑的影响,公司在2015年-2020年间利润水平持续下滑。但公司没有选择躺下,而是选择稳住传统电表业务,积极发展智能配电等新业务,同时积极走出去,扩大国际市场,在墨西哥建厂拓展美洲市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将业务向中东、非洲和欧洲不断拓展。同时,在资本市场上,公司将电力通业务威胜息(688100.SH)分拆至A股科创板上市。

经过这7年的转型,如今威胜控股不再是过去的以电表为主的普通制造业公司,呈现出电力计量、电力通、智能配电三分天下更均衡的收入结构。2022年,国际业务更是高速增长,超过12亿元,同比增长73%,公司在2023年开启国际年,保守预期3年后国际业务超过30%,乐观达到50%,届时公司将有效降低国内电网的投资周期影响。目前,公司在巴西和墨西哥发展非常好,中东受益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未来或将会有惊喜、值得期待。

当下更重要的是,过去3年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业务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冠疫情拖后影响,国内新一轮电力投资周期正在开展。首先,在电网市场,2022年因受疫情及芯片短缺影响,智能电表替换受到延缓,预计2023年将恢复正常;新能源发电及原材料国产替代化的持续推进,令高端产品的需求得到稳定增长;依电网数字化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发展趋势,电网在线检测设备及数字仪表的需求亦将得到增长;预计2023年国家电网将推出全新版智能电表标准,新一代物联智能电表的应用范围将得到提升,电网的数字化转型将继续有序进行。电网投资正在向新型、流体、配电侧投资转向,进入增量增速阶段。公司在国南网占有绝对主导份额,每次招标,只要有招标量出来,志在必得。

新的智能电表替换周期之下,更新的互联网电表已经开始更换,新产品、新的电表检测设备,对毛利率提升较大。电表业务2022年毛利率39%,同比提升6%,随着新款电表在收入占比增加,智能工作更深入,后续电表毛利会再有一些改善。公司的能源业务也在积极拓展工业用的储能以及新的2B大企业(如万国数据、电、铁塔、美团、滴滴)等,以及当下电动自行车的充换电,也是爆发式的蓝海市场。

因此,基于上述智能配电新市场和新产品,公司前几年加大研发及其他费用投入之后,未来几年将会迎来收获期。譬如公司过去的渠道铺设是以电网的电表起家,非电网大客户也可以通过电网窗口公司来实现无缝对接,充分分量。在智能出行,两轮出行,充分迎合市场打法,采取方式还是大客户头部战略绑定合作,与腾讯在业务和资本深度绑定,腾讯这些渠道,经过两年磨合,强势以点铺面,2023-2024 年将以最快速度打开局面。公司表示,2023年利润率会比 2022 年改善,规模效应需要一段时间来建立。展望未来,威胜控股正站在新一轮的上行周期之上。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规划投资累计将超过2.9万亿元 ,再叠加非电网客户和海外市场开拓,公司将会在未来几年盈利到达一个新台阶。

估值低时宜买入港股

站在投资视角,作为一只冷门股 ,公司在港股市场持续受到冷落,公司交易的PB估值中枢1.2倍,近两年受到港股市场交投冷清的影响,公司最低PB下跌至0.37倍,目前交易价格为0.64倍PB、9倍PE。

而根据公司在手订单以及业绩指引推测,公司2023-2024年有望实现30%的收入复合增速,30%-40%的利润复合增速。其中智能电表业务业绩会指引2023-2024年营收增速不低于2022年(20%增速);电力通业务未来3年指引复合30%增速;智能配电业务在2022年增长60%,指引2023-2024年40%复合增长。公司近几年派息比例提升到60%,静态股息率接近8%,而动态股息率超过10%。

有趣的是,威胜控股持有59%的威胜息目前市值150亿元,交易估值大于30倍PE,并且腾讯创投战略入股其子公司。公司控股A股上市公司按股权占比折算大约100亿港元以上,港股母公司仅34亿港元。因此,威胜控股大股东于2022年11月、12月和2023年1月份连续增持港股股票,并在2月份授出购股权计划。

虽然公司过去的成长业绩并不优秀,但站在新周期之上,这个估值又确实很便宜。公司在未来有希望做到6亿元以上的净利润,而公司过往5年的净利润维持在2亿-3亿元的区间,股价在整体在2-4港元震荡,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也是大股东过去一年频频增持的重要原因。

对比威胜控股的A股同业公司如林洋能源(601222.SH)、东方电子(000682.SZ)等,交易的PE估值均在20倍左右,威胜控股的估值显然是很便宜的。A股资金充裕,同样的板块,A股上市公司有显著的流动性溢价。所以,对比港股,A股更重视逻辑,不那么重视估值。因此,综合比较来看,A股给予电力仪表行业的估值是偏高的,而港股给予的估值又太低了,尤其是在港股遭遇流动性问题之时,威胜控股作为冷门股就可以被打到0.4倍PB以下,这一极端估值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出现过,在近两年又一次出现。随着港股流动性改善,市场回暖,威胜控股又曾经上涨到3倍PB、20倍PE,实际来看,港股的估值弹性同样很大。

因此,AH面临相似的大环境,却有不一样的流动性。业绩确定,估值不一定确定。在市值面前,估值的弹性,远远大于业绩的弹性。而估值的弹性,来自于宏观大环境和行业景气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在系统性大环境和客观性面前,个人能力非常渺小。

想明白这样的道理,在同一个行业逻辑的前提下,A股和H股同时投资,A股流动性充裕,往往在情绪高涨的环境下涨幅更大,而港股需要买在无人问津的极端估值点,后续行情转暖、公司转折,从极端低估到回归正常,回头看涨幅也很大。

譬如近期的热点行业电运营商,中国电、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家公司AH股的表现来看,在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之时,显然持有A股的收益率更高,享受到的流动性和估值溢价更加明显。但需要注意的是,港股实际上早在2021年初就已经触底展开行情了,启动更早,原因是那时电运营商的估值出现了极端低廉。

很多时候,极度便宜(比如远低于净现金)就是最大的上涨理由,甚至不需要等到基本面的好转,这种现象在港股经常出现。再以威胜控股为例,本轮出现最低点是在2020年10月份的1.5港元,估值低至0.38倍PB,已经远低于清算价格,而公司业绩企稳是在2021年上半年,行业复苏则是出现在2022年,此时估计已经悄然上涨了一倍有余。因此,可以继续观察威胜控股在2023-2024年的表现。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9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1.25
  • 江恩阻力:12
  • 时间窗口:2024-06-09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6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