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为了规模,拼了!蓝光发展四个月新增借款78亿 对外担保200多亿

  • 作者:王者归来之水木清华
  • 2018-06-08 22:04:20
  • 分享:

  黄金十年已过,白银时代来临。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与其说是强者恒强,不如说是恒强者强。

  CRIC数据显示,2017年末,TOP3、10、20、30房企的销售金额集中度已分别达到近13%、25%、35%和40%,预计2018年各梯队行业房企的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的状况是,头部30家房企吃掉40%的市场份额,其余114家百亿房企占据约20%的份额,剩下的近10万家中小微房企争夺40%的份额。

  2017年,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后,不少房企并不满足,喊出了“千亿”甚至“万亿”的战略目标。

  然而坏消息是,不少人判断,房地产市场15万亿的总量天花板就在眼前。

盘子就那么大,肉就那么点儿,狼这么多,怎么分呢?

  一旦掉队,面临的就可能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到2020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头部10家企业可能持有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挤不进去就可能会死,挤进去了就是巨无霸。

  于是,进入2018年,众多开发商不敢怠慢,继续大力销售、拿地、融资,卯足了劲儿往头部靠拢。四川龙头房企蓝光发展(600466,股吧)就是典型。

提速冲刺的目的是达到了,但问题是,风险呢?

四个月新增借款78亿

  CRIC数据显示,2017年蓝光发展实现销售额689亿元,位列全国第30位。在2015年、2016年,蓝光发展的销售额分别为184亿元、339亿元,分别排名第53、39位。

  三年内销售额几乎翻了两番,蓝光发展的发展速度令人侧目,但它想要实现的目标明显不局限于此。

  进入2018年,在资本市场融资渠道逐步收紧的大背景下,蓝光反而选择加大融资力度,头四个月新增借款78亿元。

  4月11日,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已完成非公开发行2018年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三),发行总额5.5亿元,期限3年,利率7.2%。

  5月2日,蓝光发展公告指出,其已完成2018年第一期资产支持票据发行及2018年公司债券第二期非公开发行,金额共约22.5亿元。

  其中,2018 年度第一期资产支持票据优先级和次级在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间债券市场完成发行,发行总额为11.4亿元人民币,并于4月25日完成发行。

  公司非公开发行2018年公司债券(第二期)也于4月27日结束,实际发行规模11.1亿元,最终票面利率为7.2%。

  上述债券或资产支持票据只是冰山一角。据公司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4月30日,蓝光发展合并口径下的借款余额约为426亿元,较2017年末经审计借款余额348亿元增加78亿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蓝光发展今年头四个月增加的78亿元借款占到了2017年末经审计净资产190亿元的约41%。而426亿元借款余额则是2017年末净资产的2.24倍。

  这些借款还不能满足蓝光发展的胃口,公司融资相关的消息一波接着一波。

  2018年5月11日,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拟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规模不超过人民币80亿元(含80亿元),债务融资工具品种包括但不限于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认可的债务融资工具品种。该次注册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期限不超过5年(含5年)。

  另外,蓝光发展还将发行规模为不超过人民币25亿元(含25亿元)的公司债券,该次公司债券的期限为不超过7年(含7年),可以为单一期限品种或多种期限的混合品种。

  这意味着,蓝光发展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谋求超过百亿的融资。

  这些钱一个主要用途是拿地。4月12日,蓝光发展2017年度利润分配投资者说明会透露,公司拟定2018年度土地投资计划总额不超过650亿元,用于直接或间接购买土地储备资源。

  从具体的拿地布局来看,蓝光发展的“买买买版图”已走出四川,加速全国化,在华北、华东、华中都开始布局。

  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蓝光发展持有待开发土地的面积达406万平方米(其中权益部分为364万平方米),规划计容建筑面积70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达962万平方米。

200多亿对外担保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在成为千亿房企的道路上,资金不可或缺。不过对于企业而言,相比于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是一种低风险、高成本的融资方式。

  2017年,蓝光发展的整体融资成本为7.19%,高于重点房企6.08%的平均融资成本。如果以7.19%计算,蓝光发展如果新增183(78+80+25)亿元借款,一年的利息支出大约为8.84亿元。

  年报显示,2017年蓝光发展的利息支出为4.36亿元,相当于13.65亿元归母净利润的31.94%,对净利润的侵蚀作用比较明显。

  除了常规的债务融资工具,蓝光发展还选择了永续债。

  公司公告显示,2017年蓝光发展注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永续中票45亿并成功发行30亿。

  永续债作为一种特殊的负债,偿还与否由企业自行决定,因此一般情况下,可以计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中,带有股权融资的属性,融资的同时降低企业负债率。

  在恒大、融创、碧桂园等房企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永续债都曾发挥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例如,恒大在实现从二三线城市到一线城市转型的惊险一跃中,永续债曾超过千亿。

  业内人士表示,永续债虽然被视为权益,可以美化报表、降低负债率,但因永续债的利息逐年上升,企业不得不为此支付并不低廉的利息,利息支出增加,则需要公司拿大笔净利润去覆盖。

  房企首开股份(600376,股吧)对此深有体会。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首开股份自2015年8月发行30亿元永续债以来,后续接连在2015年12月、2016年5月、2017年3月发行30亿元、30亿元、20亿元永续债。

据《华夏时报》报道:

  首开股份第一笔永续债前两年利率为7.5%,此后开始协议上浮;

  二期永续债前三年利率为6.9%,第四年之后每年增加3个百分点;

  2016年5月发行的永续债前三年利率为5.5%,第四年为8.25%,第五年起为12.37%;

  2017年3月发行的永续债前三年利率为5.1%,后期将会上浮。

  两年时间发行110亿永续债,首开股份的盈利能力受到严重拖累。2016年,永续债消耗首开股份净利润大约5.05亿元,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约为19亿元。

  事实上,2017年首开股份利息支出42.77亿元,约是其归母净利润的两倍。

  从蓝光发展来看,除了永续债,公司还大量地通过担保进行融资。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4月30日,蓝光发展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约为250亿元,占公司2017归母净资产的172%;对内担保余额约为245亿元,占公司归母净资产的168%。

  对外担保一般不直接计入公司负债,但一旦发生风险串联,公司流动性的风险会非常高。一般来说,对外担保额度和净资产的比例上限是50%。

  值得注意的是,蓝光发展2017年全年对外担保发生额仅为1.10亿元,年末对外担保余额仅为2.05亿元。

  此外,公司董事会今年预计 2018 年度新增对内担保总额度不超过 700 亿元。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108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1.36
  • 江恩阻力:1.49
  • 时间窗口:2022-07-17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1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