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返回主站
F10资料 推荐产品 炒股必读

2018医药最具投资价值10强榜单出炉!创:杨昕

  • 作者:滚个大雪团
  • 2019-01-08 13:16:23
  • 分享:
2018医药最具投资价值10强榜单出炉!


创: 杨昕媛 E药经理人 发布于 2018-07-20 19:25:44



由【中国医药(600056)股吧】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医药界》·E药经理人杂志和和君咨询集团联合发起的“中国最具竞争力医药上市公司20强暨最具投资价值医药上市公司10强”榜单已经连续发布九次,第十届的评选也已经进入尾声。

该评选自2018年3月启动,历时4个月对200多家在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纽约、纳斯达克上市的年销售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中国医药企业进行了财务分析。

其中,最具投资价值榜单,通过参照竞争力50强名单、资本维度(市值、市值增长率)、机构投资者关注度等多维度筛选出10位最具投资价值榜单。

1

恒瑞医药(600276)股吧】:一哥的“野心”



“研发一哥”恒瑞一直不缺好消息。

7月15日,恒瑞的重磅新品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19K,商品名“艾多”)在京举办新品上市发布会。这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中国升白药市场大约有50亿的规模,且未来将是长效制剂的天下,恒瑞是该领域首个生物创新药,外部预测艾多销售额有望超过10亿元。

至此,恒瑞已经上市了3个1.1类新药,前两个是艾瑞昔布和阿帕替尼。目前,恒瑞有37个化合物进入到了临床阶段,有130个临床试验在中国进行。在去年恒瑞有3个创新产品提交了上市申请,分别是吡咯替尼、PD-1以及艾多,其余两个也有望快速获批。

恒瑞医药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此前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时曾透露,恒瑞医药在未来几年中会有全球创新药在欧美市场上市。这是恒瑞医药在研发上的“野心”。

不得不提的是,恒瑞医药强大的销售能力也为其产品的迅速放量提供了后盾。恒瑞营销人员超过万人,在有市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推进复合销售模式,加强学术营销力度,建立和完善分专业的销售团队,加强了市场销售的广度和深度。



2

石药集团:矢志转型



1999年就开始从料药生产商转型到创新型企业以来,石药集团稳步发展。2017年,成药和料药业务分别占收入的73.6%和26.4%,创新药恩必普、欧来宁、玄宁、津优力等已经成为石药的品牌产品。其中,恩必普、津优力已经被纳入新的医保目录,2017年创新药业务增长37.9%。

石药集团目前在研新产品有200多个,集中在心脑血管、代谢列疾病、肿瘤、精神、神经等领域,在大分子生物药、细胞免疫治疗药和干细胞领域有25个产品。石药已经在美国建立了4个生物实验室,在石家庄建立了生物研发中心。

研发费用是最能反映公司研发投入的一项指标,2017年石药集团研发费用为7亿元,同比增长102.2%,占营收的5.3%。2018年1月,石药集团还收购了武汉友芝友39.5%的股权,后者是一家生物药公司,一个双特异性抗体以及获得临床批准。

在仿制药领域,石药集团也同样值得期待。受访新药白蛋白紫杉醇在2018年2月获批上市,2019年预计销售额会突破8亿元。2018年已经有2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下半年预计还有5~7个品种获批。



3

丽珠集团(000513)股吧】:多管齐下



2010年伊始,丽珠着手布局生物药。2010年布局单抗,2012年成立微球团队。

相比单抗,国内布局微球者寥寥,微球作为具有缓释、维持药物浓度、减少给药次数等多个优的剂型,前景非常广阔。丽珠的亮丙瑞林微球目前处于高速成长期,后续布局多个瑞林类产品。目前抗TNF-α单抗等4个品种进入临床,4个品种预计价值82亿。除了单抗和微球,丽珠集团目前还储备了液体活检平台,业务协同非常具备先发优势。

2008-2017年十年,丽珠集团的收入体量由20亿增长至80亿:中药品种中,参芪扶正从2亿销售增长至16亿,抗病毒颗粒达到3亿的收入体量;西药制剂品种,早期的丽珠得乐系列产品提供现金流,2011年之后,性激素类产品、消化道类产品高速增长,成为化药版块新的主力产品;料药版块,2015年宁夏产业园投产,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检测诊断类的产品稳健增长。除2008、2010、2011年以外,其他年份均实现利润的正增长。



4

上海医药:整合与变革



2016年公司新董事长上任后,上海医药管理团队积极改革,工业版块整合各子公司资源、建立集团层面的研产销管理中心,商业版块外延扩展规模、基层与零售不断创新,改革的效益在业绩上已经逐渐显现。从基本面来,上海医药未来有望发生质的变化。

而改革的效果也逐渐显现出来。在工业板块,2017年销售改革致营收加速增长,2018Q1和2017年工业收入内生增速分别为16%和13.08%,较前几年明显加快,公司工商业协同优势逐步发挥;一致性评价稳步推进,计划开展70个品种97个批,其中一半已经进入临床,3个品种已经上报到CDA;国际化与创新驱动,长期空间广阔,公司研发持续高投入,位居行业前列,目前有HER2单抗及多个1类新药进入临床,并有2个ANDA进入美国市场;外延方面,公司已有海外制药企业并购经验,同时股东层面面向全球的生物产业基金已在筹备中。

上海医药还积极布局处方外流的新零售模式,“上药云健康”电子处方实现处方药新零售价值链闭环。同时中建投证券的一份研报显示,康德乐100多个进口品种将通过上海医药现有分销网络加快销售,直销省份从来13个变为24个。两票制带来的长期利好正在逐渐显现中。



5

科伦药业:全产业链优势



科伦药业是国内大输液龙头企业。其首先专注传统优势领域再升级,并不断推出首仿、独家肠外营养品种,形成“抗生素中间体-料药-制剂”全产业链优势,正走在创新腾飞的道路上。

自科伦药物研究院成立以来,科伦5年已经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0亿,成果丰硕。A类在研项目354项,研发团队由最初的120人扩张至目前的1300多人,引进了海内外90多位在医药工业界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发体系。

2017年,科伦药业获批7个品种,其中三个品种国内首仿。未来三年,预计科伦将上市72项仿制药品种,其中约30项具有首仿机会,20项有望前三家获批,10多项有前五家获批机会,产品梯队已经形成。仿制药销售过程中积累的研发、销售经验,以及带来的现金流贡献,将最终驱动新药、新型给药系统制剂以及生物类似药等创新品种的发展。

而大输液行业的集中度提升趋势也很明确。由于科伦药业专注品种、包装升级,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预计大输液业务未来也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6

长春高新:深耕生长激素领域



长春高新旗下包括四大业务平台,分别是金赛药业的基因工程重组蛋白药业务,百克生物的疫苗业务,华康药业的中成药业务,高新地产的房地产业务。

其中,金赛药业是亚洲最大的重组人生长激素生长企业,也是中国第一支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粉针的推出者,并以“引领生长激素领域创新”而得名。金赛药业开发上市了短效粉针、短效水针、长效水针,剂型、规格和新适应症拓展都非常丰富。2017年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都双双增长。目前,其共有9种制剂产品上市。

2017年9月,长春高新还向美国革命性给药方式开发公司Rani Therapeutics投资1500万美元,获取其口服糖针胶囊技术,前瞻性布局口服糖针的开发。可见在生长激素领域内的执着创新。

生长激素市场本身的高景气和提升空间,也是证券公司好长春高新的因。目前,国内生长激素市场渗透率不足1%,中美人均生长激素用药金额差距大至25倍,若受益于二胎放开、医患教育加强、渗透率提升等因素,长春高新增长率将再次增高。



7

智飞生物:销售起家的疫苗研发型企业



智飞生物以代理起家,并借此建立了最强疫苗销售体系:销售队伍1200夺人,已经覆盖全国30个省,327个地市,2248个县,25400多接种。强大销售体系获得了默沙东等疫苗巨头高度认可,协议代理产品从23价肺炎、甲肝到四价HPV、五价轮状病毒,合作持续深入。预计九价HPV大概率也会由智飞生物代理。

市场对智飞生物销售能力有认知,却忽视了公司强大的产品线(自有+代理)。其实,目前智飞生物有已上市的自主研发品种5项,在研品种超过20项,其中EC诊断试剂和预防用微卡目前已完成报产,预计19年获批上市;此外布局了15价肺炎、三代狂犬等新型疫苗,通过参股公司布局生物药和细胞治疗,研发管线已成大梯队。

独家品种AC-Hib受益逐步替代Hib单苗、AC结合,有望贡献10亿净利润;五价轮状病毒疫苗有望在2018年下半年上市销售,稳态后有望贡献超4亿净利润;EC诊断+预防用微卡预计19年获批,稳态后有望贡献约10亿净利润;15价肺炎有望21年获批,预期峰值销量约300万支,贡献10亿净利润;三代狂苗有望21年上市,预计峰值销量约300万支,贡献8-10亿净利润。证券公司给出“疫苗企业当中有望最先突破30亿净利润”的结论。



8

东阿阿胶:量价齐升



东阿阿胶2006年以来在“价值回归”与“化营销”的推动下,业绩保持稳健增长,2017年营业收入达到73.7亿元,比2016年同比增加了16.7%。大股东华润医药投资自16年4月起两次增持共计5%,管理层亦通过资产计划增持,彰显对其公司发展的坚定心。

浙商证券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供给端驴皮供需矛盾仍然难以缓解,料价格持续上行,是长期提价的基础;需求端基于客户群转移、消费升级、品牌溢价三方面的判断,长期提价具备市场承接能力。此外,为长效化解料瓶颈,东阿阿胶加强了对料市场的掌控、盘活毛驴全产业链、增加战略储备,有望在2020年实现阿胶料的全部自供,全过程溯源。

单焦多品牌战略下,东阿阿胶不断拓宽功能边际、丰富产品线,探索增量。阿胶块坚定高端路线,提价控量为主基调,16年销量恢复正增长,预计将继续为业绩提供稳定基础;复方阿胶浆面向广普保健消费,经过对渠道、包装的调整,呈现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阿胶糕定位美容养颜快消品,深耕京鲁,走向全国,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



9

华东医药:创新+国际化



华东医药近年来的动作是向“研发创新、国际化”转型。目前,华东医药通过自主研发、集团内合作、海外引进等方式构建研发管线,美国旧金山和波士顿两地的科研办事机构已经开始运营,预计每年有1~2个海外引进品种落地。2017年,华东医药研发支出4.62亿元,同比增长74.84%,2018年预计研发费用支出增长超过30%。

这样的转型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华东医药以糖尿病为主布局产品线,海外引进的重磅品种DPP-4即将开展临床,国内只有中美华东获批;GLP-1预计18下半年申报临床。同时产品出海也在推进中,泮托拉唑即将通过ANDA审核,阿拉伯糖、辛伐他汀、奥美拉唑、他克莫司、达托霉素等也在海外申请认证过程中。

现有品种中,百令胶囊的表现可圈可。由于华东医药积极开拓基层市场,再加上医保目录调整,院内院外市场都有拓展,在目前约23亿元销售额基础上维持稳定增长。阿卡波糖由医保目录乙类调整为甲类,一致性评价工作正在进行中。



10

通化东宝:胰岛素龙头



通化东宝是糖尿病慢病领域的国内龙头公司。由于胰岛素作为生物药在生产成本、质控、品牌渠道等方面的特殊性,先发企业能够有非常好的领先优势,这一,后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追赶上。

通化东宝本身也在不断打造自身的全方位竞争力。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2月14日发布《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强调“推动慢性病诊治下沉、优先选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基层医疗是慢病领域的关键词。近年来,通化东宝正式在深耕基层糖尿病市场,不断深化营销改革以及加大基层医生教育方面的投入。

2017年,通化东宝将“你的医生”APP打造成医患专业沟通工具。截止17年末,已有9000多名内分泌一线专业医生利用该平台有效管理超过20万病人,通过平台进行的病人教育受益病人达75万余人次。

通化东宝还不断加强研发管线,丰富同类产品。2017年10月,甘精胰岛素申报生产,预计今年内能够获批,此产品剑指50亿市场,在通化东宝现有的渠道布局下能实现快速放量。门冬胰岛素也即将申报生产,这两种胰岛素类似物上市后,通化东宝二代、三代胰岛素将齐头并进。

在产品方面,新一轮医保目录调整将通化东宝核心产品人胰岛素系列产品乙类甲类、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进入甲类,也被认为是通化东宝面临的一轮红利。



本版权属于E药脸谱网(y-lp.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醒:用户在赢家聊吧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中出现任何联系方式与本站无关,谨防个人信息,财产资金安全。
点赞2
发表评论
输入昵称或选择经常@的人
聊吧群聊

添加群

请输入验证信息:

你的加群请求已发送,请等候群主/管理员验证。

时价预警 查看详情>
  • 江恩支撑:36.5
  • 江恩阻力:41.06
  • 时间窗口:2024-07-07

数据来自赢家江恩软件>>

本吧详情
吧 主:

虚位以待

副吧主:

暂无

会 员:

25人关注了该股票

功 能:
知识问答 查看详情>